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習題課件(共5份打包) 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習題課件(共5份打包) 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

資源簡介

(共31張PPT)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章末整理與復習
一、單項選擇題
1. (2024·成都七中期末)科學探究要經歷幾個必要的
步驟,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也是如此。在探究“晚間照鏡
子時,燈應放在什么位置才能看清自己的臉”的活動
前,小明認為“燈應放在靠近自己臉的位置,才能在鏡
子里看清自己的臉”。就“小明認為……”這一環節而
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B )
B
A. 提出問題 B. 猜想與假設
C.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D. 交流、評估和反思
2. 儀器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工具,下列物理量與測量儀器
對應錯誤的是( D )
A. 溫度——溫度計 B. 時間——秒表
C. 長度——刻度尺 D. 質量——量筒
D
3. 如圖所示的工具中最適合用于測量立定跳遠成績的是
( B )
B
4. 如圖所示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
“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及體型。“A”表
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 cm,“92”
表示( A )
A. 胸圍92 cm
B. 肩膀寬92 cm
C. 上臂周長92 cm
D. 脖子周長92 cm
 (第4題)
A
5. (2024·成都七中期中)下列是關于時間、長度的估
測,其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D )
A. 初中女生800 m跑的成績約為1.5 min
B. 普通家庭房間門的高度一般高于3 m
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燈管的長度約為3 m
D. 完整播放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需要的時間約
為50 s
D
6. 立定跳遠是成都市中考體考的必考項目,男生2.50 m
為滿分,女生2.02 m為滿分。同學們在練習立定跳遠
時,需要選擇一種使用方便安全、測量準確的工具來記
錄成績,下列幾種工具中最合適的是( A )
A. 量程為0~50 m、分度值為1 cm的皮卷尺
B. 量程為0~50 cm、分度值為0.5 cm的三角板
C. 量程為0~1 m、分度值為0.1 cm的木尺
D. 量程為0~2 m、分度值為0.1 cm的鋼卷尺
A
7. 在“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實驗中,因為誤差而引起
長度測量結果不準確的是( B )
A. 測量時物體的邊緣未對準刻度尺的“0”刻度線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勻
C. 觀察時視線未與刻度尺垂直
D. 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未與被測長度保持平行
B
8. (2024·成都七中期末)小紅同學用一把刻度尺測量
橡皮的長度,測了幾次的測量結果分別是2.64 cm、
2.68 cm、2.60 cm、2.16 cm和2.66 cm,則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D )
A. 測量結果是2.645 cm
B.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
C. 2.60中的“0”毫無意義,可以不寫
D.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D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要
求)
9. 關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D )
A. 誤差就是測量中產生的錯誤
B. 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減小誤差
C. 實驗中認真仔細地進行測量可以消除誤差
D. 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BD
10. (2024·成都七中)甲、乙都測量同一本書的長度,
甲測量的結果是18.5 cm,乙測量的結果是18.48 cm,
那么( D )
A. 甲用塑料卷尺測量長度時,如果用力拉卷尺進行測
量,那么測量的結果將會偏大
B. 甲、乙測量的結果不同,必定有一個是錯誤的
C. 甲、乙測量的結果都是正確的,都沒有誤差
D. 若甲、乙的操作均無誤,則甲、乙使用的刻度尺的
分度值分別是1 cm和1 mm
D
1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
A. 如果用刻度間隔比標準尺刻度間隔小的刻度尺去測
量物體長度,測量值比真實值大
B. 用塑料卷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時用力將卷尺拉
得緊,測量值比真實值小
C. 某本書有200頁,測出該書厚度是0.8 cm,那么此書
每頁厚是4 μm
D. 某同學每走一步的距離約60 cm,他走2 500步約為15
km
AB
三、填空題
12. 科學探究有六個環節,其中第一個環節是
,愛因斯坦說這個環節比解決問題還重要。如圖,
物理實驗小組在探究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傘面面
積的關系時,需要讓傘的材料、傘繩的長度、傘的質量
等因素相同,這種實驗方法是 。
提出問
題 
控制變量法 
(第12題)
13. 一名粗心的學生測量時忘記了寫單位,請你給他
補上:
(1)單人課桌長為0.580 ;
(2)某同學的身高是165.6 ;
(3)一位初二學生脈搏跳動10次的時間約為0.2 。
m 
cm 
min 
14. 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測得物體
的長度是 cm。
(第14題)
0.1 
3.45 
15. 如圖所示,被測紐扣的直徑是 cm,秒表的
讀數為 s。
  
(第15題)
1.13 
110.0 
16. (2024·成都石室期末)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
體的長度,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 (選填“A”或
“B”),測出該物體的長度是 cm。
(第16題)
B 
1.38 
17. 如圖所示,測量物塊的長度,物塊用甲刻度尺測量
的長度為 cm;測量結果更精確的是 (選
填“甲”或“乙”)刻度尺。
(第17題)
3.2 
乙 
18. (2024·成都七中期末)小李四次測量同一個物體的
長度,記錄的數據分別是:7.38 cm、7.36 cm、7.14
cm、7.38 cm。則該同學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
是 mm,該物體的長度應該記為 cm。
1 
7.37 
19. 如圖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車車廂的寬度l=
3.500 m。為判斷新式列車車廂能否通過一處老式隧
道,技術人員分別測量了隧道內部三處的寬度,如圖乙
所示,測量結果為:l1=3.600 m、l2=3.480 m、l3=
3.540 m。技術人員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為 ,
新式列車車廂 (選填“能”或
“不能”)通過該隧道。
1 cm 
不能 
(第19題)
四、實驗與探究題
20. (2024·內江二中期末)某同學欲測量一根細銅絲的
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
A. 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1;
(第20題)
B. 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l2;
C. 用銅絲的長度l1除以銅絲的圈數,即得細銅絲的直
徑d;
D. 將細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
E. 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細銅絲的圈數n。
(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 ,錯誤的步
驟是 。
(2)如圖所示,將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筆桿上緊密纏
繞45圈,總長度為 cm,
金屬絲直徑為 mm。
A 
C 
5.00 
1.1 
(第20題)
21. 幾個同學在玩蕩秋千時,感到秋千往返擺動的時間
是有規律的。于是對“哪些因素影響秋千往返擺動的時
間”提出下列猜想:
(第21題)
(1)可能與秋千的擺長l有關;
(2)可能與人和秋千坐墊的總質量有關;
(3)可能與秋千擺幅(擺動時人離開中心點B的最大距
離)有關。于是進行了如圖實驗,將細繩一端固定在O
點,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個擺,讓小球自由往返擺
動,記錄數據如表。
(第21題)
實驗 序號 擺長 l/m 擺球質 量/g 擺幅/m 擺球往返擺動一次
的時間/s
1 0.7 20 0.05 1.7
2 1.0 20 0.08 2.0
3 1.0 30 0.05 2.0
4 1.0 30 0.08 2.0
5 1.3 20 0.05 2.3
(1)實驗序號3、4探究的是擺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
跟 (選填“擺長”“擺球質量”或“擺幅”)
的關系。
(2)從本次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擺往返擺動一次
的時間由 決定。
(3)本實驗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
擺幅 
擺長 
控制變量法 
  請回答下列問題:
(4)擺鐘是利用本實驗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擺鐘變慢
了,要調準它,應將擺鐘的擺長調 (選填“長”
或“短”)。
短 
1. 【科學探究】組成物體的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見
的,但我們可以通過身邊的器材用油膜法來估測分子的
直徑。實驗步驟和原理如下:
(1)實驗的研究對象是油酸分子,我們在實驗前可以
通過注射器測量出每一滴油酸的體積為7.5×10-6
cm3。
(2)把一滴油酸滴入盛水的淺盤里,待水面穩定后,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輪廓。隨后把玻璃板
放在方格紙上,其形狀如圖甲所示,方格紙中正方形方格的
邊長為1.5 cm。我們可以數出輪廓內的方格數(未滿半格的
不計入個數,等于或超過半格的算一格),從而估測出油膜
的面積是 cm2(結果保
留3位有效數字)。
128 
(第1題)
(3)如圖乙所示,假設這層油膜是由每個油酸分子緊
密排列組成的,則我們就可以估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大
約為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
(第1題)
5.9×10-10 (共23張PPT)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
第1課時 長度的測量
一、從木工尺到米原器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
是 。
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
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1 km= m;1 m= dm= cm
= mm= μm= nm。
米 
m 
103 
10 
102 
103 
106 
109 
二、測量長度
1. 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是 。
刻度尺 
 零刻度線:是測量的起點。有的刻度尺可能零刻度線
已經被磨損,這時可選用其他整刻度作為測量的起點。
分度值:測量工具的 。
量程:測量工具所能測量的 。
最小刻度值 
范圍 
2. 認識刻度尺的基本結構
如圖所示是常用的刻度尺。
3. 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1)測量前,要先觀察刻度尺,找到它的
的位置,看它是否磨損;觀察它的量程是多少;認清刻
度尺的分度值。
(2)測量時,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貼被
測物體;物體的一端與 對齊。
零刻度線
零刻度線 
(3)讀數時,視線應 ,估讀到

(4)正確記錄測量結果,測量值包括精確值、估讀值
和單位。
正對刻度線 
分度
值的下一位 
A組 基礎過關精練
(選擇題為單選)
長度的單位
1. (2024·內江二中)下列長度的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 C )
A. 0.96 mm=0.96×10-3 μm=9.6×10-4μm
B. 9.6 cm=9.6÷100 m=0.096 m
C. 9.6 cm=9.6×10 mm=96 mm
D. 9.6 cm=9.6 cm×10=96 mm
C
2. (2024·成都高新區期末)下列關于長度的估計,正
確的是( A )
A. 食指指甲寬約為1 cm
B. 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 dm
C. 一名中學生身高約為170 mm
D. 繞操場一周約為0.04 km
A
3. 單位的換算:
2.5×103 km= dm= μm;
0.4 nm= mm= m。
4. 小明測量了一些數據,但是忘了寫單位,請你為他補
上合適的單位。
(1)小紅的身高為164.0 。
(2)硬幣的厚度為2.5 。
(3)教室門的高度大約為2 。
2.5×107 
2.5×1012 
4×10-7 
4×10-10 
cm 
mm 
m 
測量長度
5. 如圖所示,關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讀數正確的是
( B )
B
6. 如圖是甲、乙兩位同學用較厚的毫米刻度尺測量同一
木塊的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木塊的長度為3.89 cm
B.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mm
C. 兩位同學的測量方法都是正確的
D. 只有甲同學的測量方法是正確的
B
(第6題)
7. 某同學正確測量出木塊的長為18.52 cm,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D )
A. 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
B. 測量數據的準確值是18.5
C. 測量數據的準確值是18.52 cm
D. 測量數據的估讀值是0.02 cm
D
易錯點:對長度測量的結果理解有誤
8. (1)用刻度尺測量一木板的長度如圖所示,這把刻
度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mm,木板
的長度應記為 cm。
 [第8(1)題]
0~12 cm 
1 
10.00 
(2)小明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如圖所示,他所用
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的長度是 。
 [第8(2)題]
1 cm 
35.0 cm
(3)用如圖所示方法測出的硬幣直徑是 cm。
[第8(3)題]
2.50 
9. 如圖所示,小紅學習了長度測量后,她用尺子對一本
書的厚度進行測量,圖中的 (選填“A”“B”或
“C”)的讀數方法是正確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cm,所測書的厚度是 cm。若用其他
兩種讀數方法, (選填“A”“B”或“C”,后
同)方法的測量結果將偏大, 方法的
測量結果將偏小。
B 
0.1 
2.44 
A 
C 
(第9題)
10. 如圖所示,甲刻度尺所測物塊的長度為 ,乙刻度尺所測物塊的長度為 cm。為了讓讀數更精確,應選擇 (選填“甲”或“乙”)刻度尺。
(第10題)
2.8cm 
2.79 
乙 
B組 能力拓展訓練
(選擇題為單選或雙選)
11.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作為國際友好使者,在對外友
好關系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熊貓寶寶剛出生時體重僅有
100 g左右。請你根據圖片信息,估測剛出生的熊貓的頭
部直徑約為( B )
A. 2.5 mm B. 2.5 cm
C. 5 cm D. 10 cm
(第11題)
B
12. (2024·成都七中)小樂學習了物理后,在家思考采用多種方式
來測量圓柱體水杯杯底的周長,關于他測量的過程,下列說法中錯
誤的是( D )
D
A. 把一紙條緊包在水杯上,在紙條重疊處用大頭針扎個孔,然后把紙條展開,用刻度尺量出兩孔之間的距離,即為水杯杯底的周長
B. 在水杯上某點涂上顏色,使水杯在紙上沿直線滾動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紙上兩顏色點之間的距離,即為水杯杯底的周長
C. 用一根棉線繞水杯纏繞一圈,用在冰箱急凍足夠長時間的鐵尺子來測量棉線纏繞長度,測量結果比水杯杯底周長的真實值偏大
D. 將一根橡皮筋拉緊,在水杯上纏繞一圈,用刻度尺測出繞過水杯橡皮筋的長度即為水杯杯底的周長
13. 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均勻的米尺,測得小方桌的邊長
為0.970 m,后來把該尺與標準尺校對發現它的實際長
度是1.005 m,則小方桌的每邊的實際長度是( B )
A. 1.003 m B. 0.975 m
C. 0.967 m D. 1.030 m
B
14. 在日常生活中,測量長度還有一些特殊的方法:
(1)累積法:
小高同學為了測某一品牌導線(粗細均勻)的直徑,他
采用了以下的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把這段導線在一
支鉛筆上單層而緊密地纏繞40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
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導線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所
示。則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這個導線圈的長
度是 cm,這一品牌導線的
直徑約是 mm。
1 
2.78 
0.7 
[第14(1)題]
(2)“化曲為直”:
學習了長度測量的知識后,小明和同學一起設法測量操
場的周長。他們先用軟尺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c,然后
讓輪子沿著操場滾動一周,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為n,
則操場的周長l= 。
[第14(1)題]
cn 
(3)“比例尺”:
A城到B城的鐵路線如圖甲所示,此圖按實際尺寸縮小了
30 000 000倍。用細線沿圖上鐵路線截取相同的一段,
拉直后的長度如圖乙AB所示,請用文具盒中刻度尺(或
三角板)量出圖上A城到B城的曲線距離為 mm,則
A城到B城鐵路線的實際長度為 km。
31.0 
930 
[第14(3)題](共21張PPT)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3 跨學科實踐:降落傘
一、降落傘
常見的降落傘主要由傘衣、傘繩和安全保障裝置組成。
二、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飛行時間的因素
1. 選擇合適的儀器
不同的儀器有不同的 和 ,這是選擇
儀器的重要依據。如果所選儀器量程太小,就不一定能
測出要測的量;如果所選量程太大,其相應的分度值一
般也會較大,測量的誤差也就大了。
量程 
分度值 
2. 正確使用儀器
儀器使用前,一般應先把指針調整到 處,
這個過程叫作調零。如不能調零,要 ,
進行修正。
零刻度線 
記錄初始讀數
3. 研究測量技巧
不規則傘衣面積的測量,可以把傘衣放在方格紙上,
在方格紙上描下它的輪廓,數一下圖形中包含的方格
數,對不滿一格而大于或等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
半格的都舍去不計。總的格數乘一個格的面積,就是
傘衣的面積。
4. 實驗的基本方法:控制變量
物理學中在設計實驗時,當所研究的問題可能受到多個
因素影響時,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個因素對所研
究問題的影響,而保持 不變,這種探究問
題的方法稱為控制變量法。
其他因素 
A組 基礎過關精練
(選擇題為單選)
儀器的選擇和使用
1. 李明是體育委員,他協助體育老師測量60 m 跑道的長度時,老師給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讓他選擇,他應選擇的是( D )
A. 長度30 cm、分度值為0.5 mm的鋼尺
B. 長度2 m、分度值為1 mm的鋼卷尺
C. 長度200 m、分度值為1 m的皮尺
D. 長度100 m、分度值為1 cm的皮尺
D
2. 下列測量中,選擇的測量工具較合適的是( C )
A. 測量窗戶上玻璃的尺寸用分度值是1 cm 的刻度尺
B. 測量課本厚度用分度值是1 cm 的刻度尺
C. 測量跳遠成績用分度值是1 cm 的皮卷尺
D. 測量教室的長度用分度值是1 mm 的刻度尺
C
研究測量技巧
3. 不規則形狀面積的測量方法——方格法。不規則面積
的測量要用到方格紙,具體方法如下:在測量降落傘傘
衣面積時,將傘衣放在方格紙上,并描下它的輪廓,數
一下圖形中包含的格數,不滿一格時,大于或等于半格
算一格,小于半格都不算,如圖每格面積為
1 cm2,則圖中傘衣的面積為 cm2。
18 
(第3題)
如果有不同的方格紙,應選擇 (選
填“方格面積較大的”或“方格面積較小的”),這樣
做的好處是 。
方格面積較小的 
減小誤差
(第3題)
控制變量法
易錯點:不會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實驗數據
4. 在降落傘比賽的活動中,小麗將活動中的具體數據進
行了記錄,來用于研究降落傘的滯留時間與哪些因素有
關。請你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并回答問題。
(1)活動中利用的測量工具有:卷尺、 、
天平。
(2)分析數據1、2可知: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與降
落傘的 有關。
秒表 
傘衣面積 
(3)分析數據2、3可知: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與降
落傘的 有關。
(4)如果要探究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與傘衣形狀的
關系,應該分析數據________
(填序號)。
總質量 
2、4 
(5)分析數據5、6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時,降落傘
的降落高度越高,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越 (選
填“長”或“短”)。
(6)實驗中利用到的科學方法是

長 
控制變量法 
(7)根據表格可知: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還與降落
傘的 有關。
傘繩長 
5. 小明想探究小球從斜面頂端滾落的時間跟哪些因素
有關,于是找來器材,進行探究。請幫小明完成下列
問題:
(第5題)
(1)提出問題:

小球從斜面頂端滾落的時間跟哪些
因素有關 
(2)猜想:小球從斜面頂端滾落的時間可能與下列因
素有關:
a.小球質量;b.小球材料;c.斜面高度;d.斜面材料;
e.斜面坡度。
(3)探究:小明在探究小球從斜面頂端滾落的時間與
斜面的高度有什么關系時,他在實驗中應保證小球的質
量、材料和斜面的 、 不變,只改變斜
面的高度,這種探究方法叫做 法。
材料 
坡度 
控制變量 
B組 能力拓展訓練
6. 學校的櫥窗里貼出了一個通知,如圖所示。小聰和小
明積極地談論降落傘在空中滯留的時間與什么因素有
關。小聰和小明猜想:A. 可能與降落傘懸掛的物重有
關;B. 可能與降落傘傘衣的面積有關;C. 可能與降落
傘傘衣的形狀有關;D. 可能與傘繩的粗細有關;E. 可
能與傘繩的長短有關;F. 可能與降落傘離地面的高度
有關。
競賽通知
定于本周六舉辦降落傘飛行比賽,請自備降落傘。比
賽時,降落傘從指定高度落下,在空中滯留時間最長
者取勝。
物理活動小組
(第6題)
(1)當他們探究猜想A時,要控制降落傘的
(選填序號)等因素不變,而改變 (選填
序號)來研究降落傘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的關系。這
里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
a.滯空時間 b.懸掛的物重
c.傘衣的形狀、面積 d.傘繩的粗細、長短
e.傘自身重量 f.傘離地面的高度
c、d、
e、f 
b 
控制變量法 
(2)要想在比賽中取勝,可以對降落傘進行改造,請
你幫他們出謀劃策:
。(寫出一點)
增大傘衣面積或減小傘重(合理
即可) (共13張PPT)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1 走進實驗室
一、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
一切奇妙的現象,其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科學探究就是
要發現其中的奧秘,并總結出規律。觀察是科學發現的
重要環節。
二、從卡文迪什實驗室到中國空間站
為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我國加強了實驗室建
設,組建了一批國家實驗室,成為科學與工程研究的國
家科技創新基地。
三、認識科學探究的工具
1. 儀器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工具,測量是物理實驗的基
礎,物理實驗的結果要通過測量才能得到。
2. 常用的測量儀器:
長度測量儀器 、千分尺、游標卡尺、盒
尺和位移傳感器
質量測量儀器 和砝碼
測量儀器 機械秒表、電子秒表
刻度尺 
托盤天平 
時間
溫度測量儀器 、溫度傳感器
電的測量儀器 、

力的測量儀器 、力傳感器
測量儀器 量筒、量杯
溫度計 
電流表 
電壓表
彈簧測力計 
體積
四、像科學家一樣探究
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1) ;
(2) ;
(3)設計實驗、制訂方案;
(4)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5)得出結論、作出解釋;
(6) 。
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交流、評估和反思 
A組 基礎過關精練
(選擇題為單選)
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
1. 下列各種現象中,不屬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的是
( D )
A. 電閃雷鳴 B. 海上日出
C. 火山噴發 D. 燃放煙花
D
2. 下圖中與聲現象有關的是( B )
A. 甲:一束陽光透過三棱鏡后,會出現七色光帶
B. 乙:敲響的音叉靠近水面,會濺起水花
C. 丙:只要這個玩具鳥面前有水,它就會不斷點頭
“飲水”
D. 丁:站在絕緣凳上的人觸摸“靜電球”,頭發會豎起
(第2題)
B
認識科學探究的工具
3. (2024·內江)刻度尺是實驗室中常用的一種測量工
具,它用來測量( C )
A. 時間 B. 溫度
C. 長度 D. 質量
C
4. 如圖所示,在以下的測量儀器中,屬于時間測量儀器
的是( B )
5. 是物理實驗的基礎,物理實驗的結果要通
過 才能得到。實驗室里的游標卡尺是
的測量儀器;彈簧測力計是 的測量儀器;測量體
積的儀器有 和 ;測量溫度的儀器
有 。
B
測量 
測量 
長度 
力 
量筒 
量杯 
溫度計 
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易錯點:對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理解不清
6. 關于實驗探究的環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屬于提出問題環節
B. “實驗記錄平面鏡成像距離數據”屬于交流、評估和反思環節
C. “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屬于進行實驗、收集證據環節
D. “組間分享實驗結論,探討優化方案”屬于得出結論、做出解釋環節
A
7. (2024·成都金牛區期末)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光下,測出相同時間內物體升高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這一環節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B )
A. 提出問題
B. 猜想與假設
C.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D. 交流、評估和反思
B
B組 能力拓展訓練
(選擇題為單選或雙選)
8. 小李在電視中看見了一種體育娛樂活動:一個人把自己懸吊在一根很長的橡皮繩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蕩。小李發現,不管這人運動的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的時間似乎總是相等的。小李想證實這個觀察結果的普遍性,甲、乙、丙、丁四名同學分別向他提出了建議。
甲:多問幾個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
乙:問問老師。
丙:用一根橡皮繩吊一個沙袋做實驗,測量沙袋在運動
幅度不同的情況下,來回一次所用的時間。
丁:直接打電話問問電視節目主持人。
如果以上四種途徑得出的結論存在分歧,你最相信的是
哪一名同學的結論( C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C(共19張PPT)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2 測量:實驗探究的基礎
第2課時 誤差及時間的測量
一、誤差
1. 定義:測量中, 和 之間存
在的差異叫作誤差。
2. 減小方法:任何測量結果都有誤差,多次測量求
可以減小誤差。
注意:誤差不是錯誤,錯誤可以消除,但誤差不能消
除。
測得的數值 
真實值 

均值 
二、測量時間
1. 時間的單位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符
號是 。時間的常用單位還有小時(h)、分
(min)等。
(2)換算關系:1 h= min,1 min= s。
秒 
s 
60 
60 
2. 認識秒表
一般的機械秒表是雙盤的,有秒針和分針,大表盤是
秒針,小表盤是分針,它的讀數是分針讀數與秒針讀
數之和。
如圖甲所示的秒表,大表盤一周是60 s,
分度值是0.2 s;小表盤一周是30 min,
分度值是1 min,讀數為27 min 17 s。
如圖乙所示的秒表,大表盤一周是30 s,分度值是0.1
s;小表盤一周是15 min,分度值是0.5 min,讀數為
638.5 s。
A組 基礎過關精練
(選擇題為單選)
誤差
1. (2024·成都金牛區期末)關于誤差,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A )
A. 誤差就是測量中的錯誤
B.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C.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D. 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A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對一個物體的長度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使
測量誤差減小為零
B. 測量時,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讀數時視線與刻度
尺歪斜所致
C. 一位同學測量黑板長度,四次測量結果完全一樣,
這說明他的結果完全沒有誤差
D. 記錄的測量結果只寫了數字而未標明單位是無用
的、錯誤的
D
3. 小明5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結果分別為18.52
cm、18.52 cm、18.10 cm、18.50 cm、18.51 cm,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D )
A. 5次的測量數據都是正確的
B. 最后結果應記作18.43 cm
C. 18.50 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D
4. (1)某同學在學習長度測量時,物理老師叫同學們
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某同學用一把刻
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
6.11 cm、6.12 cm、6.13 cm、6.14 cm,則該物體的長
度應記為 cm。
6.13 
(2)某同學在學習長度測量時,物理老師叫同學們用
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進行測量,某同學用一把刻度
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5次測量,結果如下:12.34
cm、12.34 cm、12.75 cm、12.35 cm、12.36 cm,則該
物體的長度應記為 cm,該同學這樣做是為了
減小 。
12.35 
誤差 
測量時間
5. 關于各過程所經歷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A. 人正常走路2步所用的時間約為1 s
B. 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5 s
C. 唱一遍國歌用時約為3 min
D. 快速眨眼1次的時間約為5 s
A
6. 體育課上,老師測百米賽跑成績所用的計時工具
是 ;小剛是一位八年級的學生,他跑100 m所
需時間約為16 (填物理量單位)。
秒表 
s 
7. 列車提速后,南京到北京的T66次特快列車于每晚
22:30發車,次日9:18到達北京站。該特快列車運行
了 h min,合 h。8.清晨,王爺爺
繞小區花園步行鍛煉身體,借助秒表測量了自己步行一
圈的時間,如圖所示。秒表外圈示數的
單位為 ,分度值為 s,秒表
讀數為 。
10 
48 
10.8 
s 
0.2
2 min 24 s
(第8題)
易錯點:不會正確判斷秒表秒針的示數
9. 如圖所示的秒表,大表盤轉一周表示的是 s,
分度值是 ;小表盤轉一周表示的
是 min;此時秒表的示數是 s。
30 
0.1 s 
15 
32.5 
(第9題)
B組 能力拓展訓練
(選擇題為單選或雙選)
1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測量時出現誤差,則說明一定是出了差錯
B. 采用科學的測量方法就可以消除誤差
C. 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測某物體長度,則測量結果
偏大
D.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主要是為了減小由于測量儀器的
精度不高、估讀時帶來的誤差
D
11. 如圖所示:
(第11題)
(1)在測物體的長度時,兩種讀數方式中正確的
是 圖,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鉛筆的長
度應為 cm。
甲 
1 mm 
3.40 
(2)有五名同學,使用同一刻度尺測量同一作業本
的長度,五次測量記錄是:L1=18.82 cm;L2=
18.83 cm;L3=17.28 cm;L4=18.81 cm;L5=
18.80 cm。則:
(第11題)
①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②其中一位同學測量結果錯誤的是 。
1 mm 
L3=17.28 cm 
③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
④這本作業本的長度是 。
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18.82 cm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屬材料做成的,且這種金
屬材料隨溫度變化很明顯(溫度越低,體積越小),那
么在嚴冬季節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
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第11題)
偏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日喀则市| 墨玉县| 江门市| 武平县| 万安县| 承德县| 汤原县| 集贤县| 呼玛县| 宁强县| 阿合奇县| 哈密市| 东安县| 巴里| 铜鼓县| 盈江县| 平和县| 清水县| 平顶山市| 高尔夫| 邢台市| 翼城县| 扎鲁特旗| 漳浦县| 长泰县| 潍坊市| 衡南县| 武冈市| 鄢陵县| 从化市| 大丰市| 定结县| 祁阳县| 汉沽区| 天长市| 罗定市| 观塘区| 平定县| 泰顺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