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4 聲的應用一、聲音的反射1.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 反射 回來,這種現象叫作聲音的反射。2. 回聲:對著遠處的山崖喊話聽到的回聲,就是 反回來的聲音。注意: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 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 17 m。(聲速取340 m/s)反射 反射17 二、超聲與次聲:探測技術1. 超聲(1)定義:物理學中,把振動頻率高于 20 000 Hz的聲,叫作超聲。(2)超聲波的特點:頻率高,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20 000 (3)超聲的應用:①聲吶:確定水中物體的位置和海水深度;②B超:檢查人體;③倒車雷達:判斷車體與障礙物間的距離。注意:聲波既能傳遞 信息 ,又能傳遞 能量 。信息 能量 2. 次聲(1)定義:物理學中,把振動頻率低于 20 Hz的聲,叫作次聲。(2)次聲波的特點:次聲波傳播時能量損失小,能傳播得很遠。(3)次聲的應用:核試驗監測網,利用次聲監測儀預報火山噴發、龍卷風、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20 三、水聲通信與語音識別1. 水聲通信聲波是唯一能在海水中有效進行遠距離信息傳遞的載體?!膀札執枴陛d人潛水器潛進深海,水聲通信是潛水器與水面人員聯系的主要方式。2. 語音識別聲識別技術是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應用。聲識別技術廣泛應用于生活領域。A組 基礎過關精練(選擇題為單選)聲音的反射1. 下列說法中,哪種說法是用來描述回聲現象的( B?。?br/>A. 隔墻有耳 B. 余音繞梁C. 震耳欲聾 D. 掩耳盜鈴B2. 在北京天壇天心石上講話,會覺得聲音特別洪亮,這是因為( D?。?br/>A. 講話時沒有障礙物,覺得聲音特別洪亮B. 天壇特別安靜,講話時覺得聲音特別洪亮C. 講話時天心石發生振動,使聲音變得洪亮D. 講話時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形成回聲,加強了原聲D3. 小賀和同學周末結伴去姑婆山游玩,來到大草坪中央,他們對著前方680 m的仙姑瀑布興奮地大聲喊:“你好……賀州!”(空氣中聲速取340 m/s)(1)請計算出他們的聲音從發出到反射回來的時間是多少?解:(1)人發出的聲音傳到仙姑瀑布再反射回來的路程:s=680 m×2=1 360 m聽到回聲的時間:t===4 s(2)他們是否能分辨出自己的回聲?解:(2)由于從發出喊聲到聽到回聲的時間t>0.1 s,所以他們可以分辨出自己的回聲。超聲易錯點:對超聲波的特點理解不清4. (2024·成都高新區期末)遛狗傷人事故時有發生,超聲驅狗器(如圖所示)應運而生。對著狗一按驅狗器開關,狗會迅速躲開,而旁邊的人什么也沒聽見。這是因為驅狗器發出的聲音( D?。?br/>A. 聲源振幅小,響度小B. 不能夠在空氣中傳播C. 不是由振動產生的D. 頻率不為人耳所感知(第4題)D5. 如圖所示是公路旁的超聲波測速儀,可以監測汽車的行駛速度。當汽車進入監控區域時,測速儀向汽車發出超聲波,超聲波經汽車反射后又被測速儀接收,從而計算汽車的行駛速度。下列與該超聲波測速儀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B?。?br/>A. 超聲波碎石B. 利用倒車雷達倒車C. 超聲波清洗眼鏡D. 超聲波加濕器增濕(第5題)B6. 通常把頻率高于 20 000 Hz的聲稱為超聲???br/>學家根據蝙蝠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的原理發明了 聲,該技術可用來探測海洋深度,獲得魚群、潛艇位置等信息。20 000 聲吶次聲7. 下列事實中應用了次聲的是( B?。?br/>A. 用聲吶系統測海底深度B. 預報海嘯和臺風C. 蝙蝠確定目標的方向和距離D. 海豚判斷物體的位置和大小B8. 海上發生風暴時會產生次聲波,次聲波在空氣和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比風暴移動的速度大,次聲波接收處理設備就是利用這一特點提前感知、預報海上風暴,從而為漁業、航海等服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次聲波不能傳遞信息B. 次聲波在海水中比空氣中傳播慢C. 次聲波的頻率太高,人耳聽不見D. 次聲波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D9. 地震時會產生 次聲波?。ㄟx填“次聲波”或“超聲波”),這種聲波人耳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地震很可能會引起海嘯,這是因為聲能傳遞 能量?。ㄟx填“信息”或“能量”)。次聲波 不能 能量 水聲通信與語音識別10. 聲紋鎖是聲識別技術的具體應用。聲紋鎖主要辨別說話人聲音的( B )A. 音調 B. 音色C. 響度 D. 聲速B11. 【新教材改編】我國自主研制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萬米級海試。先進的聲學系統助力實現水聲通信,這是“奮斗者號”與母船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這說明聲能夠在 水 中傳播。水 B組 能力拓展訓練(選擇題為單選或雙選)12. (2024·成都石室期末)如圖所示為超聲導盲手杖。它可以發射超聲波探測人體周圍障礙物的情況,并處理成語音信號及時播放出來,提醒盲人行路安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D )A. 超聲波的頻率很高,所以人耳聽不到B. 在空氣中,與汽車喇叭聲相比,超聲波的速度更快C. 該導盲杖利用了超聲波穿透能力強的原理D. 該導盲杖對障礙物的定位原理與蝙蝠利用回聲定位原理相同(第12題)AD13. 火車在進入隧道前必須鳴笛,一列火車的運行速度是72 km/h,司機在鳴笛后2 s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求:(聲音發出后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回來,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空=340 m/s)(1)2 s內聲音傳播的距離;解:(1)2 s內聲音傳播的距離:s1=v空t=340 m/s×2 s=680 m(2)從司機鳴笛到聽到回聲,火車前行了多遠?解:(2)火車的速度:v車=72 km/h=20 m/s從司機鳴笛到聽到回聲,火車前行的距離:s2=v車t=20 m/s×2 s=40 m(3)火車鳴笛時離隧道口有多遠?解:(3)設鳴笛時火車距隧道口的距離為s,則有2s=s1+s2故火車鳴笛時離隧道口的距離:s=(s1+s2)=×(680 m+40 m)=360 m(共17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3 噪 聲一、噪聲及其來源1. 無規律的、難聽刺耳的、令人心煩的聲音叫作噪聲。2. 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來源于物體雜亂無章的 不規則 振動。3.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一切 干擾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 的聲音都是噪聲。4. 樂音與噪聲的波形圖區別:不規則 干擾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 二、噪聲大小及其危害1. 噪聲的大小:以 分貝(dB) 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2. 噪聲的危害:30 dB~40 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70 dB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影響工作;在150 dB的環境中,鼓膜會破裂出血,雙耳完全喪失聽力。分貝(dB) 三、控制噪聲控制噪聲應著眼于 消聲 、 隔聲 、 吸聲 三個環節,其中最根本的是消除或降低聲源噪聲。消聲 隔聲 吸聲 A組 基礎過關精練(選擇題為單選)噪聲及其來源1. 下列場景內的聲音,屬于噪聲的是( B?。?br/>A. 足球場上,球迷們興奮狂熱的吼叫聲B. 居民小區內,夜晚震耳欲聾的“壩壩舞”音樂聲C. 歌舞廳里,鏗鏘有力的打擊樂聲D. 車站里,提醒旅客檢票上車的廣播聲B2. 關于樂音和噪聲的敘述正確的是( D?。?br/>A. 凡是物體振動發出的聲音都是噪聲B. 樂音是樂器發出的聲音;噪聲是機器發出的聲音C. 優美的歌聲一定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D. 凡是干擾他人休息、學習、生活、工作的聲音,都可以看作噪聲D噪聲大小及其危害3. 如圖是某市區矗立的噪聲監測及分貝數顯示裝置。從裝置上顯示的分貝數可知( C?。?br/>A. 此處的噪聲能使人失去聽力B. 此處的噪聲不會妨礙人們的工作和學習C. 當附近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字將增大D. 此處的噪聲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C控制噪聲4.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下列措施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是( C )A. 教室周圍植樹B. 機場工作人員佩戴耳塞C. 公共場所禁止大聲喧嘩D. 高速公路兩旁安裝隔音板C5. 下列減弱噪聲的措施中,通過阻斷噪聲傳播的是( B )A. 如圖甲,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B. 如圖乙,道路旁安裝隔聲板C. 如圖丙,中考期間考場周邊建筑工地停工D. 如圖丁,小區內禁止鳴笛(第5題)BB組 能力拓展訓練6. 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聲被叫作“隱形殺手”,現代城市把控制噪聲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項目。如圖所示,甲、乙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 甲 是樂音的波形;丙、丁分別是從聲源處和 傳播過程中 減弱噪聲的。甲 傳播過程中 7. 小星進行隔音效果測試如下:實驗材料:鞋盒、鬧鐘、分貝儀、卷尺、六種隔音材料(隔音石膏板、隔音氈、隔音窗簾布、吸音棉、棉花、錫箔紙)。①先將響鈴的鬧鐘放入未做處理的鞋盒內,在距離鞋盒10 m處擺放分貝儀,測量噪聲的強弱。②將待測材料分別鋪滿鞋盒里的每個面,在 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距離處擺放分貝儀測量噪聲的強弱,記錄數據在表一中。相同 實驗步驟:厚度相同的材料 無材 料 隔音石膏板 隔音 氈 隔音窗簾 布 吸音棉 棉 花 錫箔紙分貝儀接收到的鈴聲的響度 85 dB 70 dB 75dB 78 dB 72 dB 80 dB 83dB表一:③小星猜想隔音材料的隔音效果可能還與厚度有關,于是選用隔音窗簾布,通過改變布的層數繼續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二中。表二:隔音窗簾布的厚度隔音窗簾布 0 1層 2層 3層分貝儀接收到的鈴聲的響度 85 dB 78 dB 76 dB 74 dB①實驗中采用了 控制變量 法。②由此實驗可以得出,不同的材料隔音性能是 不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并且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 好 (選填“好”或“差”)。③影響物體隔音性能的因素很多,生活中也常常利用雙層玻璃來隔音,把雙層玻璃間抽成真空,這樣能大大降低噪聲響度的原因是 真空不能傳聲 。控制變量 不同 好 真空不能傳聲 實驗分析與交流:①在制作過程中,由于實驗操作過程較長,鬧鐘電量對鬧鐘音量有一定影響,另外有的同學鬧鐘鬧鈴是歌曲類型的,音量有變化,影響實驗結論,對此請提出你的改進建議: 選用蜂鳴聲鬧鐘。(答案合理即可) ②如果有了真正的隔音房間,為了做到不打擾他人,也為了自己聽力的健康,在使用時還要注意哪些問題?降低聲音的響度。(或減少聲音的持續時間等,答案合理即可)選用蜂鳴聲鬧鐘。(答案合理即可) 降低聲音的響度。(或減少聲音的持續時間等,答案合理即可)活動交流:(共39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章末整理與復習一、單項選擇題1.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某中學舉辦“頌歌獻給黨”的歌唱比賽,同學們滿懷深情的歌聲響徹整個校園。其中“響”是指聲音的( A?。?br/>A. 響度大 B. 音調高C. 音色好 D. 頻率高A2. 下列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 A )A3. 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聲傳遞能量的是( D?。?br/>A. 用聽診器給病人診病B. 用超聲波給工件探傷C. 用次聲波預報海嘯D. 用超聲波清洗眼鏡D4. (2024·廣安)中華民族傳統樂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關于樂器使用所涉及的聲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 A?。?br/>A. 嗩吶表演,模仿鳥兒的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B. 笛子演奏,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C. 擊鼓鳴鑼,告知將士沖鋒或收兵,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D. 敲擊編鐘,周圍的人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A5. (2024·成都)在成都地鐵3號線磨子橋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鍵”臺階(如圖),臺階亮燈并響起音樂。關于上述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br/>A. 該音樂聲由行人振動產生B. 該音樂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 樂曲的音色與行人的心情有關D. 樂曲的音調越高,響度一定越大B(第5題)6. (2024·達州)自然界中萬物生靈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交流方式,其中聲音是最常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C?。?br/>A.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人都能聽到B. 我國“天宮”空間站的航天員出艙后,在太空中仍能通過聲音直接交流C. 常見醫用設備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獲取人體內部臟器信息的D. 廣場上的噪聲監測儀能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C7. 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如圖甲所示,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音器,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 如圖乙所示,a、b兩個音叉的波形圖不同,但音調相同C. 如圖丙所示,噪聲監測儀既可以監測噪聲的強弱,又可以防止噪聲的產生D. 如圖丁所示,漁民通過聲吶捕魚,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的特性(第7題)D8. 繃緊在紙盒上的兩條橡皮筋,粗細不同(如圖),用手撥動橡皮筋可發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A. 撥動橡皮筋發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B. 手撥動越快,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傳播越快C. 撥動兩條橡皮筋,發出聲音的響度一定不同D. 撥動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第8題)D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要求)9. 如圖所示是汽車利用超聲波輔助倒車的情境,當汽車與障礙物相距較近時,汽車就會發出“嘀嘀嘀”的警報聲。下列關于聲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br/>A. 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B. “嘀嘀嘀”的警報聲,就是超聲波C. 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 m/sD. 警報聲對正在倒車的駕駛員來說是噪聲(第9題)A10. 在班級開展的“小小音樂會”活動上,兩個自制的小樂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八壳佟保▓D甲):它是由8個相同的玻璃瓶組成,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敲擊它們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耙粽{可變的哨子”(圖乙):在筷子上裹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中,吹哨時抽拉活塞,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D )BDA. 敲擊水瓶琴時,是瓶內空氣柱振動發聲B. 吹哨子時,向下拉活塞,發出的聲音音調變低C. 吹哨子時,是塑料管振動發聲D.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擊水瓶琴時,最左邊的水瓶發出聲音的音調最低11. 為了監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安裝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 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3 s。若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8 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 m/s,則( D?。?br/>DA. 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70 mB. 汽車的速度是15.45 m/sC.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102 mD. 汽車的速度是20 m/s(第11題)三、填空題12. 2023年5月28日,如圖所示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執飛,此次航班從上海起飛,在首都機場平穩降落。中國大飛機飛出安全、更飛出志氣和希望!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 振動 產生的,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帶上了耳罩,這是在 人耳處 減弱噪聲。周圍觀看的人們聽到飛機的聲音是由 空氣 傳過來的。振動 人耳處 空氣 (第12題)13. (2024·江蘇)在音樂社團活動過程中,樂器發出的聲音通過 空氣 傳到人耳。人耳能區分鋼琴和長笛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所發出聲音的 音色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聲吶是利用 超聲波?。ㄟx填“超聲波”或“次聲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的。空氣 音色 超聲波 14. 【新教材改編】1987年我國發現了公元前6 000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賈湖骨笛(如圖所示),它是由丹頂鶴尺骨制成的,上有七個音孔。演奏時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開閉,使它發出聲音的 音調 變化。我們能夠區分骨笛和古箏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 音色 不同。(第14題)音調 音色 15. 通過觀察下列的聲音波形圖, A、B、D 的音調相同, A、B、C 的響度相同。(第15題)A、B、D A、B、C 16. 小明周末在家里看電視,為了不打擾鄰居,他將電視機聲音調得很小,這是在 聲源 處減弱噪聲;突然,烏云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雷雨中,小明看到閃電后2.5 s才聽到雷聲,響雷處距離小明大約有 850 m。(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聲源 850 17.(2024·瀘州)2024年4月10日,雪龍號圓滿完成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任務。雪龍號在科考活動中停在某海洋區域時,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從發射到接收到回聲所用的時間為4 s,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 500 m/s,該處海洋的深度為 3m;探測器發出的超聲波由聲源的 振動 而產生;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聲波代替激光來探測距離,原因是 真空不能傳聲 。3000振動 真空不能傳聲 (第17題)四、計算題18. (2024·廣安武勝期末)海嶺又稱海脊,有時也稱“海底山脈”,是狹長延綿的大洋底部的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兩側海底可達3 km~4 km。如圖所示,對某海嶺進行勘測時,某勘探船停在該海嶺底部的A處正上方,向海底發出聲吶信號,6 s后收到回波信號。之后勘探船行駛到達海嶺最高點B處正上方,再次向海底發出聲吶信號,經3 s后收到回波信號。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 500 m/s,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則:(第18題)(1)求A處海水的深度;解:(1)勘探船停在該海嶺底部的A處正上方,向海底發出的聲吶信號傳播的路程:s1=v1t1=1 500 m/s×6 s=9 000 m則A處海水的深度:hA=s1=×9 000 m=4 500 m(第18題)(2)求B處比A處高多少米?解:(2)勘探船停在該海嶺底部的B處正上方,向海底發出的聲吶信號傳播的路程:s2=v1t2=1 500 m/s×3 s=4 500 mB處海水的深度:hB=s2=×4 500 m=2 250 m則B處比A處高:Δh=hA- hB=4 500 m-2 250 m=2 250 m(第18題)(3)勘探船測量完B處海水的深度后,向上放出了一個探空氣球,探空氣球上安裝有超聲信號發射裝置,且豎直向上勻速上升。當探空氣球上升到海面上417.5 m后,超聲信號發射裝置豎直向下發射一超聲信號,經過2.5 s后接收到回波信號,求探空氣球上升的速度。(第18題)解:(3)超聲信號2.5 s傳播的路程:s3=v2t3=340 m/s×2.5 s=850 m探空氣球上升的距離:s4=s3-2s=850 m-2×417.5 m=15 m則探空氣球上升的速度:v氣球===6 m/s五、實驗與探究題19. 研究聲現象:(1)圖1所示實驗中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br/>(填寫序號,下同);能說明聲音傳播條件的是 ?、邰荨。慌c聲音特征有關的是 ?、冖堍蕖?。①④③⑤ ②④⑥ 圖1(2)圖④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圖1(3)在探究聲音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系時,小明將一把鋼尺的一端壓在桌面上,保持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一定,分別用大小不同的力向下撥動鋼尺的另一端,鋼尺拍打桌面發出聲音(如圖2所示),發現向下撥動鋼尺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響。 第19(3)題根據上述現象,小明得出了“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的結論。你認為小明得出結論所依據的實驗現象是 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判斷的理由是 此驗鋼尺振動發聲, 不能使桌面被拍打而發聲 。錯誤 此實驗應使鋼尺振動發聲,不能使桌面被拍打而發聲 (4)小明還用鋼尺探究了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實驗時他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等的力撥動鋼尺,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后,發現音調逐漸變低了,同時觀察發現此時鋼尺振動變慢了,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物體振動越快,音調越高,物體振動越慢,音調越低??;實驗中小明發現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此時鋼尺振動得很慢,頻率小于20Hz,是次聲波,人耳聽不到 。物體振動越快,音調越高,物體振動越慢,音調越低 此時鋼尺振動得很慢,頻率小于20Hz,是次聲波,人耳聽不到 20. (2024·南充期末)小明在觀察如圖甲所示的二胡時猜想:弦發聲的音調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于是他找來兩根粗細不同的鋼絲,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裝置,撥動枕木AB間的鋼絲,四次實驗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 1 2 3 4鋼絲 粗 細 細AB間距/cm 80 80 80 60鉤碼個數 5 5 7 7(1)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 松緊 。(2)第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音調與弦的 粗細 關系,撥動后發現第1次實驗發聲的音調低,則小明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材料、松緊和長度相同時,弦越 細 ,音調越高。松緊 粗細 細 (3)為了探究其余猜想,關于第4次鋼絲的粗細選擇,要選擇 B (填序號)。B A. 粗 B. 細 C. 粗細均可(4)二胡演奏時可通過手指按壓、松開、滑動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圖丙中小明兩手指按壓的是音符“3”“4”位置,為發出“3”音符,他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 中指?。ㄟx填“中指”或“食指”)。中指 1. 【跨學科實踐】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傳統指紋識別Touch ID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隨著黑科技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Sense ID的出現,屏下指紋的全面屏手機變得越來越普及。與傳統指紋識別不同,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是通過發射超聲波掃描緊貼屏幕的指紋,并根據接收到的反射超聲波分析得出指紋的信息,進行比對解鎖。 超聲波是頻率超過人類聽覺上限的聲波,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能夠穿透玻璃、鋁、不銹鋼、藍寶石和塑料等材料。此外,超聲波掃描能夠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例如汗水、護手霜或凝露等)的影響,從而提供一種更穩定、更精確的認證方法。(1)Sense ID系統能置于手機內部,是因為超聲波具有 較強的穿透能力 。(2)Sense ID是利用了超聲波傳遞 信息?。ㄟx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較強的穿透能力 信息 (3)Sense ID系統利用了仿生學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個選項的生物? A 。A. 蝙蝠 B. 蜘蛛C. 青蛙 D. 貓A (4)若某手機利用Sense ID,從發出超聲波到接收到指紋反射的超聲波,用時8×10-6 s,可知Sense ID系統到手機屏幕表面的距離為 1.36 mm。(超聲波傳播的速度取340 m/s,不計Sense ID系統的大小)1.36 (第1題)(5)Sense ID系統向手指上若干個位置發射超聲波,檢測到被手指反射的信號時所需的時間隨位置的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則圖2中這些位置指紋的大致形狀最符合的是 A 。A (共22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2 探究樂音的特性一、樂音1. 有規律的、好聽悅耳的聲音叫作樂音。2. 音調 、 響度 和 音色 是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 響度 音色 二、音調1. 定義:指聲音的高低。2. 決定因素:音調是由聲源的振動 頻率 決定的。聲源振動快,頻率高,音調就 高 ,聽起來聲音尖細;聲源振動慢,頻率低,音調就 低 ,聽起來聲音低沉。頻率 高 低 三、響度1. 定義:物理學中,聽覺上感到的聲音強弱程度叫作響度。2. 影響因素:(1) 振動幅度 的大小,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 大 ,振動幅度越小,響度越 小 ;(2)人與聲源的 距離 ,人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 小 ,響度也就越 小 。振動幅度 大 小 距離 小 小 四、音色1. 定義:指聲音的特色。2. 決定因素: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形狀、結構等因素決定的。每個發聲體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根據它可以辨別不同的發聲體。五、聲波的圖形聲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表示出來。聲波圖形曲線中,波峰(波谷)出現的個數多少,表示聲源振動頻率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對應著振動幅度的大小。具體形狀反映了聲源發聲的特色。A組 基礎過關精練(選擇題為單選)樂音1. 下列聲音不屬于樂音的是( C?。?br/>A. 小鳥歡唱 B. 琴聲悠揚C. 電閃雷鳴 D. 流水潺潺C音調2. 頻率為256 Hz的A音叉和頻率為440 Hz的B音叉中, B (選填“A”或“B”)音叉的音調較高。3. 小紅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時,手指不斷變化按壓琴弦的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 。B 音調4. 如圖所示,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并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會發現鋼尺伸出桌邊越長,鋼尺振動得越 慢 ,振動的頻率越 低 ,發聲的音調越 低 ;鋼尺伸出桌邊越短,鋼尺振動得越 快 ,振動的頻率越 高 ,發聲的音調越 高 。(第4題)慢 低 低 快 高 高 響度5. 下列因素不會影響到響度效果的是( B?。?br/>A. 振動幅度B. 頻率C. 接收者與發聲體的距離D. 聲音的發散程度B6. AI智能音箱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讓用戶以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多項功能的操作。當對AI智能音箱發出調大聲音的指令時,音箱就自動改變聲音的 響度 ,音箱內部揚聲器振動的幅度 變大?。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響度 變大 7. 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如圖甲所示。重做上面的實驗,用力重擊音叉,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如圖乙所示。實驗表明:當音叉越響時,乒乓球被彈得越 遠?。ㄟx填“遠”或“近”),說明響度與 振幅 有關系, 振幅 越大,響度越大; 振幅 越小,響度越小,這是物理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 轉換法 。遠 振幅 振幅 振幅 轉換法 音色8. (2024·宜賓)“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教室里傳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的歌聲,小明一聽便知道是小英在唱歌。他能確定是小英,主要是根據聲音的( C )A. 音調 B. 響度C. 音色 D. 頻率C9. 成都是川劇發源地,川劇常見的伴奏樂器有堂鼓、大鑼、小鑼、嗩吶等。觀眾可以根據樂器發出聲音的 音(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種樂器。音色聲波的圖形10. 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A. 甲、乙的音調和響度相同B. 甲、丙的音調和音色相同C. 丙、丁的音色和響度相同D. 丙的音調最高,丁的響度最大(第10題)AB組 能力拓展訓練(選擇題為單選或雙選)易錯點:不能正確辨別樂音的三個特征11. (2024·巴中期末)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br/>A. “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B.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D. 聲音“尖細刺耳”是指聲音的音調高C12. 如圖所示,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1、2、3、4、5、6、7、”的聲音來;而用嘴吹每個瓶子的上端,可以發出哨聲,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br/>CD(第12題)A. 敲擊瓶子時,聲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動產生的B. 敲擊瓶子時,裝水多的瓶子音調高C. 用嘴吹氣時,哨聲是由瓶中空氣柱振動產生的D. 用嘴吹氣時,裝水多的瓶子音調高13.如圖1所示,將鋼尺的一端緊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和撥動鋼尺的力度,將鋼尺發出的不同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顯示的三種不同波形如圖2所示。下列對各種情況的比較正確的是( BD)BD(第13題)A. 甲和乙比較,甲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比乙長B. 甲和乙比較,甲撥動鋼尺的力度比乙大C. 乙和丙比較,乙聲音的音調比丙低D. 乙和丙比較,乙聲音的響度比丙小14. 小紅同學在觀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樂器時,猜想:即使在弦張緊相同的條件下,發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表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編號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長度/cm 琴弦的橫截面積/mm2A 鋼 20 0.3B 鋼 20 0.7C 尼龍絲 30 0.5D 鋼 40 0.5E 尼龍絲 40 0.5(1)如果小紅想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你認為她應選用表中編號為 D、E?。ㄌ罹幪栕?br/>母)的琴弦。(2)如果小紅選擇編號為A、B的琴弦,那么她可以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 弦的橫截面積 的關系。D、E 弦的橫截面積 (3)如果小紅選擇編號為C、D的琴弦來探究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度的關系,她這樣的選擇 不合理?。ㄟx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她沒有控制兩根弦的材料相同 。(4)探究過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驟:①實驗探究;②分析歸納;③提出問題;④得出結論。你認為小紅要完成本探究的全過程,所采取步驟的合理順序應該是 ③①②④?。ㄖ惶顚憯底中蛱枺?。不合理 她沒有控制兩根弦的材料相同 ③①②④ (共18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5 跨學科實踐:中國樂器一、認識中國樂器中國民族樂器按演奏方式分為: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按發聲原理的不同分為: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弦鳴樂器。二、自制小樂器1. 音樂的旋律由音階構成,音階是由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的不同 音調 的音組成的。所以,實用的樂器需要能發出多個 音調 的音。2. 控制樂器 音調 變化是設計和演奏樂器的關鍵。音調 音調 音調 A組 基礎過關精練(選擇題為單選)認識中國樂器1. 如圖是我國古代的樂器云鑼,云鑼屬于金屬體鳴樂器族內的變音打擊樂器類,音色清澈、圓潤、悅耳、余音持久,但音量較小。下面關于云鑼的說法錯誤的是( D?。?br/>A. 云鑼發出的聲音是鑼面振動產生的B. 敲擊不同的厚度的鑼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C. 云鑼發出的聲音的音量小是指其響度小D. 云鑼發出的聲音清澈、圓潤、悅耳,誰聽都是樂音(第1題)D2. 如圖所示是一種中國古代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石磬,被稱為“古樂之祖”,演奏時用木槌敲擊,發出古樸典雅的樂曲聲,可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br/>DA. 悠揚的磬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磬能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C. “余音繞梁”是指有些時候發聲體停止振動也能發出聲音D. 古樸典雅的樂曲聲讓人感到心情愉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第2題)3. 古箏,彈撥弦鳴樂器,又名漢箏、秦箏,是漢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流行于中國各地。下列對古箏演奏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B?。?br/>A. 古箏演奏時用力撥動琴弦,音調升高B. 古箏演奏時的聲音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C. 古箏演奏時的聲音悅耳動聽,一定不是噪聲D. 古箏演奏時撥動琴弦越快,響度越大B4. “中國紅歌會”匯報演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拉開晚會帷幕的是瓷樂《哎呀嘞》,演奏中使用了瓷甌(一種有規律的打擊樂器)和瓷笛(如圖)。演奏出來的樂曲清新悅耳、美妙動聽,是景德鎮瓷器“聲如磬”的集中體現。演奏中的瓷甌是利用 固 (選填“固”“液”或“氣”) 體振動發聲。固 (第4題)5. (2024·南充)“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描寫的是琵琶的聲音,從詩文中可以看出琵琶聲是由琴弦 振動 產生的,轉軸可以改變琴弦的松緊度,進而改變聲音的 音調?。ㄟx填“音調”“響度”或“音色”)。振動 音調 自制小樂器6. 某校八年級舉辦了“樂在其中,琢玉成器”自制樂器實踐活動,同學們制作了各式各樣的精美樂器,如圖是一位同學在吹奏用PVC管制作的笛子。下列對吹奏笛子時涉及的聲學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C?。?br/>A. 笛聲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 m/sB. 笛聲的音調越高,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快C. 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D. 優美動聽的笛聲不一定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第6題)C7. 小明用金屬管自制樂器,如圖所示。敲擊不同長度的金屬管,能發出“do(1)”“re(2)”“mi(3)”“fa(4)”“sol(5)”“la(6)”“si(7)”的聲音。當用不同的力敲擊金屬管a時,發出聲音的 響度 不同;當用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金屬管時,它們發出聲音的 音調 不同,金屬管 g (選填序號)發出的音調最高。響度 音調 g (第7題)8. 如圖所示,小明利用自制的樂器為同學們奉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小型演奏會,節目中,同學們能辨別出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ㄟx填“信息”或“能量”);在打鼓演奏中,鼓聲通過 空氣 傳入同學們的耳中,小明用不同的力度敲擊鼓面,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 響度 (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信息 空氣 響度 (第8題)B組 能力拓展訓練(選擇題為單選或雙選)9. 如圖所示為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用它吹奏名曲《百鳥朝鳳》時,模仿的多種鳥兒叫聲悅耳動聽,讓人仿佛置身于百鳥爭鳴的森林之中。關于嗩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br/>A. 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B. 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色C. 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D. 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時,是樂音(第9題)CD10. 二胡是中國的民族樂器,有粗(內弦)、細(外弦)兩根弦,拉弓時馬尾和弦摩擦發出聲音,如圖所示,下列做法能改變二胡音調的是( AB?。?br/>A. 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 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從摩擦內弦改為摩擦外弦C.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 減小摩擦弦的力量(第10題)AB11. 如圖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發出悅耳的哨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聲音調變高B. 哨聲是由于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產生的C. 吹管子時下拉“活塞”,哨聲響度變大D. 悅耳的哨聲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可能成為噪聲(第11題)B12. 【新教材改編】小華自制了一把簡易的吉他。如圖所示,在一個空木盒上固定一根木柄,琴弦一端固定在木盒O處,另一端跟木柄上的旋鈕相接。她上網查得音樂中不同唱名“do、re、mi、fa、sol……”的頻率與這把吉他的弦長關系如表所示。(第12題)弦長 (cm) 60 48 45 40 ……振動 頻率 a a a a a ……唱名 do re mi fa sol ……(1)木盒的作用是放大聲音的 響度 ,人們根據聲音的 音色 判斷演奏的樂器為吉他。(均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響度 音色 (第12題)(2)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振動的頻率的關系是 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3)請你根據表中數據推斷弦的振動頻率f與弦長l的關系式為 fl=60 a 。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fl=60 a (第12題)(共29張PPT)第3章 聲的世界1 認識聲現象一、聲的產生1. 正在發聲的物體叫作 聲源 。2. 發聲體都在振動,聲是由物體的 振動 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聲源 振動 二、聲的傳播1. 聲音通過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2. 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不能在 真空 中傳播。3. 能夠傳播聲波的物質稱為 聲的介質 ,聲音的傳播是需要 介質 的,聲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4. 聲具有能量。真空 聲的介質 介質 三、聲傳播的速度1. 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大小等于聲波每秒鐘傳播的距離。2. 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 性質 和 溫度 有關。常溫(15 ℃)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 340 m/s。3. 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最慢。性質 溫度 340 四、人的發聲和聽聲能力1. 聲音通過介質傳播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動,由此人就聽到了聲音。2. 在物理學中,物體振動的 次數 與 所用時間 之比叫作頻率。頻率的單位是 赫茲 ,符號是 Hz 。如果物體每秒鐘振動1次,它的頻率就是 1 Hz 。3. 人的聲帶,能夠產生64 Hz~1 300 Hz的聲;人耳能聽到 20 Hz~ 20 000 Hz的聲。次數 所用時間 赫茲 Hz 1 Hz 20 20 000 A組 基礎過關精練(選擇題為單選)聲的產生1. 手撥動琴弦,發出悅耳的聲音,發聲的物體是( B?。?br/>A. 手指 B. 琴弦C. 弦柱 D. 空氣B2. 對于聲音的產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r/>A. 一切振動的物體都能發聲B. 只有固體的振動才能發聲C. 物體不振動也能發聲D. 振動停止后,發聲體仍能發聲A易錯點:對聲音產生的條件理解不清3. 手掌按住正在發聲的鼓面,鼓聲消失了,原因是手( C )A. 不能傳播聲音B. 吸收了聲波C. 使鼓面停止了振動D. 把聲音反射回去了C4. 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過對這兩個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 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放一些輕小物體 。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放一些輕小物體 聲的傳播5. 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C )A. 我們聽到雨滴打在傘上的嗒嗒聲B. 我們聽樹枝上小鳥的唧喳聲C. 將要上鉤的魚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D. 人在小溪邊聽到空中的飛機聲音C6. 如圖是一款新型藍牙跑步耳機,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聽到耳機發出的聲音,也不影響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以上聽到的聲音,傳播介質分別是( B?。?br/>A. 固體 固體 B. 固體 氣體C. 氣體 固體 D. 氣體 氣體(第6題)B7. (2024·德陽二中期中)為了驗證“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小華設計了一套巧妙的實驗裝置:在廣口瓶內用細線吊起爸爸的手機,線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軟木塞上,瓶內的空氣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圖所示。(第7題)(1)在沒有抽氣時,小華用家里的電話撥打手機,他 能?。ㄟx填“能”或“不能”)聽見手機鈴聲。(2)在小華不斷抽出瓶中空氣的過程中,再撥打手機,他聽到的手機鈴聲的情況是: 聲音越來越小 。若抽盡瓶內空氣后,他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聽見手機鈴聲。(3)通過以上兩次實驗的對比,小華得出的結論是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能 聲音越來越小 不能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第7題)聲傳播的速度8. 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聽到3下聲音,按聽到的先后順序,傳播這三下聲音的介質依次是( A?。?br/>A. 鋼、水、空氣 B. 鋼、空氣、水C. 水、空氣、鋼 D. 空氣、水、鋼A9. 古戰場上,探馬將耳朵貼在地面聽便能及早發現敵情,這是因為( C?。?br/>A. 空氣不能傳遞聲音B. 固體能夠傳遞聲音C. 固體傳聲比空氣更快D. 固體和空氣都能傳遞聲音C10. 夏天下暴雨前,往往電閃雷鳴,雷聲是云團之間放電引起的空氣劇烈 振動 而產生的。如果在看到閃電后4 s聽到雷聲,那么閃電處距人約 1 360 m。(聲速取340 m/s,不計光的傳播時間)振動 1 360 人的發聲和聽聲能力11. 我們能夠聽到聲音,正確的傳播途徑是( C?。?br/>A. 良好的耳朵——介質——物體振動B. 介質——物體振動——良好的耳朵C. 物體振動——介質——良好的耳朵D. 物體振動——良好的耳朵——介質C12. 蝴蝶是靠翅膀振動發聲的。如果蝴蝶的翅膀在1 min內振動了3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 5 Hz,人類 不能?。ㄟx填“能”或“不能”)聽到這種聲音。5 不能 B組 能力拓展訓練(選擇題為單選或雙選)13. (2024·成都外國語期中)北宋學者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士兵枕著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敵人的馬蹄聲。下列有關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CD )A. 聲音可以不由振動產生B. 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40 m/sC. 由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傳播聲音D. 一般固體傳播聲音比空氣快CD14. 【新教材改編】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人和一些動物的發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第14題)A. 大象之間的“交談”有時用超聲波,聲音很小,人類聽不見但大象們能聽見B. 靜謐的夜晚我們身邊的狗狗有時突然耳朵一豎并轉動幾下,這可能是狗狗聽到了人類聽不見的聲音C. 家人之間悄悄說話,身邊的狗狗無動于衷,因為“悄悄話”的頻率狗狗是無法感知的D. 因為大象和狗的“發聲頻率”沒有重疊區,所以狗的叫聲大象永遠也聽不見答案:B15. 已知人耳區分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0.1 s以上,現有一根長為6.8 m的鐵管,如果你將耳朵貼在鐵管的一端,讓另一個人去敲擊一下鐵管的另一端,則敲擊聲由空氣傳入你的耳朵需要 0.02 s,你能聽到 一 次敲打的聲音。(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在鐵中的傳播速度為5 200 m/s)0.02 一 16.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第16題)(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了發聲的物體在 振動 ,此處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轉換法 。振動 轉換法 (2)如圖乙所示,小華同學用手敲桌子,小明將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的聲音比沒有貼桌面時的更大,這一現象說明固體傳聲 效果更好?。ㄟx填“速度更快”或“效果更好”)。(第16題)效果更好 (3)如圖丙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乒乓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空氣可以傳聲,若將該實驗搬到月球上去做,乒乓球 不(選填“能”或“不能”)被彈起。(第16題)不能17. 我們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閱讀下表中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回答問題。一些介質中的聲速v/(m·s-1)空氣(0 ℃) 331 冰 3 230空氣(15 ℃) 340 銅(棒) 3 750煤油(25 ℃) 1 324 鋁(棒) 5 000水(常溫) 1 500 鐵(棒) 5 200(1)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有什么規律?(寫出兩條)解:(1)①一般情況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②聲音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③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液體、氣體中大。(答出兩點即可)(2)在長為884 m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2.43 s。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時氣溫約為15 ℃)解:(2)由v=得,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t1===2.6 s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t2=t1-Δt=2.6 s-2.43 s=0.17 s在金屬管中傳播的速度:v2===5 200 m/s由表可知:該金屬管可能是由鐵制成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認識聲現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3.2 探究樂音的特性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3.3 噪 聲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3.4 聲的應用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3.5 跨學科實踐中國樂器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3章 聲的世界 章末整理與復習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