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第2節 課時2 直線運動1.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概念,能進行識別。2. 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特點,其為理想模型。3. 能用速度公式計算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4. 培養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5.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過山車在不同路段的速度為何會有變化?它的加速度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精確地描述這些運動的快慢和變化?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機械運動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列車沿直線運動過山車沿曲線運動知識點一:直線運動0010 s20 s30 s40 s300 m600 m900 m1 200 m0010 s20 s30 s40 s200 m1 200 m450 m750 m沿直線行駛的兩輛小汽車的運動有什么不同?在直線運動中,按速度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我們把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平直軌道上平穩行駛的列車有時可認為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隨路程和時間變化。不能說“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0010s20s30s40s300 m600 m900 m1200 m知識點二:勻速直線運動(1)s-t圖像:一條過原點的直線,s與t成正比,即v的值不變。在同一坐標圖中,斜率越大,速度越大(即v甲>v乙)。(2)v-t圖像:圖像與t軸平行,v是定值。在同一坐標圖中,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即vA>vB)。勻速直線運動的s-t和v-t圖像知識點三:平均速度一般物體做變速運動時,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怎樣描述它的運動情況呢?說到某一物體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運動員做變速運動變速運動比較復雜,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來計算它的速度。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平均速度。例題1 小明乘坐上海中心大廈的超高速電梯上升,注意到上升的高度為559m時,經歷時間約為55s。那么,該電梯在上升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分析:電梯的運動是變速直線運動,已知電梯上升的路程和時間,根據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答:該電梯在上升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2m/s。解:必要的說明所用公式代入數據,求出結果。數字后面要有單位。例題2 飛機沿直線,快慢不變地飛行了15min,通過的路程是270km,則它的飛行速度是多少km/h,合多少m/s?解:飛機飛行的時間:t=15min=0.25h,則它的飛行速度:例題3 小明在跑百米時,前50 m用時6 s,后50 m用時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小明前 50 m路程s1=50 m,用時t1=6 s,后50 m路程s2=50 m,用時t2=7 s,全程s=100 m,用時t=12s。根據公式和題意可得:分析:50 m50 m6 s7 s全程前50 m平均速度:v1===8.3m/s后50 m平均速度:v2===7.1m/s全程平均速度:v===7.7m/s全程時間:t=t1+t2=6s+7s=13s一、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二、勻速直線運動把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三、平均速度變速直線運動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vtts1.一輛汽車正在平直的公路上運動,用s、v和t分別表示汽車運動的路程、速度和時間。下面四個圖像中反映汽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C )A. ①④ B. ①③C. ②③ D. ②④C2. 用“頻閃攝影”可記錄物體相隔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由照片可知, (填“小球”或“天鵝”)做的是變速運動,判斷其做變速運動的依據是: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天鵝 不同 3. 關于平均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是幾段路程中各自的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可精確地反映物體的運動情況C. 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所對應的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D. 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便可以知道整個運動過程的平均速度C4.圖甲為機器狗搬運鐵餅時的情境,某次搬運中的運動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在本次搬運中,關于機器狗的運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 在0~5 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B. 在5~10 s內處于靜止狀態C. 在0~5 s的速度小于在10~15 s的速度D. 在15 s內的平均速度為3 m/s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