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習題課件(共6份打包) 初中物理滬科版(2024)八年級(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習題課件(共6份打包) 初中物理滬科版(2024)八年級(2024)

資源簡介

(共9張PPT)
實踐 創作飛天科幻故事
創作飛天科幻故事
1.“嫦娥工程”讓我國探測器登陸月球。
2.科幻故事創作中,需要滲透科學知識,如克服重力的影響,描述飛船在太空中的飛行狀態。
3.校園科普活動周中,科幻作品的展示形式可以有連環畫、墻報、漫畫等。
4.在科幻故事的創作中,可以描繪未來太空生活中的太空旅行、太空城市、星際交流等場景,展現人類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5.科普活動旨在增強大家的科技強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1.電影《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1)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為了使地球剎車,地球發動機噴射的“火焰”偏向東方,這利用了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   (選填“相反”或“相同”)的,此時給地球阻力的施力物體是   (選填“空氣”或“火焰”)。
相反
空氣
(2)影片《流浪地球》中,借助太陽和木星讓地球逃出太陽系的過程中,地球相對于太陽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當地球運動到木星附近時,由于木星的引力,地球偏離航線,此時木星對地球的引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地球對木星的引力;為了防止地球墜入木星,需要將轉向發動機的噴口   (選填“朝向”或“背離”)木星。
運動
等于
朝向
2.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
平時我們感覺到自己有多重時,這種感覺來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們就將失去對重力的感覺。例如,一個人從高處墜落,在墜落的過程中,因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將體驗到類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感。但是,失重環境中物體的重力卻仍然存在。
我們平常說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產生的,同一個物體我們常用g來衡量重力的大小。距離地球越遠,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離地面200 km的高度也沒有減小多少,大約為地面附近的0.94倍,而在1 000 km的高度為地面附近的
0.75倍。也就是說,一個物體在地面重100 N,到了1 000 km高度,依然受到75 N的重力。只有當距離地球很遙遠時,地球引力才會很小。(地面附近g取10 N/kg)
(1)失重狀態下的人造地球衛星   (選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衛星的質量與在地面上時相比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受到
不變
(2)在完全失重的空間實驗室里,下列實驗不能完成的是   。
A.用秒表測時間
B.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
C.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
D.用刻度尺測書本長度
B
(3)一個在地面上60 kg的人,在距離地面1 000 km的高度時所受的重力為   N;如果他站立在電梯中的電子秤上,電梯失控,他與電梯、電子秤一起加速下落,則電子秤的示數   60 kg(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在如圖所示的四個圖像中,關于物體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的關系,正確的是   。
450
小于
A(共34張PPT)
第三節 來自地球的力
知識點一 重力的大小
1.重力:
(1)重力是地球附近一切物體都受到的力,它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   而產生的。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
(2)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
知識拓展:(1)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2)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地心引力),它只是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它是地心引力的一個分力。(3)重力又叫重量,要會區分重力、重量和質量三個物理概念。
吸引
G
地球
2.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要點提示:
(1)實驗儀器:托盤天平、彈簧測力計。
(2)測量多組數據,尋找規律,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3)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比值法)。
實驗總結:
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  比,其比值是定值,比值用字母g表示,大小約等于   N/kg。
知識拓展:(1)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約為9.8 N/kg,但會隨著地理位置變化有微小的變化,其中在地球表面兩極最大,赤道最小。在粗略的計算時,g可以取10 N/kg,在解題過程中,需要注意題目的要求。
(2)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形狀、狀態而改變,所以不能說物體質量與物重成正比。
3.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式:=g,或G=   。

9.8
mg
在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得到下表數據:
(1)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器材有: 和 
。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物體的質量為0.7 kg時,它受到的重力是   N。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彈簧測力計
托盤天平
6.86
(3)以下四個圖像中,是表示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的關系的是  。(填字母)
A
一輛自重是5.0×104 N的卡車,裝載著25箱貨物,每箱貨物的質量是300 kg,行駛到一座立有限重標志(如圖所示)的橋前,問:(g取10 N/kg)
(1)這輛卡車總重多少牛
解:(1)車上所載貨物的質量:
m物=25×300 kg=7 500 kg
貨物的總重:
G物=m物g=7 500 kg×10 N/kg=7.5×104 N
這輛卡車的總重:
G總=G車+G物=5.0×104 N+7.5×104 N=1.25×105 N
(2)要想安全過橋需要卸下幾箱貨物
(2)卡車與貨物的總質量:
m總===1.25×104 kg=12.5 t
所以應卸下的貨物質量:
Δm=m總-m限=12.5 t-10 t=2.5 t=2 500 kg
n==≈8.3箱
因此需卸下9箱貨物。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質量與物重成正比
B.只有正在下落的重物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無論物體在哪里,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都是不變的
D.地面附近的物體均受重力的作用
D
2.一輛載重汽車的車廂容積為4 m×2 m×0.5 m,額定載重量為4 t。問:如果車廂裝滿泥沙(泥沙的體積等于車廂容積),汽車所載貨物受到的重力為多少 是否超載 (泥沙的密度為2×103 kg/m3,g取10 N/kg)
解:泥沙的體積:V=4 m×2 m×0.5 m=4 m3
泥沙的質量:m=ρV=2×103 kg/m3×4 m3=8×103 kg=8 t>4 t
所以,該汽車超載了。
泥沙受到的重力:G=mg=8×103 kg×10 N/kg=8×104 N
答:汽車所載貨物受到的重力為8×104 N,超載了。
知識點二 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總是   。
2.重力方向的應用:重垂線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利用 
  可以檢查工作臺面是否水平,檢查墻壁上的畫是否掛正。
豎直向下的
重垂線
如圖是小明利用重垂線檢查墻上的畫是否掛平的情景。當重垂線靜止時,發現重垂線與畫的長邊不重合,為了把畫掛平,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
A.把畫的左邊調低一些
B.把畫的左邊調高一些
C.換用質量較大的重錘
D.調整重垂線,使重垂線與桌面垂直
A
3.墻體的豎直性是房屋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建造房屋時,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圖所示的重垂線檢測墻體是否豎直,這運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   的,圖中所示的墻體向  
  (選填“左”或“右”)傾斜。
豎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1.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各部分受到的重力就好像集中作用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就叫做物體的 
 。
2.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就在它的 
上。
重心
幾何中心
3.找不規則物體的重心的方法:確定湯匙的重心采用的方法稱為支撐法,確定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重心還可采用懸掛法。
知識拓展:(1)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圓環狀物體,其重心在圓環的幾何中心,不在圓環上。
(2)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在受力分析畫力的示意圖時,常常把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
關于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空心的足球沒有重心
B.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C.將質地均勻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體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B
4.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會自動立起來,其奧妙是 (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較低,不易傾倒
C.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D.里面有自動升降的裝置
B
5.如圖所示是一個用細繩系于地面飄飛的氫氣球。請畫出此時氫氣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圖。
第一階 基礎過關精練
1.對于公式G=m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質量與物重成正比
B.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C.物體所受的重力只與質量有關
D.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無關
B
2.關于重力、重心、重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任何有規則形狀的物體,它的重心就是其幾何中心
B.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C.直鐵絲被彎曲后,重心便不在中點,但一定還在鐵絲上
D.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D
3.以下哪個物體所受的重力最接近0.5 N ( D )
A.一張課桌 B.一瓶礦泉水
C.一名中學生 D.一個雞蛋
4.如圖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釋放手中石塊的四個示意圖,圖中的虛線表示石塊下落的路徑,則對石塊下落路徑的描述最接近實際的示意圖是 (  )
A
B
C
D
D
5.不考慮空氣阻力的作用,質量是4 kg的鉛球正在空中飛行,它受到   的作用,方向是   ,此力的施力物體是   ,此力的大小是   N。(g取10 N/kg)
6.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質量成   比。甲、乙兩同學的質量之比是10∶9,乙同學重為540 N,甲同學重為 
 N。
重力
豎直向下
地球
40

600
7.(1)(2024·吉林)如圖所示,O為雪人的重心,請畫出雪人受到重力的示意圖。
(2)(2024·育才)一個物塊靜止在斜面上如圖所示,請你畫出物塊受到重力的示意圖。
(3)(2023·重慶B卷)請在圖中作出空中飛行的實心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O為重心)。
實驗 序號 鉤碼質量m /kg 重力G /N 比值
/( N· kg-1)
1 0.1
2 0.2 2 10
3 0.3 3 10
8.小華在探究“物體重力的大小與質量關系”的實驗中,得到如下表數據:
物體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1)如圖甲中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要在   (選填“水平”或“豎直”)方向上進行校零,小華使用的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    N。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第一次實驗的數據,其讀數為   N。
(2)分析以上實驗數據,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   。
豎直
0.2
1
正比
(3)小華還完成了下面的操作,探究重力的方向。首先將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靜止(如圖乙),隨后將木板M傾斜,逐漸增大M與桌面的傾角θ(如圖丙),會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   (選填“變化”或“不變”);通過以上實驗現象可以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總是  的。
不變
豎直向下
9.質量為0.5 kg的木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一個人所受到的重力為420 N,那么,他的質量是多少千克 (g取10 N/kg)
解:木塊受到的重力:
G木=m木g=0.5 kg×10 N/kg=5 N
人的質量:
m人===42 kg
第二階 能力拓展訓練
10.電影《流浪地球》中,在為地球探路的空間站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如果空間站航天員要在“失重”狀態時進行體能鍛煉,下述活動中可采用的是(  )
A.舉啞鈴
B.做俯臥撐
C.用彈簧拉力器健身
D.用單杠做引體向上
C
11.小明在科技博覽閱讀中,查閱了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通過圖像可知,在甲、乙兩個星球上,重力與質量都成   。一物體質量為10 kg,它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為   N。
正比
150
12.月面巡視探測器(月球車)是集工程和智能機器人為一體的復雜航天器,具備地月遙控能力,如圖所示,月球車高1.5 m,質量為120 kg,已知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在月球上時重力的6倍,則月球車在月球上時的重力為
   N。若航天員的一個隨身裝備在月球上的重力是2 N,則返回地球后這個隨身裝備的質量是   kg。(g取10 N/kg)
200
1.2(共45張PPT)
第四節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知識點一 滑動摩擦力
1.摩擦分為滑動摩擦、滾動摩擦和靜摩擦三種類型。
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所受到的 
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   的方向相反。
阻礙物體間相對運動
相對運動
4.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①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相互擠壓;②兩個物體接觸面粗糙;③兩個物體做相對運動。
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礙物體運動的阻力,也可能是使物體運動的動力。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而不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存在摩擦力
B.有摩擦力時必定存在彈力
C.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一定受到靜摩擦力
B
1.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運動的物體一定受摩擦力
B.靜止的物體之間沒有摩擦力
C.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
D.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同
D
知識點二 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要點提示
(1)實驗原理:二力平衡(此知識點第七章第三節學習)。
(2)實驗過程中用彈簧測力計沿   方向拉著物體做 
運動。(目的: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摩擦力大小)
(3)轉換法的應用:將摩擦力的大小轉換為 
 。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勻速直線
水平
(4)控制變量法的應用:①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控制  不變;②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時,控制 
不變。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壓力大小
2.實驗結論: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和 
有關。①在其他條件相同時, 
 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②在其他條件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運動方向和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
壓力
接觸面
3.實驗方法的改進: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鉤住木塊,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時拉著長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如圖所示。好處是不需要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便于操作,方便讀數。
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1)比較  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所受的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是為了使 
相同。比較圖乙和圖丙,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甲、乙
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
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在本次實驗中,正確的做法是在   方向對彈簧測力計校零。但是實驗時,小明先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校零,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測出的摩擦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際摩擦力。若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將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水平
小于
小于
(4)該實驗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法和 
 法。
(5)圖丁是對實驗進行的改進方案,請簡單評價方案改進后的優點:  。
控制變量
轉換
可以不勻速直線拉動木板
2.小紅和小明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小紅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三次實驗。
(1)實驗要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做   直線運動,此時摩擦力與拉力二力大小相等,否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在圖甲a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3)比較a、b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結論: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  ,滑動摩擦力越大;比較   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結論:當壓力大小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  。
勻速
2.4
壓力越大
a、c
越大
(4)小明仔細觀察了小紅的實驗過程,提出了“摩擦力大小究竟是與壓力有關,還是與重力有關 ”的問題,并設計了如圖乙的裝置進行了探究。臺式測力計可顯示金屬盒對接觸面的壓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可讀出金屬盒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把金屬盒放在質量不計的白紙上,在拉動白紙的過程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步驟2.將質量不計的氫氣球系在金屬盒上,重復步驟1的實驗;
步驟3.氫氣球仍系在金屬盒上,往金屬盒注入適量的沙子,使臺式測力計的示數為4.8 N,重復步驟1的實驗。
實驗 步驟 臺式測力計 示數F/N 金屬盒所受 重力G/N 彈簧測力計
示數f/N
1 4.8 4.8 1.9
2 4.0 4.8 1.6
3 4.8 6.4 1.9
實驗數據如下表:
①實驗步驟2使用氫氣球是為了改變   (選填“壓力”或“重力”)大小。
②根據實驗  兩個步驟的數據可知,相同接觸面上,物重相同而壓力不同時,所受摩擦力不同;根據實驗
兩個步驟的數據可知,相同接觸面上,物重不同但壓力相同時,所受摩擦力相同。可見摩擦力的大小是與 
 (選填“壓力”或“重力”)的大小有關。
壓力
1、2
1、3
壓力
③與直接用彈簧測力計拉動金屬盒測量摩擦力相比,拉動白紙進行實驗有許多優點,以下   不是其優點。
A.實驗原理更合理
B.測力計示數穩定
C.不需要勻速拉動
A
知識點三 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
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   ;②增大接觸面的 
。
2.減小摩擦的方法:①減小   ;②減小接觸面的 
;③變滑動為   ;④使兩個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   (如加潤滑油、利用氣墊、磁浮等)。
壓力
粗糙程度
壓力
粗糙程度
滾動
分開
如圖所示,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
A
3.(2024·黑龍江改編)如圖所示的情景中,減小摩擦的是
(   )
D
1.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發生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間一定會產生滑動摩擦力
B.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C.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產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時自身也受到摩擦力
D.滾動摩擦一定比滑動摩擦小
C
2.(2024·八中)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
B
3.摩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假如沒有摩擦,下列現象可能發生的是 (  )
A.人可以正常走路
B.老師能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C.火柴頭可以劃燃
D.自行車剎車失靈
D
4.我國被譽為“自行車王國”,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來看,它涉及不少有關摩擦的知識。例如:
A.腳踏板凹凸不平;
B.塑料套緊套在車把上;
C.輪胎上刻有花紋;
D.車的把手上有凹槽;
E.剎車時用力捏閘;
F.在轉動部分添加潤滑油;
G.車輪做成圓形;
H.車軸處裝有滾珠。
上述各項內容中,屬于通過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過增大壓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過變滑動為滾動而減小摩擦的是   ;通過使接觸面彼此分開而減小摩擦的是   。(均只填寫各選項前面的字母)
A、C、D
B、E
G、H
F
5.如圖是小明用抹布做清潔時的情景。當小明向左擦拭桌面時,抹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的。為了擦干凈桌面上一小團“頑固”污漬,他加大了用力,這是為了   摩擦。

增大
6.如圖所示,重力為1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某同學用20 N的力水平向左推木箱,沒有推動,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   N,方向是  。
20
水平向右
7.小麗同學在超市購物時,用5 N的水平力推著一輛小車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小車受到的阻力是 
 N。突然,她發現前面有一小孩,她馬上用8 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車,使小車減速,在減速過程中,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5
不變
8.(2024·重慶B卷)在圖中作出木塊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右運動時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2)(2024·外語校)如圖所示,長方體A在粗糙斜面上保持靜止,請在O點畫出長方體A受到的摩擦力f。
9.(2024·南岸區)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有同學認為滑動摩擦力大小除了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外,還與接觸面的大小有關。
(1)為了探究這個問題,需要選擇合適的木塊,你認為他應該選擇  (填寫下列選項前的字母),該實驗的探究方法是   。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體木塊
B.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的正方體木塊
C.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長寬高各不相等的長方體木塊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長寬高各不相等的長方體木塊
C
控制變量法
(2)測量前,除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外,還應將彈簧測力計在   (選填“水平”或“豎直”)方向調零。
(3)將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  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示數。
水平
勻速直線
等于
(4)該同學正確選擇木塊后,將木塊分別平放、豎放、側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發現三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均相等,由此得到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   (選填“有關”或“無關”)。
無關
第二階 能力拓展訓練
10.書法教育是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基本技能的培養和書法藝術欣賞,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如圖所示,在某次書法課上,小明同學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然后在白紙的左側靠近邊緣處放鎮紙,防止書寫過程中白紙在桌面上打滑。書寫“一”字時,在向右行筆的過程中鎮紙和白紙都處于靜止狀態。則
(  )
A.毛筆受到白紙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B.鎮紙受到白紙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白紙受到毛筆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D.白紙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A
11.爬桿是體育運動的一個項目,如圖所示是小明沿豎直的桿勻速向上爬時的情景,他所受到的摩擦力為f1,當他勻速滑下時,所受到的摩擦力為f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f1方向為豎直向上
B.f2方向為豎直向下
C.f1>f2
D.f1A
12.如圖所示,若某同學在平直的公路上用力蹬自行車前進,請找出自行車前、后輪所受路面摩擦力的作用點。并畫出前、后輪所受路面摩擦力的示意圖。
13.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是用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   向左拉動木塊,使其 
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則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   N,這種測量摩擦力的方法叫轉換法。以下兩個探究實驗中運用了該方法的是   。(填序號)
A.將懸掛的乒乓球輕輕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來探究聲音的產生原因
B.探究重力大小與位置的關系
水平
勻速直線
2.8
A
(2)小麗同學想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于是將長方體木塊沿豎直方向鋸掉一半,測得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也變為原來的一半。她由此得出: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積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認為她的結論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其原因是 。
錯誤
沒有控制壓力不變
(3)如圖乙所示,某同學用一拉力傳感器(能感應力的大小的裝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塊,拉力均勻增加,0t1時間內木塊靜止,木塊運動后改變拉力,使木塊在時間t2后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經過計算機對數據擬合處理后,得到如圖丙所示拉力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當用F=4.3 N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N。
4.3
如圖丁所示,為探究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FN大小的定量關系,在重為10 N的木塊上每次增加1 N重的砝碼,分別用水平拉力F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測得數據如表所示,根據表格數據,可得出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FN大小的定量關系式為f=    。
木塊對水平面 的壓力FN/N 10 11 12 13 14
水平拉力F/N 4.0 4.4 4.8 5.2 5.6
0.4FN(共43張PPT)
第一節 力及其描述
知識點一 力是什么
1.力是  對   的作用。力通常用字母 
 來表示。
注:(1)日常所見的推拉、提壓、摩擦、碰撞、吸引和排斥等現象,都屬于力的作用。
一個物體
另一個物體
F
(2)物體間力的作用不是一定要通過接觸才能產生,不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產生力的作用(如:磁體間的作用力、地心引力等)。
2.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當有力發生時,總會涉及兩個物體:一個是  物體,一個是  物體。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施力
受力
關于力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不會產生力的作用
B.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
C.一個物體也會產生力的作用
D.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
B
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兩個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就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③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
④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D
2.一盞電燈用電線吊在天花板上,電燈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  )
A.天花板     
B.電線
C.電燈
D.電線和天花板
B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兩物體之間發生力的作用時,每一個物體既是   物體,同時也是   物體。它們之間力的作用是   的,力是
  出現的。
2.相互作用力的性質:
(1)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為同種性質的力。
(2)一對相互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同時變化,沒有先后之分。
(3)一對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盡管大小相等,但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受力
施力
相互
成對
一架太原飛往廈門的飛機在高空疑遭遇“鳥擊”,機頭被撞凹受損。下列關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鳥只是施力物體
B.小鳥撞飛機的力大于飛機撞小鳥的力
C.小鳥撞飛機的力小于飛機撞小鳥的力
D.小鳥撞飛機的力等于飛機撞小鳥的力
D
3.俗話說“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從物理學角度看 (  )
A.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
C.雞蛋對石頭沒有作用力
D.石頭和雞蛋間同時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D
4.如圖所示是我國男子皮劃艇雙人劃選手參加比賽的場景,在比賽中使賽艇前進的力是(  )
A.船槳劃動的力
B.船槳推水的力
C.水對船槳的推力
D.水對賽艇的推力
C
知識點三 力的作用效果
1.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以及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變,都叫做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
2.力可以使物體的   發生改變,也可以使物體的 
發生改變。
形狀
運動狀態
如圖所示的事例主要說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
D
5.(2024·育才)生活處處皆物理,下列現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  )
A.列車沿筆直的鐵軌勻速前行
B.籃球撞擊在籃板上被彈回
C.講臺在地面上靜止不動
D.橡皮泥在力的作用下被捏扁
B
知識點四 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單位
1.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個,它們是力的   、 
 和   。在物理學中,把它們叫做力的三要素。
注:力的三要素中,若有一個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例如,推門的時候,推力作用在離門軸較遠的地方與作用在離門軸較近的地方相比,前者更易把門推開。
大小
方向
作用點
2.力的單位:在物理學中,力的單位是   ,簡稱
  ,用符號   表示。
托兩個雞蛋用的力約  N;一個中學生站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約為   N。
牛頓
N
1
500

(2024·八中)如圖所示,用扳手擰螺母時,沿順時針方向可將螺母擰緊,沿逆時針方向會讓螺母變松;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若在A點或B點用力擰開螺絲,在A點擰更容易些,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
方向
作用點
6.如圖是同一彈簧兩次受力的情景。通過此實驗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
A.大小有關
B.作用點有關
C.方向有關
D.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
C
7.周末,媛媛同學拉著行李箱回家,她對行李箱有拉力的作用,行李箱也在拉她,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  )
A.完全相同
B.大小和作用點相同,方向相反
C.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點相同
D.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
D
知識點五 力的示意圖
1.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   ,   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   或   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圖中,線段越長表示力越   。這種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圖。
線段
箭頭
起點
終點

2.畫力的示意圖的方法:先確定力的作用點;再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最后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有時還可以在箭頭的旁邊標出力的性質和大小。
知識拓展: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    ,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 
 ,線段的起點(也可用終點)表示力的    。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圖示。
大小
方向
作用點
如圖,一位同學沿水平方向用60 N的力推箱子,請畫出木箱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圖。
*(拓展)如圖所示,用9 N的力將一個木塊頂在豎直墻面上,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墻面受到的壓力。
8.(2024·新疆)請在圖中畫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的示意圖。
9.在圖中O點用向右上方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1 000 N的力拉小車,畫出拉力的示意圖。
第一階 基礎過關精練
1.(2024·八中)下面有關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的作用
B.“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隔空吸物”,說明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也能產生力的作用
D.“卵與石斗,麋碎無疑”,說明相碰時只有雞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頭不受力
D
2.小秋同學去超市購買零食,大量采購后,塑料袋中裝滿了零食。小秋同學感覺到手受到一個向下的力的作用,則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  )
A.地球
B.零食
C.塑料袋
D.塑料袋和零食
C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  )
A.向前劃船時,要用槳向后撥水
B.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飛時,要向下方噴氣
D.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D
4.下列現象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一樣的是
(  )
A.被踩在腳下的足球變扁
B.人坐在軟沙發上,沙發凹了下去
C.小明用力推著自行車加速前進
D.用手捏飲料瓶,飲料瓶變癟了
C
5.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  )
A.千克 B.牛頓
C.米 D.分貝
6.托起三個雞蛋的力大約是 (  )
A.0.15 N B.1.5 N
C.15 N D.150 N
B
B
7.如圖,小華用水平力輕輕推動礦泉水瓶底部時,瓶子沿桌面平穩地移動,當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輕推瓶蓋時,瓶子翻了。他驗證的是力的作用效果與 (  )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點有關
D.以上三者都有關
C
8.如圖所示,用球拍擊打球時,是球拍與球之間發生了相互作用。若以乒乓球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球拍
乒乓球
9.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推開左邊的小船,兩只船會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運動,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   。
相反
相互的
10.拉弓射箭的過程中,弓被拉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松手后箭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形狀
運動狀態
11.如圖所示,A、B為門上的兩點。
(1)用較大的力在A點推門與用較小的力在A點推門相比,用   的力容易推開門,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關。
(2)用適當的力在A點推門與用相等的力在A點拉門,力的大小沒變,但力的   改變了,力的作用效果改變了。
較大
大小
方向
(3)用適當的力在A點推門與用相等的力在B點推門,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但力的    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4)以上事實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都有關系。
力的三要素
作用點
12.(1)請在圖中畫出物體所受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示意圖。
(答案圖)
(2)我國傳統節日有懸掛燈籠的習俗,請在圖中畫出燈籠受到拉力F的示意圖。
(答案圖)
(3)畫出與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左上方拉小車的拉力的示意圖。
13.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設計了這樣的實驗:用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片固定在桌邊,在鋼片上用細線掛鉤碼(使用的鉤碼規格相同)。如圖所示的是小明設計實驗的幾個主要步驟:
(1)小明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通過比較甲和丙兩圖,可以發現: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
(3)他想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是否有關,則應該選擇圖  和圖  進行比較。
(4)通過比較乙和丙兩圖,能得到結論嗎
答:   ,原因是 。
鋼片的形變程度
大小


不能
沒有控制變量  
A.甲對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對甲的作用力
B.甲先對乙施力,然后乙才對甲施力
C.甲對乙的作用力和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由于甲、乙兩磁體沒有接觸,因此甲、乙之間沒有力的作用
14.(2024·棗莊)在兩輛靠得較近的小車上分別放一塊磁體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C
15.踢足球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運動,下列與踢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腳對球還有力的作用
B.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足球的質量增大
C.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球對腳沒有力的作用
D.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
D
16.用如圖所示的水壺提水時,手應提在水壺把手的 
  處;把水壺里的水灌到保溫瓶中去時,手應提在水壺把手的   處(以上兩空均選填“A”或“B”)。出現這樣的差別主要是因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會影響力的  ?!?br/>A
B
作用點
作用效果 (共21張PPT)
第二節 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知識點一 彈力
1.彈性形變和范性形變:物理學中將物體受到外力而發生的形狀變化稱為形變。若撤去外力,物體能  ,則稱這種形變為彈性形變;不能  ,則稱為范性形變。
2.彈力:因物體發生   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
注:(1)我們通常所說的支持力、壓力、拉力、推力等,實質上都是彈力。
(2)彈力產生條件:直接接觸;發生彈性形變(相互擠壓或拉伸)。
自動恢復原狀
自動恢復原狀
彈性形變
下列關于彈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只有彈簧、橡皮筋等這類物體才可能產生彈力
B.兩個物體只要接觸就能產生彈力
C.只要物體發生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
D.任何物體的彈性都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彈力不可能無限大
D
1.下列不具有彈力的物體是 (  )
A.自然狀態下的彈簧
B.被壓彎的竹枝
C.拉開的弓
D.拉長的橡皮筋
A
知識點二 認識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的作用:彈簧測力計是一種常用的測量 
 的大小的工具。
2.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彈簧測力計主要是由彈簧、掛鉤、指針和刻度盤等組成。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圍內拉伸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   。因此,彈簧的伸長量能反映彈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彈簧的這一性質制成的。


知識點三 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1)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   ),待測力的大小應在 
 之內。
(2)明確  :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知道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使用前檢查指針與  是否對齊。若沒有對齊,要調節至對齊。
(4)測量時,要使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 
,彈簧不能靠在刻度盤上。
量程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線
在一條直線上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面必須注意的幾點中錯誤的是 ( A )
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能傾斜
B.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
C.使用中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
D.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得超過它的量程
2.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量范圍
B.使用前輕輕拉動掛鉤來回運動幾次
C.使用前應校零
D.彈簧測力計只能測豎直方向的力
D
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N,圖中的示數為
N。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   ,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0~5
2

第一階 基礎過關精練
1.如圖所示的各力中,不屬于彈力的是 (  )
C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
B.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長度越大
C.在一定的彈性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長度越大
D.在一定的彈性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
D
3.體育課上幾個同學用一根彈簧拉力器比試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彈簧,結果每個人都能把手臂撐直,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手臂長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體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個人所用的拉力一樣大
B
4.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的大小,測拉力前,指針指在A處,沒有調零便去測量拉力的大小,結果指針指在B處,如圖所示,被測拉力應為 (  )
A.1.2 N B.1.4 N
C.1.0 N D.1.6 N
C
5.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Δl與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圖所示的圖像中,能正確表示這一關系的是(  )
B
6.如圖所示,該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  N,分度值是
N,指針所指的示數為   N,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 
。
0~5
0.2
2.6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8.圖中手沿水平方向拉彈簧一端,彈簧伸長。請在O點畫出彈簧對手的拉力F的示意圖。
9.在下列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是
(  )
A
B
C
D
B
10.如圖甲所示,彈簧的一端掛在墻上,一人用4 N的力F拉另一端,彈簧伸長了5 cm。如圖乙所示,兩個人分別拉該彈簧的兩端,彈簧也伸長了5 cm,則左右兩人的力F分別為( C )
A.4 N、0 B.0、4 N
C.4 N、4 N D.8 N、8 N
11.一根長8 cm的彈簧,在彈性限度內,當所受拉力為8 N 時,長度變為12 cm;當長度變為14 cm時,所受拉力是
(  )
A.10 N B.12 N C.14 N D.20 N
B
12.兩個人同時用8 N的力拉同一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若將此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固定在墻上,用10 N的力拉它的另一端,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已知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20 N)
8
10
13.學??萍蓟顒有〗M的同學們準備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他們選了甲、乙兩種規格不同的彈簧進行測試,繪出如圖所示的圖像。圖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彈性形變,若他們要制作量程較大的彈簧測力計,應選彈簧  ;若要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應選彈簧  。

甲(共45張PPT)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考點一 力、力的作用效果
遼寧號航母的艦載機殲-15著艦時在攔阻索作用下停下來,這個過程中 (  )
A.攔阻索對戰機的作用力使攔阻索發生形變
B.攔阻索對戰機的作用力使戰機運動狀態改變
C.戰機對攔阻索的作用力與攔阻索對戰機的作用力的受力物體相同
D.戰機對攔阻索的作用力與攔阻索對戰機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
考點一 力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勻速拉動木塊,請畫出木塊所受拉力F和摩擦力f的示意圖。
重力的大小計算
遠距離貨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裝箱運輸,某規格的集裝箱參數如下表所示。
類型 內長/m 內寬/m 內高/m 自身質量/t 載貨重/t
普通箱 5.93 2.35 2.35 2.3 25
(1)若g取10 N/kg,該集裝箱裝滿貨物時總質量為27.3 t,則集裝箱與貨物所受總重力為多少
解:(1)集裝箱與貨物所受總重力:
G總=m總g=27.3×103 kg×10 N/kg=2.73×105 N
(2)若該集裝箱體所用材料密度ρ=2.5×103 kg/m3,則該箱體所用材料體積為多少
(2)由表格數據可知,集裝箱體的質量:
m=2.3 t=2 300 kg
該箱體所用材料體積:
V===0.92 m3
考點四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
小丹選取了兩個彈簧測力計、細線、棉布、木板、重為10 N和15 N的兩個木塊(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等器材,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小丹水平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此時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她分別做了如圖甲、乙、丙所示三次實驗。
①分析甲、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   的結論;
②分析甲、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壓力相同時,接觸面 
,滑動摩擦力越大的結論;
③小丹從上述實驗聯想到生活中瓶蓋上設計了花紋,可用 
 (選填“①”或“②”)的結論進行解釋。
等于
越大
越粗糙

(2)實驗后小丹和同學交流討論時發現:在實驗中很難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于是小丹設計了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長木板的運動速度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不需要
不變
考點五 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
如圖所示的實例中,關于增大和減小摩擦說法錯誤的是
A.圖甲中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涂防滑粉是為了減小摩擦
B.圖乙中旱冰鞋裝有滑輪利用了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較小
C.圖丙中行駛的磁懸浮列車利用了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
D.圖丁中傳送帶打滑時,可以使傳送帶緊繃,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  )
A
一、選擇題
1.下列物重最接近1 N的是(  )
A.一枚大頭針
B.一頭奶牛
C.兩個雞蛋
D.一張書桌
C
2.(2024·育才)關于力、彈力、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B.兩個物體必須相互接觸才能產生力
C.只有受彈簧作用的物體才受到彈力作用
D.地球附近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沒有施力物體
A
3.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
B.測量前應該把指針調節到指“0”的位置上
C.測量前要確認指針和彈簧不被外殼卡住
D.所測的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A
4.小亮同學用已調零的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誤將物體掛在了掛環上(如圖所示),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剛好是4.0 N,則物體的實際重力 (  )
A.一定等于4.0 N
B.一定大于4.0 N
C.一定小于4.0 N
D.不一定小于4.0 N
C
5.如圖所示,紙做的“不倒翁”小鳥翅膀上裝有兩個回形針,將鳥嘴放在指尖上轉動而不會掉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裝回形針降低了小鳥的重心
B.裝回形針升高了小鳥的重心
C.小鳥的重心一定在其幾何中心上
D.小鳥不掉下來是因為鳥嘴上有膠水
A
6.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
A.鞋底和輪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B.騎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
C.下大雪后,在結冰的路面上撒煤渣
D.定期給機器的轉動軸加潤滑油
D
7.(2024·南岸區)踢足球是很多同學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運動員頭頂球時會有疼痛感,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運動員將足球踢出去后,其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
C.守門員抱住飛向球門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只要運動員對足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A
8.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為10 N的物體在F=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點勻速運動到B點,此時撤去拉力,物體繼續向前運動到C點停下來,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體在AB段所受摩擦力等于10 N
B.物體在AB段所受摩擦力小于5 N
C.物體在BC段所受摩擦力等于5 N
D.物體在AB段所受摩擦力大于BC段所受摩擦力
C
二、填空作圖題
9.如圖是元代王禎《農書》中描繪的農民使用扇車清選谷物的情景。農民快速搖動搖柄,扇輪轉動產生氣流,當把谷物倒入扇車時,谷物在   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車,氣流使枯癟谷物從出風口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運動狀態
10.小華利用飲料瓶、氣球、瓶蓋、吸管等制作了一個簡易噴氣小車,如圖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相互
運動狀態
噴出的氣體
1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   和作用點。用力推門時,越靠近門軸越費力,由此可見力的   會影響到力的作用效果。
方向
作用點
12.圖甲為著名的廈門“怪坡”,在“怪坡”上,“車倒爬,水倒流”。科學家實施測量卻發現,50 m長的“怪坡”“坡頂”比“坡底”還要低1.395 m,但受周圍參照物的影響產生了錯覺。由此可見,“眼見為實”有紕漏,科學測量明真相。
(1)水平儀放在物體表面時,重垂線總是與水平方向垂直,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總是 向下的。
(2)水平儀放在水平面上時,重垂線位置如圖乙a所示;放在怪坡上時,重垂線位置如圖乙b所示,此時水平儀   (選填“左”或“右”)側偏高。
豎直

13.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初三(1)班全體同學深入社區養老院,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如圖是小文同學打掃衛生時推移沙發的情景。當他推動沙發向左運動時,地面對沙發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的。小文覺得如果給沙發裝上輪子,推起來會更省力,他這樣思考的依據是:在一般情況下,滾動摩擦   滑動摩擦。

小于
14.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小強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N。當水平拉力增大到3 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8
不變
15.(1)放風箏是我國的一項民俗。如圖所示為小亮放風箏時的情景,請畫出風箏線對手中線軸拉力的示意圖。
(2)如圖所示,請畫出老鷹所受重力的示意圖(作用點在O點)。
(3)如圖所示,“冰墩墩”單腳站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請在O點作出它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圖。
三、實驗探究題
16.小智發現媽媽購買的防滑地墊的A面比B面更粗糙,為了比較A、B兩個面的防滑性,小智利用商家贈送的小塊地墊樣品和彈簧測力計進行了下列探究:
(1)如圖甲、乙,分別將B、A面與同一水平地面接觸,用彈簧測力計水平  拉動小塊地墊,此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
(2)小智發現完成甲、乙兩次實驗測得的滑動摩擦力都很小,比較不出A、B兩個面的防滑性,于是又找來一個鐵塊,在原水平地面上進行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通過比較甲、丙兩次實驗,發現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勻速直線
壓力

(3)為了完成探究,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丙圖實驗的基礎上小智只將  ,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2.2 N,通過與丙圖實驗測得的滑動摩擦力相比,選擇地墊 
 (選填“A”或“B”)面鋪在地面上,能更有效地防止地墊在地面上滑動。
A、B兩個面對調
A
17.小明同學在探究“物重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得到下表中的實驗數據。
實驗 次數 被測 物體 物體質量 m/kg 物重 G/N 比值/
(N·kg-1)
1 物體1 0.1 0.99 9.9
2 物體2 0.4 3.88 9.7
3 物體3 0.5       
4.9
9.8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包括彈簧測力計以及   。
(2)第3次實驗中“物體3”所受的重力如圖甲所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根據實驗結果完成表格中第3次實驗的有關數據。
(3)根據上面實驗結果可知:同一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    N/kg。
(4)月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引力是地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引力的。若一個連同隨身裝備共90 kg的航天員到達月球表面,根據上面實驗結果,月球對他的引力是   N。
天平
9.8
147
(5)小明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A、B兩個星球表面上物體所受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從圖中信息可知,相同質量的物體在A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B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
大于
四、計算論述題
18.志丹同學為全國運動會設計的金牌,它由純銀、玉石、純金制成。金牌的總體積約為20 cm3,鑲嵌玉石的體積約為4.5 cm3,純金的質量約為7.72 g(已知:ρ銀=10.5 g/cm3,ρ玉=3.0 g/cm3,ρ金=19.3 g/cm3,g取10 N/kg)。求:
(1)該金牌需要的玉石約為多少克
解:(1)玉石的質量:
m玉=ρ玉V玉=3.0 g/cm3×4.5 cm3=13.5 g
(2)該金牌需要的純銀約為多少克
(2)金的體積:V金===0.4 cm3
銀的體積:
V銀=V總-V金-V玉=20 cm3-0.4 cm3-4.5 cm3=15.1 cm3
則銀的質量:
m銀=ρ銀V銀=10.5 g/cm3×15.1 cm3=158.55 g
(3)該金牌受到的重力約為多少牛
(3)金牌的總質量:m總=m金+m銀+m玉=7.72 g+158.55 g+
13.5 g=179.77 g=0.179 77 kg
則金牌受到的重力:
G=m總g=0.179 77 kg×10 N/kg=1.797 7 N
1.自行車是一種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結構和使用涉及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給車軸加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摩擦
B.軸承內裝有滾珠是為了減小摩擦
C.剎車時通過增大壓力來減小摩擦
D.輪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B
2.(2024·巴蜀)消防隊員抓著竹竿從樓頂向地面勻速滑下,此過程中關于消防隊員所受的摩擦力,說法正確的是 ( )
A.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
D.受摩擦力,與竹竿垂直
 C
3.(2024·南岸區)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大小為10 N的水平拉力F拉著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   N,撤去力F后,物體會繼續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0
不變
4.如圖,將物體按壓在墻面靜止時,作出物體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德钦县| 广饶县| 阜新市| 云阳县| 东方市| 石渠县| 临武县| 车致| 武汉市| 两当县| 鞍山市| 昭平县| 商洛市| 宣威市| 油尖旺区| 阳曲县| 贵德县| 上犹县| 沭阳县| 沙田区| 济源市| 开平市| 共和县| 石台县| 遵义市| 鄂温| 江西省| 马山县| 石景山区| 新密市| 资源县| 恩施市| 常德市| 祁东县| 大埔区| 湖南省| 河东区| 平远县| 定襄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