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習(xí)題課件(共8份打包)初中物理滬科版(2024)八年級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習(xí)題課件(共8份打包)初中物理滬科版(2024)八年級

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專題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圖
光學(xué)作圖是各種考試中考查題型之一,主要類型有:
1. 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作圖,主要有畫入射光線,畫
反射光線;已知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畫法線,畫反射
面等。
2. 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主要有已知平面鏡前
的物體畫出像;根據(jù)像畫出平面鏡前的物體;已知物
體和像畫出平面鏡;利用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作光
路圖等。
3. 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作圖。
類型一 作入射(或反射或折射)光線
(1)畫出經(jīng)圖示平面鏡組(兩鏡面互相垂直)反
射后的反射光線。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2)有一種玻璃制成的長方體玩具,內(nèi)有光源S,搖動
玩具就能看見其發(fā)光。圖中畫出了玻璃中的兩條入射光
線,請畫出空氣中對應(yīng)的兩條折射光線。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提示:此類型的針對訓(xùn)練題見“專題集訓(xùn)”第1、2、
4、5題]
類型二 平面鏡成像作圖
(1)請在圖中畫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鏡MN中所
成的像。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2)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描述的畫面如圖甲所示。請在圖乙中
畫出光從蜻蜓經(jīng)水面反射后進(jìn)入人眼的光路圖,其中A'
點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
答案如圖所示
[提示:此類型的針對訓(xùn)練題見“專題集訓(xùn)”第3、6題]
類型三 光的綜合作圖
如圖所示,MM'為空氣與水的界面,設(shè)水下裝有
一盞電燈S,其射出的一條光線SA,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沿
BO方向射到界面上的O點,再從O點射出水面。請你在
圖中畫出平面鏡的準(zhǔn)確位置和光線射出水面后在空氣中
傳播的大致方向。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提示:此類型的針對訓(xùn)練題見“專題集訓(xùn)”第7題]
1. 如圖所示是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的反射光線,請
你畫出入射光線。
(第1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2. 如圖,小玲利用一塊平面鏡,將正午時分直射的
太陽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內(nèi),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
位置。
(第2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3. 在圖中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
所成的像A'B'。
(第3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4. 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時,請畫出
光穿過玻璃磚的光路圖。
(第4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5. 在圖中畫出垂直于玻璃磚的光線OP經(jīng)過玻璃磚射出
的光路圖。
(第5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6. 如圖所示,從S點向平面鏡發(fā)出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
反射后,反射光線到達(dá)光屏上的P點,請你作出此過程
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第6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7. 如圖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有一射燈(用B表示),
在空氣中有一路燈(用C表示)。小翊(用A表示)既
看到水中的射燈,又看到路燈在水中的像。請畫出:
(第7題)
(1)水中射燈(B)射出的光進(jìn)入小翊眼睛(A)的
徑跡;
(2)路燈C在水中的像C';
(3)路燈C發(fā)出的光,經(jīng)水面反射后進(jìn)入小翊眼睛
(A)的徑跡。如答案圖所示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共28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章末整理與復(fù)習(xí)
均勻介質(zhì)
3×m/s
斜射
偏折
紅、綠、藍(lán)
考點一 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
(2024·重慶A卷)下列關(guān)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B )
B
A. 一道殘陽鋪水中——水中的“夕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半江瑟瑟半江紅——江面呈現(xiàn)出紅色的原因是江面
反射紅光
C. 可憐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彎月是自然界
中的光源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珠特別明亮的原因是白光發(fā)
生了色散
考點二 平面鏡成像
如圖所示,平面鏡和長為10 cm的細(xì)鉛筆均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15 cm,則( C )
C
A. 向上移動平面鏡,鉛筆的像也向上移動
B. 為使鉛筆在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鏡應(yīng)至少高10 cm
C. 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zhuǎn)至虛線位置時,鉛筆與它的像平行
D. 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 cm,鉛筆像的位置不變
考點三 光學(xué)作圖
如圖甲所示,作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并標(biāo)
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1. (2023·重慶B卷)詩人李白根據(jù)光的反射現(xiàn)象寫下
美妙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圖中
也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C )
A. 水球成像 B. 晷針留影
C
C. 江面倒影 D. 鉛筆“折斷”
一、選擇題
2. 我國的詩詞歌賦蘊含豐富的光學(xué)知識,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B )
A.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
的折射現(xiàn)象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光沿直線傳播
C.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陰晴圓缺的月
亮是自然光源
D.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共賞的天上明月是
平面鏡所成的像
B
3. 光的世界精彩紛呈,絢麗多彩,下列有關(guān)光學(xué)知識
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C )
A. 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B. 光的三原色是紅、黃、藍(lán)
C. 張志和在《玄貞子》中記載“背日噴乎水,成虹霓
之狀”是光的色散
D. 蓮花湖濕地公園岸邊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實像
C
4. 如圖所示,冰墩墩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 B )
(第4題)
B
5. 下列物理知識及其與生活用品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都正確
的是( C )
A. 開鑿隧道時采用的激光準(zhǔn)直器——光在任何情況下
都沿直線傳播
B. 媽媽用來梳妝打扮的大鏡子——平面鏡成正立等大
的實像
C. 用粗糙的布料制作投影儀幕布——光在粗糙的表面
發(fā)生漫反射
D. 家里汽車上用來增大視野的觀后鏡——光透過玻璃
發(fā)生折射成虛像
C
二、填空作圖題
6. 1666年物理學(xué)家牛頓用玻璃三棱鏡將太陽光分解成
各種顏色的光,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 ,從此揭開了
光的顏色之謎。當(dāng)一束太陽光通過藍(lán)色透明玻璃照射到
室內(nèi)白紙上,白紙將呈現(xiàn)出 色。
色散 
藍(lán) 
7. 如圖所示是女子10米氣步槍選手楊倩在東京奧運會
上獲得首金場景,楊倩舉槍瞄準(zhǔn)靶心,是利用了光
沿 傳播;她能看清靶心,是因為光在氣步槍的
靶子表面上發(fā)生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
反射”)。
直線 
漫反射 
(第7題)
8. 小明在湖邊游玩時,看到了一些光現(xiàn)象。
(1)茂密的樹下有一個個圓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陽的“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動的“魚”比其實際位置
要 (選填“深”或“淺”)。
(3)湖水中拱橋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
形成的虛像。

的直線傳播 
淺 
反射 
9. 一束光與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靜的水面上,則
反射角為 °,若入射角增大10°,則入射光線和
反射光線夾角為 °。遠(yuǎn)遠(yuǎn)望去,一只小鳥在平
靜的水面上飛翔,若它距水面6 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
離是 m,當(dāng)它向水面俯沖的過程中,像的大
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0 
140 
6 
不變 
10. 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空水槽底部固定
點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內(nèi)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點,
此時光斑在O點 側(cè)。打開水槽底部水龍頭緩慢放
水的過程中,折射角大小 (選填“變大”“變
小”或“不變”),同時觀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
移動。
左 
不變 
右 
(第10題)
11. 如圖所示,AB之間的距離為2 m。當(dāng)小球從A向B移
動了1 m 時,若不考慮小球的形狀和大小,這時小球和
它的像之間的距離為 m;小明向豎直的平面鏡走
近時看到自己的像“變大”了,而實際上他的像的大小
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的。
(第11題)
1 
不變 
12. 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在玻璃與空氣的交界面上
發(fā)生折射和反射,反射光線OC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
出入射光線AO和折射光線OB的大致方向。
(第12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三、實驗探究題
13. 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中,平面鏡水平放
置于桌面上,E、F是兩塊可以繞接縫ON翻折的白色
硬紙板。
實驗次數(shù) 1 2 3
入射角 60° 45° 30°
反射角 60° 45° 30°
(1)如圖甲所示,白色硬紙板應(yīng)當(dāng) 立在平面
鏡上。
(第13題)
豎直 
(2)讓一束光緊貼紙板E沿AO方向射向鏡面上的O
點,在紙板F上呈現(xiàn)反射光束OB,然后將紙板F繞ON向
前或向后翻折,在紙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束,這表明反
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
同一平面內(nèi) 
(3)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虿⒚枥L光的傳播路徑,用
量角器量出每組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并記入表格,可
得結(jié)論: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 。
(4)當(dāng)反射光與入射光夾角為100°時,入射角
為 °。若入射光束AO繞O點順時針旋轉(zhuǎn),將
觀察到反射光束O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繞O點
時針旋轉(zhuǎn)。
相等 
50 
順 
(5)如圖乙所示,一束光經(jīng)水平放置的平面鏡反射后
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水平向右移動平面鏡,觀察到光
斑位置的變化情況是 。
不變 
14. 敬老愛親的小明跟奶奶聊天時,發(fā)現(xiàn)奶奶一直認(rèn)為
“人離平面鏡越近,人在鏡中的像越大”,為了糾正奶
奶的錯誤認(rèn)知,小明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所示,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
玻璃板架在白紙上,并讓玻璃板與紙面 。
(第14題)
垂直 
(2)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
點燃蠟燭 (選填“A”或“B”),并移動蠟燭
B,直至與蠟燭A的像重合。
A 
(第14題)
(3)為了糾正奶奶的錯誤認(rèn)知,小明多次改變蠟燭A的
位置時,需確保 (選填“左右”或“前后”)
位置不同。
前后 
(第14題)
(4)小明給奶奶變了個戲法:將與蠟燭A的像重合的蠟
燭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處豎放一個光屏,讓奶奶透過
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蠟燭B”;不透過玻璃板直
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蠟燭B”卻消失了。這個小戲法
逗得奶奶開懷大笑,同時小明也給奶奶解釋了玻璃板
成 (選填“虛”或“實”)像的道理。
虛 
1. 一只白鶴靜立在平靜的水中,在岸邊可以看到白鶴
的兩個“影”——影子和倒影,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
確的是( A )
A. 白鶴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 白鶴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白鶴飛離水面時,它的倒影會變小
D. 白鶴在水中的倒影是實像
(第1題)
A
2. 學(xué)校在教學(xué)樓大廳設(shè)有儀容鏡,便于師生自覺規(guī)范
儀容儀表。某同學(xué)在儀容鏡中所成的像是 (選
填“實像”或“虛像”),與他在小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相比,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虛像 
不變 (共7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實踐  創(chuàng)作七彩夢幻般的彩虹
知識點  創(chuàng)作七彩夢幻般的彩虹
1.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
彩虹。”詩人眼中的彩虹像一座七彩橋掛在天邊。彩虹
屬于光的 現(xiàn)象,形成的原理是 。
2. 在創(chuàng)作人造彩虹的活動中,我們利用陽光和水,
通過調(diào)整 的傾斜角度,使光在墻面上形成
彩虹。
3. 在天然水晶呈現(xiàn)彩色光暈的現(xiàn)象中,涉及的物理學(xué)
原理是 。
色散 
光的折射 
平面鏡 
光的折射 
1. 詩詞古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許多優(yōu)美的詩文是對生活和自然現(xiàn)象的生動描述,也與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下列詩文與對應(yīng)的物理知識有誤的一項是( B )
B
A.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水與長天顏色相同蘊含著光的反射
B.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我們能看清游魚,游魚也可看到我們,說明在這種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
C.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D.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彩虹的形成實質(zhì)是光的色散
2. 如圖所示是灑水車的上方出現(xiàn)了美麗的彩虹,這是
光的 現(xiàn)象。
(第2題)
色散 
3. 如圖甲所示,將一個平面鏡斜放在水槽中,太陽光
照射在平面鏡上,光線與鏡面夾角為55°,則反射角應(yīng)
為 °。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鏡的下部浸入水
中,讓太陽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鏡上,調(diào)節(jié)水面高度和
鏡面角度,可以觀察到白紙上出現(xiàn)一道“彩虹”,如圖
乙所示,這是光的 現(xiàn)象,說明白光是由各
種 混合而成的。
35 
色散 
色光 
(第3題)
4. 雨天的夜晚,我們在馬路上,有時可以看到路燈周圍一圈圈美麗的“彩虹”。這是由于雨天,空氣中充滿著細(xì)小的水珠,而這些小水珠相當(dāng)于 (選填“平面鏡”或“三棱鏡”),路燈的光透過小水珠發(fā)生光的 現(xiàn)象,不同顏色的光在燈的周圍“編織”成一圈圈美麗的彩虹。將一張紅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張綠
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疊(紅色玻璃片在下,綠色玻璃片在上),然后放在一張白色紙板上面,如圖所示。若太陽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在白色紙板上的乙區(qū)域主要呈現(xiàn)的顏色是 色。
三棱鏡 
色散 
黑 
(第4題)
5. 如圖甲所示將平面鏡斜放入水中,讓太陽光照射在
水下的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紙上就能形成色散。圖乙
中P點為某一束光入射到水面的點,O點為光折射后在
鏡面上的入射點,Q點代表白紙。請在圖中畫出光到達(dá)
Q點的光路圖。
(第5題)
答案如圖所示(共18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四節(jié) 光的色散
知識點一  色散現(xiàn)象
1. 光的色散: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為不同顏色的光,在光屏
上形成了一條彩色光帶,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的色散。白
光可以分解為 七種
顏色的光。
紅、橙、黃、綠、藍(lán)、靛、紫 
2. 知識拓展:
(1)光的色散現(xiàn)象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各種
色光組成的復(fù)色光;
(2)不同的單色光通過三棱鏡時偏折的程度是不同
的。從實驗中能夠發(fā)現(xiàn):紅光的偏折程度 、紫
光的偏折程度 ;
(3)不僅玻璃三棱鏡能將太陽光色散,用其他透明介
質(zhì)如水、塑料等制成的三棱鏡也能使太陽光發(fā)生色散。
最小 
最大 
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陽光的
照射下常會出現(xiàn)如圖所示的彩色光帶,就該情景中的現(xiàn)
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D
A. 小水滴相當(dāng)于三棱鏡,只對光起反射作用
B. 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彩虹的形成是光的反
射現(xiàn)象
C. 彩虹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 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1. 光的色散說明白光是一種復(fù)色光,棱鏡對不同色光
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對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對紫光
的偏折程度最大。如圖能正確表示白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生
色散的是( B )
B
知識點二  色光混合
1. 白光可以分解為七種色光,七種色光又可以混合成
白光。
2. 光的“三原色”:自然界中 三種顏
色的光無法用其他顏色的光混合而成,而其他顏色的光
則可以通過紅、綠、藍(lán)光的適當(dāng)混合而得到,因此,
紅、綠、藍(lán)三種顏色的光被稱為光的“三原色”。
紅、綠、藍(lán) 
人們把紅、 、 三種色光叫做光的三
原色,如圖所示,三種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陰影部
分),可以形成 。
綠 
藍(lán) 
白光 
2. 彩色電視機呈現(xiàn)出的各種顏色都是由三種色光混合
而成的,這三種顏色是( A )
A. 紅、綠、藍(lán) B. 紅、黃、藍(lán)
C. 紅、綠、紫 D. 紅、黃、綠
A
知識點三  物體的顏色
1. 透明物體只讓與它顏色一樣的色光穿過,其他顏
色的色光都會被吸收,即透明體的顏色是由能穿過它
的色光決定的;所有顏色的光都能穿過的物體是無色
透明物體。
2. 不透明物體只反射與它顏色一樣的色光,其他顏色
的色光都會被吸收;如果物體將所有顏色的光都吸收
了,該物體就呈現(xiàn)黑色;若各種顏色的光都被反射了,
該物體就呈現(xiàn)白色。
如圖,讓一束太陽光照射三棱鏡,射出的光射到豎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
A
A. 如果在白屏與棱鏡之間豎直放一塊紅色玻璃,則白屏上其他顏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紅色
B. 如果在白屏與棱鏡之間豎直放一塊藍(lán)色玻璃,則白屏上藍(lán)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顏色的光
C. 如果把一張紅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紅紙上看到彩色光帶
D. 如果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綠紙上看到除綠光外的其他顏色的光
3. 太陽光經(jīng)三棱鏡分解出的黃光照射到紅紙上,紅紙
呈現(xiàn) 色。紅光和綠光混合成的黃光照射到紅紙
上,紅紙呈現(xiàn) 色。
黑 
紅 
1. 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屬于光的色散的是( A )
A. 天空中的彩虹 B. 池塘中樹的倒影
C. 水中的魚兒 D. 手影
A
2. 白紙上印有黑字,每個人都看得特別清楚。我們之
所以能看清楚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C )
A. 白紙和黑字分別發(fā)出了不同顏色的光進(jìn)入眼睛
B. 白光照到紙上,白紙和黑字分別反射出白光和黑光
進(jìn)入眼睛
C. 白光照到紙上,白紙反射白光進(jìn)入眼睛,而黑字不
反光
D. 黑字比白紙反射光的本領(lǐng)強
C
3. 以下是某科技興趣小組同學(xué)設(shè)計的尋找“有色影
子”的活動方案。如圖,用一種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
的人,會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疊加另一種色
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C )
(第3題)
方案 照射光源 的顏色 背景板 的顏色 疊加光源
的顏色
① 白 紅 藍(lán)
② 紅 藍(lán) 黃
③ 藍(lán) 白 紅
④ 綠 黃 藍(lán)
A. 方案① B. 方案②
C. 方案③ D. 方案④
答案:
C
4. 光的三原色是紅、 、藍(lán)。在太陽光的照射
下,紅色的月季花顯得異常鮮艷。月季花顯現(xiàn)出紅色,
是因為它 (選填“吸收”或“反射”)了太陽
光中的紅色光。
綠 
反射 
5. 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被分解
成七種顏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條七彩光帶,這
個現(xiàn)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塊藍(lán)
色玻璃,我們在白屏上能看到 ;如果將白色光
屏換成綠色紙板,我們能看到 。
光的色散 
藍(lán)光 
綠光 
(第5題)
易錯點 對物體的顏色理解不清
6. 一張白紙上用藍(lán)色的水芯筆寫字,在紅光的照射
下,看到紙是 色,字是 色, (選填
“能”或“不能”)看到字;在藍(lán)光照射下,看到紙
是 色,字是 色, (選填“能”或
“不能”)看到字。
紅 
黑 
能 
藍(lán) 
藍(lán) 
不能 (共30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一節(jié)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第1課時 光的直線傳播
知識點一  光的直線傳播
1. 光的產(chǎn)生:
光是由某些能發(fā)出光的物體產(chǎn)生的。我們把那些正在發(fā)
光的物體稱為光源,如發(fā)光的電燈、點燃的蠟燭、正在
發(fā)光的螢火蟲、太陽等恒星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因為月亮并不能自行發(fā)光。
2. 光的傳播:
(1)光在透明、均勻物質(zhì)中是沿 傳播的。
(2)能夠證明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的常見應(yīng)用有:站隊看
齊、射擊瞄準(zhǔn)、激光準(zhǔn)直等。
直線 
(3)小孔成像
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實像;
②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③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大小隨著物距(燭焰到小孔的水
平距離)、像距(光屏到小孔的水平距離)的變化而變
化,因此,像與物相比可大、可小、可相等;
④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
注:實像與虛像的簡單判斷:物理學(xué)中把能呈現(xiàn)在光屏
上的像稱為實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只能用眼睛直接
看到的像稱為虛像。
3. 光線:為了便于描述光的傳播,物理學(xué)中用一條帶
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并將這條帶箭頭
的直線稱為光線。
注:光是實際存在的,但光線是假想的。
【這就是模型法的思想。】
4. 平行光:光線互相 的光稱為平行光。照射
在地球表面的太陽光可近似認(rèn)為是平行光。
平行 
小明在學(xué)習(xí)“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
示實驗,過程如下:
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
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
線發(fā)生了彎曲;
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
小明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的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D )
A. 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
D.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
D
1. 下列都屬于光源的一組是( C )
A. 太陽、月亮、熒光屏
B. 放映中的電影屏幕、螢火蟲、恒星
C. 恒星、發(fā)光的螢火蟲、點燃的蠟燭
D. 鉆石、放映中的電影屏幕、太陽
C
2. 如圖所示是“半影月食”天象,這時地球只能擋住
投射到月球的一部分陽光,我們看到的月亮就會比原來
昏暗一些,但不至于全部看不見,其形成的原因是
,也說明光 (選填“能”或“不
能”)在真空中傳播。
(第2題)

沿直線傳播 
能 
3. (2024·八中)大約兩千四百年前,我國的學(xué)者墨翟
和他的學(xué)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解釋了
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
小霞同學(xué)將圓筒插入易拉罐中做成如圖的儀器(圓筒能
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動)。
(第3題)
(1)為了更清楚地觀察像,通常選擇 (選填
“較暗”或“較亮”)的物體作為觀察對象,同時需要
將光屏放在 (選填“較暗”或“較亮”)的環(huán)
境中。因此制作觀察儀時,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
屏應(yīng)放在圓筒的 (選填“A”或“B”)端。
較亮 
較暗 
A 
(第3題)
(2)實驗中,物體通過小孔所成的像是 (選
填“正立”或“倒立”)的 (選填“實像”或
“虛像”)。改變小孔形狀,像的形狀將 (選
填“改變”或“不變”)。
倒立 
實像 
不變 
(第3題)
(3)實驗中蠟燭燃燒不斷變短,導(dǎo)致屏上的像
向 (選填“上”或“下”)方移動。
(4)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物體時,保持物體
和小孔間的距離不變,移動圓筒,使光屏遠(yuǎn)離小孔,則
光屏上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
上 
變大 
(第3題)
知識點二  光的傳播速度
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光速,通常用字母c表示)
約為 m/s。
2. 光在 中的傳播速度最大,在空氣中的傳播
速度略小于但非常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通常視為在真
空中的速度),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是真空中
的   ,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是真空中的   。
3.0×108 
真空 
 
 
下列與光速有關(guā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光的傳播速度總是3.0×108 m/s
B. 光速是無限大的
C. 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最大
D.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
D
4. 電閃雷鳴時,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
為 ;小明同學(xué)用秒表測出從看到閃電
到聽到雷聲的時間間隔是6 s,則發(fā)生雷電處到他的距離
是 m。(光速取3×108 m/s,聲速取340 m/s)
光速大于聲速 
2 040 
第一階 基礎(chǔ)過關(guān)精練
1. 下列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 C )
A. 黑板 B. 書包
C. 太陽 D. 投影幕布
C
2. 學(xué)校運動會上的百米賽跑,計時員為了計時準(zhǔn)確
些,總是( D )
A. 聽槍聲按秒表,因為耳朵的靈敏度比眼睛的高
B. 看發(fā)令時散發(fā)的白煙按秒表,因為眼睛的靈敏度比
耳朵的高
C. 聽槍聲和看白煙都可以,因為槍聲和白煙是同時發(fā)
生的
D. 看發(fā)令時散發(fā)的白煙按秒表,因為光速比聲速大得多
D
易錯點 對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理解不清
3. 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B. 光在同一物質(zhì)中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C.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 光在不均勻物質(zhì)中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C
4. 下列例子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D )
A. 日食和月食
B. 影子的形成
C. 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程師用激光引導(dǎo)掘進(jìn)方向
D. 發(fā)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D
5. 樹蔭下的光斑是由光的 形成的,光斑
形狀與 (選填“樹葉縫隙”或“太陽”)形狀
相同。
直線傳播 
太陽 
6. 《墨經(jīng)》中最早記載了小孔成像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由于
光的 形成。如圖為書中繪制的示意圖,要
讓室內(nèi)墻壁上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間的亮度應(yīng)
較 。當(dāng)室外的人靠近小孔時,他在墻壁上所成像
的大小將變 。
直線傳播 
暗 
大 
(第6題)
7.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是 m/s,
合 km/s;已知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1.5×108
km,那么太陽發(fā)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時間
是 s。
3×108 
3×105 
500 
8. 如圖所示,在路燈(A點表示)的照射下,地面上出
現(xiàn)了小樹BC的影子BD,請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知識畫圖
確定點D的位置。
(第8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9. “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圖中A點表
示青蛙。請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知識畫圖說明為什么
“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溫馨提示:必須標(biāo)出光
的傳播方向)
(第9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第二階 能力拓展訓(xùn)練
10. (2024·八中)如圖,在一個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個
小圓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將
小孔對著燭焰,我們可以看到燭焰在薄膜上呈現(xiàn)的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D
A. 小孔的形狀影響像的形狀
B. 適當(dāng)增大小孔面積能使像變大
C. 若將小孔擋住一半,則薄膜上看不到完整的燭焰的像
D. 當(dāng)燭焰相對于小孔向上移動時,像相對于小孔向下
移動
(第10題)
11. 在硬紙板上剪出一個三角形(“△”)的小孔,將
它放在陽光下,調(diào)整紙板與地面之間的高度,使得地面
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光斑,此光斑的形狀是( A )
A. 圓形(○) B. 三角形(△)
C. 倒三角形(▽) D. 五角星形(☆)
A
12. 如圖所示是發(fā)生日食的示意圖,人在圖示的
區(qū)域能觀察到日全食;人在圖示的 區(qū)域能觀察到
日偏食。(均選填“a”“b”或“c”)
(第12題)
a 
b 
13. (2024·八中)晚上,當(dāng)你從路燈正下方出發(fā)并沿地
面向前移動時,在路面上會形成影子,影子的長短變化
是 (選填“變長”“變短”“先變短再變長”
或“先變長再變短”);在相同的時間里,人向前移動
的距離 人頭部的影子向前移動的距離(選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變長 
小于 (共51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一節(jié)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第2課時 光的反射
知識點一  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 光的反射:
當(dāng)光射到物體表面時,被物體表面 的現(xiàn)象叫做
光的反射。
反射 
2. 反射現(xiàn)象中的幾個概念:
一 點 入射點O 入射光線在 上的投射點
三 線 入射光線
AO 到物體表面的光線
物體表面 
投射 
三 線 法線ON 過 ,與物體表面 的
直線
反射光線
OB 從物體表面 的光線
兩 角 入射角
∠i 與 之間的夾角
反射角
∠r 與 之間的夾角
入射點 
垂直 
返回 
入射光線 
法線 
反射光線 
法線 
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要點提示:
(1)光屏的作用:顯示光線的位置;
(2)光屏與鏡面的放置要求:光屏與鏡面垂直;
(3)光線傳播要求:貼著光屏沿光屏表面?zhèn)鞑ィ?br/>(4)光線位置確定:在光屏的光線上描點,再連接并
標(biāo)上方向;
(5)“三線同一平面”的判斷方法:旋轉(zhuǎn)可折疊光屏
中左邊一半,觀察上面是否顯示反射光線,當(dāng)轉(zhuǎn)動后,
光屏上就不會有光線,說明三線應(yīng)該在同一平面上;
(6)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guān)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
射角會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7)應(yīng)該改變?nèi)肷浣堑拇笮∵M(jìn)行多次測量:保證實驗
結(jié)論的普遍性。
實驗結(jié)論: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
在 ;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
線 ; 角等于 角。
上面的結(jié)論在物理學(xué)中稱為光的反射定律。
同一平面內(nèi) 
兩側(cè) 
反射 
入射 
4. 光路可逆思想的理解和應(yīng)用:如果讓光線逆著反射
光的方向射到鏡面,那么光就會逆著原來入射光的方向
射出。
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同學(xué)們進(jìn)行如圖所示
的實驗。
(1)為了完成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量角器 
(2)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
ENF 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
于鏡面。
豎直 
(3)如圖甲所示,使一束光貼著紙板射到O點,經(jīng)平面
鏡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圖中∠r是 (選
填“入射”或“反射”)角。
反射 
(4)當(dāng)入射角增大時,反射光線 (選填“靠
近”或“遠(yuǎn)離”)平面鏡。
靠近 
(5)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
次數(shù) 1 2 3 4 5 6
∠i 20° 30° 40° 50° 60° 70°
∠r 20° 30° 40° 50° 60° 70°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反射角 (選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等于 
(6)圖甲中,當(dāng)一束光沿NO方向射向平面鏡,則反射
角的度數(shù)為 °。
0 
(7)某位同學(xué)完成實驗探究后,所測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表,經(jīng)檢查各角度測量都是準(zhǔn)確的,但總結(jié)的規(guī)律卻與
反射定律相違背,原因是

次數(shù) 1 2 3
∠i 15° 30° 45°
∠r 75° 60° 45°
將反射(或入射)光線與鏡
面的夾角當(dāng)成了反射(或入射)角 
(8)如圖乙,把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紙板上
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
線 。
在同一平面內(nèi) 
1. (2024·八中)小余和小杜一起“探究光的反射定
律”。
(1)如圖甲所示,紙板應(yīng)該 放置在水平桌面
的平面鏡上。
豎直 
(第1題)
(2)如圖甲所示,若在探究的過程中,將入射角增大
5°,則光線OF將 (選填“靠近”或“遠(yuǎn)
離”)法線,改變?nèi)肷浣谴笮。啻螠y量反射角大小,
得出結(jié)論: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 。
遠(yuǎn)離 
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 
(3)在圖乙中,小杜將紙板B沿PQ剪開,把紙板B的上
半部分向后折。實驗時在紙板B的上半部分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
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選填“在”或“不在”)
同一平面內(nèi)。
不能 
在 
(4)在圖甲中,如果讓光沿著FO的方向射向平面鏡,
會看到反射光沿著 方向射出。這表明:
 。
OE 
光反
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2. 李亮從一面鏡子中看到同桌王華的眼睛,此時王華
從這面鏡子中( B )
A. 可能看到李亮的眼睛
B. 一定能看到李亮的眼睛
C. 一定不能看到李亮的眼睛
D. 是否能看到李亮的眼睛與鏡面的大小有關(guān)
B
如圖所示,MM'為平面鏡,AO為入射光線,ON為
法線,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
∠NOC等于45°,∠NOD等于60°,則入射光線AO的
反射光線將沿著 (選填“OB”“OC”或
“OD”)方向射出。
OD 
3. 如圖所示,一束光線與水平面成35°角射向鏡面,
則入射角的度數(shù)是 ,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間的
夾角度數(shù)是 。
(第3題)
55° 
110° 
4. 如圖所示,光射到鏡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
夾角為100°,若使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變?yōu)?br/>12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D )
A. 鏡面不動,入射光線向鏡面旋轉(zhuǎn)20°
B. 鏡面不動,入射光線遠(yuǎn)離鏡面旋轉(zhuǎn)10°
C. 入射光線不動,鏡面順時針旋轉(zhuǎn)20°
D. 入射光線不動,鏡面逆時針旋轉(zhuǎn)10°
(第4題)
D
如圖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潛望鏡鏡口后,通過
潛望鏡進(jìn)入小明的眼睛。請畫出光的傳播路徑。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5. (2024·瀘州)如圖甲是隨嫦娥六號一起發(fā)射的角反
射器的示意圖,其三個反射面相互垂直,其中兩個反射
面如圖乙所示,一束光只在這兩個反射面發(fā)生了反射,
請在圖乙中畫出這束光反射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
跡)。
(第5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知識點二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1. 鏡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其反
射光仍然是 的。
2. 漫反射:大部分常見物體的表面都比較粗糙,平行
光經(jīng)粗糙的物體表面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
向 。
3. 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
表面發(fā)生了 的緣故。
平行 
各個方向 
漫反射 
反射種類 不同點 相同點
鏡面反射 光滑 平面 入射光平行,反射
光 都遵



漫反射 表面 粗糙 入射光平行,反射

也平行 
光的
反射 
不平行 
4.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比較:
晚上,在桌面上鋪一張粗糙白紙,把一小塊平面
鏡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如圖所
示,則從側(cè)面看去( B )
B
A. 鏡子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 鏡子比較暗,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C. 白紙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D. 白紙比較暗,它發(fā)生了漫反射
6. 教室里的每個同學(xué)都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的字,這
是因為字發(fā)生了 反射,而有一部分同學(xué)看教室一
體機感覺晃亮,這是因為一體機的顯示屏發(fā)生了
反射。
漫 

面 
(第7題)
A. 圖甲和圖乙中光的傳播速度都為340 m/s
B. 圖甲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圖乙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教室里的同學(xué)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為發(fā)生了圖
甲所示的反射
D. 大廈的玻璃幕墻造成“光污染”是由于發(fā)生了圖甲
所示的反射
7. (2024·外語校)對如圖所示的兩種光的反射及與其相關(guān)的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 D )
D
8. 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掛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
走,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
A. 人迎著月光走時,亮處是水,暗處是地面
B. 人背著月光走時,亮處是水,暗處是地面
C. 人迎著月光走時,暗處是水,亮處是地面
D. 不論迎著月光還是背著月光走,總是發(fā)亮處是水,
暗處是地面
A
第一階 基礎(chǔ)過關(guān)精練
1. 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 B )
B
易錯點 對光的反射定律中角的關(guān)系理解不清
2. 下列說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A )
A. 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B. 入射光線向法線靠攏,反射光線也向法線靠攏
C. 入射角增加10°,反射角也增加10°
D. 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角,反射角為60°
A
3. 關(guān)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15°時,反射角也為15°
B. 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也增
大5°
C. 入射光線遠(yuǎn)離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遠(yuǎn)離法線
D. 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
射定律
C
4. 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墻壁上
的小鏡子,這時順著光線照射的方向看去,看到被照射
部分( D )
A. 墻和鏡子都是黑色的
B. 墻和鏡子都是白色的
C. 墻是黑色的,鏡子是白色的
D. 墻是白色的,鏡子是黑色的
(第4題)
D
5. 教室里,可以從不同方向看到桌椅、書本等物體,
是由于這些物體會對照射到其上的光線產(chǎn)生 (選
填“鏡面”或“漫”)反射,這種反射 (選填
“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 
遵循 
6. (1)如圖所示,一束強光照到鏡面上,畫出反射光
線,并標(biāo)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第6(1)題]
答案如圖所示
(2)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平面鏡的O點,請畫出法線
和反射光線。
[第6(2)題]
答案如圖所示
7. (2024·外語校)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小明同
學(xué)選用了平面鏡、白色硬紙板和激光筆進(jìn)行了如圖所示
的實驗:
(第7題)
(1)白色硬紙板的表面應(yīng)盡量 (選填“粗
糙”或“光滑”),目的是使人從不同的角度都能夠觀
察到光線。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時,要保持與鏡面

粗糙 

直 
(第7題)
(2)為尋找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的位置關(guān)系,
當(dāng)紙板上顯示出光路時,該同學(xué)將紙板B繞軸ON向后
折,在紙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
(選填“存在”或“不存在”),這個現(xiàn)象說明
了 。

在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第7題)
(3)實驗中,觀察到入射角為45°時,反射角也為
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
結(jié)論。你認(rèn)為有何不妥之處?

一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具
有偶然性 
(第7題)
(4)若使光線沿FO入射,觀察到光線沿OE射出,該
現(xiàn)象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 。
(5)觀察如圖所示的器材,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與入
射角的關(guān)系,還需對器材做出的改進(jìn)是

光路是可逆的 
在紙板上標(biāo)出
角度 
(第7題)
第二階 能力拓展訓(xùn)練
8. 一束光與水平面成30°角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只將平面鏡逆時針轉(zhuǎn)10°時,反射角
減小5°
B. 只將平面鏡順時針轉(zhuǎn)10°時,反射光
線順時針轉(zhuǎn)10°
C. 只將入射光線遠(yuǎn)離法線偏轉(zhuǎn)10°時,
反射光線靠近法線偏轉(zhuǎn)10°
D. 入射光線不變,讓反射光線與入射光
線間夾角為90°,平面鏡逆時針旋轉(zhuǎn)15°
(第8題)
D
9. (2024·外語校)如圖所示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
光源S處發(fā)出一束激光,經(jīng)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上
形成一個光斑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水面升高一些,反射角大小不變、光斑左移
B. 入射光線向上平移一些,光斑的位置不變
C. 水面降低一些,反射角度數(shù)變小、光斑右移
D. 入射光線逆時針轉(zhuǎn)動一些,光斑向左移動
(第9題)
A
10. (2023·綿陽)如圖甲所示,塔式太陽能電站把地面
上多個平面鏡反射的太陽光會聚到塔頂,從而利用太陽
能發(fā)電。如圖乙所示,某塔式太陽能電站的一塊平面鏡
在塔的東邊,下午某時刻,從西向東的太陽光以與水平
方向成70°角射向這塊平面鏡,反射光線與水平方向成
30°角,則反射角的度數(shù)是 ,平面鏡與水平方
向的夾角度數(shù)是 。
20° 
40° 
(第10題)
11. 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鏡上,反射光與入射光之間的
夾角是 °,如果將平面鏡轉(zhuǎn)動20°,反射光線轉(zhuǎn)
過的角度是 °。
12. 陽光與水平面成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鏡使陽光
豎直射入井底,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biāo)明反射
角的度數(shù)。
0 
40 
(第12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1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圖甲,先將平面鏡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硬
紙板B 放置在平面鏡A上,讓激光緊貼紙板
射向O點。
豎直 
(2)為了顯示光路,紙板的表面應(yīng) (選填
“光滑”或“粗糙”)些;在紙板上標(biāo)上刻度是為了方
便測量 的大小。
粗糙 
入射角和反射角 
(3)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颍瑴y得了幾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 (選
填“相等”或“不相等”)。
序號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相等 
(4)接下來老師進(jìn)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濕器使整個教室充滿霧氣,將平面鏡放在一個能轉(zhuǎn)動的水平圓臺上,在柱M上固定一紅色激光筆,使其發(fā)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其作用是為了顯示 的位置;然后打開固定在柱N上的綠色激光筆,使綠色激光射向O點,出現(xiàn)了如圖乙所示的情景,老師在水平方向緩緩轉(zhuǎn)動圓臺,當(dāng)我們觀察到 1
時,可判斷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法線 
入射綠光、
入射紅光、反射綠光看起來重合 (共39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三節(jié) 光的折射
知識點一  光的折射規(guī)律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物質(zhì) 入另一種物質(zhì)
時,傳播方向通常會發(fā)生 ,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
折射。光的折射發(fā)生的條件:光從一種物質(zhì) 入
另一種物質(zhì)中。
斜射 
偏折 
斜射 
(1)法線:經(jīng)過入射點與兩種物質(zhì)的分界面
的直線,如NN'。
(2)入射角: 之間的夾角,如∠i。
垂直 
入射光線與法線 
2. 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的幾個概念:
(3)折射角: 之間的夾角,如∠r。
折射光線與法線 
3. 光的折射規(guī)律:
光折射時, 、 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的兩側(cè),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 ,隨入射角的減小而 。
折射光線 
入射光線 
法線 
增大 
減小 
當(dāng)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質(zhì)時,折射角 入射角;當(dāng)光從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質(zhì)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 入射角。總之,無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質(zhì)時,還是光從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質(zhì)斜射入空氣時,都是空.氣.這.邊.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大.!

于 
大于 
4. 光在折射時,光路是 的。
可逆 
(2024·云南)古代的《墨經(jīng)》對光現(xiàn)象就有了記
載。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C )
A. 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
C. 筷子“折斷” D. 水杯影子
如圖所示,光從水中沿AO方向斜射入空氣,請畫
出空氣中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
理知識。下列詩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釋的是
( B )
A. 起舞弄清影 B. 潭清疑水淺
C.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D. 樓臺倒影入池塘
B
2. 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從玻璃斜射入空氣,同時發(fā)生
反射和折射,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
傳播方向。
(第2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如圖,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的界面上發(fā)
生了反射和折射,請判斷: 是入射光
線, 是反射光線, 是折射光線;入射角
為 °,反射角為 °,折射角為 °;
玻璃在 (選填“AB面的左方”“AB面
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EO 
OF 
OG 
30 
30 
60 
AB面的左方 
3. 一束單色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B. 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 ∠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
D. 光若沿CO入射,將沿OA和OB射出
(第3題)
B
知識點二  生活中的折射現(xiàn)象
生活中的折射現(xiàn)象:
(1)人們看見水中的魚,其實看見的是魚的虛像,魚
的實際位置在像的下方。
(2)“海市蜃樓”。
(1)如圖1所示,射水魚發(fā)現(xiàn)水面上的小昆蟲
后,從口中快速噴出一束水柱,將昆蟲擊落,圖3的四
幅光路圖中能表現(xiàn)射水魚觀察到小昆蟲的光路是
( B )
圖1
B
圖3
(2)今年暑假,小夢陪著爺爺?shù)胶锊骠~,小夢將鋼
叉向看到魚的方向投擲,總是叉不到魚,如圖2所示。
圖3的四幅光路圖中能夠正確說明叉不到魚的原因是
( C )
圖2
C
圖3
如圖所示,人眼在A處看見河里的B處有一白色鵝
卵石。若要使從A處用激光手電筒發(fā)出的激光能照在鵝
卵石上,則激光應(yīng)射向( A )
A. B點 B. B點上方
C. B點下方 D. 任意方向均可
A
解析:連接A、B,過折射點做法線,根據(jù)光從空氣斜
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位
置,雖然人看到的B點是鵝卵石的虛像,鵝卵石的實際
位置在B點的正下方,因為激光在進(jìn)入水的時候也會發(fā)
生折射,所以照著B點,激光也就剛好落在鵝卵石上
了;故選A。
4. 如圖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們看到筷
子在水中的部分向上“彎折”了。在如圖中,能正確解
釋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光路圖是( D )
(第4題)
D
A B C D
5. 一束光線斜射入容器中,如圖在容器的底部出現(xiàn)一
光斑,現(xiàn)向容器內(nèi)逐漸加水直至加滿的過程,容器底面
上的光斑將( A )
A. 逐漸向左移動至最后靜止
B. 逐漸向右移動至最后靜止
C. 先向左后向右移動
D. 仍停留在原處
(第5題)
A
6. 為測量容器中水的深度,一同學(xué)將刻度尺豎直插入
水中,如圖所示。從A處向水中看去,看到刻度尺上B
點在水中所成的像位于C點,同時看到水中D點的像也
位于C點。請據(jù)此:
(第6題)
(1)用虛線畫出水面位置;
(第6題)
(2)完成看到D點的光路圖。
答案如圖所示
第一階 基礎(chǔ)過關(guān)精練
1. 如圖所示看見的四種現(xiàn)象中,主要用光的折射原理
解釋的是( B )
A. “墻上影” B. “缸中魚”
B
C. “鏡中花” D. “水中月”
2. 光從空氣斜射入鹽水中,折射角為30°,則入射角
可能為( C )
A. 0° B. 30°
C. 45° D. 90°
C
3. 一束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如果入射角逐漸增
大,則折射角將( D )
A. 逐漸減小,且總小于入射角
B. 逐漸增大,且總大于入射角
C. 逐漸減小,且總大于入射角
D. 逐漸增大,且總小于入射角
D
易錯點 對具體現(xiàn)象的折射光路理解不清
4. 海洋公園內(nèi),北極熊站立在方形透明水族箱內(nèi),頭
在水面上,身體在水面下。水族箱外的游客居然看到了
北極熊“身首異處”的奇異場景,如圖所示,游客看到
北極熊身體的光路圖是( A )
(第4題)
A
A B C D
5. 如圖甲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來是空的,當(dāng)慢慢往
碗中倒水后,就會發(fā)現(xiàn)碗中還藏著一枚硬幣(如圖乙所
示)。前者看不到硬幣,是因為光的 ;后
者看到硬幣,是因為光從 (選填“空氣
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
(第5題)
直線傳播 
水射入空氣 
6. 一束光線射在平靜的水面上,與水面的夾角為
30°,則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當(dāng)
光線垂直入射水面時,入射角的度數(shù)為 ,折射
角的度數(shù)為 。
120° 
0° 
0° 
7. 如圖所示,光在水和空氣的界面CD上同時發(fā)生反射
和折射,入射角為 °,折射角為 °,界面
CD上面的介質(zhì)是 。
30 
42 
空氣 
(第7題)
8. 請在圖中畫出光線AO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的折射
光線。
(第8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9. 如圖,一條光線垂直界面AC進(jìn)入玻璃磚后,在界面
AB上只發(fā)生反射,在圖中畫出該光線經(jīng)界面AB反射和
從界面BC離開玻璃磚后的光線。
(第9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第二階 能力拓展訓(xùn)練
10. 一個噴水池的池底中央安裝了一只射燈,射燈發(fā)出的一束光照在右邊的池壁上,當(dāng)池內(nèi)無水時,站在池旁左邊的人,看到在S點形成一個亮斑,如圖所示。現(xiàn)往池內(nèi)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點;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點,則( A )
A
(第10題)
A. 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
B. 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下方
C. 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上方
D. 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下方
11. 如圖所示是一條從透明玻璃磚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
線,玻璃磚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頂角為120°,請結(jié)
合幾何知識畫出這條光線經(jīng)玻璃磚從另外兩個面射出的
光路圖。
(第11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12. 小明將兩個大小相同的紅、藍(lán)環(huán)粘在一起形成
“8”字。手拿紅環(huán)將藍(lán)環(huán)豎直放入水中,使藍(lán)環(huán)剛好
浸沒,從水面上方C點可以觀察到紅環(huán)的“倒影”和藍(lán)
環(huán)的像并不完全重合,如圖甲所示。請在圖乙中作出:
(第12題)
(1)紅環(huán)最上端A點在水中的像A'點;
(2)B'點為藍(lán)環(huán)最下端B點的像,請完成從C點看到B
點的光路。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如答案圖所示
(第12題)
13.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
玻璃和水中,其實驗過程如下:
實驗一:將光從空氣射入玻璃中。
(1)將半圓形玻璃磚放在標(biāo)有角度的圓盤上,如圖1
所示;
(第13題)
(2)將一束激光從空氣射向玻璃磚的圓心O處,激光在
O處發(fā)生折射,記錄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漸增大入射角,重復(fù)步驟(2)。
實驗所測數(shù)據(jù)如表一所示:
表一
實驗序號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實驗二:將光從空氣射入水中。
(1)將標(biāo)有角度的圓盤按圖2所示安放;
(2)將一束激光從空氣射向水面O處,激光在O處發(fā)生
折射,記錄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漸增大入射角,重復(fù)步驟(2)。
實驗所測數(shù)據(jù)如表二所示:
表二
實驗序號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 0° 22° 35° 40°
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
①當(dāng)光從空氣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質(zhì)時,傳播方
向 ;
不會改變 
②當(dāng)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時,折射角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小于 
③當(dāng)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質(zhì)中時,折射
角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當(dāng)光從水射入空氣時,逐漸增大
入射角,則折射角 (選填“有”或“無”)可能
接近90°;若再增大入射角,那么折射光線將慢慢消
失,這就是高中要學(xué)習(xí)的“全反射”。
不相等 
有 (共46張PPT)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二節(jié)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知識點一  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 要點提示:
(1)選擇較暗的實驗環(huán)境: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因為玻璃透明,易于觀
察,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3)實驗中使用較薄的玻璃板:厚玻璃板的兩個表面
同時成像,產(chǎn)生重影,分不清像的位置;
(4)選用完全相同的兩支蠟燭:便于比較像與物的
大小;
(5)實驗中玻璃板要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避免使像
偏上或偏下,便于使后面的物體與之重合,從而更好地
確定像的位置;
(6)眼睛觀察的位置:玻璃板的前側(cè);
(7)實驗中移動點燃的蠟燭,多次實驗:為了得到普
遍的規(guī)律,避免偶然性。
2. 實驗結(jié)論:平面鏡成像有以下特點:
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立的 像;像與
物體的大小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
鏡的距離 ,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 ,
即像與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 。
正 
虛 
相同 
相等 
垂直 
對稱 
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中,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
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高為7
cm)。
(1)實驗中選擇玻璃板而不選擇平面鏡的原因是

(2)實驗中提供的平板玻璃有兩種,你應(yīng)該選
擇 (選填“厚”或“薄”)玻璃板進(jìn)行實驗,理
由是

便
于確定像的位置 
薄 
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較厚的玻璃板會出現(xiàn)兩
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3)實驗中,為了使實驗效果更好,實驗室光線應(yīng)
該 (選填“較亮”或“較暗”)一些,實驗中
的刻度尺的作用是

較暗 
便于比較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是
否相等 
(4)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
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選填“前”或“后”)方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
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guān)系的方法是
。在實驗中,小賈同學(xué)用右手將放在玻璃板前的
蠟燭A點燃,發(fā)現(xiàn)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選填
“左”或“右”)手點燃蠟燭的。
前 
等效替
代法 
左 
(5)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在玻
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 (選填“能”或“不
能”)在光屏上觀察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
是 (選填“虛”或“實”)像。
不能 
虛 
(6)保持蠟燭A靜止,將玻璃板向蠟燭A以3 cm/s的速
度靠近時,則蠟燭A的像以 cm/s的速度向A靠近,
其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
小”)。
6 
不變 
(7)同組的小宇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無論怎樣移
動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
是 。
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8)為了證實上述有關(guān)平面鏡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
認(rèn)為應(yīng)該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填字母)
A. 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
位置進(jìn)行觀察
B. 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
復(fù)實驗
B 
1. (2024·巴蜀)小松同學(xué)利用圖甲裝置探究“平面鏡
成像的特點”,根據(jù)實驗請回答以下問題:
(第1題)
(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添加的測量工具是
;實驗時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原因是玻璃板透
光,便于 。
刻度
尺 
確定像的位置 
(第1題)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拿一支大小和點燃蠟燭A
相同且 (選填“已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當(dāng)移動到某處時,可以看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三次實驗分別標(biāo)記蠟燭A、B的位置為1、1',2、2',3、3',如圖乙所示,實驗后小松得到結(jié)論:平面鏡成像特點是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軸對稱,這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
未點燃 
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3)實驗中為了讓右座的小高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
小松將玻璃板沿玻璃板所在平面向右平移2 cm,蠟燭A
的像的位置 (選填“向右移動2 cm”“向左移
動2 cm”或“不變”)。
不變 
(第1題)
(4)如圖丙所示,小松在實驗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
他觀察到蠟燭A通過玻璃板成了兩個清晰的像k1和k2,
則像k1的像距為 (選填“v1”或“v2”),測出k1
和k2這兩個像間的距離為6 mm,則該玻璃板厚度
為 mm,若在圖丙中k1和k2兩個像中間放置一塊不
透明薄擋板,則小松在蠟燭A這一側(cè)通過玻璃板
(選填字母)。
v2 
3 
C 
A. 只能看到k1 B. 只能看到k2
C. k1和k2都能看到 D. k1和k2都不能看到
知識點二  生活中的平面鏡
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應(yīng)用:牙醫(yī)用小平面鏡來檢查牙齒、
平面鏡使房間看起來更寬敞。但使用不當(dāng),會造成一定
程度的“光污染”。
(1)小明身高1.6 m,站在距平面鏡3 m處,能夠
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則他的像高 m,像到平面
鏡的距離為 m。若小明以0.5 m/s的速度面
鏡,則像將 (選填“靠近”或“遠(yuǎn)離”)平面
鏡,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
“不變”),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為 m/s,像
相對于他的速度為 m/s。
1.6 
3 
靠近 
不變 
0.5 
1 
(2)小明身高1.6 m,沿平靜的湖邊以1 m/s的速度勻
速行走,則他在水中的像高 m,他的像相對于
他的速度為 m/s,他的像相對于地面的速度
為 m/s。
1.6 
0 
1 
2. 如圖,某同學(xué)的身高為1.70 m,站在豎直的平面鏡
前1 m處,他在鏡中的像是 (選填“實”或
“虛”)像,像到該同學(xué)的距離為 m。當(dāng)他以0.3
m/s的速度遠(yuǎn)離平面鏡的過程中,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像相對于平面
鏡的速度為 m/s,像相對于他的速度
為 m/s。
虛 
2 
不變 
0.3 
0.6 
(第2題)
(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圖中物體AB在平
面鏡MN中所成的像。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2)(2024·自貢)如圖所示,S'是某一發(fā)光點S在平面
鏡里的像,Q是S發(fā)出的一束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經(jīng)過的
一點,請在圖中找到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3. 如圖,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字母“F”在平面
鏡中的像。
(第3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4. 如圖所示,管道內(nèi)A處有一只正在發(fā)光的小燈泡,小
潘的眼睛在B處看到了平面鏡中小燈泡的像,請畫出小
潘看到小燈泡A的像的光路圖。
(第4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第一階 基礎(chǔ)過關(guān)精練
易錯點 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理解不清
1. 警察站在平面鏡前整理警容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 警察在平面鏡中成實像
B. 警察遠(yuǎn)離平面鏡時,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變小
C. 警察面鏡時,像遠(yuǎn)離平面鏡
D. 警察距離平面鏡2 m時,警察跟像的距離是4 m
D
2. (2024·巴蜀)10月28日,巴蜀中學(xué)隆重地舉辦了
“輝煌九秩,筑夢百年”建校90周年校慶活動,關(guān)于校
慶吉祥物“嘉嘉”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 B )
(第2題)
A B C D
B
3. (2024·南開)如圖所示,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
把鏡子沿MN截成兩半,并分別向兩側(cè)平移一段距離,
則貓的頭部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 C )
A. 都不能成像
B. 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C.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D.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
(第3題)
C
4. 如圖所示為潛望鏡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通過這樣的潛望
鏡看到物體AB的像是( B )
A. 倒立、放大的虛像 B. 正立、等大的虛像
C. 倒立、放大的實像 D. 正立、縮小的實像
(第4題)
B
5. (2024·成都)夜幕降臨,橫跨成都錦江兩岸的安順
廊橋燈火璀璨,槳聲燈影里,夜色讓人陶然而醉……正
所謂“錦江燈月遙相近,煙火市井三千年”。如圖,水
中“燈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若錦江水面上
漲,水中“燈影”到水面的距離變 。
(第5題)
反射 
小 
6. 小麗站在平面鏡前1.5 m處觀察自己在鏡中的像,鏡
中的像是 (選填“虛像”或“實像”),像到
平面鏡的距離是 m。當(dāng)她以0.5 m/s的速度向平
面鏡靠近的過程中,像相對于小麗的速度為 m/s,
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
變”);當(dāng)她以0.5 m/s的速度沿平行于平面鏡方向移
動的過程中,像相對于小麗的速度為 m/s。
虛像 
1.5 
1 
不變 
0 
7. 檢查視力時,平面鏡、被測者和視力表的位置關(guān)系
如圖所示,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
距 m,鏡中的像是 (選填“虛”或
“實”)像。
(第7題)
5 
虛 
8. (1)某人來到一健身中心,在平面鏡中看到一個沒
有標(biāo)明鐘點數(shù)字的時鐘鐘面(12小時制),鏡面與鐘面
平行,如圖甲所示,由此可知,當(dāng)時的實際時間
是 。
(第8題)
7:25 
(2)小軍從平面鏡里看到電子鐘示數(shù)的圖像如圖乙所
示,此時的實際時刻是 。
10:51 
9. (2024·重慶A卷)請在圖中畫出燭焰頂部A點在平面
鏡MN中的像A'。
(第9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10. (2024·南開)小李用如圖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
(第10題)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不透光的平面鏡的目的
是: 。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中應(yīng)選擇與蠟燭A外形相同且 (選
填“已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用來等效替
代 (選填“蠟燭A”或“蠟燭A的像”);移
動蠟燭B發(fā)現(xiàn)其恰好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
與物 ;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
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接收
到蠟燭A的像。
未點燃 
蠟燭A 
等大 
不能 
(3)若蠟燭A遠(yuǎn)離玻璃板,像的大小將 (選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變 
(4)若蠟燭A以2 cm/s的速度靠近玻璃板,則所成的像
以 cm/s的速度靠近蠟燭A。
(5)如圖乙,將玻璃板傾斜,蠟燭的像將
(選填“仍然”或“不再”)與蠟燭關(guān)于鏡面對稱。
4 
仍然 
第二階 能力拓展訓(xùn)練
11. 如圖所示,物體AB直立于平面鏡前。現(xiàn)在物體與平
面鏡之間稍靠近鏡面上方的一側(cè)插入一塊不透光的木板
CD,木板CD的下端與物體AB的中點等高,則物體在平
面鏡內(nèi)( D )
A. 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虛像
B. 不出現(xiàn)AB的虛像
C. 只有AB下半部分的實像
D. 仍有AB完整的虛像
(第11題)
D
12. 小麗身高1.60 m,眼睛距頭頂8 cm,直立在水平地
面上照鏡子。如果她想從掛在豎直墻面上的平面鏡里看
到自己的腳,則這面鏡子的底邊離地面的高度不應(yīng)超
過 m。
0.76 
13. 如圖所示,在豎直墻CM與水平地面MB之間斜放一
平面鏡MN,平面鏡與墻成45°角。一個小球A向右運
動,那么,小球在鏡中的像沿墻的位置向 (選填
“上”或“下”)運動;身高1.6 m的小明頭頂鏡面站
立在鏡前的地面上,他的腳在鏡中的像的位置離M點的
距離是 m。
上 
1.6 
(第13題)
14. 如圖所示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
同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fā)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
方向不變的激光,經(jīng)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
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化而發(fā)生變化。
(第14題)
(1)A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選填“虛”
或“實”)像。
(2)A點與水面相距3 m,則A點與它在水中的像A'點
之間的距離為 m。
(3)若光斑B向右移動了1 m,說明水位 (選
填“上升”或“下降”)了 m。
虛 
6 
下降 
0.5 
15. 如圖甲,牙醫(yī)借助平面鏡觀察牙齒的背面,請在圖
乙中畫出能反映此過程的光路圖。
(第15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16. “仙女飛天”魔術(shù)表演中,位于P點的觀眾看到云
霧中漫舞的仙女A',實質(zhì)是擋板后的演員A在平面鏡中
的虛像,如圖所示。請作出平面鏡的位置,并完成P點
觀眾看到仙女的光路圖。
(第16題)
如答案圖所示
(答案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汶川县| 大方县| 钟祥市| 阳山县| 呼和浩特市| 襄垣县| 葵青区| 乐平市| 鲜城| 宜宾县| 闻喜县| 金华市| 开远市| 黎川县| 思南县| 台东市| 古浪县| 龙井市| 电白县| 寻乌县| 大城县| 礼泉县| 扶沟县| 灵丘县| 兴文县| 依兰县| 万源市| 河津市| 随州市| 乌苏市| 临海市| 卓尼县| 游戏| 黄山市| 渝北区| 岫岩| 斗六市| 都安| 怀集县| 肇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