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 學生實驗 學案型 課件(全冊共6份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 學生實驗 學案型 課件(全冊共6份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學生實驗2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
第六單元 控制燃燒
【實驗目的】
1.知道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會描述電解水、氫氣燃燒的實驗現象。2.通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推斷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初步學習利用物質的性質和化學反應探究物質組成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實驗原理】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依據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可以利用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實驗推測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實驗用品】水電解器、學生電源、鐵架臺、燒杯、酒精燈。蒸餾水、木條、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火柴。
【實驗過程】
1.電解水實驗
(1)接通電源后,觀察到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都有 氣泡 產生;通電一段時間后,a、b玻璃管內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1∶2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用 一根帶火星的木條 靠近a玻璃管尖嘴處,慢慢打開活塞,放出少量氣體,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說明該氣體具有 助燃 性,是 氧氣 。
(3)用 一根點燃的木條 靠近b玻璃管尖嘴處,慢慢打開活塞,放出少量氣體點燃,觀察到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能安靜地燃燒,發出 淡藍 色火焰,用一只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 水珠 生成,該化學反應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的符號表達式為 H2+O2 H2O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化合 反應,氫氣燃燒是將 化學 能轉化為 熱 能。
點燃
2.根據 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 的理論依據,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 和 氧元素 組成的,該
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H2O H2+O2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分解 反應,水電解是將 電 能轉化為 化學 能。
通電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反思交流】 電解水實驗中,玻璃管中的氫氣與氧氣的體積往往大于
2∶1,原因是什么 氧氣比氫氣在水中的溶解性強;部分氧氣與電極發生反
應。
春春春
1.如圖,用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元素組成,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 C )
A.a管和b管中氣體體積比約為2∶1B.b管中的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燒得
更旺C.該探究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D.該探究的依據是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
類不變
春春春
2.如圖是通電一段時間后電解水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 A )
A.產生的氣體a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產生氣體b的一端電極與電源正極相
連C.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以增強其導
電性D.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
組成的
春春春
3.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做電解水實驗,反應一段時間后,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生成的氣體,記錄的現象如下表。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通電前應將玻璃管內空氣排盡B.兩電極產生氣泡的速率不相同C.正極產生的氣體為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為氫氣D.結合氣體密度可計算水中氫、氧原子個數比
( D )
4.根據如圖所示的兩個實驗,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春春春
A.實驗①點燃氫氣之前要檢驗其純度B.實驗②a、b兩管上方生成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C.兩個實驗中發生的反應都是分解反應D.兩個實驗均可證明水的組成 ( C )
春春春
5.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劑(C3N4/CQDs),能利用太陽光分
解水,其原理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注:催化劑能
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本身不會發生變化)
(1) 這個過程將 光(太陽) 能轉化為化學能,反應Ⅱ屬
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分解反應 。
(2) 寫出反應I的化學反應符號表達式:
H2O
催化劑C3N4

H2O2+H2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6.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甲試管中產生3 mL氣體,則乙試管中產生的氣體約為 6 mL。試管 乙 (填“甲”或“乙”)中產生的氣體能燃燒。檢驗甲試管中產生氣體的方法是 取出甲試管,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試管口,若木條復燃,說明該氣體是氧氣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目的是 增強水的導電性 。(3)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的,本實驗還可驗證水分子的微觀構成: 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4)氫氣是一種綠色燃料,可能會成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氫氣作為綠色燃料的優點是 無污染,熱值高,來源廣,可再生(合理即可)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5)如圖是兩種變化的微觀示意圖:
兩種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② (填“①”或“②”),從微觀角度看,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7.(1)電解水時,水分子分解示意圖如下,請補全橫線上的
模型圖: 。
春春春
(2)電解純水速率較慢,為探究不同電壓和不同濃度的氫
氧化鈉溶液對電解水速率的影響,小組同學進行多次
實驗,測得產生20 mL氫氣所需時間如下圖:
①電解濃度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改變電壓對電解水
速率的影響是 電壓越高,電解水的速率越快 。
②上述實驗中,電解水速率最快的條件是 10%的氫氧
化鈉溶液和12 V電壓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共20張PPT)
學生實驗3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
化鈉溶液的配制
第六單元 控制燃燒
【實驗目的】1.通過小組合作,配制80 g 10%的氯化鈉溶液,深化對溶液概念的理解。2.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方法,學會試劑的取用、液體攪拌等基本操作。【實驗原理】溶液是由一定量的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混合物,水是最常見的溶劑。溶液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應用,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
【實驗用品】托盤天平(或電子秤)、燒杯、玻璃棒、藥匙、膠頭滴管、量筒(10 mL、50 mL、100 mL)、試劑瓶。氯化鈉、蒸餾水。【實驗過程】1.計算配制80 g 1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 8 g,水 72 g。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則水的體積為 72 mL。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稱量(1)用托盤天平(或電子秤)稱量 8 g氯化鈉,將稱好的氯化鈉倒入干燥的燒杯中。(2)用 100 mL (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 72 mL水。觀察液體體積時,量筒要 平放 在實驗桌上,視線必須與量筒內 凹液面的最低處 保持水平。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3.溶解向盛有氯化鈉的燒杯中加入量好體積的水,用 玻璃棒 充分攪拌,直至氯化鈉全部溶解,得到80 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
4.裝瓶存放把配制好的溶液裝入 試劑瓶 中,蓋好瓶塞,貼好標簽(注明 溶液名稱 和 溶質質量分數 ),放入試劑柜中。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反思交流】配制溶液時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偏小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提示: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可能原因有:①量水時俯視讀數;②量筒內的水向燒杯內轉移時濺出。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可能原因有:①氯化鈉不純;②稱量時左碼右物且使用了游碼;
春春春
③量水時仰視讀數;④稱好的氯化鈉倒入燒杯時撒落;⑤配制前用蒸餾水洗滌燒杯或玻璃棒,未烘干。
春春春
1.要配制100 g 5%的氯化鈉溶液,除了需要托盤天平
和量筒外,還需要用到的一組儀器是 ( B )
A.燒杯、試管、玻璃棒 B.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 C.燒杯、膠頭滴管、漏斗 D.燒杯、酒精燈、玻璃棒
春春春
2.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下列操
作錯誤的是 ( B )
春春春
3.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
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B )
A.用托盤天平稱取5 g氯化鈉 B.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 C.溶解氯化鈉時,使用的玻璃儀器有量筒、玻璃棒 D.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廣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
標簽
春春春
4.實驗室用固體氯化鈉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
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A.所需固體氯化鈉的質量是8 g B.固體氯化鈉可以直接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上稱量 C.溶解固體氯化鈉時,用玻璃棒攪拌能增加氯化鈉的
溶解量 D.用量筒量取42 mL水時,若俯視讀數,會導致配制的
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春春春
5.某同學配制50 g 9%的氯化鈉溶液,全部操作過程如
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②①⑤③④ (填序
號,后同),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① 。(2)圖②中盛放氯化鈉固體的儀器名稱是 廣口瓶 ,
需稱氯化鈉 4.5 g。(3)量水時選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適的是 C (填字母),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 凹液面的最低處 保持水平。 A.2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6.下列是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
圖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當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時,應使用 膠頭滴管 添加水。(2)指出圖A中的錯誤操作:砝碼和氯化鈉位置放反了 。(3)將圖A中錯誤操作改正后,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 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減少氯化鈉 。(4)在其他操作無錯誤的前提下,量取所需要的水時,按圖 B進行操作,一定能導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偏小 (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7.溶液對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動和人類生產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Ⅰ.圖1是某化學小組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
化鈉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計算:配制該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 8 g。(2)稱量(量取):①校零后,若在稱量時出現了天平指針右偏,右盤偏低的現象,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C (填字母)。A.調節平衡螺母  B.減少左盤中氯化鈉C.增加左盤中氯化鈉  D.減少右盤中砝碼
春春春
春春春
②配制溶液時應選擇 50 mL (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水的密度是1.0 g/cm3)。③若在量取水時俯視量筒凹液面的最低處,其他操作均正確的情況下,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大于 16%(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溶解: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為 攪拌,加速溶解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Ⅱ.在20 ℃時,向質量為50 g的水中不斷加入氯化鈉固
體并攪拌,加入氯化鈉的質量與所得溶液的質量關
系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4)A點時對應的溶液是氯化鈉的 不飽和 溶液(填
“飽和”“不飽和”或“無法確定”)。
(5)20 ℃時,B點所對應氯化鈉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26.5% (結果精確到0.1%)。
春春春
春春春(共19張PPT)
學生實驗4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第六單元 控制燃燒
【實驗目的】
1.用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并選擇適當物質,驗證氧氣的性質,加深對氧氣性質的認識。
2.初步學習用簡單的裝置和方法在實驗室中制取氣體。
【實驗原理】
在實驗室中常用加熱高錳酸鉀或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少量氧氣。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鐵、碳等多種金屬和非金屬單質發生化學反應。
【實驗用品】
錐形瓶、分液漏斗、雙孔橡皮塞、鐵架臺、試管、小木塊、單孔橡皮塞、玻璃導管、膠皮管、集氣瓶、水槽、酒精燈、玻璃片、量筒、坩堝鉗、火柴。
高錳酸鉀、10%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棉花、木條、木炭、細鐵絲、澄清石灰水。
【實驗過程】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
實驗原理: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加熱
春春春
裝置圖如下:
(1)如圖所示,按照自下而上、從 左 到 右 的順
序安裝實驗裝置。(2)檢查裝置的 氣密性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3)裝高錳酸鉀并固定試管,注意在試管口放一小團棉
花,并將兩個盛滿水的集氣瓶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倒
扣于水槽中。(4)給試管加熱。當產生 連續均勻 氣泡時,再把導
管口伸入集氣瓶口,待瓶口有大氣泡冒出時,在水面
下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小心地把集氣瓶移出水
槽,集氣瓶口向 上 放在實驗臺上。收集滿兩瓶
氣體后 先將導管從水下移出,再停止加熱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用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
實驗原理: 過氧化氫 水+氧氣 。
裝置圖如下: 
二氧化錳
春春春
(1)如圖所示,按照自 下 而 上 、從左到右的順序安裝實驗裝置。(2)檢查裝置的 氣密性 。(3)先向錐形瓶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約15 mL 10%的過氧化氫溶液,并將盛滿水的集氣瓶倒扣于水槽中。(4)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將過氧化氫溶液緩緩滴入錐形瓶中,待導管口產生 連續 、 均勻 的氣泡時,再把導管口伸入集氣瓶中集氣。集滿后用 玻璃片 在水面下蓋住瓶口,移出水面, 正 放在實驗臺上。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3.氧氣的化學性質(1)木炭與氧氣的反應 ①文字表達式: 碳+氧氣 二氧化碳 。
②實驗現象:
點燃
在空氣中燃燒
在氧氣中燃燒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發出紅光,放出熱量 
 燃燒更旺,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鐵絲與氧氣的反應 ①文字表達式: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②實驗現象: 
點燃
在空氣中加熱
在氧氣中燃燒
 在空氣中持續紅熱,不燃燒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熱量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反思交流】1.如何檢驗已收集的氣體為氧氣 答: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木條復燃,證
明該氣體為氧氣 。
2.為什么物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劇烈程度明
顯不同 答: 單位體積的空間里氧分子的數目越多,反應就越
劇烈 。
春春春
春春春
1.下列示意圖分別是實驗室氧氣制備、收集、驗滿、
驗證性質的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A )
春春春
2.現要將一瓶裝滿空氣的瓶子里的氧氣除去,又不增加
其他氣體,下列物質在瓶中燃燒可達到目的的是( A )
A.紅磷 B.硫 C.鐵絲 D.木炭
3.實驗室需收集一瓶約混有1/4體積空氣的氧氣,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春春春
( C )
春春春
4.下列關于實驗室制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實驗操作
中,先后順序錯誤的是 ( C )
A.先檢查制氧裝置的氣密性,再裝化學試劑B.先給試管均勻加熱,再對準化學試劑加熱C.收集氧氣完畢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D.等導管口排出的氣泡均勻后,再將導管伸入盛水的集
氣瓶中
春春春
5.根據對蠟燭、木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如圖所
示)的回憶,按要求回答問題。
(1)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 白光 ,放出 熱量 ,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 的氣體。(2)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如果沒有預先在集氣瓶內裝少量的水或細沙,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集氣瓶
炸裂 ,該反應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
 Fe+O2 Fe3O4 。
點燃
(3)以上三個反應都屬于 氧化 (填“氧化”“化合”或“分解”)反應,在反應中氧氣提供氧,具有 氧化 性。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6.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和收集裝置。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
的名稱: ① 酒精燈 ,
② 長頸漏斗 。
春春春
春春春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發生裝置 
A (填字母),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
加熱
(3)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
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滿了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4)欲使用裝置E用排空氣集氣法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 
a (填“a”或“b”)端通入。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氣、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通
過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固體混合物制取甲烷。
制取甲烷的發生裝置應選擇 A (填字母,后同)裝
置,收集裝置應選擇 E或F 裝置。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共17張PPT)
學生實驗6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第六單元 控制燃燒
【實驗目的】
1.組裝實驗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2.設計實驗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實驗原理】
在實驗室中通常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水溶液顯酸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一般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用品】
錐形瓶、分液漏斗、雙孔橡皮塞、玻璃導管、膠皮管、集氣瓶、軟塑料礦泉水瓶、玻璃片、燒杯、火柴。
石灰石、稀鹽酸、蠟燭、紫色石蕊試液、澄清石灰水。
【實驗過程】
1.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收集
(1)如圖1所示連接裝置,檢查裝置的 氣密性 。
春春春
(2)向錐形瓶中裝入 石灰石 ,然后小心地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稀鹽酸 。(3)打開分液漏斗活塞,觀察錐形瓶中發生的現象以及產生氣體的顏色。(4)將導氣管伸到集氣瓶底部,用 向上排空氣法 收集氣體,過一會兒,用燃著的木條在 集氣瓶口 檢驗是否已集滿二氧化碳。分別收集一集氣瓶和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氣體,用玻璃片蓋住已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正放在實驗臺上備用。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
(1)將導氣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到的
現象是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Ca(OH)2+CO2 CaCO3↓+H2O 。
春春春
春春春
(2)如圖2所示,燒杯中放有兩支燃著的高低不同的蠟燭。沿燒杯內壁緩慢傾倒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觀察到的現象是 燃燒著的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  ,此實驗說明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3)向盛有二氧化碳氣體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
迅速擰緊瓶蓋,振蕩。隨后向瓶中滴入1~2滴紫色石
蕊試液,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 試液變為紅色 。
此實驗說明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物的水溶
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 ,該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H2O+CO2 H2CO3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反思交流】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通過比較、歸納可得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選擇反應物應考慮的問題
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
 原料是否容易獲得;反應速率是否適中;實驗條件是否容易控制;實驗裝置是否容易裝配;是否符合環保、安全要求等  
 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 
春春春
春春春
選擇氣體收集裝置的依據
檢驗和驗滿氣體的依據
 氣體的性質(溶解性、密度等) 
 氣體的性質(如密度、可燃性、助燃性、跟某些物質反應的特性等) 
春春春
春春春
1.實驗室制取氧氣與制取二氧化碳相比較,一定相同
的是 ( D )
A.反應發生裝置 B.氣體收集方法 C.反應的基本類型 D.集滿氣體后的集氣瓶的放置方法
春春春
2.下列分別是實驗室制取、收集、檢驗二氧化碳并驗
證其性質的裝置圖,其中有錯誤的是 ( A )
春春春
3.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沒有“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作用的是 ( B )
春春春
4.為測定石灰石與稀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某學生擬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對于該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
A.不可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
B.若量氣管中液體為水,會使測定結果偏小
C.所加稀鹽酸的體積對測定結果無影響
D.實驗測得二氧化碳的體積偏小可能是因為左側Y型管中有二氧化碳殘留
春春春
5.根據如圖裝置,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裝置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 集氣瓶 。
春春春
(2)采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是 AD(或AF或AG) (填字母,下同)。
(3)若用G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 c (填“b”或“c”)端進。(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C ,該裝置與另一個可選用的裝置相比,其主要優點是 能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6.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探究CO2
的相關性質。為避免鹽酸揮發出的HCl對實驗產生干
擾,選用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制取CO2,實驗中裝置B內
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水,用于干燥氣體。
(1)寫出裝置A中儀器a的名稱: 分液漏斗 。(2)對比裝置C與裝置D中的實驗現象,觀察到干花不變
色,濕花變紅色,可得出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CO2+H2O H2CO3 。
(3)通入CO2后,觀察到裝置E中的現象為 石灰水變渾
濁(或產生白色沉淀) 。
(4)裝置F中觀察到點燃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可得
出CO2的性質有 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
燃燒 (答出兩條即可)。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共19張PPT)
學生實驗5 燃燒條件的探究
第六單元 控制燃燒
【實驗目的】
1.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探究燃燒的條件,加深對燃燒條件的理解。
2.了解通過破壞燃燒的條件可以控制燃燒。
【實驗原理】
通常所說的燃燒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要使物質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實驗用品】
玻璃棒、酒精燈、火柴、A4紙、裁紙刀、燒杯、鐵架臺(帶鐵圈)。
酒精、水、蠟燭。
【實驗過程】
1.嘗試點燃分別浸過酒精和水的玻璃棒取一根玻璃棒,蘸取少許酒精后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取另一根玻璃棒蘸取少許水,也嘗試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現象分別是 蘸有酒精的玻璃棒立即燃燒 、 蘸有水的玻璃棒不燃燒 。該實驗說明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物質具有可燃性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點燃兩支相同的蠟燭,將其中一支用燒杯扣住。現象
分別是 一段時間后燒杯內的蠟燭熄滅 、 另一
支蠟燭繼續正常燃燒 。該實驗說明了燃燒需要具
備的條件是 物質需與充足的氧氣接觸 。3.“紙船燒水”
取一張A4紙,裁成兩半,折成兩只相同的紙船。將一
只紙船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向另一
只紙船中小心注入約一半的水,也放在上述鐵圈上加
熱。現象分別是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一段時間后未盛水的紙船燃燒 、 一段時間后盛水的紙船中的水沸騰了但紙船沒有燃燒 。該實驗說明了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
【反思交流】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1.當我們對某一個燃燒條件進行探究時,要注意什么問
題才能保證實驗的可靠性、結論的科學性
根據控制變量原理,當有若干個條件影響燃燒時,設計
實驗只改變一個條件(需要探究的條件),其余的條件
要相同或保持不變。另外,還要設計好需要觀察的現
象或測量的數據。
春春春
2.你能想出多少種熄滅蠟燭的方法 這些方法分別破壞
了燃燒的什么條件
提示:熄滅蠟燭的方法有很多,如:①用杯子或濕抹布
蓋滅;②用嘴吹滅;③用水澆滅等。其中①是隔絕了
氧氣,②③是使溫度降低到蠟燭的著火點以下。
春春春
1.下列物質能發生燃燒的是 ( A ) A.棉花 B.黃金 C.食鹽 D.大理石
2.2023年3月我國實現了太空點火,成為太空點火第一
家。太空燃燒不需要考慮的是 ( C ) A.氧氣的濃度 B.可燃物 C.重力 D.著火點
春春春
春春春
3.“紙船燒水”的實驗中,當酒精燈加熱盛水的紙船時,
紙張不會燃燒。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D )
A.紙張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 B.紙張被水浸濕,導致著火點降低 C.空氣不充足,紙張不會燃燒 D.水蒸發時吸熱,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
春春春
4.我國古代常用“火折子”保存火種,《天工開物》中
有關“火折子”的記載:“以白薯蔓浸水泡濃,捶之,
曬干,輔以硝五錢、硫黃二兩、松香四錢……裝入竹
筒,吹氣復燃”。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D )
A.“白薯蔓”是可燃物 B.“火折子”保存火種時不能完全密封 C.燃燒時會聞到刺激性氣味 D.“吹氣”的主要目的是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春春春
5.下列有關“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中,只能得出燃燒需要氧氣結論的是 ( B )
春春春
6.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燒;通
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燒,乙中白磷燃燒(已知:白磷
的著火點為40 ℃,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O2接觸B.該實驗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C.若將乙中的白磷換成紅磷,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
O2接觸D.若將O2換為N2,甲、乙中白磷均不能燃燒
( C )
春春春
7.某興趣小組做可燃物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1);②將圖1裝置放到80℃熱水中形成圖2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
(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4P+5O2 2P2O5 。
點燃
(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試管內氣體壓強 增大 (填
“增大”“不變”或“減小”)。(3)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 
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4)圖2實驗后試管內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
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 
可燃物需與充足的氧氣接觸 。8.物質燃燒需要的條件是什么 化學興趣小組做了以下
探究。
春春春
(1)第一小組同學做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當他們觀察到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 的現象時,得出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結論。(2)第二小組同學取了等大的濾紙碎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銅片兩側,用酒精燈在銅片中間加熱(如圖乙),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為 其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3)第三組同學探究了滅火原理(如圖)。其中與其他三
項滅火原理不同的是 D (填字母)。
春春春(共20張PPT)
學生實驗1 化學實驗基本技能訓練
第六單元 控制燃燒
【實驗目的】1.認識常見的化學實驗儀器,初步學會使用酒精燈、膠頭滴管等儀器。2.學會試劑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等實驗基本操作,學會儀器的連接、裝置氣密性的檢驗等實驗技能。3.初步學會觀察實驗現象,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及撰寫實驗報告等技能。
【實驗原理】規范的化學實驗基本技能是安全、順利地完成實驗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障。需要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并通過多次練習、應用才能掌握。
【實驗用品】試管、酒精燈、火柴、鑷子、試管夾、藥匙、燒杯、玻璃導管、橡皮塞、膠皮管、鐵架臺(帶鐵圈)、陶土網、木條。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酚酞試液、稀鹽酸、石灰石、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實驗過程】
1.試劑的取用(1)觀察:硫酸銅溶液顯 藍 色,氫氧化鈉溶液、酚酞試液、稀鹽酸都顯 無 色。
春春春
春春春
(2)實驗現象:①如圖1,向試管中倒入2 mL氫氧化鈉溶液,再滴加1~2滴硫酸銅溶液,振蕩試管,觀察到產生 藍色沉淀 。②如圖2,向試管中倒入2 mL氫氧化鈉溶液,再滴加1~2滴酚酞試液,振蕩試管,觀察到溶液變 紅 色。
春春春
春春春
③如圖3,向試管中倒入2 mL硫酸銅溶液,再滴加1~2滴酚酞試液,振蕩試管,觀察到溶液不變色,仍然是藍色溶液。④如圖4,用 鑷子 向試管中加入2~3塊石灰石,再用 膠頭滴管 向試管中滴入約2 mL稀鹽酸,觀察到石灰石表面產生 氣泡 ;然后將一根燃著的木條伸進試管口,觀察到 木條熄滅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2.物質的加熱
(1)觀察:氧化銅是 黑 色固體,硫酸銅晶
體呈 藍 色。
(2)實驗現象:
春春春
春春春
①如圖1,用 藥匙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銅粉末,再滴加約2 mL稀鹽酸,振蕩試管,觀察到 無明顯現象 ;再用 試管夾 夾持在離試管口約 1/3 處,預熱后用酒精燈的 外焰 加熱至沸騰,觀察到 溶液逐漸變藍,黑色固體消失 。
注意:試管外壁保持 干燥 ;試管口不能對著 有人的方向 ;試管應傾斜與桌面成45°角;手不能接觸試管夾的 短柄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②如圖2,用藥匙向試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晶體,再將試管固定在 鐵架臺 上,一定要注意試管口 略低于 試管底,目的是防止 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預熱后用酒精燈的 外焰 固定在 固體試劑 處加熱,觀察到試管內壁有 水珠 產生,藍色硫酸銅晶體逐漸變成 白色粉末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3.儀器連接(1)將玻璃管插入膠皮管時,先將玻璃管的一端用 水 
潤濕,然后一手持玻璃管,一手持膠皮管,稍稍用力
轉動插入。(2)用帶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試管時,一手持試管,一手
持橡皮塞,稍稍用力轉動塞入。
春春春
(3)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先將導管末端 浸入水中 ,再用手 握住試管 ,
若導管口有 氣泡 冒出或松開手后導管中形成一
段 水柱 ,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4)將前面做過實驗的試管清洗干凈: 玻璃儀器內壁既不 聚成水滴 ,也不 成股流下 
時,說明玻璃儀器已洗凈;試管清洗后應 倒 放在試
管架上。【反思交流】
1.某同學在做“加熱硫酸銅晶體”實驗時,試管破裂了。
請你幫他分析查找一下,造成試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有
哪些 (答3點)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1) 試管口高于試管底(合理即可) ;(2) 試管外壁有水(合理即可) ;(3) 沒有預熱(合理即可) 。
2.某同學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導管口沒有氣泡冒出,松開手一段時間后導管中形成了一段水柱。則該裝置是否漏氣  否 (填“是”或“否”),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在導管插入水中之前,先握住容器外壁,氣體受熱已被排出 。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春春春
1.下列能用于加熱的儀器是 ( B )
春春春
2.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 B )
春春春
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正
確的是 ( B )
春春春
4.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培養實驗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實
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B )
春春春
5.如圖是初中化學實驗室部分常用儀器,其對應用途有
誤的是 ( B )
A.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B.準確量取一定量液體的體積C.攪拌、過濾或轉移液體D.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春春春
6.下列關于酒精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B )
A.用火柴點燃酒精燈,使溫度達到酒精著火點 B.萬一酒精灑出燃燒了,立即用水澆滅 C.酒精燈外焰燃燒最充分,溫度最高 D.用燈帽蓋滅酒精燈,使酒精和空氣隔絕
春春春
7.加熱是最常見的反應條件,這一基本實驗操作常要
使用酒精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
A.若沒有火柴或打火機,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
個酒精燈B.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C.用酒精燈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要用酒精燈的內焰
加熱D.用完酒精燈后,既可用嘴吹滅,又可用燈帽蓋滅
春春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房产| 淅川县| 文成县| 廉江市| 广安市| 武安市| 永修县| 资源县| 樟树市| 乌拉特后旗| 虹口区| 社旗县| 轮台县| 吕梁市| 肥西县| 崇义县| 南木林县| 兴仁县| 从江县| 赤壁市| 滕州市| 若尔盖县| 达州市| 怀宁县| 兴安县| 邢台市| 西平县| 那曲县| 通河县| 桂阳县| 宜兴市| 普定县| 米脂县| 定州市| 东阳市| 宁城县| 垣曲县| 荥经县| 新化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