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第四章 光現象八年級上冊 滬教版陽光照向地球,送來光明和溫暖。光可以傳遞能量和信息。本章我們將學習常見的光現象及其基本規律。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你將了解光的反射現象、折射現象;經歷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感受觀察、比較、歸納、推理等科學方法,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了解我國古代對光現象研究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導入新課第5節 透鏡的應用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通過眼睛到達視網膜,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受到光的刺激產生信號,視神經把送個信號傳輸給大腦,大腦通過信息處理,引起視覺感受使我們看到物體。如圖所示,為什么眼睛既能看清遠處的景物,也能看清近處書上的圖案和文字?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01視力的矯正02透鏡的應用03課堂總結04第5節 透鏡的應用提升練習05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01第5節 透鏡的應用一、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1. 眼睛(1)人眼結構的示意圖:晶狀體、角膜 、睫狀肌、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①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將光會聚在視網膜上。②睫狀肌可控制晶狀體的厚度,從而調節晶狀體的焦距。③視網膜相當于光屏,視網膜與視神經是相連的。人眼結構示意圖一、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2)眼睛的視物原理眼睛在看物體時,物距通常大于2 倍焦距,因此從物體射入眼睛的光經過角膜和晶狀體的折射后,在視網膜上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眼球一、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3)正常眼睛的調節當被觀察的物體到眼睛的距離發生變化時,睫狀肌會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來改變焦距,使視網膜上的像保持清晰。物體在遠處時,射向眼睛的光幾乎是平行的,這些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清晰成像.物體在近處時,射向眼睛的光是發散的,需要睫狀肌收縮,進一步彎曲晶狀體使焦距變小,才能使光重新會聚在視網膜上成像.一、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①遠點眼睛的調節是有限度的,當睫狀體完全松馳時,晶狀體表面彎曲程度最小,此時晶狀體最扁,能夠看清的最遠的極限點叫做遠點。正常眼睛的遠點在無限遠處。②近點當睫狀體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變得最凸,表面彎曲程度最大,此時能看清的最近的極限點叫做近點。正常眼睛的近點在大約10cm處。(4)遠點、近點和明視距離一、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③明視距離睫狀肌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容易疲勞的距離大約是25cm,這個距離叫做明視距離。為了保護視力,學習時應保持眼睛與書本的距離在25 cm左右。長時間用眼看書,特別是近距離看書會讓睫狀肌始終處于收縮狀態,容易損害眼睛的調節功能,造成近視。一、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2. 自制水透鏡圖是一個自制水透鏡,可通過注射器向水透鏡的透明水袋中注水或抽水,改變水袋的彎曲程度從而改變水透鏡的焦距,模擬睫狀肌調節焦距的作用。將水透鏡、發光物、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觀察水透鏡水量變化時,光屏上像的變化情況。水透鏡一、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例題1】眼睛是一部高度精密的光學系統,下列圍繞眼睛的討論,錯誤的是( )A.視網膜相當于光屏B.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D.正常眼睛的明視距離約為25 cmB眼睛中角膜與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正常眼睛的明視距離約為25 cm。所以選項ACD都正確,錯誤的是B。視力的矯正02第5節 透鏡的應用二、視力的矯正想一想:若睫狀體不能調節或調節能力減弱會出現什么情況呢?看清物體的范圍會變小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近視眼遠視眼二、視力的矯正1. 近視眼特征及其成因(1)近視眼的特征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但是無論眼睛的睫狀肌如何努力調節都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2)近視眼的成因形成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的焦距偏短或者眼軸偏長,來自遠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到達視網膜時已經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片模糊的光斑。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二、視力的矯正(3)近視眼的矯正矯正近視眼,應使眼睛的成像點后移,利用凹透鏡的發散作用,使入射的光線先經凹透鏡變得發散一些再射入眼睛,會聚點能夠后移到視網膜上。所以近視眼患者應該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二、視力的矯正(1)遠視眼的特征: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2)遠視眼的成因遠視眼的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來自近物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后面,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人眼就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物體。2. 遠視眼特征及其成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二、視力的矯正遠視眼成像在視網膜之后,要矯正遠視眼,應使會聚點前移,可以佩戴用凸透鏡制成的眼鏡。使入射的光線先經凸透鏡變得會聚一些再射入眼睛,會聚點能夠前移到視網膜上。(2)遠視眼的矯正二、視力的矯正④圖,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能使像提前會聚在視網膜上,說明配戴凸透鏡能矯正遠視眼。綜合分析知道,近視眼成因的原理圖是③,其矯正的原理圖是①,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例題2】新冠疫情期間,不少學生用手機上網課,長時間盯著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患上近視眼。圖中關于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B①圖,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能使像推遲會聚在視網膜上,說明配戴凹透鏡能矯正近視眼;②圖,眼睛看近處的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是遠視眼的成因;③圖,眼睛看遠處的物體,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是近視眼的成因;如果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小或眼球前后徑過短,近處物體的光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后方,導致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形成遠視眼;遠視眼應該用凸透鏡制作的遠視眼鏡進行矯正,用凸透鏡將光線會聚一些,這樣像就可以成在視網膜上。【例題3】常見的視力缺陷有近視和遠視。如圖所示是一位視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圖,他的視力缺陷類型是______眼,矯正視力應該配戴______鏡。遠視凸透二、視力的矯正【例題4】在探究“近視眼的矯正”實驗中,小明用水袋做成一個水凸透鏡來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其凸起程度可通過注水或吸水量來調節:(1)在調整燭焰(模擬遠處所視物)、水透鏡、光屏(模擬人眼視網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________ 的________像;(2)向水凸透鏡內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適量的水來模擬近視眼,發現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若將光屏向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說明近視眼將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____方(選填“前”或“后”);凹二、視力的矯正(3)若光屏不動,要讓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__透鏡。縮小實注入前(1)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大于像距,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近視眼晶狀體的曲度變大,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增強,使像成在視網膜前;因此應向水透鏡內注入水,水透鏡變厚,此時水透鏡對光的折射作用變強,像將成在光屏之前,故應將光屏向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現象能說明近視眼將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前。(3)若光屏不移動,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則可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會將光線延遲會聚成像,使像正好成在光屏上。二、視力的矯正透鏡的應用03第5節 透鏡的應用三、透鏡的應用1. 放大鏡用放大鏡看書上的字,觀察有什么現象?并改變放大鏡到字的距離,觀察字的放大情況。(1)放大鏡原理把放大鏡放在物體與眼睛之間,適當調整距離,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我們就能看清物體的細微之處。成像原理是: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能成放大的虛像。實際上是一個短焦距的凸透鏡。(2)成像特點如圖所示,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距大于物距;像與物位于凸透鏡的同側。三、透鏡的應用①魚缸相當于一個放大鏡,可以看到的魚比實際的大。②水滴形成半圓形,相當于放大鏡,把物體放大。③老花鏡就是一個放大鏡,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④體溫計的玻璃外壁做成三棱柱,相當于放大鏡,把部分放大。老花鏡體溫計盛水的魚缸水滴(3)生活中的放大鏡三、透鏡的應用光圈環調焦環鏡頭快門膠片2. 照相機(1)主要構造:鏡頭、快門、光圈、調焦環、膠片等。①鏡頭:由一組透鏡組成,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起到成像作用。②快門:控制曝光時間。③光圈: 控制進光量的多少.④調焦環:調節鏡頭到膠片間的距離,即調節像距。⑤膠片:相當于涂有感光材料的光屏。三、透鏡的應用(2)照相機的信息(圖像)存儲②電荷耦合器件:數碼相機用電荷耦合器件(CCD感光元件)替代膠片作為成像的光屏并記錄像的信息,把光信號轉為電信號。①膠片:傳統相機用膠片,涂著一層對光敏感的物質,光在膠片上曝光后發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被記錄在膠片上。三、透鏡的應用(3)照相機成像原理照相機的鏡頭可視為凸透鏡,被拍攝物體的位置一般在2倍焦距之外,感光元器件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照相機的成像原理三、透鏡的應用(4)照相機成像特點①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②物距(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大于像距(像到透鏡的距離) ;③像和物體在透鏡兩側;④物體離鏡頭近,像變大,離鏡頭遠;物體離鏡頭遠,像變小,離鏡頭近。現在的相機利用光學或電子技術,把倒立的像轉變成正立的,以便于觀察.三、透鏡的應用(5)照相機的“調焦”為了使遠近不同的景物在膠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轉鏡頭上的“調焦環”——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攝遠處景物時,鏡頭往后縮,離膠片近一些,此時的像比較小。拍攝近處景物時,鏡頭往前伸,離膠片遠一些,此時的像要變大一些。鏡頭前伸鏡頭后縮三、透鏡的應用反光鏡3. 投影儀(1)投影儀的主要構造及各部分的作用①鏡頭:凸透鏡,起成像作用。②螺紋透鏡:相當于凸透鏡,起作用是會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③反光鏡:使光集中向一個方向射出,使屏幕上像較亮。④屏幕:相當于光屏,承接像。⑤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三、透鏡的應用①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調節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清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正倒。②實驗現象發現在天花板上有一個放大的像,像相對于投影片來講是倒立的。③成像原理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是利用凸透鏡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2)投影儀成像原理三、透鏡的應用(3)投影儀成像特點①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②物距(投影片到透鏡的距離)小于像距(像到透鏡的距離) ;③像和物體在透鏡兩側;④物體離鏡頭近,像變大,像離鏡頭遠;物體離鏡頭遠,像變小,像離鏡頭近。三、透鏡的應用4. 顯微鏡(1)顯微鏡的構造顯微鏡有兩組位于鏡筒兩端的透鏡——目鏡、物鏡組成,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目鏡物鏡載物片反光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焦距長,其作用相當于一個普通的放大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焦距短,其作用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承載被觀察的物體增加光的強度,照亮被觀察的物體三、透鏡的應用(2)顯微鏡成像的基本原理被觀察物體AB首先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A'B'(相當于投影儀),這個實像落在了目鏡的1倍焦距以內。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把物鏡形成的放大的實像再次放大,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A''B''。最終物體通過整個顯微鏡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虛像。三、透鏡的應用顯微鏡下的植物細胞(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微小的物體通過顯微鏡后被兩次放大,因此,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一般在鏡頭上標有“n×”字樣,例如n=5,即為放大5倍。(4)顯微鏡的作用顯微鏡可以用于觀察細微的物體或物體上的細微部分。如植物細胞、金屬結構、細菌等。顯微鏡下的花粉三、透鏡的應用望遠鏡種類很多,以開普勒望遠鏡為例進行分析(1)望遠鏡的構造望遠鏡由兩組透鏡組成(開普勒望遠鏡),每組透鏡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焦距比較長,叫物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焦距比較短,叫做目鏡。(2)望遠鏡的原理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兩次成像,先縮小,后放大。5. 望遠鏡(開普勒式望遠鏡)三、透鏡的應用(3)望遠鏡的成像光路圖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三、透鏡的應用6. 非光學望遠鏡光學顯微鏡的發明開啟了人類認識微生物、細胞等微小生命體之口,但是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要觀察更微小的物體就需要更先進的技術與設備。隨著物理學的發展,人們又發明了電子顯微鏡、場離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等,它們與光學顯微鏡的原理不同,可將物體放大106~108倍,幫助人們 “看到”分子、原子等。這不僅改變了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知,也極大地推動了新材料、新工藝、生物醫藥等領域的跨越式發展。電子顯微鏡三、透鏡的應用【例題6】人形機器人是一種模仿人類外觀和行為的機器人。如圖所示,人形機器人正在給汽車做質檢工作,其頭部安裝有高感知攝像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凹透鏡B.攝像頭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攝像頭成像的原理與顯微鏡的物鏡相同D.當機器人靠近汽車仔細檢查時,攝像頭所成的像變小BABC.攝像頭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顯微鏡的物鏡成的像為放大的實像,故AC錯誤,B正確;D.當機器人靠近汽車仔細檢查時,物距變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規律,像距會變大,同時攝像頭所成的像變大,故D錯誤。 故選B。三、透鏡的應用【例題7】如圖,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觀察文字,此時透鏡與文字的距離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凸透鏡靠近文字,透過透鏡觀察到的像會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變小由圖可知,此時物體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物距小于焦距,即此時透鏡與文字的距離小于10cm。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越小,像越小;凸透鏡靠近文字,物距變小,則透過透鏡觀察到的像會變小。小于三、透鏡的應用【例題8】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應當適當 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投影儀與屏幕距離,同時將透鏡適當向______ (選填“上”或“下”)移動。增大投影儀的原理是,當f<u<2f 時,物體經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增大。為了讓屏幕上的像大一些,需要使屏幕和投影儀之間的距離(即像距)增大,同時要使凸透鏡和投影片之間的距離(即物距)減小,所以凸透鏡要向下移動。下三、透鏡的應用【例題9】如圖所示為實驗室用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關于圖中兩種儀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顯微鏡的目鏡是凸透鏡,物鏡是凹透鏡B.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但成像特點不同C.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投影儀,物鏡相當于放大鏡D.天文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投影儀,物鏡相當于照相機BAC.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的放大的虛像,物鏡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故AC錯誤;BD.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由凸透鏡組成,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正確,D錯誤。故選B。課 堂 總 結04第5節 透鏡的應用課堂總結視力的矯正①結構:晶狀體和角膜(相當凸透鏡)、視網膜(相當光屏).②視物原理: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③明視距離:大約是25cm.①近視眼: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選配合適的凹透鏡矯正.②遠視眼: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選配合適的凸透鏡矯正.①放大鏡: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②照相機: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③投影儀: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④顯微鏡:物體先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把物鏡形成的實像再次放大,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⑤望遠鏡:遠處物體先通過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把物鏡形成的實像放大,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眼睛及視物原理透鏡的應用透鏡的應用提 升 訓 練05第5節 透鏡的應用提升訓練1. 如圖是甲、乙兩人的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示意圖,請從下列說法中選出正確的選項并說出理由。A.甲同學是近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會聚作用B.甲同學是遠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發散作用C.乙同學是近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發散作用D.乙同學是遠視眼,他戴的眼鏡對光起會聚作用遠視眼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小,遠處物體的光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像,會落在視網膜的后方,則甲揭示的是遠視眼的成因。遠視矯正方法,需佩戴對光線起會聚作用的凸透鏡。近視眼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的光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像,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由圖可知,乙是近視眼的成因。近視矯正方法,需佩戴對光線起發散作用的凹透鏡。 故選C.2. 如圖是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光路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B.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像成于視網膜前C.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D.為預防近視,讀寫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在25cm左右AA.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眼睛成像利用了凸透鏡的成像原理,而小孔成像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二者原理不同,故A錯誤,符合題意;B.近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強或眼球前后徑過長,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物體的像成于視網膜前,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可以使光線延后成像,正好成在視網膜上,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為預防近視,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讀寫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在25cm左右,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提升訓練提升訓練3.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照了一張照片,如圖所示,用手機掃描物品上的二維碼、登錄網址、查看物品的相關信息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B.物體上的二維碼是光源C.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以外D.當二維碼超出手機上設定的方框時,若物品不動,需要把手機靠近物品AC.手機上的攝像頭相當于一個照相機,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因此,掃描二維碼時鏡頭和二維碼的距離大于二倍焦距,故A錯誤,C正確;B.二維碼本身不發光,不是光源,故B錯誤;D.在掃描二維碼時,二維碼超出手機上設定的方框,說明物距太近,應使物品不動,把手機向后移動,遠離物品,故D錯誤。故選C。C提升訓練4. 如圖所示,投影儀是教學中常用的設備。下面關于投影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投影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B.投影儀成的像是一個放大的虛像C.若使屏幕上的像變大,應使凸透鏡靠近投影片D.若不小心手接觸到了透鏡一部分,幕布上就有手指的像AB.投影儀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時,在屏幕上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B錯誤;C.若使屏幕上的像變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的規律可知,應減小物距,則應使鏡頭靠近投影片,故C正確;D.若不小心手接觸到了透鏡一部分,手指在凸透鏡的焦點之內,成虛像,不會成在幕布上,故D錯誤。 故選C。C提升訓練5. 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是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其中物鏡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如圖所示是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個倒立的_____(選填“實”或“虛”)像。根據透鏡的知識可知,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其物鏡相當于投影儀,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實像再通過目鏡成立放大的虛像,這樣經過兩次放大,能使很小的物體被人眼觀察到。如圖所示是簡易天文望遠鏡的物鏡是一個凸透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實凸投影儀提升訓練6. 小明用光具座、蠟燭、夾子和透明膠膜組成的水透鏡、光屏等器材模擬眼睛看到物體的過程。(將兩個夾子同時向中心移動相同距離使得水透鏡變厚,焦距變小、反之水透鏡變薄焦距變大)。(1)如圖,向透明膠膜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此時恰好在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則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實像,用來模擬正常的眼球成像;(2)接下來將兩個夾子同時向中心移動相同距離,觀察到光屏上的像變模糊,此過程模擬的是______ (選填“遠視”或“近視”)眼的成因;我們僅需將光屏適當向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上可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近視凹縮小在實際生活中,患有上述視力疾病的人群為了能看清物體,通常會配戴眼鏡進行調節,此眼鏡為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左提升訓練(1)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可用來模擬正常的眼球成像。(2)近視眼眼球的焦距變小,遠視眼眼球的焦距變大。由題意可知,將兩個夾子同時向中心移動相同距離,水透鏡焦距變小,此過程模擬的是近視眼的成因。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所成的像成在視網膜前方,所以此時,在不改變蠟燭和水透鏡位置的情況下,可以將光屏適當向左移動,光屏上可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凹透鏡具有發散作用,可以用于矯正近視眼,所以患有近視眼的人群佩戴的眼鏡為凹透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