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4節 眼睛和眼鏡物理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新課標要求學習導引考點解讀目錄達標檢測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2.3.5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例8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方法。具有保護視力的意識。學習導引1.眼球好像一架 。角膜和 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這個凸透鏡折射后,在 (相當于光屏)上成 、 的 像。 2.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狀體太厚導致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 方,戴合適的 透鏡可以矯正。 照相機晶狀體視網膜 倒立縮小實強長前凹3.遠視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狀體太薄導致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來自近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 方,戴合適的 透鏡可以矯正。 4.正常眼睛的明視距離約為 cm, 鏡片的度數是正數, 鏡片的度數是負數。 弱短后凸25遠視近視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一 眼睛【例1】如圖所示,與照相機結構中的部件比較, 眼球的晶狀體相當于( )A.鏡頭 B.快門C.膠片 D.暗箱A【例2】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焦距可調的 。圖中甲、乙分別是人眼觀察遠處和近處時晶狀體變化情況,分析可知當物體由遠處向人靠近時,晶狀體的焦距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凸透鏡變小方法點撥:正常眼睛在看遠處和近處物體時的區別1.看遠處物體:晶狀體變薄,眼球折光能力變弱。2.看近處物體:晶狀體變厚,眼球折光能力變強。考點二 近視眼及其矯正【例3】如圖所示,一束來自遠處物體的光經某人眼睛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之前。由此可知,與視力正常的眼睛相比,該人眼睛的晶狀體折光能力太 (選填“強”或“弱”);矯正他的視力所戴眼鏡的鏡片應是 透鏡,其作用是將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使像成在視網膜上。 強凹發散方法點撥:近視眼的成因和矯正1.表現:只能看清楚近處的物體,看不清楚遠處的物體。2.成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導致來自遠處的光會聚到視網膜前。3.圖示: 4.矯正:考點三 遠視眼及其矯正【例4】有的老年人在看報紙時需要戴上眼鏡,這是因為他們的晶狀體折光能力變 ,看 處物體時像會成在視網膜后方,可使用 透鏡進行矯正。 弱近凸方法點撥: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1.表現:只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看不清楚近處的物體。2.成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導致來自近處的光會聚到視網膜后。3.圖示: 4.矯正:考點四 眼鏡的度數【例5】現有鏡片為-200度(也記作-200°),則該片透鏡焦度為-2屈光度,其焦距為 ,是 鏡。 0.5m凹透方法點撥: 透鏡的焦度等于,f的單位取m,眼鏡的度數等于焦度×100,遠視眼鏡的度數是正數,近視眼鏡的度數是負數。1.小明所戴的用于矯正近視的眼鏡鏡片是( )A.凹面鏡 B.凹透鏡C.凸面鏡 D.凸透鏡達標檢測B2.隨著無線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由于長時間的使用手機,導致看遠處物體時感到非常模糊。這種視力缺陷類型以及矯正示意圖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A3.不論較近或較遠的物體,對于正常人來說都能使物像落在視網膜這主要是因為( )A.視網膜可以前后移動調節B.眼球的前后徑能隨意調節C.瞳孔可以縮小或放大D.晶狀體的曲度可以調節D4.觀察小明拿著的眼鏡可以推斷,該透鏡屬于( )A.凸透鏡,用于矯正近視眼B.凸透鏡,用于矯正遠視眼C.凹透鏡,用于矯正遠視眼D.凹透鏡,用于矯正近視眼B5.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類似于 透鏡。王老師需要摘下眼鏡才能看清遠處來的是哪位同學,他患的是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需要佩戴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矯正。 凸遠視眼凸透鏡6.(跨學科·生物)視覺的產生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在眼球內部,眼球的折光系統如圖甲所示,整個折光系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圖乙為遠視眼(老花眼)、近視眼成因原理圖,其本質是物體所成的像無法落在 上,佩戴“眼鏡”就是糾正這個問題,近視眼應佩戴 透鏡。 晶狀體視網膜凹7.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鏡模擬眼球中的晶狀體,來比較正常眼、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焦距大小。實驗中測得甲圖焦距為10 cm,再將甲分別擠壓成乙圖、丙圖的形狀,并分別測量焦距,如圖所示。(1)測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 ,模擬近視眼的是 。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鏡分別對著遠處的某一物體,移動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較大的是 。 (3)目前很多近視患者戴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可隨著眼球運動,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則此鏡片的邊緣厚度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 乙乙丙 大于(共28張PPT)第五章 總復習物理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思維導圖易錯點突破重點實驗精講目錄思維導圖厚薄會聚薄厚發散會聚焦距f放大u>2f倒立實正立放大虛u倒立縮小照相機放大正立放大虛線放大鏡凸透鏡視網膜縮小光屏25前后太強太弱凹透鏡凸透鏡視角倒立、縮小的實照相機正立、放大的虛放大易錯點突破易錯點1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例1】完成圖中的光路圖。易錯點撥:1.光線要用實線并加上箭頭,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用虛線。2.從任何方向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都不改變。3.平行于主光軸入射,折射光線過焦點(凸透鏡是折射光線過焦點;凹透鏡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虛焦點);過焦點入射,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凸透鏡是入射光線過焦點;凹透鏡是入射光線的延長線過虛焦點)。易錯點2 透鏡對光線的作用【例2】如圖所示是光線通過透鏡前后的光路,其中圖 (填字母)的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C易錯點撥: 透鏡對光線的會聚和發散作用是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而言的。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的延長線向主光軸方向偏折;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的延長線向遠離主光軸方向偏折。易錯點3 透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3】畢業照給同學們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記憶,拍照時( )A.照相機鏡頭相當于凹透鏡B.同學們應站在鏡頭一倍焦距以內C.照相機成縮小的實像D.想讓成像變大,鏡頭應遠離同學們C易錯點撥:1.凸透鏡:能使光會聚,可用于遠視眼鏡。(1)照相機、攝像機:物距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測焦距: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3)投影儀、幻燈機:物距f當u>f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4)放大鏡:物距u2.凹透鏡:能使光發散,可用于近視眼鏡。易錯點4 眼睛和眼鏡【例4】為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種眼鏡的鏡片可以改變(如圖甲所示),它的改變是通過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學液體來實現。圖乙是某人看遠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此時該人的視力缺陷和矯正時應選擇的鏡片是( )A.近視眼,鏡片Ⅰ B.近視眼,鏡片ⅡC.遠視眼,鏡片Ⅰ D.遠視眼,鏡片ⅡA易錯點撥:1.近視眼: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之前,可以佩戴凹透鏡矯正。2.遠視眼: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近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之后,可以佩戴凸透鏡矯正。實驗1 測凸透鏡的焦距【夯實基礎】小明和小華在學習了透鏡知識后想動手完成測量凸透鏡焦距的實驗。重點實驗精講(1)小明設計的是利用太陽光測焦距的方案,如圖甲所示,在放置凸透鏡時,他應讓鏡面 太陽光,同時在透鏡另一側緊靠透鏡位置放置一張白紙;再將白紙從透鏡處逐漸遠離,移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直到白紙上出現 的光斑,從而測出了該透鏡的焦距。 正對最小最亮(2)小華采用的是另外一種方案,她將一個小燈泡(可看作點光源)放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緊靠透鏡的位置,同時在透鏡的另一側平行于鏡面放置了一張畫有與鏡面等大的圓的白紙,如圖乙所示,為了準確測量該透鏡焦距,她應使白紙上的圓心位于凸透鏡的____ 上,在移動小燈泡的過程中,當她看到______________ 現象時,說明此時小燈泡移到了該透鏡的焦點處,最終就可以測出焦距了。 主光軸光斑和紙上的圓重合 實驗2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夯實基礎】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1)前面學過,物體離照相機的鏡頭比較遠,成縮小的實像,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比較近,成放大的實像, 物體離放大鏡比較近,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據此小明提出的問題是,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 有什么關系 (2)如圖甲所示,小明讓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 f= cm。 物距10.0(3)實驗前,應先調整蠟燭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 。 (4)實驗過程中,若固定蠟燭與凸透鏡,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屏上不出現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若固定蠟燭與光屏,無論怎么移動透鏡,屏上不出現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 同一高度 蠟燭放在了焦點上或者焦點以內蠟燭和光屏之間的距離小于4倍焦距(5)小明所用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若將凸透鏡放在光具座刻度 50 cm 位置處不變,把蠟燭放在刻度10 cm處,移動光屏可得到一個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 (選填“放大” 或“縮小”)的 (選填“虛”或“實”)像。 倒立縮小實(6)如圖丙所示是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成像時的像距v與物距u關系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成實像時物距逐漸減小,像距逐漸 (選填“變大”或“變小”)。當 u>2 f 時,物體移動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動的速度。當 f 變大大于小于【綜合提高】在“探究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是小明確定焦距時所做的實驗。當燭焰距凸透鏡15 cm時,能成倒立、 的實像,當燭焰向左(遠離透鏡)移動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此時所成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因燃燒變短,所成像如圖乙,要使像能夠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凸透鏡向 (選填“上”或“下”)調整。 放大左變小下(3)在上一步實驗調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視鏡放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要使光屏上還能呈清晰的像,可將蠟燭適當____ (選填“左”或“右”)移。 (4)小明想,這個近視眼鏡的焦距應該怎么測量呢 他把一束平行于近視眼鏡主光軸的光線,射向嵌入擋板中直徑為d=10 cm的近視眼鏡上,在光屏上形成一個直徑為D=20 cm的圓形光斑,測得光屏到凹透鏡的距離為L=22 cm;如圖丙所示,請算出這個近視眼鏡的焦距:f= cm。 左22(共22張PPT)第1節 透鏡物理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新課標要求學習導引考點解讀目錄達標檢測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2.3.5 了解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學習導引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 ,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 。 2.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作 ,簡稱 ;光通過主軸上某個特殊的點時,傳播方向 ,該點叫作透鏡的 。 3.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又叫 ;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又叫 。 凸透鏡凹透鏡主光軸主軸不變光心會聚會聚透鏡發散發散透鏡4.與主光軸 的光通過凸透鏡后將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凸透鏡的 ,通常用字母 表示,該點到光心的距離叫作 ,通常用字母 表示。 5.透鏡的焦距越大,對光的會聚或發散作用越 。 平行焦點F焦距f弱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一 凸透鏡和凹透鏡【例1】如圖所示,屬于凹透鏡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B方法點撥: 判斷透鏡種類的方法是將透鏡中間與邊緣對比,中間厚的是凸透鏡,邊緣厚的是凹透鏡。考點二 透鏡對光的作用【例2】在下列虛框中放入適當的凸透鏡或凹透鏡,光路圖成立。其中放入凹透鏡的是( )A.甲和丁 B.乙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D方法點撥:1.透鏡的“會聚”和“發散”作用都是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而言的。2.凸透鏡會聚光線,使折射光線更偏向主光軸;凹透鏡發散光線,使折射光線更偏離主光軸。考點三 焦點和焦距【例3】某物理學習小組,選擇如圖所示的四個透鏡進行探究實驗(其中A和B、C和D是兩組形狀相同的凸透鏡,它們分別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為了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透鏡球形表面彎曲程度的關系”,小組同學應選擇圖甲中的哪兩個凸透鏡做實驗 答: (填字母)。器材確定后,接著小組同學讓一束與主光軸平行的光,分別經過兩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處,如上右圖甲、乙所示。比較兩次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凸透鏡表面越,___________ 。 AC凸透鏡的焦距越小(2)有同學回想起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如圖丙所示),受此啟發,于是他選取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用紅光和藍光來進行圖丁的實驗,實驗結論:對同一凸透鏡, 的焦距大些。 (3)如果選擇A、B兩個透鏡,他們還可以探究“凸透鏡的焦距大小與 的關系”。 紅光材料方法點撥: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通過凸透鏡會聚于焦點處;光心到焦點的距離叫作焦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通過凹透鏡的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于焦點處。2.透鏡的凹凸程度越大,焦距越小,折光能力越強。考點四 三條特殊光線作圖【例4】完成圖中的光路。方法點撥:透鏡類型 過光心 過焦點(延長線過焦點) 平行于主光軸凸透鏡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 過焦點凹透鏡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 反向延長線過焦點1.下列關于透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B.凸透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C.平行光經過凸透鏡折射后一定會聚于焦點D.凸透鏡的焦距越大,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越強達標檢測A2.關于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B.凸透鏡兩個焦點之間的距離叫焦距C.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D.把點光源放在焦點上,通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一定平行于主光軸. .B3.把一個透明且均勻的玻璃球切成如圖所示的五塊,其中能夠使平行光發散的有( )A.只有bB.a、c、d、eC.a、b、cD.a、b、c、d、e均可A4.在如圖甲、乙所示的虛線方框內各放置一個透鏡,發光點S發出的兩束光通過透鏡前后的方向如圖所示,則( )A.甲為凹透鏡,乙為凸透鏡 B.甲為凸透鏡,乙為凹透鏡C.甲、乙都為凸透鏡 D.甲、乙都為凹透鏡B5.我國古書《淮南萬畢術》中曾有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這是說將堅冰削磨成 透鏡,正對陽光,把艾絨放在透鏡的 處就能把艾絨點燃。 凸焦點6.請在圖中畫出相對應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共28張PPT)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理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新課標要求學習導引考點解讀目錄達標檢測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2.3.5 探究并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要求 4.2.8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例8 用蠟燭(或F形光源)、凸透鏡、光具座、光屏等,探究凸透鏡成像時,像的正倒、大小、位置、虛實等與物距的關系。活動建議:用可變焦距的眼睛模型,演示并說明近視眼、遠視眼看不清物體的原因。學習導引1.凸透鏡成多種不同性質的像,原因是 (選填“物距”或“物的大小”)不同。 物距2.將表格補充完整物距u與焦 距f的關系 像的性質 像距v與焦 距f的關系 生活應用舉例正倒 大小 虛實u>2fu=2ffu倒立縮小實f照相機倒立等大實v=2f倒立放大實v>2f投影儀正立放大虛放大鏡3.凸透鏡成像規律巧記:(1)兩個分界: 倍焦距分虛實, 倍焦距分大小。 (2)像的特點:虛像 側正,實像 側倒。 (3)實像的動態變化:物近像 像變 ,物遠像 像變 。 一兩同異遠大近小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一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例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大致在 。以下調整實驗器材高度比較規范的是 (填字母)。 A.將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B.將三者靠攏,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C.以上都可以同一高度 B(2)將蠟燭和光屏移動到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恰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據此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3)改變蠟燭位置,移動光屏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又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樣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3 cm,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移動的距離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cm。 10.0照相機左小于(4)在圖乙的實驗中,保持凸透鏡和蠟燭的位置不變,換用焦距為20 cm的凸透鏡繼續實驗 (填字母)。 A.向左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縮小的清晰的實像B.向左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C.向右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清晰的像C(5)實驗時,若一只昆蟲落在了凸透鏡上,光屏上 (選填“有”或“沒有”)昆蟲的像。 沒有方法點撥:1.凸透鏡成像特點: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異側倒,虛像同側正。2.在實驗中,若透鏡被遮擋或殘缺,不會影響成像的完整性,只是透鏡會聚的光減少,像會變暗。考點二 由物、像位置關系判斷成像性質【例2】當物體距凸透鏡20 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一個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等大的清晰的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cm。若將此物體向透鏡靠攏,在移動光屏的過程中,像逐漸變 。當物體移到離凸透鏡10 cm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也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通過凸透鏡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物體的像。 倒立10大不能方法點撥:成實像時,由物、像位置關系判斷成像性質的方法:當u>v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u=v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當u考點三 凸透鏡焦距的判斷【例3】如圖所示是航天員王亞平在神舟十號進行“太空授課”時的情景。若她的臉離水球球心的距離是30 cm,則該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15 cm C.20 cm D.40 cmA方法點撥:成像性質 倒立、縮小的像 倒立、等大的像 倒立、放大的像 不成像 正立、放大的像u與v的關系 u>v u=v u焦距f大小 fv f=u f>u考點四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例4】小明是集郵愛好者,他用焦距為10 cm的放大鏡去觀察郵票,為看清楚郵票上的細微之處,郵票與放大鏡的距離應該______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cm,此時他觀察到的應該是____ (選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選填“實”或“虛”)像。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應將放大鏡離該郵票 (選填“遠”或“近”)一些。 小于正立虛遠方法點撥: 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先確定物距與焦距(或物距與像距)的關系,判斷成像性質,再根據成像性質判斷出應用這一原理的光學儀器,結合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動態變化進行分析判斷。注意:根據成像性質也可以判斷出物距與焦距(或物距與像距)的關系。1.如圖所示,最近流行的“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方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手機的攝像頭相當于凹透鏡B.為了使身后的人能全部被攝入鏡頭,應將自拍桿拉長C.手機鏡頭上的灰塵會被拍攝在照片上D.利用自拍桿可以減小物距,擴大取景范圍達標檢測B2.某組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透鏡和光屏的位置調到如圖所示位置時,光屏上恰好能觀察到一個清晰的蠟燭火焰的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D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0 cmB.將蠟燭移動到20 cm處時,移動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C.將蠟燭移動到35 cm處時,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應向右移動光屏D.將蠟燭移動到45 cm處時,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應向右移動光屏3.公元前2世紀,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淮南萬畢術》就有光學、力學、聲學、磁學、熱學方面的內容,其中記載冰透鏡“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其描述的現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這是光的反射現象B.冰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C.“舉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鏡正對太陽光D.“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鏡的焦點. .A4.如圖所示,MN 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為蠟燭,A'為蠟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確定凸透鏡的位置及其焦點,并將它們畫出來。5.如圖所示,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測量焦距:讓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正對著凸透鏡照射,左右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測得凸透鏡的焦距f= cm。 (2)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調到 。 15.0同一高度 (3)當蠟燭距凸透鏡45 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依據此原理,人們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 (4)將蠟燭向凸透鏡靠近,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 縮小實照相機物距小于焦距 (5)小明在如圖所示位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老師要求他在凸透鏡不動的情況下,讓在光屏上的實像變大些,小明應當把蠟燭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同時把光屏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 靠近遠離(共21張PPT)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物理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新課標要求學習導引考點解讀目錄達標檢測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2.3.5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例7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在放大鏡、照相機中的應用。學習導引1.生活中的透鏡。(1)照相機:鏡頭是一個 透鏡,透鏡距離物體的距離 (選填“較近”“較遠”或“很近”),成 、 的 像。 (2)投影儀:鏡頭是一個 透鏡,透鏡距離物體的距離 (選填“較近”“較遠”或“很近”),成 、 的 像。 凸較遠倒立縮小實凸較近倒立放大實(3)放大鏡:鏡頭是一個 透鏡,透鏡距離物體的距離 (選填“較近”“較遠”或“很近”),成 、 的 像。 2.實像由來自物體的光 而成, 用光屏承接,物和實像在凸透鏡的 。 3.虛像是出射光線的 相交而成的, 用光屏承接,人眼 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從虛像的位置發出的,物和虛像在凸透鏡的 。 凸很近正立放大虛會聚能兩側反向延長線 不能逆著同側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一 照相機成像【例1】如圖所示是一臺照相機的原理圖,其中鏡頭相當于一個 ,物體到鏡頭的距離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到鏡頭的距離,物體在膠卷上成一個 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 凸透鏡大于倒縮小方法點撥:照相機的成像特點1.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物和像在凸透鏡的兩側。3.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像到凸透鏡的距離。4.物體靠近照相機鏡頭,像變大;物體遠離照相機鏡頭,像變小。考點二 投影儀成像【例2】如圖所示投影儀,它由凸透鏡、平面鏡、光屏等組成。其中凸透鏡是使投影片通過透鏡成 、 的實像。平面鏡的主要作用是用來 射光線,使像成在屏幕上。若想使屏幕上的字變得大些,應將凸透鏡向 (選填“上”或“下”)調,同時將投影儀遠離屏幕。 倒立 放大反下方法點撥:投影儀的成像特點1.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物和像在凸透鏡的兩側。3.物到鏡頭的距離小于像到凸透鏡的距離。4.要使像變大,則需要減小物到鏡頭的距離。考點三 放大鏡成像【例3】如圖所示,小玲手持的是一個 (選填“凸”或“凹”)透鏡,我們通過透鏡看到小玲的“眼睛”其實是一個放大的 (選填“正”或“倒”)立的 (選填“實”或“虛”)像。若把透鏡稍 (選填“靠近”或“遠離”)小玲眼睛一些,我們將看到小玲的眼睛更大一些。 凸正虛遠離方法點撥:放大鏡的成像特點1.正立、放大的虛像。2.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3.放大鏡離被觀察的物體越近,所成的像越小。4.物體在一倍焦距內越靠近焦點,所成的像越大。考點四 實像和虛像【例4】下列各種“成像”中,關于其對應成像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孔成像”——像是等大、倒立的虛像B.“平面鏡成像”——像是等大、正立的虛像C.“照相機成像”——像是縮小、倒立的實像D.“放大鏡成像”——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A方法點撥:1.實像: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能被眼睛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實像有:小孔成像、照相機成像、投影儀成像。2.虛像: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能被眼睛觀察。生活中常見的虛像有:平面鏡成像、眼睛看到水中的魚、放大鏡成像。1.下列光學器材在使用時,能使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是( )A.幻燈機 B.放大鏡 C.照相機 D.投影儀達標檢測C2.小紅對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和對應解釋,正確的是( )A.照相機——利用了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的原理B.投影儀——利用了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C.放大鏡——利用了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D.望遠鏡——利用了凹透鏡成像原理B3.如圖所示是用放大鏡觀察一只螞蟻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螞蟻的像是實像B.螞蟻的像是虛像C.物距大于一倍焦距D.放大鏡靠近螞蟻時,所成的像變大B4.關于凸透鏡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成的像都是縮小的實像B.投影儀中的投影片應該放在距離鏡頭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地方C.照相時,景物應該在鏡頭2倍焦距以內的位置D.使用放大鏡時,物體應放在大于鏡頭焦距以外的地方B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照相機、幻燈機的鏡頭都相當于一個凸透鏡B.使用幻燈機時,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燈片應正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鏡,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鏡能成等大的實像A6.如圖所示是幻燈機的工作原理圖。幻燈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鏡。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 (選填“正著”或“倒著”)插入架上。用強光照射幻燈片,幻燈片上的畫面在屏幕上形成 (選填“實”或“虛”)像。 凸透倒著實7.如圖所示是張老師利用手機直播網課的情景。手機的鏡頭相當于 。當手機取景框內只看到電子白板時,為了讓同學們同時看到兩邊黑板上板書的文字,手機應該 (選填“遠離”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凸透鏡遠離縮小(共23張PPT)第5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物理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新課標要求學習導引考點解讀目錄達標檢測說明:加“ ”的是變動內容,加“ ”的是新增內容。新課標要求內容要求 2.3.5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活動建議:用凸透鏡制作簡易望遠鏡,用其觀察遠處的景物。學習導引1.望遠鏡(1)結構: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 ,靠近 的叫作目鏡,靠近 的叫作物鏡。 凸透鏡眼睛被觀察物體 (2)原理:物鏡相當于一個 的鏡頭,能成一個 、 的 像;目鏡相當于一個 ,能成一個 、 的 像。 2.我們能不能看清物體, 起著重要作用;視角越 ,我們看物體就越清楚。 照相機倒立縮小實放大鏡正立放大虛視角大考點解讀————敲重點————考點一 望遠鏡【例1】一般天文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使用的都是 透鏡, 鏡的焦距較大。當被觀察物體在物鏡的兩倍焦距以外時,物體成一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然后這個像再經過目鏡 (選填“放大”或“縮小”),觀察者就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凸物縮小實放大方法點撥:望遠鏡的原理 先使物體在近處成像,再擴大視角;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利用增加物鏡口徑進行亮度調節。光路圖:考點二 制作望遠鏡【例2】制作望遠鏡。項目主題 制作望遠鏡項目情境 科學家利用巨大的天文望遠鏡接收來自遙遠星系的信息。通過分析這些信息,人們對宇宙了解得越來越深人了。請你根據透鏡成像的知識,利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制作一個簡易單簡望遠鏡觀察校園內遠處的物體。項目主題 制作望遠鏡活動任務一 了解望遠鏡的成像原理驅動性問題1 你能利用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模擬望遠鏡,并解釋望遠鏡的成像原理嗎 如圖所示為雙凸單簡望遠鏡的成像原理,其中靠近被觀測物體的 (選填“甲”或“乙”)為物鏡,物體經物鏡成 (選填“正立”或“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虛”或“實”)像。 (選填“甲”或“乙”)為目鏡,它能將物鏡所成的像進行放大,放大后即圖中的 A"B" (用圖中字母表示),為 (填“虛”或“實”)像。 乙倒立縮小實甲虛項目主題 制作望遠鏡活動任務二 制作簡易單簡望遠鏡驅動性問題2 2.1確定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已知簡易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其中f物為物鏡的焦距,f物為目鏡的焦距。若此次制作的望遠鏡的放大倍率為3 ,手邊有一個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作為目鏡,則還需購買一個焦距為 cm的凸透鏡作為物鏡。 2.2選擇目鏡與物鏡為了增大進光量,使成像更清晰:①選擇直徑較 (選填“大”或“小”)的凸透鏡作為物鏡; ②選擇焦距較 (選填“短”或“長”)的凸透鏡作為目鏡。 2.3制作簡易單簡望遠鏡如圖所示,根據所選凸透鏡的直徑,利用數學知識計算相關尺寸,選擇瓦楞紙、PVC管等作為鏡簡進行組裝。30大短活動任務三 用自制單簡望遠鏡觀察校園內遠處的物體一只手握住物鏡鏡簡保持不動,另一只手不斷調整目鏡鏡簡的位置,直到在望遠鏡中看到校園內遠處物體清晰的像為止。此時遠處物體通過自制望遠鏡成的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 反思問題 3.1如何觀察到正立的像 我們通過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自制的望遠鏡看到的校園景象是倒立的,結合本章所學知識,請你給出一種解決方案使能看到正立的像: 。 倒立放大將目鏡改為凹透鏡(合理即可)拓展問題 3.2望遠鏡是如何將遠處的物體在“眼睛”中放大的 目鏡成的放大的像并沒有比遠處真實的物體大,但人眼能通過望遠鏡看清遠處的物體,因為望遠鏡所成的像在人眼中所占的視角比較 (選填“大”或“小”)。 如圖所示,請利用視角的知識解郫等寬的林蔭小道遠處君起來比較窄的原因: 。 大物體的大小一定時,距離近的物體視角大 考點三 探索宇宙【例3】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 率先使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天體間相距遙遠,天文學中常用 作為長度單位。 伽利略光年方法點撥: 天文學中常采用“光年”作為長度單位,1光年表示光在真空中傳播1年通過的距離。1.關于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它的物鏡是凸透鏡,目鏡是凹透鏡B.它的目鏡能用來矯正近視眼C.它的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D.夜晚用望遠鏡觀察星空,能看到天體(行星)被放大的像達標檢測C2.用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望遠鏡觀察物體時,物體經過物鏡所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實像B.正立、放大的虛像C.倒立、縮小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實像C3.項目學習小組在“自制望遠鏡”活動中選擇了兩塊透鏡,將其中一塊透鏡正對太陽光,觀察到地面上出現了明亮的光斑,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透鏡是凹透鏡B.該透鏡對光具有發散作用C.該透鏡可用來制作望遠鏡的物鏡D.可以使用這種透鏡來矯正近視眼C4.制作望遠鏡。材料:準備兩個 鏡,一個焦距比另一個稍大一些,兩個與透鏡尺寸差不多大小的硬紙筒,大紙筒可套進小紙筒。紙筒也可自己制作。 制作:將焦距較大的透鏡作為 鏡,較小的作為 鏡,分別將它們固定在大小兩個紙筒中,如圖甲所示。 使用:將物鏡對準遠處的物體,不斷推拉小紙筒,直到看到清楚放大的像為止。凸透物目原理:如圖乙所示,從遠處物體射到物鏡上的光線是平行的,經物鏡后,在焦點外距焦點很近的地方,得到物體的 立、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 像。目鏡的前焦點和物鏡的后焦點是重合在一起的,所以像位于目鏡和它的焦點之間離焦點很近的地方,像對于目鏡來說是物體,它對于目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 像。這樣,當我們對著目鏡進行觀察的時候,進入眼睛的光線就好像是直接從這個像射來的。 倒縮小實放大虛5.如圖所示表示一種光學儀器的原理,圖中L1是物鏡,L2是目鏡。這種儀器是 (選填“望遠鏡”或“顯微鏡”),目鏡的作用相當于 (選填“放大鏡”或“投影儀”)。 望遠鏡放大鏡6.如圖所示為一種望遠鏡內部部分光路圖,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O1為物鏡光心,F1為物鏡焦點,O2為目鏡的光心,F2為目鏡焦點。(1)物體AB通過物鏡成一個 (選填“正立”或“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此時物鏡的成像原理與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2)通過該望遠鏡觀測物體AB時,會看到一個箭頭向 (選填“上”或“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 倒立縮小照相機下縮小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 透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2 生活中的透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3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4 眼睛和眼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5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五章 總復習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