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5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1.了解望遠鏡的基本原理(1)望遠鏡的結構:有一種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如圖5-5-1甲),靠近眼睛的叫作________,靠近被觀測物體的叫作________。圖5-5-1目鏡物鏡(2)望遠鏡成像原理: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_____(填“實”或“虛”)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用來把這個________像放大。圖5-5-1實放大鏡實(3)視角:物體對眼睛所成視角(如圖5-5-1乙)的大小不僅和________________有關,還和_________________有關。物體離眼睛越近,視角就越____(填“大”或“小”),這就是物體看起來近大遠小的原因。用望遠鏡觀察物體時,物鏡成________(填“放大”或“縮小”)的像,但像離眼睛較近,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變得很________(填“大”或“小”),所以會感到物體被放大了。圖5-5-1物體本身大小物體到眼睛的距離大縮小大(4)放大倍率:望遠鏡的放大倍率等于物鏡焦距同目鏡焦距 之比,即 。物鏡的焦距越________,目鏡的焦距越________,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就會越大。一般來說,目鏡的焦距不能太短,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像差。物鏡的焦距也不能太長,否則在望遠鏡里看到的景物范圍太窄小。一般以 倍為宜,倍數過大時,成像清晰度就會變差,同時抖動嚴重。超過12倍的望遠鏡一般使用三角架等方式加以固定。圖5-5-1大小(5)相對口徑:口徑與物鏡的焦距的比,即 。相對口徑越大,望遠鏡的聚光本領就越強,在望遠鏡里看到的天體就越明亮。(6)視場:在望遠鏡里看到的景物范圍。對同一架望遠鏡來說,視場同物鏡的焦距有關,一般來說,物鏡的焦距越大,放大率就越大,但視場會越小,看到的景物范圍就越小。2.設計簡易望遠鏡(1)確定望遠鏡的放大倍率:自制的望遠鏡可以采用單片的凸透鏡作為目鏡和物鏡。為了讓成像質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過大,取放大倍率為______倍即可。(2)選擇物鏡和目鏡:根據放大倍率的要求,選擇適當焦距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在選擇兩塊凸透鏡時,應選擇焦距較____、直徑較____的凸透鏡作為物鏡,焦距較____、直徑較____的凸透鏡作為目鏡。測量凸透鏡的直徑,以便制作直徑合適的鏡筒。大大小小圖5-5-2(3)設計鏡筒:在用望遠鏡對不同遠近的物體進行觀察時,需要調節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觀察最遠處的物體時,兩塊凸焦距之和大透鏡間的距離約等于兩塊凸透鏡的___________;觀察較近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間的距離要稍____一些。如圖5-5-2所示,為便于調節,整個鏡筒做成兩節,一節是物鏡鏡筒,一節是目鏡鏡筒。物鏡鏡筒的直徑約等于物鏡的直徑,物鏡鏡筒的長度約等于物鏡的焦距。目鏡鏡筒的直徑等于目鏡的直徑,目鏡鏡筒的長度比目鏡焦距長 。目鏡鏡筒的外徑等于物鏡鏡筒的內徑,使得目鏡鏡筒既能插入物鏡鏡筒,又能貼得比較緊,便于前后調節。3.制作及調試望遠鏡(1)所需器材:兩塊直徑、焦距不同的凸透鏡、黃板紙、牛皮紙、半透明紙、膠水、美工刀、剪刀、直尺、墨汁、芯柱等。(2)物鏡鏡筒的制作:用長度稍長于物鏡焦距、直徑約等于物鏡直徑的圓管做芯柱。物鏡鏡筒用黃板紙條卷繞兩三層制作。先把黃板紙切成寬的紙條。把做最里層的黃板紙條一面涂上墨,等墨干透后再制作鏡筒。卷繞第一層注意注意使墨面朝里(以消除雜散光),并要求紙條一圈緊挨一圈,不能有間隙,也不能重疊。在鏡筒的兩端和紙條的接頭處,要用涂有膠水的牛皮紙固定好。 第一層卷好后,在外面涂上膠水,然后卷繞第二層。注意第二層的卷繞方向和第一層相反。依次類推一般卷三層黃板紙就足夠了,在鏡筒的最外面糊上一層牛皮紙。鏡筒卷好后稍晾一會把芯柱抽出,然后將其豎直放在室內晾干。鏡筒卷得比需要稍長一些,卷好晾干后再用鋒利的美工刀截成需要的長度。(3)目鏡鏡筒的制作:用一根直徑約等于目鏡的圓管做芯柱,目鏡鏡筒的卷繞方法與物鏡鏡筒基本相同,要注意使目鏡鏡筒的外徑約等于物鏡鏡筒的內徑。當目鏡鏡筒外徑卷繞到已經接近物鏡鏡筒內徑的時,通過糊牛皮紙來逐漸達到要求。(4)鏡片的安裝:為了把鏡片定位,可在鏡片上加套筒。此外,在目鏡鏡筒的末端,加一段卷紙,以免目鏡鏡筒滑進物鏡鏡筒。安裝鏡片時要使物鏡和目鏡的光軸和鏡筒的中心線重合,這是制作望遠鏡的一個難點。①安裝物鏡:把初步裝上物鏡的物鏡鏡筒對著遠處的燈光,在物鏡鏡筒上沒有物鏡的一端蒙上一層半透明紙,使遠處燈光通過物鏡成像在半透明的紙中央。然后不改變物鏡鏡筒的放置方向,轉動鏡筒,如果遠處燈光的像始終落在半透明紙的中央,說明物鏡的主光軸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此時就可以把物鏡固定下來,否則需要適當調整物鏡位置,直到符合要求為止。②安裝目鏡:物鏡調整好之后,就把物鏡鏡筒的半透明紙撕掉,把初步裝上目鏡的目鏡鏡筒插入物鏡鏡筒內;將整架望遠鏡仍然對準遠處燈光,并用眼睛觀測,前后調節目鏡鏡筒的位置,使遠處燈光落在望遠鏡看到的視場中央,然后保持物鏡鏡筒不動,只轉動目鏡鏡筒,若遠處燈光始終在視場中央,則說明目鏡的主光軸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此時可以把目鏡固定下來。這樣,一架簡易的望遠鏡就做成了。(5)試用與調整:通過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物體。在觀察時要通過對鏡筒長度的調節,改變物鏡與目鏡間的距離,直到在望遠鏡中看到遠處物體清晰的像為止。4.反思與拓展(1)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使用,先看遠處的物體,調整兩個凸透鏡的距離,你看到了什么?再調整兩個凸透鏡間的距離看近處物體?你又看到了什么?答: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使用,先看遠處的物體,可以作為望遠鏡,看近處的物體,可以作為顯微鏡。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使用,看遠處的物體時,物鏡使遠處的物體成倒立縮小實像,成在目鏡的焦距以內,目鏡使像再次成正立放大虛像——望遠鏡原理;看近處的物體,物鏡使物體成倒立放大實像,像在目鏡焦距以內,目鏡使像再成正立放大虛像——顯微鏡原理。(2)使用兩塊凸透鏡制作的望遠鏡,用其觀察到的遠處物體的像是倒立的,怎樣才能通過望遠鏡看到正立的像呢?①改進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制作和調節。②改進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制作和調節。在兩塊透鏡之間加上一個逆置棱鏡(答案合理即可)用一個反射鏡取代物鏡圖5-5-3③改進方案三:觀察如圖5-5-3所示的光路圖可知,可以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制作和調節。把目鏡換成凹透鏡(3)伽利略望遠鏡和開普勒望遠鏡的成像原理如圖5-5-4所示。伽利略望遠鏡的鏡筒較短,結構簡單,但視野較小;開普勒望遠鏡的鏡筒較長,視野較寬,放大倍數更大。圖5-5-4①這兩種望遠鏡都是________(填“反射式”或“折射式”)望遠鏡,光束進入物鏡并被折射時,由于透鏡對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因此成像的焦點______(填“不同”或“相同”),導致成像模糊,在明亮物體周圍產生“假色”。折射式不同圖5-5-4②這兩種望遠鏡的結構不同,伽利略望遠鏡的物鏡是凸透鏡,目鏡是________(填“凹透鏡”或“凸透鏡”),焦點在目鏡之______(填“前”或“后”);開普勒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焦點在目鏡之______(填“前”或“后”)。凹透鏡后前圖5-5-4③這兩種望遠鏡的成像特點不同,伽利略望遠鏡成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虛像,物鏡和目鏡之間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實像;開普勒望遠鏡成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虛像,物鏡和目鏡之間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實像。正立不存在倒立存在圖5-5-4(共26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目標素養 導航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1.認識凸透鏡的會聚 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鏡 成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 成像規律的應用 3.了解人眼成像的原 理,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 的成因與矯正方法 1.物理觀念:通過科學探究認識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能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形成透過現象認識規律的科學觀念2.科學思維:通過探究并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掌握分析論證的科學思維3.科學探究: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學習并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與技能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4.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知道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關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動 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形成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望遠鏡、顯微鏡等了解物理規律在生活與科技中的應用;結合“中國天眼”等一些重大發現了解宇宙探索的意義,體會探索與發現的精神和使命續表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1節 透鏡第1節 透鏡新知預習 導學知識梳理1.透鏡(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是________,它對光有______作用。(2)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是________,它對光有______作用。凸透鏡會聚凹透鏡發散2.有關透鏡的幾個概念(1)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______的直線叫作主光軸,簡稱______。(2)光心:在透鏡的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這個點的光傳播方向______,這個點叫作透鏡的光心。(3)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______的光會聚在________上的一點,這個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常用字母___表示。(4)焦距:______到凸透鏡______的距離叫作焦距。常用字母___表示。球心主軸不變平行主光軸焦點光心3.三條特殊光線圖5-1-1(1)平行于________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經過焦點,如圖5-1-1甲所示;經凹透鏡折射后向外發散,且其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如圖5-1-1乙所示。主光軸(2)經過______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如圖5-1-1丙所示。焦點(3)經過______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5-1-1丁所示。光心問題導思1.在一些森林地區,常見到警示牌上寫著:不要在林中隨便丟棄盛有飲料的透明飲料瓶。這是什么道理?答:盛有飲料的透明飲料瓶形狀是中間厚、邊緣薄,符合凸透鏡的形狀特點,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它能使太陽光會聚于焦點,容易使樹葉、樹枝或枯草燃燒,造成火災,所以不要在林中隨便丟棄盛有飲料的透明飲料瓶。2.有一個透鏡,不知道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請你簡要寫出三種判斷方法。答:①直接觀察,中間厚、兩邊薄的是凸透鏡(不提倡用手摸)。②將透鏡正對著太陽光移動,若在透鏡另一側能得到最小最亮的點,則為凸透鏡;若出現一個暗圈,則為凹透鏡。③把透鏡放在字的附近去看字,能將字放大的是凸透鏡,能將字縮小的是凹透鏡。第1節 透鏡重點直擊 導析典例精析知識點 透鏡對光的作用圖5-1-2例 圖5-1-2表示小欣用激光分別射向甲、乙兩透鏡后光的傳播路徑,由圖可知甲透鏡應是____透鏡,乙透鏡應是____透鏡。(均填“凹”或“凸”)【解析】由題圖知,光線經過甲透鏡后遠離主光軸,根據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可知甲是凹透鏡;光線經過乙透鏡后靠近主光軸且會聚于一點,則乙是凸透鏡。凹凸方法點撥 透鏡光路作圖中的三條特殊光線“平行過焦,過焦平行,過心不變”。針對訓練在圖5-1-3中畫出與入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圖5-1-3答:如答圖14所示答圖14第1節 透鏡素養達標 導練基礎鞏固1.有下列元件: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凸透鏡、凹透鏡,其中對光有發散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對光有會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凸面鏡、凹透鏡凹面鏡、凸透鏡圖5-1-42.如圖5-1-4所示,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將一張紙放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調整凸透鏡與紙的距離,紙上會出現一個很小、很亮的光斑,說明凸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此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是該凸透鏡的______。會聚焦距3.下列透鏡中,屬于凹透鏡的是( )CA. B. C. D.4.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 )DA. B. C. D.能力提升圖5-1-55.如圖5-1-5所示,光線會聚于 點,在虛線區域內放甲透鏡后,光線會聚于主光軸 上的 點;在虛線區域內換放乙透鏡后,光線會聚于主光軸上的 點。則( )A.甲是凸透鏡,乙是凹透鏡 B.甲、乙均是凸透鏡C.甲是凹透鏡,乙是凸透鏡 D.甲、乙均是凹透鏡圖5-1-5【解析】由題圖知,光會聚于 點,光經過甲透鏡后會聚在右側的 點,折射光線與原來的入射光線相比,更遠離主光軸,說明甲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是凹透鏡;光線經過乙透鏡后會聚在左側的 點,折射光線與原來【答案】C的入射光線相比,更靠近主光軸,說明乙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故C正確,A、B、D錯誤。圖5-1-66.將一副眼鏡放到物理書上方一定距離時,透過鏡片觀察到的現象如圖5-1-6所示。則可以判斷鏡片是( )CA.凸面鏡 B.凹面鏡 C.凹透鏡 D.凸透鏡【解析】由題圖可知,眼鏡放到物理書上一定距離時觀察到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則該鏡片是凹透鏡。7.圖5-1-7中畫出了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請完成光路圖。圖5-1-7答:如答圖15所示答圖158.在圖5-1-8中畫出通過凹透鏡的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圖5-1-8答:如答圖16所示答圖16綜合拓展9.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圖5-1-9),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 ;在凸透鏡遠離紙面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圖5-1-9A.一定小于B.一定等于C.一定大于D.可能小于,也可能大于【解析】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該光斑不是凸透鏡的焦點;這個光斑可能處于焦點之后,也可能處于焦點之前。由題意知,在凸透鏡遠離紙面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說明凸透鏡的焦點在光斑之前,因此一定小于 。故A正確,B、C、D錯誤。【答案】A圖5-1-9(共21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4節 眼睛和眼鏡第4節 眼睛和眼鏡新知預習 導學知識梳理1.眼睛的結構:_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體的像。晶狀體和角膜視網膜2.近視眼(1)癥狀:近視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體,看不清______的物體。近處遠處(2)原因:晶狀體太____(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太____(填“強”或“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因此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____(填“前”或“后”),到達視網膜時已經不是一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厚強前(3)矯正方法:戴____(填“凹”或“凸”)透鏡。凹3.遠視眼(1)癥狀:遠視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體,看不清______的物體。遠處近處(2)原因:晶狀體太____(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太____(填“強”或“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來自近處某點的光還沒有會聚成一點就到達視網膜了,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薄弱(3)矯正方法:戴____(填“凹”或“凸”)透鏡。凸4.遠點和近點:依靠眼睛調節所能看清的______和______的兩個極限點分別叫作遠點和近點。5.明視距離: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是____ 。最遠最近25問題導思1.根據眼睛的構造和成像原理,為了保護我們的視力,應該注意哪些用眼衛生習慣?答:三要: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看書寫字 后要到室外活動或向遠處眺望一會兒;要認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準確。四不看: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不在直射的陽光下看書;不躺臥看書;不在走路時看書。2.仔細觀察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它們有什么不同?如何判斷一副眼鏡的兩塊鏡片的度數是否相同?說明方法和理由。答: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遠視眼鏡是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度數越深的鏡片,對光的發散作用或會聚作用越強。我們透過鏡片近距離(距離相同)觀察書本上的字,放大或縮小的效果越明顯,表明度數越深。第4節 眼睛和眼鏡重點直擊 導析典例精析知識點 眼睛和眼鏡圖5-4-1例 現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圖5-4-1中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與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原理圖對應的是( )【解析】從物理學的角度上來講,形成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答案】A方法點撥 近視眼是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前,用凹透鏡矯正;遠視眼是近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后,用凸透鏡矯正。折光能力太強,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前方。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因此應當戴凹透鏡對近視眼進行矯正。針對訓練遠視眼產生的原因是( )CA.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變強 B.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變弱C.晶狀體變薄,折光能力變弱 D.晶狀體變薄,折光能力變強第4節 眼睛和眼鏡素養達標 導練基礎鞏固1.物體通過眼睛后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是( )CA.正立、縮小、實像 B.正立、縮小、虛像C.倒立、縮小、實像 D.倒立、縮小、虛像2.眼睛能清晰地看到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上 B.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前C.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后 D.近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后3.只要距離合適,遠處的物體和近處的物體人都可以看到,原因是( )CA.不斷改變像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B.不斷改變物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C.不斷改變晶狀體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視網膜上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4.(多選)下列關于近視眼和遠視眼的說法正確的是( )BCA.近視是由于眼球的晶狀體變厚,使焦距變長,遠處景物成像于視網膜后造成的B.近視是由于眼球的晶狀體變厚,使焦距變短,遠處景物成像于視網膜前造成的C.遠視是由于眼球的晶狀體變薄,使焦距變長,近處景物成像于視網膜后造成的D.遠視是由于眼球的晶狀體變薄,使焦距變長,近處景物成像于視網膜前造成的5.(多選)圖5-4-2是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圖5-4-2A.甲是遠視眼,應佩戴凸透鏡矯正B.甲是近視眼,應佩戴凹透鏡矯正C.乙是近視眼,應佩戴凹透鏡矯正D.乙是遠視眼,應佩戴凹透鏡矯正能力提升6.如圖5-4-3所示,小明將他的眼鏡放在紙面上,從圖中情景可判斷,他的眼睛( )B圖5-4-3A.是遠視眼B.是近視眼C.視力正常,眼鏡是太陽鏡D.一只眼睛視力正常,另一只是近視眼7.目前可通過手術治療近視眼,其方法可能是( )DA.利用手術把晶狀體加厚,從而改變它的折光能力B.利用手術把一個很薄的近視眼鏡片放入眼中,就像隱形眼鏡那樣C.利用手術改變睫狀體的收縮放松能力,從而改變晶狀體的彎曲度D.利用手術把晶狀體磨薄,改變它的折光能力綜合拓展8.透鏡焦距 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就越強。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叫作透鏡的焦度,用 表示,即 。平常我們說的眼鏡片的度數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鏡的度數是正值,凹透鏡的度數是負值。求:(1)焦距分別為和 的兩塊透鏡,其焦度分別為多少?(2)度和度的眼鏡片,它們的焦度是多少? 度的眼鏡片焦距是多少?解:(1)由題意知焦度,則焦距分別為和 的透鏡,其焦度分別為(2)由題可知,眼鏡的度數,則透鏡的焦度 眼鏡的度數; 則度和 度的眼鏡片,它們的焦度分別為而焦度,故 度眼鏡片的焦距為(共32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新知預習 導學知識梳理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實驗器材:________、光屏、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2)注意事項: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注意調整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處。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在光屏的中心能成一個完整、清晰的像。凸透鏡同一高度(3)成像示意圖(圖5-3-1):圖5-3-12.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及應用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倒立或 正立 放大、等 大或縮小 虛像或 實像______ ______ ______ 照相機______ ______ ______ 成像大小的分界點倒立縮小實像倒立等大實像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倒立或正 立 放大、等 大或縮小 虛像或實 像______ ______ ______ 投影儀不成像,獲得平行光 無窮遠 成像虛實的分界點______ ______ ______ 放大鏡倒立放大實像正立放大虛像續表問題導思1.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依次擺放好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總是找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是什么?答: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①當物距等于1倍焦距時,不成像;②當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③若像距太長,而光具座長度有限,則光屏上找不到像。2.根據實驗數據,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時,物距跟像距相比,哪個比較大?成縮小的像時,物距跟像距相比,哪個比較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凸透鏡所成的像有沒有正立的實像?有沒有倒立的虛像?答: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時,像距大于物距;凸透鏡成縮小的像時,像距小于物距。由此可得出結論:凸透鏡成像時,像隨像距的增大而增大。凸透鏡所成的像既沒有正立的實像,也沒有倒立的虛像。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重點直擊 導析典例精析知識點1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例1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將凸透鏡、蠟燭和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間位置的應是________。凸透鏡【解析】安裝“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的裝置時,凸透鏡在中間,蠟燭和光屏分居凸透鏡兩側。(2)調節好裝置,蠟燭在2倍焦距之外時,光屏上成______(填“放大”或“縮小”)、倒立的____(填“實”或“虛”)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縮小實照相機【解析】蠟燭在2倍焦距之外時,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這是照相機的成像原理。(3)將蠟燭移至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某處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燭焰中心下降 ,則光屏上的像會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動,移動的距離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向上大于【解析】將蠟燭移至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某處,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若燭焰中心下降 ,則像向上移動,且像向上移動的距離大于 。方法點撥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1),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2),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3),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應用于投影儀。(4)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針對訓練圖5-3-21.小偉用如圖5-3-2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 。(1)小偉在組裝器材時,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處,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圖5-3-2(2)實驗過程中,凸透鏡始終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線處。當蠟燭距離凸透鏡 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放大【提示】已知凸透鏡的焦距是 ,物距為,滿足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應用了該原理。圖5-3-2(3)接下來小偉將蠟燭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燭焰清晰的像,他應將光屏向______(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此時的像與步驟(2)中的像相比,大小將變____。靠近小【提示】物體遠離凸透鏡,像靠近透鏡且變小。圖5-3-2(4)如圖5-3-2乙所示,小偉將蠟燭固定在光具座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利用該成像規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___(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小偉發現,隨著蠟燭燃燒變短,燭焰在光屏上的像會向____移動。照相機上【提示】物體放在光具座刻度處時,物距是 ,滿足 ,成倒立、縮小的像,應是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所以當蠟燭燃燒變短時,像向上移動。知識點2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例2 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需要在空中的飛機上向地面照相,稱為航空攝影。若航空攝影使用的照相機的鏡頭焦距為 ,則底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 )CA.在之內 B.略小于C.略大于 D.等于【解析】在飛機上向地面拍照時,,故 ,即;由于物體距離凸透鏡非常遠,可近似認為物體在無限遠處,故成像位置非常接近焦點處,則底片到鏡頭的距離略大于。方法點撥 凸透鏡成像規律要訣:1倍焦距分虛實,2倍焦距分大小;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物近像遠像變大;成虛像時,物遠像遠像變大。無限遠處的物體(近似平行光)成像位置接近焦點。針對訓練2.當燭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圖5-3-3所示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儀器正常使用時的成像特點與此相同的是( )C圖5-3-3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監控攝像頭3.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當物體距凸透鏡 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B.當物體距凸透鏡 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C.當物體距凸透鏡 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當物體距凸透鏡 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提示】焦距是,2倍焦距就是,故當物距大于 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素養達標 導練基礎鞏固1.學習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后,小明同學進行了下列總結,其中正確的是( )DA.縮小的都是實像,放大的都是虛像B.縮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C.實像和物體都在凸透鏡的同側,虛像和物體分別在凸透鏡的異側D.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2.下列關于實像和虛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A.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B.實像可以拍攝,虛像不能拍攝C.實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虛像不能用眼睛看到D.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虛像也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解析】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A正確;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實像和虛像都可以拍攝,B、D錯誤;實像和虛像都可以用眼睛看到,C錯誤。圖5-3-43.小明通過透鏡看到墻上的“物理世界”的“理世”二字的情境如圖5-3-4所示,關于這一現象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該透鏡是一個凹透鏡B.“理世”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C.“理世”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讓透鏡靠近墻一些,“理世”會變大4.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蠟燭放在如圖5-3-5所示的、、、 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探究后他歸納出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C圖5-3-5A.使蠟燭位于 點時,屏上出現放大的實像B.使蠟燭位于 點時,屏上出現縮小的實像C.使蠟燭位于 點時,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D.使蠟燭位于 點時,成縮小的虛像5.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另一側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只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相互調換,則( )BA.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像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D.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像,但是像的性質不能確定能力提升6.(多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凸透鏡、光屏和燭焰的位置如圖5-3-6所示時,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則( )BC圖5-3-6A.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C.把凸透鏡向左移動,調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變大D.把凸透鏡向右移動,調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變大圖5-3-77.(多選)某實驗小組用如圖5-3-7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置如圖5-3-7乙所示時,在光屏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B.圖乙中蠟燭燃燒變短時,光屏上燭焰的像上移C.照相機成像特點與圖乙中所成像的特點相同D.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蠟燭遠離凸透鏡,光屏向右移動,可再次呈現清晰的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解析】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匯聚于焦點 ,由題圖知透鏡的焦距為【答案】ACD,故A錯誤;圖乙中蠟燭燃燒變短時,光屏上燭焰的像上移,故B正確;題圖乙中,物距 ,像距,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幻燈機或投影儀,與照相機成像特點不同,故C錯誤;因為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所以將蠟燭遠離凸透鏡,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應將光屏向靠近透鏡的方向向左移動,故D錯誤。題目要選出錯誤的選項,故選 。綜合拓展8.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課堂”中做水球實驗的情景如圖5-3-8甲所示,小明聽課時深受鼓舞,他發現此時的水球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于是用自制的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圖5-3-8(1)實驗中要調節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向水透鏡中注入水,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如圖5-3-8乙所示,該像是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的;此時若僅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則在光屏上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縮小能圖5-3-8(3)繼續注水,要使像清晰,可將光屏______(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由此說明注水越多,水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越____,焦距越____。靠近強小(4)在圖5-3-8乙所示的實驗場景下,小明把眼鏡放在蠟燭和水透鏡之間,如圖5-3-8丙所示,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當從水透鏡中抽出適量的水后,發現像再次變得清晰,由此判斷該眼鏡是________(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如果不抽水,將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動,也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凸透鏡左圖5-3-8(共19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新知預習 導學知識梳理1.照相機成像原理: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后會聚在______上,形成被照物體的像。照相時,物體離照相機鏡頭比較遠,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填“實”或“虛”)像。凸膠片縮小倒立實2.投影儀成像原理:投影儀是利用____透鏡來成像的。來自投影片的光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在屏幕上,形成圖案的像。投影片離投影儀鏡頭比較近,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填“實”或“虛”)像。凸放大倒立實3.放大鏡成像原理:放大鏡是一個____透鏡,把放大鏡放在物體跟眼睛之間,適當調整距離,我們就能看清物體的細微之處。其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填“實”或“虛”)像。凸放大正立虛4.實像與虛像實像:光通過凸透鏡射出后會聚而成的像。實像與物體分別位于凸透鏡的______。虛像:通過凸透鏡出射的光沒有會聚,只是人眼逆著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從虛像的位置發出的,物體和虛像位于凸透鏡的______。兩側同側問題導思1.小承所在班級拍攝班級集體照時,攝影師用鏡頭焦距不變的相機拍照,但看到兩邊有些同學沒有進入鏡頭,他及時進行了調整,順利完成了拍照。請你說說攝影師是怎樣進行調整的。答:兩邊有些同學沒有進入鏡頭,應將像調小,所以攝影師應將鏡頭遠離同學們一點;像變小后,像距也變小了,因此還應將暗箱的長度縮短一些。2.教室里使用投影儀上課,如何調節屏幕上像的大小?答:使屏幕上的像變大的辦法:減小投影片與鏡頭之間的距離,同時增大屏幕與鏡頭之間的距離。使屏幕上的像變小的辦法:增大投影片與鏡頭之間的距離,同時減小屏幕與鏡頭之間的距離。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重點直擊 導析典例精析知識點 生活中的透鏡例 如圖5-2-1所示,小軍拿一個直徑比較大的放大鏡,伸直手臂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可以看到物體的像,他觀察到的是( )圖5-2-1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縮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縮小的像【解析】放大鏡實際上是一個凸透鏡,用來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時,物體離凸透鏡較遠,成像情況與照相機相同,小軍觀察到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D方法點撥三種成像儀器的成像特點對比光學儀器 物與鏡的 距離 成像特點 相應透鏡調節方式照相機 較遠 縮小、倒立的實像;物與 像異側 物遠像近像變小,物近像遠像變大投影儀 較近 放大、倒立的實像;物與 像異側放大鏡 很近 放大、正立的虛像;物與 像同側 物遠像遠像變大針對訓練圖5-2-2透過一瓶礦泉水看物理課本的封面,看到的情景如圖5-2-2所示,下列光學設備的成像性質與此相同的是( )AA.放大鏡 B.投影儀 C.照相機 D.平面鏡【提示】圖示中“理”字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素養達標 導練基礎鞏固1.照相機鏡頭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后,會在膠卷上形成一個______(填“放大”或“縮小”)、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填“實”或“虛”)像。教學中的投影儀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鏡,投影片上的圖案經鏡頭后形成一個______、_____的像。凸透縮小倒立實凸透放大倒立圖5-2-32.圖5-2-3所示是幻燈機的工作原理圖,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要______(填“正著”或“倒著”)插入架上,用強光照射幻燈片,幻燈片上的畫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填“實”或“虛”)像。倒著實3.生活中的放大鏡是一個____(填“凸”或“凹”)透鏡,通過放大鏡觀察物體時,所看到的像與物體在放大鏡的____(填“同”或“異”)側,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就要使放大鏡適當______(填“遠離”或“靠近”)物體。凸同遠離圖5-2-44.如圖5-2-4所示,透過球形魚缸看到的金魚要比實際的魚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A.魚缸和水的形狀就像一個凸透鏡B.看到的魚是放大了的虛像C.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成像的原理與幻燈機的工作原理相同5.(多選)下列關于放大鏡、幻燈機、照相機的說法錯誤的是( )BDA.它們都是利用凸透鏡成像的B.用照相機拍照時像是正立的C.將幻燈片移近鏡頭時像變大D.用放大鏡看書,書與透鏡的距離減小時像變大能力提升6.下列關于實像與虛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A.人眼既能看到實像又能看到虛像,而屏幕上只能呈現實像,不能呈現虛像B.虛像是人們的幻覺,并沒有光線進入人眼,所以它既不能用光屏承接,也不能直接用眼看到C.由光的反射只能形成虛像,由光的折射只能形成實像D.平面鏡只能形成虛像,凸透鏡只能形成實像圖5-2-57.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調整鏡頭,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圖案清晰的像,如圖5-2-5。關于投影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A.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B.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可以改變光路C.載物臺上的投影片必須正著放置D.天花板上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綜合拓展8.制作模型照相機。器材:用硬紙板做成的甲、乙兩個粗細相差很小的紙筒(紙筒略粗),一個焦距為 的凸透鏡,一些塑料薄膜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1)請寫出制作模型照相機的主要的步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樣操作該模型照相機,才能夠看到清晰的像?(3)你看到的像與實物相比,有什么不同?(1)請寫出制作模型照相機的主要的步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紙筒甲的一端嵌上凸透鏡在紙筒乙的一端蒙上一層塑料薄膜把紙筒甲套入紙筒乙內(2)怎樣操作該模型照相機,才能夠看到清晰的像?答:把凸透鏡對著景物,拉動紙筒,改變透鏡到塑料薄膜的距離,就能夠在塑料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3)你看到的像與實物相比,有什么不同?答:看到的像與實物相比,像是倒立的、縮小的。(共35張PPT)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五章 溫故第五章 溫故知識清單第五章 溫故重難點解讀重難點1 透鏡光路作圖1.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凸透鏡 凹透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凸透鏡 凹透鏡①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 凸透鏡后過另一側的焦點 ②過凸透鏡光心的入射光線傳 播方向不改變 ③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凸透鏡 后平行于主光軸 ①入射光線的延長線過凹透鏡另一側焦點的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②過凹透鏡光心的入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③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2.畫圖時注意:光線畫實線,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虛線;畫光線時要帶箭頭;入射光線與對應的折射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能斷開。續表圖5-1例1 如圖5-1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鏡經折射后射到一個平面鏡上。請在圖中畫出射向凸透鏡的這束光的入射光和經平面鏡反射的光路,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解析】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因此入射光線應與主光軸平行。入射角是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由題圖可知入射角應為 ,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 。光路如答圖17所示。答圖17答:如答圖17所示方法點撥 畫光通過透鏡的光路圖時注意:①熟練掌握凸透鏡與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畫法;②光線畫實線,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輔助線、法線畫虛線;③畫光線時須標箭頭。針對訓練1.在圖5-2甲中畫出光線和 通過透鏡前后的完整光路,在圖5-2乙中作出點光源 通過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圖5-2答:如答圖18所示答圖18重難點2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1.透鏡成像的物距、像距和焦距的關系(1)當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2)當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3)當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4)當 時,在凸透鏡的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5)凸透鏡成像特點示意圖圖5-32.方法點撥(1)分界點:1倍焦距(焦點)分虛實,內虛外實;2倍焦距分大小,近大遠小。(2)實像和虛像:實像能用光屏來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3)動態特征: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成虛像時,物距減小,像距減小,像變小。例2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圖5-4(1)圖5-4甲是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和物距 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 。10【解析】凸透鏡成等大實像時,,在圖像上找到 的對應點,根據物距和焦距的關系求出凸透鏡的焦距。由圖像知凸透鏡成等大實像時,,即 。(2)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 處時,如圖5-4乙所示,在凸透鏡另一側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的實像。放大【解析】當時,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圖5-4(3)實驗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如圖5-4丙所示,因為近視眼鏡對光有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燭焰像,在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情況下,應將光屏______(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發散遠離【解析】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使原來會聚成像的光線推遲會聚,像遠離凸透鏡,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應使光屏遠離凸透鏡。圖5-4方法點撥 分析凸透鏡成像的圖像問題,關鍵是根據圖像上的點確定焦距 ,再結合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分析求解。針對訓練圖5-5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各元件的位置如圖5-5所示,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光屏上的像是一個倒立、放大的虛像B.此凸透鏡的焦距小于C.若將蠟燭向左移動,光屏也應向左移動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D.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上遠視眼鏡,則需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透鏡 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B.該透鏡的焦距小于C.將點燃的蠟燭移至距凸透鏡 處,不能觀察到燭焰放大的虛像D.透鏡位置不變,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也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提示】由于物距大于像距,因此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選項A錯誤;此時像距在1倍焦距至2倍焦距之間,即 ,故,故選項B錯誤;蠟燭距透鏡 ,可以觀察到正立、放大的虛像,故選項C錯誤;根據光路可逆的性質知,選項D正確。【答案】D實驗突破實驗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 方法 ①共軸調節: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整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 ,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這個像是倒立的還是正立的,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測量像距和物距 實驗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 方法 ③把蠟燭移向凸透鏡,讓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 ,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像的倒正和大小。測量像距和物距 ④把蠟燭再靠近凸透鏡,讓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在 ,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像的倒正和大小。測量像距和物距 實驗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續表實驗 方法 ⑤把蠟燭繼續靠近凸透鏡,讓蠟燭在凸透鏡的焦點上,移動光屏,看是否能夠成像 ⑥把蠟燭移動到凸透鏡的焦點以內,移動光屏,觀察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到燭焰的像;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觀察像的特點 實驗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續表注意 事項 (1)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光具座長度有限,要注意物距適當,否則像距太大,光屏接收不到像;此外,物體與光屏間距不能小于4倍焦距時,物與像的間距最小),否則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像(3)成虛像時,眼睛應從光屏一側透過透鏡觀察燭焰的像評估 交流 無論如何移動光屏均承接不到像,常見原因有:①凸透鏡、燭焰、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蠟燭在1倍焦距以內;③蠟燭在焦點上續表深入 拓展 (1)遮住凸透鏡一部分,仍能成像,且成像性質不變,但像變暗(2)蠟燭與光屏對調后,則原物距變新像距,原像距變新物距,像的大小與對調前相反(即若對調前成縮小的像,則對調后成放大的像,反之亦然),這也說明了光路的可逆性(3)換焦距較大或較小的透鏡后像的變化:焦距越小,會聚能力越強,相當于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焦距越大,會聚能力越弱,相當于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4)在圖像中,可根據 的點的坐標值確定凸透鏡的焦距,此時有續表例 如圖5-6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圖5-6(1)實驗前,調節裝置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同一高度上【解析】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須調節裝置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圖5-6(2)如圖甲所示,用平行光源沿主光軸照射凸透鏡,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 。10【解析】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焦點上,由題圖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圖5-6(3)如圖乙所示,凸透鏡固定在 刻線處,將點燃的蠟燭立在光具座 刻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________(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將蠟燭向右移動到 刻線處,應將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像,此時的像比剛才的要____(填“大”或“小”)些。圖5-6【解析】 ,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到 刻線處,此時的物距為,此時 ,,則應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實像。因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故此時的像比剛才的要大些。圖5-6(3)如圖乙所示,凸透鏡固定在 刻線處,將點燃的蠟燭立在光具座 刻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________(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將蠟燭向右移動到 刻線處,應將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像,此時的像比剛才的要____(填“大”或“小”)些。縮小照相機右實大圖5-6(4)實驗中,蠟燭燃燒不斷縮短,導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填“上”或“下”)移動。上【解析】實驗中,蠟燭燃燒不斷縮短,根據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方向知,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實驗拓展用如圖5-7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圖5-7(1)如圖5-7甲所示,凸透鏡的位置固定,將發光的小燈泡放在 刻度線位置時,移動光屏發現光屏上始終能呈現一個面積大小不變的光斑,則該透鏡的焦距為____ 。10圖5-7(2)小明用蠟燭代替小燈泡繼續做實驗,燭焰在圖5-7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放大(3)若想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得再大一些,在不改變凸透鏡位置的情況下,應將蠟燭向____(填“左”右或“右”)適當移動一段距離,再調整光屏的位置。圖5-7(4)在圖5-7乙中,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眼鏡,并將其靠近凸透鏡左側,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現清晰的像,說明老師所戴眼鏡的鏡片是____透鏡,老師的視力缺陷是______(填“近視”或“遠視”)。凹近視【提示】光源在焦點處時,經過凸透鏡得到一束平行光;將眼鏡放在透鏡的左側,光屏向右移才能接收到像,說明眼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是凹透鏡,即近視眼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 1 透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2 生活中的透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3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4 眼睛和眼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5.5 跨學科實踐 制作望遠鏡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