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科版 四年級上冊 《聲音》單元 5.噪聲控制 教學設計單元 《聲音》 課題 5.噪聲控制 課時 1核心 概念 3.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學習內容及要求 3.3 聲音與光的傳播 3~4年級 ④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學會保護聽力的常用方法。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學會保護聽力的常用方法。 知道音量分成“級”,其單位稱為“分貝”(dB)。 科學思維 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音量等級。 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設計隔音方案。 探究實踐 通過用分貝儀測量音量,感受音量等級。 通過閱讀、調查,了解噪音的危害并制定不同場景下適合的音量等級。 通過設計隔音方案,進一步鞏固對聲音的認識。 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隔音方法。 態度責任 1.善于觀察比較,發現現象中的本質。 2.養成遵守不同場景下適合的音量等級的習慣。 3.樂于與同伴交流、合作。 4.積極參與動手實踐和動腦改進。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設計隔音方案。教學 準備 教師:1.愛牛課件優化 教師: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分貝儀,發生器,紙盒,泡沫盒(比紙盒略小),毛巾;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上課 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 ……一、聚焦問題:聲音能給我們帶來什么?(預設5分鐘) 1.情境導入[材料準備:樂音音頻,噪音音頻,PPT] 談話:聽聽這兩段聲音,你有什么感受? 全班交流、分析。 小結:悅耳的聲音能讓我們心情舒暢;刺耳的聲音讓我們心慌煩躁。我們來了解噪音的危害。二、探索:噪音的危害和隔音方案(預設25分鐘) 1.閱讀理解[材料準備:噪音危害視頻,發生器,分貝儀,發生器,紙盒,毛巾,泡沫板,PPT] 提問:看了這段視頻,你知道了什么?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板書:噪音) 2.感受聲音 談話:人們為了更好地監測音量對人體的影響,把音量分成“級”,其單位稱為“分貝”(dB)。今天我們用分貝儀來測量聲音的音量,感受一下聲音的等級。 調查音量:對著分貝儀發出大小不同的音量,記錄分貝儀數據。 提問:根據分貝儀數據,確定出小組討論,回答問題,朗讀課文,不同情境下音量的等級嗎?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板書:小組討論 一級音量 面對面交流 二級音量 朗讀課文 三級音量 回答問題 四級音量) 小結:掌握好在不同場合所適合的音量等級,有利于相互交流,不給別人帶來煩惱。 3.保護聽力 提問1:你知道噪音對我們有哪些危害嗎?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提問2:保護聽力健康要做到什么呢?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4.控制噪聲 提問1:怎樣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方面,想辦法控制噪聲呢? 全班交流、分析。 提問2:怎樣做能使發聲器傳出來的聲音更小呢? 提問3:使用哪些方法和材料呢?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發生器最大音量放入紙盒中放入泡沫盒中包裹毛巾紙盒+泡沫盒+毛巾音量 (分貝)小結:在聲源周圍設置一些障礙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聲音的傳播。 提問4.從聲音的傳播方面我們采取設置障礙物的辦法來減少聲音的傳播。那么,從聲音的產生方面可以做哪些降低噪聲的方案呢?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分析。 小結:遵守公共秩序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三、研討和交流(預設5分鐘) 1.提問:樂音與噪音有什么不同? 2.提問:噪音有哪些危害? 3.提問: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聽力呢?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求其說明理由,訓練學生有理有據說明想法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證據證明的實證意識。四、練一練 一、選擇題 1.下面屬于噪聲的是( )。 A.震耳欲聾的搖滾樂 B.鳥兒歌唱 C.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D.小溪流動的“嘩嘩”聲 2.全國愛耳日是每年的( )。 A.3月3日 B.4月4日 C.5月5日 D.6月6日 3.從聲音傳播方面設計降低噪聲的方法是( )。 A.減小音量 B.阻隔聲音 C.禁止鳴笛 D.小聲說話 4.從聲源方面設計降低噪聲的方法是( )。 A.架設隔音墻 B.墻壁上貼泡沫板 C.把鬧鈴包起來 D.不大聲喧嘩 5.上課時回答問題,可以選擇用( )。 A.一級音量 B.二級音量 C.三級音量 D.四級音量 二、判斷題 1.噪聲讓人心慌煩躁。( ) 2.隨意鳴笛是不禮貌的行為。( ) 3.在公共場所可以隨意唱歌。( ) 4.只有減小音量才能降低噪聲。( ) 5.經常按摩耳部,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環。( ) 參考答案: 1.A 2.A 3.B 4.D 5.D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