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1測量——九年級數學華東師大版(2012)上冊課前導學一、知識詳解1.①操作方法:一名學生在直立于旗桿影子的頂端處,測出該同學的_______和此時____________.②點撥:把太陽的光線看成是平行的.∵ 太陽的光線是平行的,,∴,∵ 人與旗桿是垂直于地面的,,∴ △_____∽ △_____,,代入測量數據即可求出旗桿CD的高度.2.①操作方法:選一名學生為觀測者,在他和旗桿之間的地面上直立一根高度已知的標桿,觀測者前后調整自己的位置,使旗桿頂部、標桿頂部與眼睛恰好在同一直線上時,分別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測出 ______________即可求出旗桿的高度.②點撥:如圖,過點A作AN⊥ DC于N,交EF于M.△_____∽ △_____,,代入測量數據即可求出旗桿CD的高度.3.①操作方法:如圖,選一名學生作為觀測者.在他與旗桿之間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鏡子,固定鏡子的位置,觀測者看著鏡子來回調整自己的位置,使自己能夠通過鏡子看到旗桿頂端.測出此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____,然后測出_______________ ,就能求出旗桿的高度.②點撥:入射角=反射角.∵ 入射角=反射角,.∵ 人、旗桿都垂直于地面,,∴ △_____∽ △_____,代入測量數據即可求出旗桿的高度.二、題目速練1.如圖,利用標桿BE測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標桿BE高,測得,,則建筑物CD的高度是( )A. B. C. D.2.如圖,數學活動課上,為測量學校旗桿高度,小明同學在腳下水平放置一平面鏡,然后向后退(保持腳、鏡和旗桿底端在同一直線上),直到他剛好在鏡子中看到旗桿的頂端.已知小明的眼睛離地面高度為,量得小明與鏡子的水平距離為,鏡子與旗桿的水平距離為,則旗桿高度為( )A. B. C. D.3.據《墨經》記載,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學者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小孔成像”實驗,闡釋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小孔成像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光線經過小孔O,物體在幕布上形成倒立的實像(點A,B的對應點分別是C,D).若物體的高為,實像的高度為,則小孔O的高度為______.4.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桿子,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話的意思是利用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只要有合適的支點和合適的工具,就可以把地球輕松搬動.如圖1,這是用杠桿撬石頭的示意圖,當用力壓杠桿時,杠桿繞著支點轉動,另一端會向上撬起,石頭就被撬動了.在圖2中,杠桿的D端被向上撬起的距離,動力臂與阻力臂滿足(與相交于點O),則的長為________cm.5.某校社會實踐小組為了測量古塔的高度,在地面上C處垂直于地面豎立了高度為2米的標桿CD,這時地面上的點E、標桿的頂端點D、古塔的塔尖點B正好在同一直線上,測得米.將標桿向后平移到點G處,這時地面上的點F、標桿的頂端點H、古塔的塔尖點B正好在同一直線上(點F,點G,點E,點C與古塔底處的點A在同一直線上),這時測得米,米,請你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古塔的高度AB(結果精確到0.1米).答案及解析一、知識詳解1.①影長;旗桿的影長②;;2.①觀測者的腳到旗桿底端的距離,觀測者的腳到標桿底端的距離,標桿的高②;;3.①觀測者到鏡子的距離,旗桿底端到鏡子的距離,觀測者身高②;;二、題目速練1.答案:B解析:,,,,,即,.故選B.2.答案:B解析:如圖,由題意得,,,∴,∴,∵,,,∴,解得,故選:B.3.答案:48解析:,得,即,故答案為:4.8.4.答案:21解析:由題意得,,,,,,.故答案為:21.5.答案:68.7米解析:根據題意得,,,,.,,,解得米,,米.答:古塔的高度AB約為68.7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