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
3.1 光的傳播與色散
第三章 光和眼睛
雨過天晴,一條美麗的弧光帶懸掛在天空,十分壯麗。彩虹是如何產生的?
觀察與思考
花兒為什么這么紅?
綠葉為什么又是綠色?
觀察與思考
光使我們看見
周圍的世界
光使植物發
生光合作用
光能轉化電能
使汽車奔跑
光纖通信利用
激光傳遞信息
一、光能為我們做些什么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能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太陽、恒星、水母、螢火蟲等
火把、點燃的蠟燭、發光的燈泡等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思考:月亮是光源嗎?
我們所看到的月亮,只是反射太陽光而已,并不是月亮本身發光的,因此月亮不是光源!
提醒:行星、寶石、夜明珠、正在放映電影的銀幕不是光源。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下列物體: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陽、④鉆石、⑤電燈、⑥電視屏幕、⑦無影燈、⑧螢火蟲、⑨燈籠魚、⑩交通路牌。上述物體中一定是光源的是 ,一定不是光源的是 ,可能是光源的是 ,屬于人造光源的是 ,屬于自然光源的是 。
例
③⑤⑥⑦⑧⑨
②④⑩
①
⑤⑥⑦
③⑧⑨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通過樹叢的光束
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
夜晚霓虹燈射出的光束
猜一猜:觀察下列情景圖片,猜猜光是沿著怎樣的路徑傳播出去的呢?
猜想:光沿直線傳播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回想一下,夜晚用手電筒照射天空,光是怎樣的傳播的,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1: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筆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觀察光傳播的路徑。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2: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在物理學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將這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
光線
光束
注意:光是客觀存在的,但光線是表示光的一種理想模型.只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徑的一種方式,是用來表示光的線路,而不是光。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活動1:手影游戲
光在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光不能到達的區域便形成“影”。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活動1:手影游戲
光源
物體的影子
不透明物體
練一練:人沿著街道走向街燈,再從街燈下走遠,則他的影子長短變化是 ( )
A.變長 B.先變長再變短
C.變短 D.先變短再變長
D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日食的成因
當月球進入太陽與地球之間時,太陽的部分光線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陰影,此處的人看不到太陽,形成日食。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月食的成因
當月球進入地球的陰影區域時,太陽的光線無法照到月球,人無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現月食。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燭焰上部的光線,由于光沿直線傳播,通過小孔后,射到了下部;下部的光線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倒立的像。
小孔成像
思考:小孔形成的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小孔成像特點:
1.倒立的實像;
2.像的大小與孔到物體的距離、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
3.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孔的形狀無關。
光沿直線傳播
小孔成像原理:
應用實例:針孔照相機
二、光是怎么傳播的
打開燈,房間立刻被照亮,光傳播不需要時間。
不一定!也可能是光傳播得太快人們無法覺察到!
想一想:觀察小明和小華的對話,你認為誰說的對?為什么?
小明
小華
三、光的傳播速度
大量事實和實驗表明:光傳播也需要時間。在真空中,光傳播的速度是2.99792×108米/秒,這個距離相當于1秒繞地球赤道7.5圈。一般情況下真空中的光速取3×108米/秒(用 c 表示)。
太陽到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1.5×1011 m,太陽發出的光經過8分20秒到達地球。
8分20秒
三、光的傳播速度
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介質 光 速
真空
空氣
水
玻璃
3×108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約空氣中的3/4
約空氣中的2/3
三、光的傳播速度
聲和光的不同
聲音 光
真空不傳聲 光在真空中傳播最快
15℃空氣中聲速340m/s 空氣中光速近似3×108m/s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最慢 光在空氣中比在其他透明介質中傳播的快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三、光的傳播速度
太陽發出的光,照亮了地球,使萬物生輝。17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白色是最單純的顏色。
直到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玻璃三棱鏡使太陽發生了色散,這才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
四、光的色散
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從三棱鏡射出的光有什么變化?
活動2:光的色散
太陽光中的紅光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四、光的色散
1.太陽光(白光)可以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
結論
2.太陽光(白光)是復合光。
3.紅光、綠光、藍光等是單色光。
四、光的色散
彩虹是因雨后的天空懸浮著大量的細小水珠,太陽光照射到這些小水珠上時,被空氣中的水滴反射、折射而產生的色散現象。
天空中的彩虹是怎樣產生的?
四、光的色散
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歷史上曾多次出現“佛光”奇景。據目擊者說:“佛光”是一個巨大的五彩繽紛的光環,與常見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樣。“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線傳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D
練一練
四、光的色散
紅、綠、藍
被稱為光的“三基色”,利用這三種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來。
四、光的色散
放大鏡放大
彩色電視機里的各種顏色是怎樣產生的?
電視、電腦等彩色顯示屏幕上艷麗的畫面,就是由紅、綠、藍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
四、光的色散
光的直線傳播
光源
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傳播速度
條件:同種均勻介質
應用:激光垂直、影子、小孔成像等。
概念:表示光傳播的徑跡和方向的帶有箭頭的直線
真空中的光速為3×108 m/s
光的色散
光的三基色
把復合光分解成幾種單色光的現象
白光→紅、橙、黃、綠、藍、靛、紫
紅、綠、藍
課堂小結
2.在一張不透光的紙板上用針扎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讓白熾燈泡發出的光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在白紙上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____________(選填“圓形”或“燈絲狀”)的光斑,這是______________現象。
燈絲狀
小孔成像
1.下列四個詞語所描述的光現象中,表示能自行發光的是( )
A.金光閃閃 B.紅光滿面
C.火光沖天 D.波光粼粼
C
課堂練習
3.為了提高計時的準確性,大型國際比賽的賽道上都使用光電計時設備。但由于條件限制,一般的運動會都是由起點處的裁判員發令后開始比賽,終點處的裁判員通過秒表計時。為了計時準確,應該( )
A.看到冒煙開始計時,因為煙霧容易看清
B.聽到聲音開始計時,因為聲音容易聽清
C.看到冒煙開始計時,因為光速比聲速快
D.看到冒煙開始計時,因為光傳播不需要時間
C
課堂練習
4.如圖所示是兩根標桿及它們在燈光下的影子,請在圖中畫出光源的位置(用點P表示)。
P
課堂練習
5.在硬紙上穿個小洞,通過小洞向外看時,為什么眼睛離小洞越近,看到的范圍就越大?
答:因為只有物體上射出的光進入眼睛時,才能看見這個物體,當眼睛離小洞較遠時,能射入眼睛的光線范圍就較小,所以看到的范圍就較小;當眼睛離小洞較近時,能射入眼睛的光線范圍就增大,所以看到的范圍就增大。
課堂練習
6.“背日噴乎水,成霓虹之狀”描寫的是“人工虹”。該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
A.色散
B.直線傳播
C.漫反射
D.鏡面反射
A
課堂練習
7.用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發光區域是( )
A.紅、綠、藍 B.紅、黃、藍
C.紅、黃、紫 D.黃、綠、紫
A
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