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4.2 汽化和液化第2課時 液化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下面的景象你見過嗎?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觀察與思考水燒開時,水蒸氣從壺口逸出,水蒸氣是看不到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就凝結成小水珠。平常看到的“白氣”就是這些小水珠,而不是氣態的水蒸氣。用玻璃片可以接收到小水珠形成的水滴。這個現象說明什么?水蒸氣遇冷,降低到一定溫度時就會變成小水珠。這個現象叫做液化。觀察與思考物理學中,把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熱的水蒸氣遇冷的環境液化成小水珠一、液化清晨樹葉上的露珠玻璃片上的水珠冬天教室的玻璃上的水珠各種液化現象一、液化燒開水冒“白氣”冬天說話冒“白氣”各種液化現象一、液化我們把熱的水蒸氣放入冷的環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稱為冷卻法。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霧的形成都是因為氣溫下降使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一、液化使氣體液化的另一種方法:壓縮體積。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氣體經壓縮便于運輸、貯存和使用。打火機液化石油氣一、液化液化的兩種方式:冷卻法壓縮體積氣體液化后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一、液化讓我們做一個小實驗吧!取兩支溫度計,先觀察它們的示數。然后在其中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上有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濕,再觀察兩支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情況。結論:酒精蒸發時要從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吸收熱量,使溫度計示數下降。二、汽化吸熱、液化放熱液化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做一個小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吧!在試管A未放入容器B前,先用溫度計測出B中的水溫。再將試管A放放入B中,讓燒瓶內的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A中。水蒸氣在試管A中會遇冷液化為水。過一段時間再測容器B中的水溫。它的溫度是升高還是降低?這說明什么?二、汽化吸熱、液化放熱B中的水溫升高了,說明氣體液化放時會放出熱量,使周圍物體的溫度升高。液化的特點:①氣體液化時會放出熱量;②液化時可以提高周圍環境的溫度;③環境溫度越低,液化現象越明顯。二、汽化吸熱、液化放熱1.當水壺里的水沸騰時,為什么靠近壺嘴的一段看不見“白氣”,而在上面一段能夠看得見?2.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 ℃的水燙傷要嚴重得多,為什么 二、汽化吸熱、液化放熱1濕衣服晾一段時間會變干,這實際上是水的______過程,它是物態變化中的______現象的一種,它可以在______溫度下進行。2.一杯40℃的酒精,打開蓋子酒精不斷蒸發,余下的酒精溫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蒸發汽化任何低于二、汽化吸熱、液化放熱3、夏天扇扇子感到涼爽,這是因為( )A.扇來的風是涼的B.扇來的風把身上的熱吹掉了C.扇來的風能加快汗液蒸發從而加快從人身上吸熱D.扇風能使空氣溫度降低C二、汽化吸熱、液化放熱4、夏天游泳時,在水里不覺得冷,上了岸覺得冷,這是因為( )A.水的溫度高,空氣的溫度低B.空氣比水容易傳導熱量C.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要吸收熱量D.以上都不對C二、汽化吸熱、液化放熱課堂小結降溫加壓方 法液化液態氣態液化放熱汽化吸熱1.以下所述生活實例中,屬于汽化現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凍。B.夏天,剝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汽”。C.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來D.冬天,戴眼鏡的人剛進入溫暖的室內時,鏡片會變得模糊。C課堂練習2.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瓶裝礦泉水時,常會發現瓶的外壁“出汗”,這是因為( )A.水會從瓶內慢慢滲出。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來源:]C.瓶外壁的水不斷汽化。D.瓶周圍的空氣不斷凝聚。B課堂練習3.燒開水時,從壺嘴噴出大量“白汽”。關于這些“白汽”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態變化過程是( )A.液化過程B.汽化過程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D課堂練習4.如圖所示,用酒精燈給大燒杯中的水加熱,當大燒杯中的水沸騰時,問小試管中的水是否沸騰?為什么?大燒杯中水雖已沸騰,但小試管中的水不會沸騰,但溫度可達到沸點。因為小試管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熱達到沸點后,由于大燒杯中的水溫度也保持在沸點不變,小試管就不能繼續從大燒杯中吸熱了,所以小試管中的水只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