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代數(shù)式3.2 代數(shù)式的值第2課時 公式中的代數(shù)式求值學習目標:1. 能理解用公式描述同類事物中的某種數(shù)量關(guān)系.2. 經(jīng)歷公式中的代數(shù)式求值所體現(xiàn)的簡潔性和直觀性.3. 學會建立起數(shù)與形、數(shù)與式之間的聯(lián)系.重點:掌握各個常用公式并能在實際問題中表示.難點:在實際問題中能夠用公式熟練地表示出數(shù)量關(guān)系并準確求值.一、新課導入有些同類事物中的某種數(shù)量關(guān)系常常可以用公式來描述.要點探究知識點:公式中的代數(shù)式求值填空:(1) a,b 分別表示長方形的長和寬,則長方形的周長 l = ________,面積 S = _____, 當 a = 5 cm,b = 3 cm 時,l = _____cm,S = ____cm2;(2)a,b 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h 表示梯形的高,則梯形的面積 S = ,當 a = 2 cm,b = 4 cm,h = 5 cm 時,S = cm2.總結(jié)1. 熟練掌握公式;2. 根據(jù)題意列代數(shù)式并化簡;3. 將數(shù)據(jù)代入求值.例1 如圖,某學校操場最內(nèi)側(cè)的跑道由兩段直道和兩段彎道組成,其中直道長為 a,半圓形彎道的直徑為 b.(1)用代數(shù)式表示這條跑道的周長.(2)當 a = 67.3 m,b = 52.6 m 時,求這條跑道的周長(π 取 3.14,結(jié)果取整數(shù)).追問1 在第(2)問的基礎上,若小優(yōu)在此跑道上跑步,平均速度為 v 米/分,則跑兩圈用時多少分?追問2 當 v = 200 米/分時,小優(yōu)跑兩圈用時 分.例2 一塊三角尺的形狀和尺寸如圖所示,用代數(shù)式表示這塊三角尺的面積 S. 若 a = 10 cm,b = 17.3 cm,r = 2 cm,求這塊三角尺的面積(π 取 3.14).練一練:1. 小翼裝飾新家,為自己房間的長方形窗戶選擇了一種裝飾物——如圖所示的陰影部分 .(1)掛上這種裝飾物后,窗戶中能射進陽光的部分的面積是多少?(2)當 a = 3 m,b = m 時,求窗戶中能射進陽光的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結(jié)果保留 π )二、課堂小結(jié)1. (贛州·期末)某建筑物的地面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圖中各圖形均為長方形或正方形),請根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單位:米),解答下列問題:(1) 用含 x,y 的代數(shù)式表示陰影面積;(2) 圖中陰影部分需要鋪設地磚,鋪地磚每平方米的平均費用為 100 元,若 x = 6,y = 4,則鋪地磚的總費用為多少元?2.(改自云南·期中)銅錢是我國的早期貨幣,外圓內(nèi)方的構(gòu)造彰顯了數(shù)學之美,記它的圓的半徑為 a,中間方孔周長為 b.(1) 請用含有 a,b 的式子表示 3 個銅錢陰影部分的總面積;參考答案自主學習一、知識鏈接1. C = 2(a + b) S = ab 2. C = 4a S = a23. C = a + b + c 4.5. C = πd = 2πr S = πr26. S = 6a2 V = a37. S = 2(ab + bc + ac) V = abc合作探究一、要點探究探究點1:填空:(1) 2a + 2b ab 16 15(2) 15例1解:(1)兩段直道的長為 2a;兩段彎道組成一個圓,它的直徑是 b,周長為 πb.因此,這條跑道的周長為 2a + πb.(2)當 a = 67.3 m,b = 52.6 m 時,2a + πb = 2×67.3 + 3.14×52.6≈ 300 (m)因此,這條跑道的周長約為 300 m.追問1追問2 3例2 73.94 cm2練一練:解:(1)由圖可知,陰影部分為半徑為 b 的一個圓,所以窗戶中能射進陽光的部分的面積:4b·a - πb2 = 4ab - πb2.(1)當 a = 3 m,b = m 時,窗戶中能射進陽光的部分的面積:二、課堂小結(jié)當堂檢測1.解:(1) 陰影面積的面積為:x2 + 8(4 + x - y) = x2 + 8x - 8y + 32 (m2);(2) 當 x = 6,y = 4 時,陰影面積的面積為:62 + 8×6 - 8×8 + 32 = 84 m2.因為每平方米的平均費用為 100 元,所以鋪地板磚的總費用為:84×100 = 8400 (元).2.(1) 解:由題意可得3 個銅錢陰影部分的總面積為 3(πa2 - b2)= 3πa2 - 3b2.(2) 當 a = 3,b = 1 時,原式 ≈ 3×3×32 - 3×12 = 7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