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課時 用移項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學習目標:1. 通過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轉化的數學思想.2. 學會運用移項解形如“ax + b = cx + d”的一元一次方程,進一步體會方程中的“化歸”思想.重點:初步認識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形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難點: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一、新課導入1. 解方程: 6x - 20=3x + 10要點探究知識點: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問題:把一批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若每人分 3 本,則剩余 20 本;若每人分 4 本,則缺 25 本. 這個班有多少名學生?設這個班有 x 名學生.每人分 3 本,共分出 本, 剩余的 20 本,這批書共 本;每人分 4 本,需要 本, 缺的 25 本,這批書共 本.探究 如何解方程: 3x+20=4x-25典例精析例1 解下列方程:(1)3x+7=32-2x; (2)x-3=x+1.要點歸納:移項的目的是為了把所有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把所有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使得一元一次方程更接近“x = a”的形式.例2 某制藥廠制造一批藥品,若用舊工藝,則廢水排量要比環保限制的最大量還多 200 t;若用新工藝,則廢水排量要比環保限制的最大量少 100 t. 新舊工藝的廢水排量之比為 2 : 5,兩種工藝的廢水排量各是多少?練一練1.《九章算術》是世界上最早系統敘述分數運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項令人驚嘆的創造.請用方程解決《九章算術》第 7 章中的一個問題: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人數物價各幾何,其意是:有若干人共同買東西,若每人出 8 塊錢,則余 3 塊錢;若每人出 7 塊錢,則還少 4 塊錢.問一起買東西的人數和所買東西的價格各是多少.二、課堂小結移項(1) 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叫做移項.(2) 移項的依據是等式的性質1.解形如“ax +b = cx + d”的方程的一般步驟:(1)移項;(2)合并同類項;(3)系數化為1.1.判斷下列方程的變形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里打“√”;錯誤的在括號里打“×”,并改正.(1) 由 3+x=8 得 x=8+3; ( )(2) 由 6x=8+x 得 6x-x=-8; ( )(3) 由 4x=3x+1 得 4x-3x=1; ( )(4) 由 3x+2=0 得 3x=2. ( )2.解方程:(1) 4x + 3 = 2-x;(2) x+1=x-1;(3) 3x-7+4x=6x-2;(4) 6-8x=3x+3-5x.在植樹節活動中,七(1)班某小組的學生積極參加植樹活動,老師為大家提前準備了一定數量的樹苗.如果每人種2棵,那么還余3棵樹苗;如果每人種3棵,那么還少12棵樹苗.該小組有學生多少人 共有多少棵樹苗 參考答案新課導入x=10.課堂探究一、要點探究知識點:合作探究3x 加上 (3x + 20) 4x 減去 (4x - 25)例1 解:(1)移項,得3x+2x=32-7, 合并同類項,得5x=25, 系數化為1,得x=5.(2)移項,得x-x=1+3, -x=4, 系數化為1,得x=-8.例2 解:若設新工藝的廢水排量為 2x t,則舊工藝的廢水排量為 5x t. 由題意得5x - 200 = 2x + 100.移項,得 5x - 2x = 100 + 200.合并同類項,得 3x = 300.系數化為 1,得 x = 100.所以 2x = 200,5x = 500.答:新工藝的廢水排量為 200 t,舊工藝的廢水排量為 500 t.【練一練】解:設一起買東西的人數為 x 人.根據所買東西的價格不變,列得方程 8x-3=7x+4.移項,得 8x-7x= 4+3.合并同類項,得 x=7.所以,金額:8×7-3=53 元.答:一起買東西的人數為 7 人,所買東西的價格是 53 元.當堂檢測× × √ ×(1) (2) -4 (3)x =5; (4)3.解:該小組有學生 x 人.根據樹苗的數量一定,列得方程 2x+3=3x-12.移項,得 2x-3x=-12-3.合并同類項,得 -x=-15.系數化為 1,得 x=15.樹苗:2×15+3=33 (棵).答:該小組有學生 15 人,共有 33 棵樹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