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核心素養】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學案1.4 圓的周長(一)【素養目標】1.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找到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2.培養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了解轉化思想的運用。3.通過了解我國數學家對圓周率的研究史實,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習重點】探索、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學習難點】深入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學習過程】一、鏈接導入1.提問:請描繪出下面圖形的一周。小結: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2.算出下面圖形的周長。二、探究新知探究任務一:探究圓周長的意義及測量方法1.提問1:人們很早就發現,輪子越大,滾一圈就越遠。這是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問題2:如何測量車輪的周長呢?用圓片試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任務二:認識圓周率問題1: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問題2: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圓的周長與直徑也有倍數關系嗎 小組活動:找3個大小不同的圓片,分別測量出周長和直徑,做一做,填一填。提示:測量中會有誤差。可以多測量幾次求平均數。3.觀察表,你能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課堂練習1.教科書第10頁練一練第1題。2.教科書第10頁練一練第2題。3.教科書第10頁練一練第3題。4.公元263年左右,中國數學家劉徽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進一步得到圓周率小數點后7位的結果。如果下圖中線段AF表示一個圓的周長,那么這個圓的直徑可能是( )。線段AB B.線段AD C.線段CE參考答案:1.教科書第10頁練一練第1題。根據實際操作再計算,測量周長應接近31.4cm。2.教科書第10頁練一練第2題。3.教科書第10頁練一練第3題。圓形小鏡子的半徑是3cm,直徑則是6cm,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因此周長大于18cm,所以不夠。4.公元263年左右,中國數學家劉徽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進一步得到圓周率小數點后7位的結果。如果下圖中線段AF表示一個圓的周長,那么這個圓的直徑可能是(C)。A.線段AB B.線段AD C.線段CE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