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分析1.知道長度和時間的國際單位制,掌握長度、時間單位的換算關系。2.掌握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用鐘、表、秒表測量時間。3.了解長度測量的特殊技巧,知道測量誤差。課前準備學習目標課前準備教學分析學習重點 :認識常用的計時工具和長度測量工具,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學習難點 :長度的間接測量方法及長度測量中的誤差和錯誤的區別。學習方法 :通過實際情境理解長度和時間的概念,通過實際實驗學會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方法。學具準備:刻度尺、秒表、卷尺、三角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硬幣、鉛筆。教學內容01情境引入02互動新授03鞏固拓展04課堂小結點我喔情境引入情境一:我們先用眼睛直接判斷下圖中兩根小棒的長短,再用尺子測量一下,看看我們的感覺可靠嗎?情景引入情境二:看手表指示某一時刻時,自己閉上眼睛,估計閉眼1min時睜開,看手表過了多久,與同學們交流你對時間的感覺是否可靠。情境引入情境三:互相交流,對于20℃的氣溫,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和生活在寒冷地區的人感受一樣嗎?顯然,我們僅憑感覺對于某些物理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必須使用測量儀器進行測量,尺、天平、鐘表、溫度計等都是我們熟悉的測量儀器和工具。互動新授知識點一 長度的單位測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須首先規定它的單位。長度的基本單位是我們在小學已經學過的米。物理量的單位都有國際通用的符號,在國際單位制中,米的符號是m。單位互動新授想一想長度的其他單位1.比米大的單位有什么呢?2.比米小的單位還有什么呢?比米大的單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單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互動新授長度單位間的換算你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關系嗎?互動新授長度的估測生活中這些物體的長度都是多少呢?成年人走兩步的距離大約為1.5m。課桌的高度約為0.75m。中學生身高約為1.65m。教室門高約為2m。互動新授知識點二 長度的測量為了準確測量長度,人們設計、制造出了各種測量長度的工具。互動新授刻度尺的認識你認識刻度尺嗎?1.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在哪里呢?2.什么是刻度尺的量程呢?3.什么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呢?刻度尺的量程指的是刻度尺的測量范圍。指的是相鄰兩刻度線間的長度,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確程度。互動新授刻度尺的使用分小組進行討論如何使用刻度尺?1.“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2.“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平行。。3.“看”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與尺面垂直,不能斜視。4.“讀”讀數時,除讀出準確值外,還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記”記錄時,不但要記錄數值,還要注明測量的單位。互動新授練習使用刻度尺小活動活動1:測量課本及作業本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并交流。活動2:人體的哪些部位可以作為尺來估測物體的長度呢?比一比看誰知道的多。知識點三 時間的單位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為秒,符號是s。2、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鐘(min)。3、時間單位間的關系為:1h=60min 1min=60s互動新授知識點四 時間的測量互動新授想一想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呢?互動新授秒表的使用分小組進行討論如何使用秒表?2.“調”按下歸零按鈕(按鈕B)進行調節。3.“按”按動秒表控制按鈕(按鈕A)開始計時。4.“停”再次按動秒表控制按鈕(按鈕A)停止計時。5.“記”如圖所示,大表盤一圈是30s,每大格表示1s,每小格代表0.1s,小表盤一圈是15min,每小格表示0.5min,最后用小表盤數加上大表盤數。1.“觀”觀察弄清大表盤和小表盤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時間。互動新授時間的估算生活中的這些現象所用時間是多少呢?一首國歌的時間約為46s人的脈搏一分鐘跳動大約70次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為3s知識點五 誤差互動新授想一想大家在剛剛的測量過程中有沒有發現同一個物體,每個同學測量的結果會有不同?互動新授誤差和錯誤的定義誤差:在測量長度、時間等物理量時,由于所用儀器和測量方法的限制,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就是誤差。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盡量減小。錯誤:由于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等造成的。錯誤可以避免。互動新授減小誤差的方法減小誤差的方法:1、校準測量儀器2、改進測量方法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我們應該如何減小誤差呢?知識點六 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互動新授想一想下面這些物體的長度如何進行測量呢?一張紙的厚度硬幣的直徑輪子的周長互動新授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1、累積法先測量100張紙的厚度,用100張紙的厚度除以100即可得出1張紙的厚度。2、平移法借助其他工具,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換為可直接用刻度尺測量的長度3、滾輪法可用輪子沿曲線或直線滾動,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測出輪子的周長,用輪子周長乘圈數就可以得到被測曲線或直線的長度。1.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時,下面做法不正確的是( )。A.放置刻度尺時,刻度尺應沿所測長度放置,且必須從零刻度線量起B.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并要正對刻度線C.讀數時,根據所測長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線來讀取數據D.記錄時,要記下測量的數值和單位鞏固拓展A鞏固擴展【解析】使用刻度尺時,可以從零刻度線量起,也可以從整格刻度線量起,但是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2.下面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認真細致地測量可以避免誤差B.測量時未遵守儀器的使用規則會造成誤差C.測量時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錯誤是可以避免的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鞏固擴展D鞏固擴展【解析】在測量過程中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課堂小結2.刻度尺使用時要會“選”“放”“看”“讀”“記”。3.時間的基本單位為秒,符號為s。1.長度的基本單位為米,符號為m。4.秒表使用時讀數時應是“小表盤讀數+大表盤讀數”。5.誤差不可避免,可減小,錯誤可以避免。6.常用特殊的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有累積法、平移法、滾輪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