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4新版)蘇教版一上2.3《認識幾和第幾》(課件+教案+學案+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4新版)蘇教版一上2.3《認識幾和第幾》(課件+教案+學案+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3認識幾和第幾》教學設計
課題 認識幾和第幾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
教材分析 本節課旨在理解數的兩種不同含義,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教材通過學生排隊輪流投籃的場景,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借助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認識“幾和第幾”,理解這兩種表達方式的異同。借助“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引導學生形成說順序時應注意參照物的數或者不數。教材中“做一做”則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對于事物的順序由開端的不同會導致結果不同,靈活運用“幾”和“第幾”來描述物體的數量或位置,特別是當物體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時,能夠準確判斷并表達。
學習目標 1.學習目標描述:借助投籃的情境,通過數一數、說一說、指一指的活動,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2.學習內容分析:本節課的內容屬于數與代數領域,根據課程標準,一年級學生應初步認識數的概念,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解決問題,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在活動中初步形成數感,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
重點 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
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區分幾和第幾。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復習舊知:數一數、畫一畫、寫一寫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快看!籃球場上,小隊員們正整整齊齊列隊準備輪流投籃呢。今天,看看這些小隊員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數學思考?板書課題:幾和第幾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通過獨立數數,回顧數數的經驗,完成任務。 通過輪流投籃的場景,一面引導一年級學生有秩序活動,一面激發學生數學思考。
講授新課 任務一:理解事物的順序師: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師追問:你們同意嗎?誰有不同的意見?師:你們同意這位同學的說法嗎?你還能提出這樣有價值的問題嗎?和你的同桌互相提問并回答。 獨立思考+集體交流學生1提問:圖中有幾個小朋友?學生2答:圖中有5個小朋友。學生3提問:圖中戴藍色帽子的小朋友排第幾?學生4答:戴藍色帽子的小朋友排第4。學生5:我認為從后往前數,戴藍色帽子的小朋友排第2。學生6提問:戴涼帽的同學排第幾?學生7答:戴涼帽的同學從左數,排第5,從右數,排第一。 通過同桌交流及集體交流,能引導學生說出事物的順序,并理解數的方向不同,順序不同。
任務二:感悟事物的個數與順序關系師:請你繼續盯緊戴藍色帽子的小朋友,他排第4,那么他的前面有幾個人?后面又有幾個人呢?你能用畫一畫,數一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師:這個籃球小隊一共有多少人呢? 學生能使用自己的方法(畫一畫、數一數)來解決問題,并且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學生1:我是用數數的方法解決的,(邊指邊數)戴藍色帽子的小朋友前面有3人,后面有1人。 學生2:學生3:這個籃球小隊一共有5人。 通過獨立思考,集體交流,能夠準確得出事物的個數與順序之間的關系,并且引導學生使用畫圖的策略解決相關問題。 能夠用“數”的方式解決問題。
任務三:生活中的“幾和第幾”師:你能在生活中找出用“第幾”描述的事物嗎?例如,元元坐在中間這一列從前往后數的第3個。 學生能用準確的語言說出個人所在位置是“第幾”。學生1:我在我們這一列從前往后數的第2個。學生2:我在我們這一列從前往后數第1個,從后往前數的第6個。 學生4:我們這一列一共有6個人,我在從前往后數的第5個,從后往前數的第2個。 通過獨立思考,集體交流,能夠拓展交流說出生活中使用序數的情況。鍛煉學生用綜合性的語言完整描述。
課堂練習 基礎題1.涂4只。 涂第4只。 學生能按要求完成任務,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提高題2.
拓展題游在最前面,排第□。 排第□。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生1:我學到了從一個方向數,數到幾,這個人就排第幾。生2:我學到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數之前要想好從哪個方向數起。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
板書 幾和第幾 用圓圈5個小朋友,藍色圓圈表示戴藍帽子的小朋友,他前面有3個人,后面有1個人,一共有5個小朋友。
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排第1?誰排第 2 ?下山的動物呢?2.(1) 排第幾?他前面有幾人? 走后, 前面還有幾人?排第幾?3.一共有5輛車,大樹遮住了( )輛汽車,是第( )輛車和第( )輛車。
【綜合實踐類作業】請你找類似的卡牌,根據下面的問題與你的家人一起玩這個游戲吧。1.擺一擺,小貓排第四。2.擺一擺,要求小狗的前面有1個動物。
3
1
有□只猴, 是第□只。
住在第□層。
1
3
一共有5個小朋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0~5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整體設計
一、單元主題解讀
(一)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
數感(在真實情境中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
運算能力(能夠明晰運算的對象和意義,理解算法與算理之間的關系)
學段目標:經歷簡單的數的抽象過程,認識萬以內的數,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運算,形成初步的數感、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
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入學適應期,利用生活經驗和幼兒園相關活動經驗,通過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活動方式學習簡單的數學內容。本單元涉及的目標包括:認識20以內的數,會20以內數的加減法(不含退位減法)。
課程內容:
內容要求: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0~5的意義;了解符號<、=、>的含義,會比較0~5的大小;通過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
學業要求: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認、讀、寫0~5的數;能用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合理表達簡單的數量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提示:數的認識教學應提供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可以用對應的方法,借助小方塊、圓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數量,然后過渡到用數字表達,使學生體會可以用一個數字符號表示同樣的數量。教學中應注意,0~5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體驗0~5從數量到數的抽象過程,通過數量多少的比較,理解數的大小關系。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和數感。
(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
本單元教學0~5各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法,主要包括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數的大小比較,以及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掌握相應的計算。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0~5各數的意義,會讀、寫0~5各數;在數數、認數的過程中,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理解“同樣多”和“多”“少”的實際意義,會用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了解符號=、>和<的含義,會使用這些符號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通過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加減法含義的初步認識,重在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況,初步感悟加法數量關系;借助數數、認數的經驗,探索5以內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能熟練進行計算;學會選擇合適的算式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并能簡單說明自己思考的過程,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
(三)學生認知情況
本單元作為數學啟蒙教育的基石,旨在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字0到5的基本認知,并初步掌握這些數字之間的加減法運算。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于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對事物的認知更多依賴于具體實物或生動的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實物教具、圖片、動畫等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將抽象的數字概念與具體的生活情境相聯系,從而加深對0到5這些基礎數字的理解。學生對數字的系統性認識和加減法運算則較為陌生。這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注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先從數字的認識和書寫入手,再逐步過渡到加減法的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鑒于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應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通過游戲、競賽等形式增加課堂互動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后續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單元目標擬定
1.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數字0~5,能在實際情境中感悟0~5的意義,知道并能正確讀、寫數,發展數感。
2.通過數一數、比一比的活動,能夠理解“同樣多”和“多”“少”的實際意義,會用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了解符號=、>和<的含義,會使用這些符號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通過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
3.通過數數、擺學具等活動,初步理解并掌握0~5的加減法計算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加減法運算,發展運算能力。
4.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探索數學規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三、關鍵內容確定
(一)教學重點
1.理解和掌握0~5各數的含義、順序和寫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0~5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二)教學難點
1.正確書寫0~5各數,特別是0的寫法。
2.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加減法運算。
3.理解“幾”和“第幾”的區別,能夠用這些詞來描述物體的數量或位置。
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
整合指導思想定位:
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
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經歷簡單的數的抽象過程,認識萬以內的數,形成初步的數感、符號意識。第一學段是學生進入小學學習的開始,要充分考慮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形成的活動經驗和生活經驗,遵循本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活動,更好地完成從幼兒園階段到小學階段的學習過渡。數與運算的教學。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具有密切的聯系,既要注重各自的特征,也要關注二者的聯系。數的認識是數的運算的基礎,通過數的運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
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
第一單元 0~5的認識和加減法 任務一:認識0~5 (第1、2、4課時) 問題一:認識1~5 活動一:在情境中數數
活動二:用數表達現實情境中的數量
活動三:數的表示及讀寫
問題二:認識0 活動一:在情境中認識0
活動二:0的讀寫
活動三:掌握0的應用
任務二:認識幾和第幾。 (第3課時) 問題一:5以內數的順序 活動一:邊指邊數
活動二:理解5以內數的順序
問題三:區分幾和第幾 活動三: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
任務三:認識=和>、< (第5課時) 問題一:認識“同樣多” 活動一:理解“同樣多”的實際意義
活動二:知道“同樣多”用“=”連接,以及“=”的讀寫
問題二:認識“多”和“少” 活動一:理解“多”和“少”的實際意義
活動二:知道“多”和“少”可以用“>”和“<”連接,以及它們的讀寫
任務四:掌握加法及相應計算 (第6課時) 問題一:數出一共的數量 活動一:能數出一共的數量
活動二:擺方塊得出一共的數量
問題二:用加法算式得出一共的數量 活動一:理解加法算式及加法符號的名稱和意義
活動二:用直線理解加法的意義
活動三:加法算式的實際應用
任務五:掌握減法及相應計算 (第7課時) 問題一:數出去掉的數量 活動一:能數出去掉的數量
活動二:擺方塊得出去掉的數量
問題二:用加法算式得出一共的數量 活動一:理解減法算式及加法符號的名稱和意義
活動二:用直線理解減法的意義
活動三:減法算式的實際應用
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借助用手勢、方塊表示數的活動,然后再過渡到用算珠表示數以及學習數字的書寫,這樣的順序安排,既便于學生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認數的興趣,又有利于學生理解數的具體含義,形成初步的數的概念;
2.將加減法含義的認識與數的認識整合到一個單元,充分利用認數過程中獲得的經驗,直觀認識加減法的含義,溝通了數與運算的聯系,學生在基于數的意義認識運算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對數的意義的認識;
3.在認識加減法含義的過程中引進直線,通過激活學生數數的經驗,探索運算的本質,掌握基本的運算方法;四是重視從真實鮮活的情境中理解加減運算與相應的數量關系,一方面從情境中數量的變化情況抽象出加減法的含義,另一方面注重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加減法算式,具體描述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讓學生體會數學既源于生活,又能回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況能力,讓學生學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交流信息、交流思考、表達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五、單元課時規劃
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
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
單元數量 1
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0~5的認識和加減法 認識1-5 2
認識幾和第幾 1
認識0 1
認識=和>、< 1
加法及相應計算 1
減法及相應計算 1
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
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
1.1《認識1-3》 目標: 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1~3各數的意義,會讀、寫1~3各數。 任務一:在真實情境中數數 → 任務二:從情境中抽象出數 → 任務三:1~3各數的讀寫 → 1.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數出圖中不同物品的數量,用標準的數學語言描述。 2.能夠從情境中抽象出數,并理解數意義。 3.能在計數器上正確撥出數量,正確讀數、寫數。
1.2《認識4和5》 目標: 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4和5的意義,會讀、寫數字4和5。 任務一:在真實情境中數數 → 任務二:從情境中抽象出數 → 任務三:數字4和5的讀寫 → 1.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數出圖中不同物品的數量,用標準的數學語言描述。 2.能夠從情境中抽象出數,并理解數意義。 3.能在計數器上正確撥出數量,正確讀數、寫數。
1.3《認識幾和第幾》 目標: 在數數、認數的過程中,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 任務一:在真實情境中數數 → 任務二:5以內數的順序 → 任務三:區分幾和第幾 → 1.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數出圖中不同物品的數量,用標準的數學語言描述。 2.在數數、認數的過程中,能說出5以內數的順序。 3.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
1.4《認識0》 目標: 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0的意義,會讀、寫數字0。 任務一:在真實情境中認識0 → 任務二:會讀、寫數字0 → 任務三:利用連環畫講故事,理解數字0的意義 → 任務四:利用格尺理解還表示0表示起點 → 1.能知道0表示一個也沒有。 2.能讀數字0,在田字格中書寫數字0。 3.能講出圖中情境表達的故事,寫出對應數字。 4.能理解0還可以表示起點,它應該排在1的前面,初步感悟0的另一個含義。
1.5《認識=和>、<》 目標: 理解“同樣多”和“多”“少”的實際意義,會用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了解符號=、>和<的含義,會使用這些符號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通過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 任務一: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比一比的活動,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 任務二: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比一比的活動,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 1.能通過活動比較兩個數“同樣多”的情況,并說明原因。知道“同樣多”用“=”連接兩個數字。 2.能抽象出“5>3”和“3<5”,認識并理解“>”和“<”的含義,學會用“>”和“<”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并進行數量的比較,建立數的大小概念。
1.6《加法及相應計算》 目標: 借助數數、認數的經驗,探索5以內加法的計算方法,能熟練進行計算;學會選擇合適的算式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并能簡單說明自己思考的過程,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 任務一:利用數數的方法得出一共的數量 → 任務二:用加法算式表示“幾個添上幾可以用加法表示” → 任務三:在直線上理解正著數計算加法 → 任務四:講加法故事 → 1.能借助數數的方法得出情境中一共有多少人。 2.能知道“幾個添上幾可以用加法表示”可以用加法表示,初步感受加法的含義,認識加法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的方法。 3.能夠在直線上接著正數計算加法,并用算式表示。 4.能理解加法的含義,并用講故事的形式呈現。
1.7《減法及相應計算》 目標: 借助數數、認數的經驗,探索5以內減法的計算方法,能熟練進行計算;學會選擇合適的算式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并能簡單說明自己思考的過程,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 任務一:利用數數的方法得出剩下的數量 → 任務二:用減法算式表示“幾個去掉幾可以用減法表示” → 任務三:在直線上理解倒著數計算減法 → 任務四:講減法故事 → 1.能借助數數的方法得出情境中剩下多少人。 2.能知道“幾個去掉幾可以用減法表示”可以用減法表示,初步感受減法的含義,認識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的方法。 3.能夠在直線上接著倒數計算減法,并用算式表示。 4.能理解減法的含義,并用講故事的形式呈現。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
第三課時
1.3認識幾和第幾
(蘇教版)一年級

第一單元《0~5的認識和加減法》
01
學習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分層作業
核心素養目標
借助投籃的情境,通過數一數、說一說、指一指的活動,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
01
02
本節課的內容屬于數與代數領域,根據課程標準,一年級學生應初步認識數的概念,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解決問題,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
03
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
新知導入
數一數、畫一畫、寫一寫
學習任務一
理解事物有順序
探究新知
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探究新知
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圖中有幾個小朋友?
圖中有1、2、3……5,5個小朋友。
探究新知
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2、3、4,他排第四。
排第幾?
探究新知
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2、3、4,他排第4。
排第幾?
1
2
3
4
探究新知
觀察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他前面有3人,后面有1人。
他前面有幾個人?后面有幾個人?
探究新知
你還能提出這樣有價值的問題嗎?和你的同桌互相提問并回答。
探究新知
你還能提出這樣有價值的問題嗎?和你的同桌互相提問并回答。
她排第5。
戴涼帽的同學排第幾?
從左往右數,她排第5。
從右往左數,她排第1。
學習任務二
感悟事物的個數與順序關系
探究新知
你能用畫一畫,數一數的方法解決嗎?
排第幾?
3
1
探究新知
你能用畫一畫,數一數的方法解決嗎?
一共有多少人?
5
學習任務三
生活中的“幾和第幾”
探究新知
你能在生活中找出用“第幾”描述的事物嗎?
元元坐在中間這一列從前往后數的第3個。
課堂練習
基礎題
1. 涂4只。
涂第4只。
課堂練習
提高題
2.
住在第□層。
有□只猴, 是第□只。
5
5
2
4
課堂練習
拓展題
3.
游在最前面,排第□。 排第□。
1
4
板書設計
幾和第幾
1
3
一共有5個小朋友。
分層作業
【知識技能類作業】
1.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排第1?誰排第 2 ?下山的動物呢?
1
2
3
4
5
1
2
3
4
上山的動物有5只。
小貓排第1,小狗排第2。
下山的動物有4只。
小老鼠排第1。
小松鼠排第2。
分層作業
【知識技能類作業】
2.
(1) 排第幾?他前面有幾人?
(2) 走后, 前面還有幾人?排第幾?
答:排第5,他前面有4個人。
答:他的前面還有3人,他排第4。
分層作業
【知識技能類作業】
3.一共有5輛車,大樹遮住了( )輛汽車,是第( )輛車和第( )輛車。
2
2
3
作業布置
【綜合實踐類作業】
請你找類似的卡牌,根據下面的問題與你的家人一起玩這個游戲吧。
示例:1.擺一擺,小貓排第四。
2.擺一擺,要求小狗的前面有1個動物。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數學學科
《0~5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 第3課時 認識幾和第幾 學習任務單
蘇教版 小學數學 一上 學校 班級 姓名
課題 1.3認識幾和第幾 (第1課時)
學習任務 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
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 【學習難點】結合具體情境,區分幾和第幾。
【課前任務單】
數一數、畫一畫、寫一寫
【課中任務單】
學習任務一:理解事物有順序
學習任務二:感悟事物的個數與順序關系
前面有幾個人?后面又有幾個人呢?你能用畫一畫,數一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2.這個籃球小隊一共有多少人呢?請你用畫一畫的方法解決問題。
學習任務三:生活中的“幾和第幾”
請你說一說圖中的同學的位置。
基礎題
1.涂4只。
涂第4只。
提高題
2.
拓展題
3.
【知識技能類作業】
上山的動物有( )只,( )排第1,( )排第 2;
下山的動物有( )只,( )排第1,( )排第 2。
2.
(1) 排第( ),他前面有( )人。
(2) 走后, 前面還有( )人,排第( )。
3.一共有5輛車,大樹遮住了( )輛汽車,是第( )輛車和第( )輛車。
【綜合實踐類作業】
請你找類似的卡牌,根據下面的問題與你的家人一起玩這個游戲吧。
1.擺一擺,小貓排第四。
2.擺一擺,要求小狗的前面有1個動物。
【答案】
基礎題
1.
提高題
2.
住在第5層。 有5只猴,從上往下數,是第2只
(從下往上數,是第4只)
拓展題
3.
游在最前面,排第1。 排第4。
【知識技能類作業】
1.上山的動物有( 5 )只,(小貓)排第1,(小狗)排第 2;
下山的動物有( 4 )只,(小老鼠)排第1,(小松鼠)排第 2。
2.(1) 排第(5),他前面有(4)人。
走后, 前面還有(3)人,排第(4)。
3.
一共有5輛車,大樹遮住了(2)輛汽車,是第(2)輛車和第(3)輛車。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屏东市| 肥东县| 化德县| 大洼县| 漠河县| 夏邑县| 剑川县| 成武县| 平潭县| 沈丘县| 萝北县| 阿城市| 永康市| 汽车| 四川省| 和林格尔县| 万载县| 寿阳县| 广饶县| 茶陵县| 永福县| 洪雅县| 大渡口区| 朝阳区| 方山县| 广昌县| 丽水市| 武义县| 敖汉旗| 左权县| 香港 | 永修县| 临清市| 海城市| 山东| 白山市| 景德镇市| 洛浦县| 阿坝|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