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單元測評卷(課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共6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單元測評卷(課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共6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BY YUSHEN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測評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關于凸透鏡和凹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放在太陽光下,出現一個很小、很亮的光點的是凹透鏡
B. 用透鏡觀察景物,能放大的是凹透鏡
C. 用手摸形狀,中間比邊緣薄的是凹透鏡
D. 以上說法都對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 下列光路圖以及對光路圖的解釋均正確的是( A )
A. 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B. 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C. 投影儀成像原理圖 D. 近視眼成像原理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 小星同學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注意到讓凸透鏡正對
陽光,但沒有仔細調節紙片與透鏡的距離,在紙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時,就測出
了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L,那么,凸透鏡的實際焦距( D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大于L
C. 可能等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4. 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三棱鏡四種光學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變光的傳播方
向;②只有平面鏡能成虛像;③凸透鏡既能成實像也能成虛像;④只有凹透鏡能矯
正視力;⑤利用三棱鏡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選項中,完全正確的是( B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 將一根蠟燭放在裝有水的燒瓶前,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
到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 A )
A. 放大的實像 B. 放大的虛像
C. 縮小的實像 D. 縮小的虛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6. 先進科技(陜西中考)如圖,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戰斗機上的光電搜索跟蹤
系統.該系統的功能與人眼相似,能為戰斗機提供感知外界的“視覺”,系統內置
的光電傳感器,相當于人眼的視網膜,最外層窗口和傳感器之間的光學元件,相當
于人眼的晶狀體.關于該系統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該系統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 該系統在光電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C. 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大于鏡頭的2倍
焦距
D. 該系統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第6題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7. (仙桃中考)如圖是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光路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 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 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像成于視網膜前
C. 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D. 為預防近視,讀寫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在25 cm左右
第7題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8. 模型建構(揚州中考)如圖1,在裝有水的杯子里,小紅將一支鉛筆分別緊貼杯
壁內、外豎直放置,兩次都觀察到鉛筆放大的像,俯視圖如圖2、圖3所示.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 )
A. 圖2中鉛筆向前移,像一直變小
B. 圖2中鉛筆向前移,像先變小后變大
C. 圖3中鉛筆向后移,像一直變大
D. 圖3中鉛筆向后移,像先變小后變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9. 小明同學用數碼相機(可調焦距)拍攝了同一花菜的兩張照片.如圖所示,結合
圖片分析,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 照相機的鏡頭與老花鏡屬于一類透鏡
B. 凸透鏡能成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工作原理
C. 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
小一些
D. 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
大一些
第9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0. (淄博中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f=12 cm,
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像未在圖中畫出)( C )
A. 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特點相同
B. 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向左移動,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C. 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移到30 cm刻度線處,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
清晰的像
D. 透鏡位置不動,把蠟燭移至45 cm刻度線處,向右移動光屏,光屏上會再次得到
清晰的像
第10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
11. 如圖所示的一塊長方形玻璃,內部有一個很大的圓形空氣泡,當一束平行光從
左平行射向它時,它對這束平行光將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
用;實際上,我們可以用圖中豎直虛線將它分作左右兩塊來看,就相當于是有兩
個 透鏡.
第11題圖
發散 
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為加強交通管理和維護社會治安,城市道路安裝了“海燕系統”,該系統具有
跟蹤、抓拍及人臉識別功能.如圖所示,系統攝像機的鏡頭是 透鏡,若該透
鏡的焦距為f,拍攝時車輛和行人離鏡頭的距離u應滿足的條件是 .
第12題圖
凸 
u>2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3. 如圖為某望遠鏡內部部分光路圖,物鏡是凸透鏡,O為光心,F為物鏡焦點,焦
距為500 mm.其中目鏡是 (選填“凹”或“凸”)透鏡.用此望遠鏡觀測月球
時,月球經物鏡成一個 (選填“倒立”或“正立”) (選填“放
大”“等大”或“縮小”)的像.
凹 
倒立 
縮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4. 小明為判別直徑相同的兩透鏡的類型,分別將它們正對太陽,把一張紙放在它
的下方,在紙上得到相應的光斑,透鏡與光斑的大小如圖(d1<d<d2).其中形成
乙光斑的 (選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凹透鏡.
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5. 小制作(德州中考)如圖所示,小剛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機.已知凸透鏡的焦距
為10 cm,外殼的長度為20 cm,若將凸透鏡對準窗外景物,在外殼內前后移動內紙
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選填“倒立”或“正立”)的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若將凸透鏡正對燃燒的蠟燭,當蠟燭距離凸透
鏡至少 cm時,可以在外殼內移動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
第15題圖
倒立 
縮小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6. 模型建構如圖甲所示,在圓柱形水杯后面放一張畫有箭頭的紙條,往杯中倒入
適量水,透過水杯,看到一個箭頭改變了方向(如圖乙).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
以判定,看到這個方向改變的箭頭是放大的 (選填“實像”或“虛
像”).凸透鏡的這一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有 (選填“放大
鏡”“照相機”或“投影儀”).
第16題圖
實像 
投影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三、作圖題(共7分)
17. (3分)如圖所示,請畫出由燭焰上S點發出的三條光線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
線,并畫出發光點S的像點S'(F是凸透鏡的焦點,O是凸透鏡的光心,光線SP平行
于主光軸).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8. (4分)如圖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鏡后的一條反射光線,并射向凹透鏡的
焦點F. S'是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請畫出ab的入射光線和ab經凹透鏡的折射光線.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四、實驗探究題(共37分)
19. (10分)(哈爾濱中考)在觀察“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實驗中,小明做了如圖
所示的實驗.
(1)對比兩圖可以得到結論:光從空氣射入凸透鏡時, .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小明利用此凸透鏡、蠟燭、光屏等器材繼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記錄部分
數據如表.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1 60.0 12.0 倒立、縮小實像
2 35.0 14.0 倒立、縮小實像
3 30.0 15.0 倒立、縮小實像
4 20.0 20.0 倒立、等大實像
5 12.5 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小明根據表中數據發現:
①凸透鏡成縮小實像時,像距和物距的大小關系是 .
②當像距等于物距時,成像的性質是 .
③小明進一步猜想,當物距為12.5 cm時,成像的性質是 .
④觀察前三組數據,小明發現同一物體都成縮小的像,那么隨著像距的增加,像會
變大嗎?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原表格中還需要增加的項目是 .
像距小于物距 
倒立、等大實像 
倒立、放大實像 
像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 (12分)(遼寧中考)小宋進入實驗室準備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恰
好看到窗戶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如圖甲所示,此時凸透鏡和光屏
分別在光具座的50 cm、61 cm 刻度線處,如圖乙所示.
(1)圖甲光屏上窗戶的像是倒立、 的實像,生活中的 就是應
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如果實驗室只有焦距為“10 cm”和“20 cm”兩種規格的
凸透鏡,根據他觀察到的現象,可知光具座上凸透鏡的焦距為 cm.
縮小 
照相機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把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的20 cm刻度線處,凸透鏡、光屏保持在圖乙所示的
位置不變,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 .可以適
當地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使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同一高度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在(2)的基礎上,把蠟燭向右移動一段距離,光屏上的像模糊了,可以在凸
透鏡和蠟燭之間適當位置放一個度數合適的 (選填“近視”或“遠視”)
鏡片,使光屏上再次呈現燭焰清晰的像.
遠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15分)(廣東中考)小明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后,繼續深入探究.選用
表中某一規格的凸透鏡做實驗,調整好器材后如圖1甲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
放大的像.
凸透鏡編號 焦距/cm 直徑/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光屏上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
(2)一段時間后,小明發現燭焰的像如圖1乙所示,此時將蠟燭向 調節可以
使燭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選的凸透鏡焦距為 cm.
實像 
上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小明將蠟燭換成F字光源,調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觀察到清
晰的像,如圖2所示,則小明看到的像應是 (選填字母).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5)小明認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還可能與凸透鏡的直徑有關.若要驗證其猜想,則
可在表中選取編號為 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驗證.
①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共26張PPT)
BY YUSHEN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測評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傳統文化(廣州中考)“掬手為升”是我國古代的計量方法之一,掬即為雙手
捧.如圖,人雙手捧起的米的質量約為( B )
A. 3 g B. 300 g C. 30 kg D. 300 kg
第1題圖
2. (海南中考)下列現象中,密度變大的是( B )
A. 鐵棒磨成針 B. 冰熔化成水
C. 橡皮泥捏成小船 D. 氧氣瓶內的氧氣用了一段時間
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用托盤天平測出一枚郵票的質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C )
A. 把一枚郵票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
B. 先測出一枚郵票和一個螺母的總質量,再減去螺母的質量
C. 先測出200枚郵票的總質量,再除以200
D. 先測出200枚郵票的總質量,再加一枚郵票測出201枚郵票的總質量,求其差就
是一枚郵票的質量
4. 社會生活中密度的用途很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 農民常用一定密度的鹽水進行選種
B. 冬季與夏季煤氣的價格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煤氣在兩季的密度不同
C. 用泡沫塑料做電影場景中倒塌的“墻壁”是從密度角度考慮的
D. 鑒別物質,只需測出它的密度即可作出準確的判斷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如圖所示,由不同物質制成的甲、乙兩種實心球的體積相等,此時天平平衡.則
制成甲、乙兩種球的物質的密度之比為( A )
A. 2∶1 B. 3∶4 C. 4∶3 D. 1∶2
第5題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自貢中考)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ρ甲、ρ乙、ρ丙、
ρ水分別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ρ水=1×103 kg/m3)
( C )
A. 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B.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 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D. 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從海底采集了一些
巖石樣本,科研人員測量了其中3個實心樣本的數據如下表,下列對3塊巖石樣本判
斷正確的是( A )
樣本 樣本1 樣本2 樣本3
質量m/g 21.1 54.2 36.2
體積V/cm3 14.0 18.0 24.0
A. 樣本1和樣本3可能是同一物質
B. 3塊巖石的密度相同
C. 樣本1和樣本2的體積相同時,樣本1的質量大
D. 3個樣本的質量相同時,樣本2的體積最大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某工地有100袋裝滿且打包好的固體廢料要運出,廢料的密度為2.5×103 kg/m3,
每個袋子的容積為0.02 m3(袋子的質量忽略不計),運輸時為了確保安全,每次
小皮卡裝載的質量不得超過480 kg,則小皮卡運完這些廢料最少需要( D )
A. 9次 B. 10次 C. 11次 D. 12次
9. 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燒杯和水完成下列實踐課
題,你認為能夠完成的是( B )
①測量牛奶的密度 ②鑒別金戒指的真偽 ③測定一捆銅導線的長度 ④鑒定銅球
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⑤測定一大堆大頭針的數目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烏鴉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若在容積為3×10-4 m3的瓶內盛有
0.2 kg水,一只口渴的烏鴉每次將一塊小石子投入瓶中,當烏鴉投了250 g的小石子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則小石子的密度為(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 C )
A. 1.25×103 kg/m3 B. 0.25×103 kg/m3
C. 2.5×103 kg/m3 D. 0.83×103 kg/m3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3分)
11. 圖甲量筒讀數錯誤之處是 ;圖乙天平兩處
錯誤操作是 和 .
視線沒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 
直接用手拿砝碼 
物體與砝碼位置放反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在寒冷的冬天,房間內開空調時,為了較快地達到使整個房間溫度升高的目
的,最好調節空調的前葉,使暖風向 (選填“上方”或“下方”或“任意
方向”)吹.水具有反常膨脹的特性,在0~4 ℃范圍內它是熱縮冷脹的,因而水
在 ℃時密度最大.
下方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兩個完全相同的瓶子裝有不同的液體,放在水平平衡的天平上,天平剛好再一
次平衡,如圖所示,則甲瓶液體的質量 乙瓶液體的質量,甲瓶液體的密
度 乙瓶液體的密度.(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13題圖
等于 
小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海南中考)海南荔枝大豐收.小海想知道荔枝的密度,他把一個質量為22 g的
荔枝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質量為20 g,如圖所示.該荔枝的體積
為 cm3,密度為 kg/m3.(ρ水=1 g/cm3)
第14題圖
20 
1.1×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 一個質量為0.25 kg的玻璃瓶,盛滿水時稱得總質量為1.5 kg.若盛滿某種液體時
總質量為1.75 kg,則該液體的密度為 kg/m3;若將水和該液體按質量
比1∶1混合(混合前后總體積不變),則混合液的密度為 kg/m3(結
果保留兩位小數).(ρ水=1.0×103 kg/m3)
1.2×103 
1.09×103 
15. 冰雕是哈爾濱冬天最亮麗的風景線.一件外觀體積為200 dm3的冰雕作品融化成
水后,質量為135 kg,則該冰雕作品化成水后,水的體積是 m3.聰明的小
杜同學通過計算得知,該冰雕作品在未融化之前,有空心的部分,則它空心部分的
體積是 dm3.(冰的密度為0.9×103 kg/m3,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
0.135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實驗探究題(共32分)
17. (16分)(武威中考)小王買了一種果汁,他想在實驗室中測量出這種果汁的
密度,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將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
應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直至橫梁水平平衡.
(2)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果汁的總質量為106 g.
(3)將燒杯中的部分果汁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量筒中果汁的體積
為 cm3.
左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用天平測燒杯和杯內剩余果汁的總質量,如圖丙所示,測得燒杯和剩余果汁
的總質量為 g.
(5)計算出果汁的密度為 g/cm3.
(6)小王發現上述第(3)步操作時,有少量果汁附著在量筒內壁上,你覺得測得
的果汁密度將會 (選填“偏小”“不變”或“偏大”).
62 
1.1 
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實驗拓展小王利用實驗室缺少砝碼的天平和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也測出了果
汁的密度.
①調節天平的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將一個燒杯中倒適量水放在天平左盤,另一個
燒杯放在右盤中, .
②用量筒分別測出燒杯中水的體積為44 mL,果汁的體積為40 mL.
則果汁的密度為ρ= g/cm3,實驗結束整理器材時,小王發現天平左盤從實驗
開始就缺了一角,則果汁密度的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
“仍然準確”).
向右盤燒杯中添加適量果汁,直至天平再次水平平衡 
1.1 
仍然準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16分)(遂寧中考)小張同學有一個金屬玩具,其材質可能是銅或表面鍍銅
的鐵(已知ρ鐵=7.9×103 kg/m3、ρ銅=8.9×103 kg/m3),他想通過測量密度來進行
鑒別.器材有:天平、砝碼、量筒、燒杯以及細線和水.請幫他完成下列實驗步驟: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調到零刻度線,發現指針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
置,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
中線處.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將玩具放在天平左盤,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移動游碼,天平再次平衡
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金屬玩具的質量為 g.
176.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在燒杯中加入適量水,用細線吊著金屬玩具浸沒于水中,標記出水面位置
(如圖丙所示),然后取出金屬玩具.
(4)往量筒中加入40 mL水,再將量筒中的水緩慢倒入燒杯,使燒杯中水面上升至
標記處,量筒中剩余水量如圖丁所示.
(5)經過計算判斷,該金屬玩具的材質是 .
(6)分析以上實驗方案,小王測出的密度比真實值偏小,原因主要是實驗中
.
銅 

出金屬玩具時帶出水,導致所測金屬玩具的體積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實驗拓展實驗中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小張同學用燒杯代替量筒繼續做測金
屬玩具密度的實驗,其探究步驟如下:
①往燒杯倒入適量的水,把質量為m0的金屬玩具放入燒杯中,如圖戊所示,用油性
筆記下此時的水面位置M.
②用天平測出 的質量記為m1.
③將金屬玩具從水中取出,再往燒杯中緩慢加水, .
燒杯、水和金屬玩具 
使水面上升至記號M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④用天平測出 的質量記為m2.
⑤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則金屬玩具密度的表達式ρ金屬= (請用m0、
m1、m2和ρ水等符號表示).
燒杯和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計算題(共25分)
19. (12分)一個酒瓶的最大容量為450 mL,將一體積為550 cm3的冰塊熔化成水后
倒入空酒瓶中剛好能裝滿.已知ρ酒=0.9×103 kg/m3,ρ冰=0.9×103 kg/m3,ρ水=
1.0×103 kg/m3.
(1)求酒瓶最多能裝酒的質量.
解:(1)酒瓶的最大容量V=450 mL=450 cm3,ρ酒=0.9×103 kg/m3=0.9 g/cm3,
則酒瓶最多能裝酒的質量:m=ρ酒V=0.9 g/cm3×450 cm3=405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該冰塊是否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求出其空心部分的體積.
解:(2)冰塊熔化成水后倒入空酒瓶中剛好能裝滿,酒瓶中水的體積:V水=V=
450 cm3,ρ水=1.0×103 kg/m3=1.0 g/cm3,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0
g/cm3×450 cm3=450 g;冰熔化成水,質量不變,則m冰=450 g,ρ冰=0.9×103
kg/m3=0.9 g/cm3,冰的實心體積:V冰===500 cm3<550 cm3,所以冰
塊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總-V冰=550 cm3-500 cm3=50 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13分)2024年是中國龍年,小明在購物廣場看到一個售賣員,正聲嘶力竭地
喊道:“揮淚大甩賣,不要九九八,只要八十八,純金吊墜帶回家”.小明忍不住
誘惑給媽媽買了一個實心的金龍吊墜,如圖所示.他想知道是真是假,于是測出了
這個吊墜的質量為24 g,體積為1.5 cm3.
(1)請你計算這個金龍吊墜的密度為多少?
解:(1)由ρ=得,這個金龍吊墜的密度:
ρ===16 g/cm3=16×103 kg/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如果這個金龍吊墜是純黃金制成,其質量應為多少?(ρ金=19.3 g/cm3)
解:(2)根據ρ=知,如果這個金龍吊墜是純黃金制成的,其質量:m金=
ρ金V=19.3 g/cm3×1.5 cm3=28.95 g.
(3)若另一個相同大小純金制成的空心金龍吊墜的質量為15.44 g,則該吊墜的空
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解:(3)根據ρ=可得,另一個相同大小純金制成的空心金龍吊墜中金的實心體
積:V金===0.8 cm3,
該吊墜的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V-V金=1.5 cm3-0.8 cm3=0.7 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共26張PPT)
BY YUSHEN
第四章 光現象 測評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衡陽中考)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B )
A. 手影 B. 筷子“錯位”
C. 水中倒影 D. 小孔成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 如圖所示,將一束光照射到一個空燒杯的底部,此時杯底被照亮的范圍用虛線圈
出.若往燒杯中注滿水,燒杯底部被光照亮的范圍和原來相比會變為(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3. 絕大多數魚類的體溫與周圍水溫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魚,其體溫比周
圍水溫高,為證實這一點,可對水中月魚進行拍照,應選用的器材是( C )
A. 超聲波成像儀 B. 照相機
C. 紅外熱成像儀 D. 紫外光成像儀
4. 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墻壁上的小鏡子,從側面看可看到被
照射部分( A )
A. 墻是白色的,鏡子是黑色的
B. 墻和鏡子都是白色的
C. 墻是黑色的,鏡子是白色的
D. 墻和鏡子都是黑色的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5. 光明是人們祈求的,但有時光也會損害人的視覺和身心健康,成為光污染.下列
現象中會造成光污染的是( B )
A. 汽車車窗玻璃上貼防曬膜
B. 城市建筑大面積安裝玻璃幕墻
C. 學習時用護眼臺燈
D. 農民用塑料薄膜建造溫室大棚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6. “一河詩畫,滿城煙花”,煙花節的焰火驚艷全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 焰火屬于自然光源
B. 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象
C. 先看到焰火后聽到爆炸聲,說明聲速比光速快
D. 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7. 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照射在光屏上(未畫出來),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C )
A. 光向斜上方偏轉
B. 光按原來方向傳播
C. 在光屏上呈現各種色光
D. 光屏上只呈現紅、綠、藍三種色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8. (多選)自行車的尾燈包含了光學的知識.它本身不發光,但在夜晚,當有汽車
燈光照射到尾燈上時,就會發生反射,以引起司機注意,尾燈的結構如圖所示.請
你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 )
A. 光照到尾燈上反射時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尾燈第二次的反射光線與所給光線平行
C. 尾燈中的平面鏡之間的夾角可以任意角度
D. 自行車的尾燈是光源
第8題圖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9. 如圖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鐵安全門外候車.地鐵到站后,安全門
向兩側打開,該市民在左右兩側安全門中的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A )
A.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的位置與原來像的位置重合
B.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兩個像的距離等于兩
側安全門之間的間距
C. 在兩側安全門中成的像越來越小,直至不成像
D. 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第9題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0. 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發出一束激光射到鏡面上,經反
射后在標尺上形成光斑P. 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繞點O轉動到與水
平面成5°夾角,則此時( C )
A. 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增大了5°
B. 標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動
C.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減小10°
D.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減小5°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4分)
11. “人造彩虹”給城市的廣場添上了一抹靚色,如圖所示.“人造彩虹”形成的原
因是太陽光通過噴泉周圍無數小水滴發生 .太陽灶是 (選
填“凹面鏡”或“凸面鏡”),太陽灶與街道拐彎處的反光鏡的原理 (選
填“相同”或“不同”).
第11題圖
光的色散 
凹面鏡 
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2. (鞍山中考)汽車兩側的后視鏡是 (選填“平面鏡”“凸面鏡”或
“凹面鏡”).如圖甲,轎車司機從右后視鏡中觀察到一輛越野車,下一時刻越野
車在后視鏡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越野車相對于轎車是 (選填“運動”或
“靜止”)的,后視鏡中越野車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
第12題圖
凸面鏡 
運動 
反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3. (朝陽中考)在湖邊散步的小明發現一只小鳥在水中“飛翔”,他所看到的是
空中小鳥在水中所成的 (選填“虛”或“實”)像;當小鳥向高處飛行時,
水中的“小鳥”將 (選填“靠近”或“遠離”)水面.
虛 
遠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4. 如圖是攝影師拍攝到的一張有趣的照片.為了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拼命地
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這主要是猩猩不懂得:由于光的 現象,它所看到水
中的魚比實際位置要 (選填“深”或“淺”)一些.在平靜的水面上,猩猩
還能看到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另一個“猩猩”,這是由光的 產生的虛像.
第14題圖
折射 
淺 
反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5. 行車過程中為避免司機低頭觀察汽車儀表、忽略路況造成事故,廠商開發出如
圖所示的一種抬頭顯示器:汽車儀表安裝在駕駛臺上,顯示面水平朝上,司機平
視,借助透明擋風玻璃就可看到豎直的儀表顯示的像.行車數據在擋風玻璃上所成
的像是由光的 (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若抬頭顯示器水平放
置在汽車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則擋風玻璃與水平面夾角
度數為 ;某駕駛員發現在擋風玻璃上所成的像過高,不便觀察,這時需要
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擋風玻璃;司機在擋風
玻璃上看到的數字“6”,在顯示器屏幕上的圖形是 .
反射 
45° 
靠近 
第15題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6. 如圖所示,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閉的薄壁透明長方體容器(容器中有空氣),
當一束光從容器左側的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時,光的傳播速度將 (選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折射角 (選填“>”“<”或“=”)入射
角,最后光從容器中射出后再次進入水中的光線可能是圖中的 (選填
“a”“b”“c”或“d”)線.
變大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作圖題(共11分)
17. (3分)請在圖中畫出冰墩墩的一只腳上的A點在平面鏡中的像,并畫出其眼睛
B通過平面鏡“看見”A點的光路圖.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8. (4分)如圖所示,小明通過一塊平面鏡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圖中畫出了入
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未標出光的傳播方向,請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光的傳播方向,
并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平面鏡.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9. (4分)(濰坊中考)為測量容器中水的深度,一同學將刻度尺豎直插入水中,
如圖所示.從A處向水中看去,看到刻度尺上B點在水中所成的像位于C點,同時看
到水中D點的像也位于C點.請據此:
(1)用虛線畫出水面位置.
(2)完成看到D點的光路圖.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四、實驗探究題(共25分)
20. (6分)(南通中考)如圖所示,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他
將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動棋子B,直至與A的像重合.
(1)選擇與A完全相同的棋子B,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 關系.在方格紙上進
行實驗,是為了便于比較 .
(2)改變自己的位置,觀察棋子A的像.當他遠離玻璃板時,像的大小將 .
當他向右移動時,像的位置相對于玻璃板將 .(均選填“向左”“向右”
或“不變”)
大小 
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不變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3)移走棋子B,將一張白紙豎直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白紙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
不能 
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1. (7分)在“初識光的折射現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驗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如圖甲,小明將一束激光射至P點,形成一個光斑,向水槽內慢慢注水,水槽
底部光斑的位置將 (選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動”),
這說明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 (選填“會”或“不會”)發生偏
折.實驗中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并不清晰,為解決此問題,他可以在水面上方噴
一些 .
向左移動 
會 
煙霧(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如圖乙,小明繼續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特點”,他使用可折轉
的光屏,是為了研究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 .如圖丙,
他將光沿著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點,光在水中沿著OB方向射出,調整激光筆使
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線,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線,說明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入射
角減小,折射角隨之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當光沿著NO
方向射入時會沿 方向射出,此時折射角為 °.
在同一平面內 
減小 
O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2. (12分)(眉山中考)同學們利用圖甲所示的器材(紙板F可繞ON翻折)探究
光的反射定律.
(1)圖乙中,用激光筆沿AO方向入射,當入射光線與平面鏡夾角為60°時,入射
角大小為 ;再將紙板F繞ON向后折,紙板F上 (選填“有”或
“沒有”)反射光線,這一步驟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
.
30° 
沒有 
在同一
平面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圖乙中,若讓另一束光線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線將沿OA方向射出,
這一現象說明 .
(3)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一普遍規律,接下來的操作是改變
,多次實驗.
(4)圖丙中,保持入射光線AO不變,將平面鏡繞入射點旋轉,使入射角增大
10°,則反射光線偏轉的角度為 .
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
角大小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共26張PPT)
BY YUSHEN
第一章 機械運動 測評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如圖所示,下列幾個刻度尺的使用方式中正確的是( D )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如表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170/92 A”表示適穿人群的
特征參數及體型.“A”表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 cm,“92”表
示( A )
產品名稱:襯衫
規格:XL
顏色:藍色
號型:170/92A
……
A. 胸圍92 cm B. 肩膀寬92 cm
C. 上臂周長92 cm D. 脖子周長92 cm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傳統文化(恩施州中考)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
里江陵一日還”(注:2里為1 km,“一日還”指大約24 h從白帝城到達江陵).詩
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C )
A. 2 km/h B. 10 km/h C. 20 km/h D. 1000 km/h
4. 關于參照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
B. 一切物體都可以被選為參照物
C. 參照物是絕對不動的物體
D. 只能把大地作為參照物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先進科技據報道:某國際科研小組以一種超低溫原子云為“介質”,成功地使光
在其中的傳播速度降低到17 m/s.下列哪項運動速度比這個速度大( D )
A. 蒼蠅的飛行速度可達每秒11 m
B. 烏龜每小時爬行40 m
C. 奧運會冠軍羅伯斯用12秒87跑完110 m欄
D.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以120 km/h的速度行駛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根據如圖所示煙囪中冒的煙和甲、乙兩小車上小旗飄動的情況,有關甲、乙兩小
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甲、乙兩小車一定靜止
B. 甲、乙兩小車一定向左運動
C. 甲、乙兩小車一定向右運動
D. 甲小車可能靜止,乙小車一定向左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在校春季田徑運動會400 m決賽中,前300 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 m小明加速
沖刺超過了小王領先到達終點.關于這次決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前300 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B. 前300 m,小明的平均速度與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
C. 400 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D. 400 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a、b、c三輛汽車從甲地出發沿直線運動到乙地,其中a車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
到乙地;b車以速度v出發,先做加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到達乙地時速度恰好還是
v;c車也以速度v出發,先做減速運動再做加速運動,到達乙地時速度恰好也是v,
三輛汽車運動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其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C )
A. ta=tb=tc B. ta<tb<tc
C. tc>ta>tb D. tc>ta=t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沿同一直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所
示,根據圖像分析可知( D )
A. v甲=0.6 m/s,v乙=0.4 m/s
B. 經過6 s兩小車一定相距6.0 m
C. 經過6 s兩小車一定相距4.8 m
D. 經過6 s兩小車可能相距2.4 m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多選)在測量紙錐下落速度的實驗中,小明用每隔相等時間拍照一次的相
機,拍得如圖所示的照片,這種相機說明書上的描述如下:“……每秒拍照4次,
像成在同一底片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 )
A. 紙錐從E到F下落的速度是0.8 m/s
B. 紙錐運動的時間tAB<tCD
C. 紙錐從A到F下落的速度在一直變大
D. 紙錐在DF段做勻速運動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
11. (湖北中考)如圖甲所示方法測出的硬幣直徑是 cm,圖乙中秒表讀數
是 s.
2.50 
3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某市初中學生體育測試中的男子1000 m跑測試評分標準如下表所示:
跑完全程所用時間/s 210 216 218 222 ……
得分 100 98 96 94 ……
小雨同學要想在本項測試中取得100分,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至少
為 m/s.(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4.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青海中考)如圖所示,一列火車迎面駛來,以 為參照物,火車是運
動的.以火車司機為參照物,火車是 的.
第13題圖
鐵軌 
靜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傳統文化如圖,騎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
長安花”,當詩人孟郊騎馬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是以 為參照
物.西安到洛陽的路程約為360 km,乘坐動車約需2 h,則動車的速度是 km/h;若古人騎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是5 m/s,則大約需要 h.
第14題圖
馬(或自己) 
18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一列動車長200 m,以恒定的速度勻速直線穿過一個長800 m的隧道,坐在車尾
的小明記錄下他在隧道入口處和出口處的時間,如圖所示,則動車行駛的速度
是 m/s,整列動車全部在隧道內的運動時間是 s.
第15題圖
50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 小剛從家中出發到達政府廣場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
路程騎自行車,整個過程路程與時間的圖像如圖所示.小剛家到政府廣場的路程
為 m,小剛步行的速度為 m/s.
第16題圖
1800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
17. (14分)某同學欲用密繞法測量一根長為L的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
驟如下:
A. 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
B. 用刻度尺測出圓鉛筆桿上銅絲繞成線圈的總長度L1
C. 用銅絲的長度L除以銅絲排繞在筆桿上的圈數n,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
D. 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圓鉛筆桿上
E. 數出排繞在圓鉛筆桿上的細銅絲線圈的圈數n
(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 ,錯誤的步驟是 ,將錯誤的步驟
改為 .
(2)改正后實驗步驟的最合理順序應是 .
A 
C 
用細銅絲繞成線圈的長度L1除以細銅絲的圈數n,即得細銅絲直徑d 
DBE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多選)某同學共測量了三次,每次都將銅絲重新繞圈,并放在刻度尺上不
同部位讀數,結果三次讀數都不相同,產生誤差的原因有 (填字母序號).
A. 每次排繞的松緊程度不相同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勻
C. 讀數時由于粗心,小數點記錯位置
(4)將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筆桿上緊密纏繞25圈,如圖所示,金屬絲的直徑
是 cm.
(5)若在上述測量過程中,纏繞不緊密,則會使金屬絲直徑的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
AB 
0.20 
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14分)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和計時器.
(2)實驗中,小組同學發現小車通過AB段路程的時間過短,不便于測量時間,為
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將木塊向 (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使斜面
的坡度 (選填“較緩”或“較陡”).
v= 
刻度尺 
右 
較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改進后,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在表格中,計算出小車通過AC段路程的平均速
度是 m/s.小車通過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
sAB=0.45 m tAB=3.2 s vAB=0.14 m/s
sAC=0.90 m tAC=4.5 s vAC
(4)實驗中若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sAB的平均速度偏 (選
填“大”或“小”).
0.2 
小 
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計算題(共18分)
19. (9分)汽車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發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
外情況時不能立即停車.研究發現,司機從看到情況到踩剎車需要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叫作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
離叫作反應距離;從踩剎車到車停止,汽車還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作
制動距離.如圖所示.
如下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
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原行駛速度v/(m·s-1) 反應距離s1/m 制動距離s2/m
15 9 15
20 12 20
30 19 6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利用上表數據,計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多少?
解:(1)由表中數據可知,車速v1=15 m/s時的反應距離s1=9 m,車速v2=20 m/s
時的反應距離s2=12 m,車速v3=30 m/s時的反應距離s3=19 m,
由公式v=可得:t1===0.6 s,
t2===0.6 s,t3==≈0.6 s,
該司機的反應時間:t===0.6 s.
(2)由這個測試可見, 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
汽車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請在圖中畫出從司機看到情況開始計時,到汽車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運
動的v-t圖像.(不需準確描點,只用畫出一條大致變化曲線)
解:(3)汽車剎車過程分以原行駛速度勻速行駛和由原行駛速度開始均勻減速直
到速度為0,所以v-t圖像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9分)“十一”期間,小明一家駕小轎車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學的物理知識
幫助他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
(1)經過某個交通標志牌時,小明注意到標志牌,如圖甲所示,那么小明一
家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勻速運動,從標志牌到京珠高速信陽入口最快需要
多長時間?
解:(1)由v=得,從標志牌到京珠高速信
陽入口小轎車最快需要時間:t===0.5 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小明家的小轎車于上午9:40進入京珠高速,行駛里程表顯示的里程是56632
km,于10:52駛出京珠高速,行駛里程表顯示的里程是56777 km,結合圖乙所示的
標志牌,通過計算說明小明家小轎車有無超速現象.
解:(2)小轎車行駛的時間:t'=10:52-9:
40=1 h 12 min=1.2 h,
行駛路程:s'=56777 km-56632 km=145 km,
則小轎車的速度:v'==≈121 km/h>100 km/h,
所以,小明家小轎車有超速現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共25張PPT)
BY YUSHEN
第二章 聲現象 測評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用力敲銅鑼,銅鑼發出聲音,停止敲擊,銅鑼“余音未止”.下列關于“余音未
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余音未止”是回聲的現象
B. 是因為人的聽覺發生“延長”
C. 銅鑼雖已停止振動,但空氣仍在振動
D. 有余音說明銅鑼仍在振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下列事例中利用了聲波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C )
A. 聽到急救車的聲音主動讓出通道
B. 利用B 超檢查身體
C. 利用超聲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D. 通過接收次聲波監測地震、海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東營中考)下列減弱噪聲的措施中,通過阻斷噪聲傳播的是( B )
A. 如圖甲,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
B. 如圖乙,道路旁安裝隔聲板
C. 如圖丙,中考期間考場周邊建筑工地停工
D. 如圖丁,小區內禁止鳴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B. 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C. 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
D. 為了直觀地了解物體振動發聲的情況,可以將聲音的波形用示波器展現出來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南充中考)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圖甲中的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B. 圖乙中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C. 圖丙中吹笛子時,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D. 圖丁中從無人機傳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小瑞用手撥動一根吉他弦,它發出聲音的波形圖如圖所示,第二次增大力度撥動
同一根吉他弦,則第二次撥動吉他弦發出聲音的波形圖可能是( B )
7. 跨學科綜合毛主席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
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鶯的歌唱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 流水聲傳入人耳不需要時間
C. 鳥鳴聲和流水聲的音色相同
D. 清脆的鳥鳴聲比低沉的流水聲音調高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如圖所示的磁懸浮音響由一個音箱和一個磁懸浮底座組成,音箱邊旋轉邊播放歌
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磁懸浮音響是高科技產品,發聲不需要振動
B. 根據音調可以判斷出是誰的歌聲
C. 調節音量開關,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
D. 午休時播放的歌曲聲一定不屬于噪聲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根據如圖所給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大象可以發出頻率為1000 Hz的聲音
B. 人能聽到大象發出的部分頻率的聲音
C. 人能聽到頻率為100 kHz的聲音
D. 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比大象的聽覺頻率范圍要大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某調弦軟件在同一位置測量出吉他弦發聲的參數,兩次撥A弦后軟件界面如圖
所示,則( C )
A. 該吉他弦第一次振動得比第二次慢
B. 該吉他弦兩次發出聲音的音調相同
C. 該吉他弦每秒振動次數第一次比第二次多
D. 該吉他弦的振幅第一次比第二次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
11. 古代士兵為了防止敵人偷襲,常采用“伏地聽聲”的方法及早聽到敵人偷襲的
馬蹄聲,這是因為固體傳播聲音的速度比氣體 ,同時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隨著敵人的靠近,馬蹄聲的響度越來
越 .
大 

息 
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如圖所示,把一個電鈴放入扣在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通電以后我們可以聽
到電鈴發出的聲音.然后用抽氣機從鐘罩內往外抽氣,發現隨著鐘罩內空氣的不斷
抽出,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弱,停止抽氣,讓空氣重新進入鐘罩內,聽到的聲音越來
越強.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
真空不能傳聲 
第12題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如圖所示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執飛,此次航班從上海起飛,在首都機場平穩
降落.中國大飛機飛出安全、更飛出志氣和希望.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 產生的,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帶上了耳罩,這是在 減弱噪聲.周圍觀看
的人們聽到飛機的聲音是由 傳過來的.
第13題圖
振動 
人耳處 
空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教材習題改編如圖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當活塞,插入兩
端開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聲,這哨
聲是由 振動產生的,當筷子不動,用不同的力吹“哨子”
時,改變的是聲音的 (填聲音的特性);當將活塞向上推后,吹“哨子”
時發出聲音的音調 (選填“變高”“變低”或“不變”).
第14題圖
塑料管中的空氣柱 
響度 
變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我們敲擊音叉時,音叉便會快速振動,使附近的空氣一起振動,這些空氣的振
動以 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開來形成聲波.聲波通過介質將聲源振動的信息
和 傳播開去.聲波在向遠處傳播的過程中,聲音的 (填聲音的特
性)會發生變化.
16. 科學研究發現,7 Hz的聲波可以穿透十幾米的鋼筋混凝土給人造成傷害,這說
明聲可以傳遞 ,用這種 聲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傳播得很
遠,但可以用 隔離罩有效阻止這種聲波的傳播.
波 
能量 
響度 
能量 
次 
玻璃(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實驗探究題 (共24分)
17. (12分)小東在學習了聲的知識以后,和同學們做了以下的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泡沫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小球被彈開,說明
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實驗中泡沫球的作用是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
這種實驗方法叫 .
(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時,會看見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球彈
起,說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也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振動 
轉換法 
空氣 
能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如果將甲、乙兩組實驗裝置移到月球上,則實驗 (選填“甲”或
“乙”)不能完成,這是因為 .
乙 
月球上是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12分)在第二課堂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
調高低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
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如表所列9種規格的琴弦,因為音調的高
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編號 材料 長度/cm 橫截面積/mm2
A 銅 60 0.76
B 銅 60 0.89
C 銅 60 1.02
D 銅 80 0.76
E 銅 80 0.89
F 銅
G 銅 100 0.76
H 尼龍 80 1.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編號 材料 長度/cm 橫截面積/mm2
I 尼龍 100 1.02
J 鋼 80 1.02
(1)小華選用了A、D、G三根琴弦,是為了研究音調的高低與 的關
系,這一過程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2)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A、 、 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
(3)表中編號為F的材料的長度和橫截面積還沒有填,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
該項內容.那么表中所缺數據依次為 、 .
琴弦長度 
控制變量法 
B 
C 
80 
1.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計算題(共12分)
19. 一輛汽車沿直線朝山崖勻速行駛,在離山崖s=700 m處鳴笛,汽車向前行駛s1
=40 m后,司機剛好聽到回聲.求:(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 m/s)
(1)聲音傳播的路程.
解:(1)聲音傳播的路程:s2=2s-s1= 2×700 m-40 m=1360 m.
(2)聲音在這段路程中傳播所用的時間.
解:(2)由v=得,聲音在這段路程中傳播所用的時間:
t===4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汽車行駛的速度.
解:(3)汽車行駛40 m所用的時間與聲音傳播的時間相同,由v=得,汽車行駛的
速度:v1===10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綜合能力題(共18分)
20.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超聲波測速
超聲波是振動頻率高于20000 Hz的聲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強、能量
集中等特點,可用于測距、測速等.
測距是測速的基礎.如圖甲所示,超聲波測速儀向靜止的汽車發射超聲波信號
(簡稱信號) ,同時開始計時,信號傳播過程中遇到汽車會被反射,測速儀接收到
返回的信號停止計時.根據記錄的時間及其與路程、速度的關系,可計算出汽車與
測速儀之間的距離.
圖乙是信號傳播過程的s-t 圖像,s表示信號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t表示信號
傳播的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測速儀測量汽車速度的原理是:測速儀向運動的汽車先后發射兩次信號,根據
汽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所通過的路程及所用的時間,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車的平
均速度.
測速儀在公路上對某跑車進行測速時,向勻速駛來的跑車發射兩次信號,兩次
發射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0 s,第一次發射信號到接收用時0.6 s,第二次發射信號到
接收用時0.3 s,兩次信號傳播過程的s-t 圖像(t從第一次發射信號開始計時)如圖
丙所示.經測速儀測定,該跑車超速,駕駛員將受到交警部門處罰. (超聲波速度取
340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人耳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超聲波.
(2)超聲波測速是利用了超聲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
點,同時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3)如圖乙所示,若t0=0.4 s,則靜止的汽車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為 m.
(4)跑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通過的路程是 m,跑車的速度為 m/s.
不能 
反射能力強 
信息 
68 
51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共26張PPT)
BY YUSHEN
第三章 物態變化 測評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 下列是小明統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D )
A. 中考考場的室溫約為50 ℃
B. 冰箱保鮮室中礦泉水的溫度約為-15 ℃
C. 洗澡時淋浴的水溫約為70 ℃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體溫約為36 ℃
2. 判斷下列哪一個過程屬于物態變化過程( D )
A. 將鐵塊加熱到140 ℃ B. 氣球充氣時逐漸膨脹
C. 把大冰塊錘成小冰塊 D. 青草尖端的露珠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下列物質中全都是晶體的是( B )
A. 鐵、食鹽、松香 B. 鋁、冰、海波
C. 金、海波、石蠟 D. 冰、石英、玻璃
4. 小賓同學在實驗室練習使用溫度計時進行了如下操作:用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測量
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用寒暑表測量沸水的溫度;用實驗室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讀
數.則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D )
A B C D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丹東中考)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放在衣箱里的樟腦丸變小,這是汽化現象
B. 從冰箱中取出的雞蛋,過一會兒變濕,這是液化現象
C. 夏天,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這是升華現象
D. 冬天,窗玻璃上出現冰花,這是凝固現象
6. 兩只內徑不同,下面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的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
中,過一會兒會看到( D )
A. 兩只溫度計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B. 內徑細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C. 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高,示數較大
D. 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升得較低,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德陽中考)如圖所示,關于生活中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圖甲,燒開水的時候,壺口的“白氣”是水汽化吸熱形成的水蒸氣
B. 圖乙,用冰箱制作冰棒,發生了凝固放熱的現象
C. 圖丙,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華放熱
D. 圖丁,深秋,楓葉上形成霜是水凝固放熱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真空冷凍脫水干燥(簡稱凍干)食品是將新鮮食品快速冷凍后,再送入真空容器
中升華脫水而成的食品.凍干食品不需要冷藏設備,只要密封包裝就可在常溫下長
期貯存、運輸和銷售.利用“升華脫水法”制成的脫水蔬菜在食用時能保持其新鮮
的味道.下列做法采用了“升華脫水法”的是( C )
A. 將蔬菜放在太陽下曝曬除去水分
B. 將蔬菜放在熱鍋上烘烤除去水分
C. 將蔬菜冷凍后迅速放在低壓環境下除去水分
D. 將蔬菜冷凍后除去冰塊即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小明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 紙鍋里的水沸騰前不發生汽化現象
B. 紙鍋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先汽化再液化的結果
C. 水燒開時紙盒并未燃燒,這是因為水的沸點高于火焰的溫度
D. 將紙鍋中的水換成沙子,加熱時紙鍋會被點燃
第9題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人類的生存和生活離不開地球上的水循環,關于圖中水循環的物態變化,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 海水吸熱,蒸發成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 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
D. 云中的小冰晶吸熱,升華形成雨
第10題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1.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溫度計是根據 的性
質制成的,如圖甲所示,其中右側灰色部分表示測溫液體,則該溫度計此時的讀數
為 ℃.溫度計在測量前,應注意觀察它的量程和 .
第11題圖
液體熱脹冷縮 
-4 
分度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古代科技(濟南中考)我國古代很早就對物態變化有所認識和應用.早在公元前
21世紀,我國就掌握了青銅冶鑄技術.如圖所示的鑄造青銅鐘,就是讓經過冶煉的
液態銅在泥模內發生 制成的.東漢王充所著《論衡》中有“云霧,雨之征
也,夏則為露,冬則為霜,溫則為雨,寒則為雪”.其中“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遇冷發生 形成的.
第12題圖
凝固 
液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如圖所示,夏季噴霧車將水以霧狀形式噴灑出去,由于霧狀的水增大了與空氣
的 ,從而 (選填“加快”或“減慢”)了水的蒸發,蒸
發 (選填“吸”或“放”)熱.
第13題圖
接觸面積 
加快 
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小明新買了幾支可擦中性筆,這種筆采用特制的油墨,書寫后用筆尾的硅膠橡
皮快速摩擦,可使油墨溫度迅速升高而 (填物態變化名稱),直接由固態
變為氣態,此過程中油墨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升華 
吸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先進科技如圖是一款火箭動力自行車.自行車依靠濃縮的過氧化氫作為燃料,常
溫狀態下的過氧化氫氣體通過 的方法液化成液態,再與催化劑一起放
于燃料罐中,反應后向火箭尾部噴出650 ℃的高溫水蒸氣,自行車即可獲得向前的
巨大推力,從而高速前進.圖中火箭尾部產生大量的“白氣”,是因為發生了 現象.過一會兒,“白氣”消失了,這是發生了 現象.(后兩空均填物態變
化名稱)
16. 有一支讀數不準確的溫度計,玻璃管的內徑和刻度都是均勻的,在1標準大氣壓
下,用此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示數是2 ℃,將其放在沸水中,示數是98 ℃,用
該不準確溫度計測得室溫為26 ℃,實際室溫是 ℃,當實際溫度是 ℃
時,該不準確溫度計的示數與測量的實際溫度相同.
壓縮體積 
液化 
汽化 
25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簡答題(共9分)
17. 我們經常聽天氣預報說:“……向北移動的暖濕氣流和來自××地區的冷空氣
前鋒相遇,將在我國××至××之間形成一條東西方向的降雨帶……”.請你運用
所學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暖濕氣流攜帶較多的水分,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與冷空氣相遇才會降雨?
解:(1)暖濕氣流中攜帶的水分是氣態的水蒸氣,與冷空氣相遇,降低了暖濕氣
流的溫度,暖濕氣流中的水蒸氣會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降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舉例類開放題干旱時,要實施人工降雨,可以向高空拋撒干冰,請問干
冰的作用是什么?面對旱情,我們更要節約用水,寫出一種生產、生活中常見
的節水方法.
解:(2)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溫度降低,從而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實
現人工降雨;淘米水澆花,用完水后關緊水龍頭等(節水方法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實驗探究題(共46分)
18. (17分)小張為了弄清楚冰熔化過程中的特點,做了以下實驗.
(1)如圖甲,在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選填“自下而上”或
“自上而下”)的順序組裝.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示數
是 ℃.
自下而上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加熱一段時間后,小張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圖丙中繪制了圖像,由此可知
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從圖像中發現冰熔化時間過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長冰熔化時間的
是 .
A. 增加試管中冰的質量 B. 增加燒杯中水的質量
C. 降低燒杯中水的初溫 D. 撤掉酒精燈或用小火加熱
晶體 
不變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3分)持續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判斷試管里的水是否沸騰,并寫出理
由. .
(5)夏天,我們要喝冰涼的飲料,往往會在飲料中加入適量冰塊,而不是直接加
入與冰塊質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為冰塊的 更低,另一方面是因為冰
塊 ,從而使飲料的溫度下降更多.
不沸騰,因為試管里的水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持續吸熱 
溫度 
熔化吸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2分)(青海中考)為了“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同學們設
計了以下探究實驗,并結合生活經驗,猜想如表1:
表1:
猜想 沸騰前 沸騰時
甲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繼續吸熱,溫度升高
乙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繼續吸熱,溫度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如圖甲所示,同學們根據實驗要求,組裝實驗器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實驗前期,每隔3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當溫度升高到88 ℃時,每隔
1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示數.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則該時刻的溫度
是 ℃,實驗數據記錄如表2所示,分析表2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 ℃.
表2:
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溫度℃ 24 43 60 72 86 90 92 92 92
89 
9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6分)如圖乙所示,水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的變化情況是
.由表2數據可以驗證表1中猜想正確的是 (選填“甲”或
“乙”).
(4)實驗結束后,發現本次實驗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實驗時間,請你為他們提一
條合理的建議 .
體積增大,
最后破裂 
乙 
減少燒杯內的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17分)小亮看到搶險隊員在冰雪覆蓋的道路上撒大量的鹽,他產生了這樣的
疑問:含鹽的冰跟純凈的冰熔化時的特點有何不同?含鹽濃度不同的冰,熔化特點
有無區別?為此,他進行了下列探究過程.
【設計實驗】他用同樣多的純水、淡鹽水、濃鹽水制得純冰、淡鹽冰、濃鹽冰,然
后將這些冰弄碎放入試管中,在冰塊中插入溫度計,記下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每隔
0.5 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觀察試管中冰塊狀態的變化.在選擇冰塊吸熱
方式時他遇到了一個難題,現有如圖甲所示的三種方法,請你為他選擇一種最佳的
方法.你選擇的方法是 (選填“A”“B”或“C”).(當時的室溫大約是
10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在相同條件下測量三者的溫度變化,得到如圖乙所示的三條溫度變化曲線(純冰對
應曲線①,淡鹽冰對應曲線②,濃鹽冰對應曲線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分析】根據曲線圖可知:
(1)利用鹽水制成的冰 (選填“是”或“不是”)晶體.
(2)淡鹽冰的熔點是 ℃,濃鹽冰的熔點是 ℃.
【歸納】根據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蓋的道路上撒鹽,可以 (選填“提
高”或“降低”)冰的熔點,并且含鹽濃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選填“高”
或“低”)的溫度熔化.
是 
-3 
-7 
降低 
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拓展】小亮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和圖像,又有了新發現:
(1)含鹽濃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溫越 (選填“快”或“慢”).
(2)(3分)小亮想起一件事,他們在學習熔化時,也用冰塊做了這樣的實驗,但
那次做實驗時,測量冰熔化時的溫度不是0 ℃,請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溫度不是
0 ℃的原因是 (寫出一條即可).
快 
可能是冰不純,含有雜質(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苏尼特左旗| 南川市| 潮州市| 军事| 丽水市| 阜宁县| 通化县| 上蔡县| 伊通| 报价| 西乌| 林西县| 漳州市| 姜堰市| 都匀市| 宝清县| 扎囊县| 广饶县| 伊通| 霍山县| 班戈县| 扎兰屯市| 桃园市| 绥宁县| 黄大仙区| 麟游县| 车险| 申扎县| 永济市| 四平市| 芮城县| 隆林| 武定县| 谷城县| 左权县| 邵阳县| 贺兰县| 梨树县| 济宁市|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