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光》復習資料一、基礎知識:(一)關于光的思考1.通常我們把那些自身能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稱為光源。例子:太陽、發光的螢火蟲、燃燒的蠟燭、通電的電燈等,月亮不是光源。2.太陽是重要的光源。3.夜視儀可以在“黑暗”的環境中,將人眼看不見的光轉化為電子信號,讓我們看到物體。(二)光的傳播特點1.光在同種介質中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應用:手影戲、皮影戲、日晷計時、排隊看后腦勺、射擊三點一線……2.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光遇到不同的物體時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光→透明的物體:通過光→半透明的物體:部分通過光→不透明的物體:不通過3.光在直線傳播時,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光會被擋住,在物體后方就會留下影子。4.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會部分或全部遮住太陽光,此時可以觀察到日食;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中時,可以觀測到月食。(三)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路線發生變化,稱為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光的路線不發生變化,不發生折射。應用: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折”了、池塘看上去比較淺、魚翔淺底、彩虹、三棱鏡、湖里的魚看起來變大了……2.三棱鏡結構特點:由透明材料做成、截面呈三角形3.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發生折射,出現7種不同顏色的光:紅、橙、黃、綠、藍、靛、紫。4.白光(太陽光)是復合光,光的三基色:綠、紅、藍。5.制作彩色輪時,圓盤上的三個扇形的大小要相同,快速轉動彩色輪,觀察到盤面變成白色。(四)光的反射1.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形成反射現象,反射光也是沿著直線傳播的。應用:測量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照明燈裝燈罩、墻壁涂成白色、后視鏡、照鏡子、牙醫的額鏡、路口轉角鏡、燈光下看書、潛望鏡……2.光的反射規律:光在反射過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分別在法線的兩側。3.與鏡面相同,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只是光在物體表面反射情況不同,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的反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4.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潛望鏡由兩面平面鏡構成,這兩面鏡面平行、相對放置,并且都與水平面呈45°角。二、畫圖題1.光的折射 2.光的反射3.畫出潛望鏡的光路圖 4.不移動物體的位置,使黑暗中的小球被點亮月食日食反射角=入射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