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工具與技術》復習資料一、基礎知識:1.像鉗子、鑷子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都可以叫做工具,而制造、使用它們所用到的知識、經驗、方法等都可以叫做技術。2.工具和技術的關系:3.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機械有:斜面、杠桿、輪軸等。4.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同高度的情況下,斜面越長,坡度越小,越省力。兩枚長短、粗細相同的螺絲釘,擰進木頭時,螺紋密的更省力。5.斜面的例子:斧頭、剪刀、水果刀等的刀刃;盤山公路、引橋、滑滑梯、無障礙通道等;螺絲釘6.杠桿的三要素:用力點、支點、阻力點7.支點離阻力點越近,杠桿越省力。8.杠桿的類型:省力杠桿、等臂杠桿、費力杠桿。9.杠桿的作用:增大力的作用效果(省力);擴展力的作用范圍;改變力的作用方向。10.車輪是一種輪軸。11.輪軸是由半徑較大的輪和半徑較小的軸組成。12.在輪上用力帶動軸運動,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13.用螺絲刀擰螺絲釘時,運用的是輪軸的工作原理,用螺絲刀撬油桶的蓋子時,運用的是杠桿原理。14.車輪運輸的特點:省力、靈活、用時短、平穩等。15.輪軸的例子:水龍頭、扳手、滑輪、車輪等。16.人們可以將金屬熔化、拉伸、彎曲、成形和再成形,制造出復雜精密的工具。17.剪刀是斜面和杠桿的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桿的結構特點。18.剪刀的刀刃和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繞著中間的轉軸轉動,可以看成杠桿。19.評價一種工具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據是否省力、是否省時、是否安全、是否靈活、是否方便等多個指標。20.印刷術是一種技術,是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21.北宋時期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22.活字印刷術步驟:檢字、刷墨、拓印、晾制。23.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從人工拓印到機器印刷,從大型印刷機到家庭打印機,每一次變化都讓知識的普及和交流更加有效。24.活字印刷術的作用: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加快了信息的交流與傳播,促進了更多新的工具和技術的發展。25.文字傳播與視頻傳播相比,文字傳播可以快速獲得信息,但比較抽象,理解可能有難度;視頻傳播直觀生動、詳細,但花費時間相對比較多。26.書籍是人類信息交流和傳播的一種工具。27.在工具和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信息的交流與傳播就像一個齒輪,推動工具和技術共同發展。二、識圖:1.杠桿類工具的杠桿三要素:2.輪軸的輪和軸:3.各種剪刀及其用途:4.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測量重力):①拿起測力計,輕拉掛鉤,檢查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線。②勻速拉動被測物。讀數時,視線與指針平視。③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測量范圍。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