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3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導學案)(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3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導學案)(無答案)

資源簡介

5.3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2. 經歷探究過程,提升對證據的分析和論證能力。
3. 通過探究活動,體會實驗探究活動對認識事物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學習重點】 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學習難點】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過程。
【自主預習】
閱讀教材,完成以下問題:
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蠟燭、 、光屏和光具座,分別把上述物體安裝在光具座上,調整它們的高度,使得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 。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顯示凸透鏡所成的 (選填“虛”或“實”)像。
2. 完成下表的填寫:(焦距、物距、像距分別用f、u、v表示)
物距u 像的性質 物與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應用
u>2f
u=2f
fu=f 不成像
u【合作探究】
一、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提出問題】凸透鏡所成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假設】 ①可能與物體到透鏡的 有關。
支持事例: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成像特點不同,是因為物體到透鏡的距離不同。
②可能與凸透鏡的 有關。
支持事例:同一物體通過照相機成像,當照相機鏡頭的焦距改變時(調焦),凸透鏡所成像的大小會改變。
③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與物體是否在同側有關。
支持事例:照相機與投影儀,物體和所成的像分居在凸透鏡的 側;通過放大鏡觀察物體,物體和像在透鏡的 側。
【設計實驗】
(1)相關概念
①物距u: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如圖所示,物距為 cm;
②像距v:像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如圖所示,像距為 cm;
③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2)實驗思路
我們可以把物體放在距凸透鏡較遠的地方,然后逐漸移近,觀察成像的情況。由于凸透鏡對光的偏折程度跟凸透鏡的焦距f有關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變化時,焦距可能是個應該注意的參照距離。我們可以注意觀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時,物體成像的情況。
(3)實驗器材:凸透鏡(焦距為10cm)、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
(4)數據記錄表格(見下)。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1)在光具座上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時,透鏡放在光具座標尺中央。
(2)調整凸透鏡、蠟燭(燭焰的中心)、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 。
(2)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50cm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u>20cm),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時測出此時的物距u和像距v,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3)把蠟燭向透鏡移近,使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二倍焦距(u=20cm),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測出物距u和像距v,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4)把蠟燭繼續向透鏡移近,使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10~20cm),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測出物距u和像距v ,記錄在表格中。
(5)把蠟燭繼續向透鏡移近,使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一倍焦距10cm(在焦點處) ,移動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通過透鏡也看不到虛像。
(6)把蠟燭繼續向透鏡移近,使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倍焦距以內(小于10cm),移動光屏,光屏上不成像,眼睛通過透鏡,能看到虛像,記錄像的正倒和大小。測出物距u,記錄在表格中。
(7)數據記錄匯總
像與物距的關系 凸透鏡的焦距f= 10 cm
實驗 次數 物距 u/cm 像的性質 像距 v/cm
虛實 大小 正倒
1 30 實像 縮小 倒立 15
2 20 實像 等大 倒立 20
3 15 實像 放大 倒立 30
4 10 不成像
5 6 正立 放大 虛像
【分析與論證】
分析上表記錄,思考下列問題,找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像的虛實: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實像,什么條件下成虛像?
(2)像的大小: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像,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像?有沒有縮小的虛像?
(3)像的倒正: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條件下成倒立的像?
(4)物距、像距與像的大小關系:凸透鏡成放大實像時,物距跟像距相比,哪個比較大?成縮小實像時,物距跟像距相比,哪個比較大?
(5)像和像距隨物距的變化規律:當物體成實像時,物體逐漸靠近透鏡時,像距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像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當物體成虛像時,物體逐漸靠近透鏡,像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歸納:
(1) 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物體在焦點以外成 像,焦點以內成 像。即一倍焦距分虛實。
(2) 是成放大和縮小像的分界點。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成 的像,在二倍焦距以內成 的像。沒有縮小的虛像。
(3)實像必異側 ,虛像必同側 (選填“倒立”或“正立”)。
(4)物距u>像距v,像是 的;u<v,像是 的(選填“放大”或“縮小”)。
(5)成實像時,物體距離透鏡越近,像距離透鏡越 ,像越 ;物體距離透鏡越遠,像距離透鏡越近,像越小。成虛像時,物體距離透鏡越近,像越 ,物體距離透鏡越遠,像越 。
【探究結論】
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當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實驗 次數 物距 u/cm 物距與焦距 的關系 像的性質 像距 v/cm
虛實 大小 正倒
1 30 u > 2f 實像 縮小 倒立 15
2 20 u = 2f 實像 等大 倒立 20
3 15 2f >u >f 實像 放大 倒立 30
4 10 u =f 不成像
5 6 u 【記憶口訣】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離焦點)像遠像變大;虛像(與物)同側正,實像異側倒,像物相互跟著跑。
【交流討論】
(1)在做實驗時, 某同學無論怎樣移動光屏, 都無法在光屏上觀察到燭焰的像。發生這一現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分析】可能原因有:
①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 上;
②蠟燭的位置在透鏡的 以內;
③蠟燭的位置在透鏡的 上。
(2)用卡片把透鏡遮住一部分,觀察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是否完整?像的亮度有什么變化?
【分析】光屏上像的性質不變,還是完整的,但亮度會變 些。
(3)蠟燭長度變短時,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怎樣變化?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應怎樣進行調節?
【分析】像將會向上移動。調節方法:①將光屏向 移動;②將蠟燭向 移動;③將透鏡和光屏向 調節。
【例題1】如圖所示,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e各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則:
①把燭焰放在_________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大;
②把燭焰放在_________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小。
③把燭焰放在_____點,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時,屏距透鏡最遠。
④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___點,光屏上不會出現像。
【例題2】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凸透鏡焦距是10cm,當光屏距凸透鏡16cm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動,將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蠟燭不動,像變小 B.蠟燭靠近凸透鏡,像變小
C.蠟燭遠離凸透鏡,像變大 D.蠟燭遠離凸透鏡,像變小
【例題3】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10cm,他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處,調節蠟燭的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①如圖甲所示,若此時他們想在實驗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燭焰的實像,光屏應在_________(選填“50~60cm”、“60~70cm”)范圍內移動;
②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放在 30cm刻度線處,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則會在光屏上看到燭焰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的像。
③為了使光源更加比較穩定,用發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蠟燭作為光源進行實驗。當“F”形光源在35cm刻度處,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該是圖丙中的_____(填序號)。
探究二、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想一想】上一節學過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它們成像的原理及像的性質應該怎樣具體描述呢?
1.照相機
(1)照相機原理:物距u>2f 時,成 、 的 像,像距 f<v<2f。成像光路圖:
(2)照相機的調節
①調節依據: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②調節方法:像偏小,物體靠近相機,暗箱拉長;像偏大,物體 相機,暗箱 。
2.投影儀
(1)投影儀原理:物距u:f<u<2f 時,成 、 的 像,像距 v >2f。成像光路圖:
(2)投影儀的調節
①調節依據: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
②調節方法:像偏小,投影片靠近鏡頭,投影儀遠離屏幕;像偏大,投影片 鏡頭,投影儀 屏幕。
3.放大鏡
(1)放大鏡成像原理:當物距u(2)放大鏡的調節
①調節依據: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
②調節方法:像偏小,物體稍微遠離鏡頭,適當調節眼睛位置;像偏大,物體稍微 鏡頭,適當調節眼睛位置。
【例題4】如圖所示,甲是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圖,乙是_______的工作原理圖。(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例題5】物理實驗課上,如圖所示為小海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圖,當點燃的蠟燭、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  )
A.物距為40cm,像距為50.0cm B.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照相機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律 D.投影儀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律
探究三、用作圖法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我們用作圖的方法也可以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 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
2. 用作圖法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2)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 f<u<2f 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
(3)物距u<f 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4)物距u=2f 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像距v=2f
(5)物距u=f 時,不成像。
【例題6】請用作圖法找出蠟燭火焰A點的像A′ 。
【精講點撥】
1. 凸透鏡成像時,比較物距與像距的大小,也可以判斷像的性質。
①如果像距大于物距,則像的大小大于物體的大小;
②如果像距等于物距,則像的大小等于物體的大小;
③如果像距小于物距,則像的大小小于物體的大小。
2. 在凸透鏡成像規律中有兩個一致性,即像隨物體移動方向的一致性,像的大小隨像距大小變化的一致性。
【歸納整理】
物距u 像的性質 物與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應用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 2f>v>f 能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 v=2f 能 測焦距
f2f 能 投影儀
u=f 不成像 獲得平行光
u【課堂練習】
1.圖記錄了三次改變物距的成像情況,請用 A′、B′、C′分別對應標出物體在位置 A、B、C 時所成的像。
2.如圖所示,現在有很多場所的安保工作中采用人臉識別系統,識別系統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1 m處的人臉拍攝成數碼相片傳遞給計算機進行識別,攝像機的鏡頭( )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5 m
B.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1 m
C.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5 m
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1 m
3.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用放大鏡觀察掛圖上的昆蟲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人眼看到的是昆蟲正立、放大的實像
B.此時人眼到放大鏡的距離一定小于焦距
C.放大鏡成像是因為光通過放大鏡時發生了折射
D.該現象的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4. 如圖所示為商場中經常看到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示意圖,各個方向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廣告圖標,這是發生了______反射。已知鏡頭焦距為12cm,則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在_______ cm的范圍內調節,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廣告圖標像,可將凸透鏡適當________(靠近/遠離)廣告片。
5.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圖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圖中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
C.透鏡不動,蠟燭向左移動,光屏向右移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透鏡不動,將蠟燭與光屏互換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6.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小捷用了9個紅色的發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蠟燭作光源,用平行光聚焦法測得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線上,小捷將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處后,再移動光屏,至到如圖所示位置,光屏上會出現清晰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如果她將光源再遠離凸透鏡一些,這時光屏應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動,以獲得清晰的實像;
(2)如果將光源移至7cm處,凸透鏡此時成的是放大的______(填“虛像”或“實像”)
【課后反思】本節課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崇阳县| 林西县| 易门县| 沐川县| 沙田区| 蒙阴县| 柘城县| 商都县| 右玉县| 合水县| 云梦县| 类乌齐县| 龙岩市| 贡嘎县| 景谷| 杨浦区| 措美县| 会理县| 石屏县| 班戈县| 峨眉山市| 云南省| 叙永县| 岑溪市| 佛冈县| 灌云县| 云林县| 德格县| 邵武市| 长白| 丰城市| 马边| 龙江县| 绥芬河市| 闸北区| 合江县| 红桥区| 临江市| 慈溪市|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