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堂導學(變化率及導數(shù)的概念)【知識點】1.瞬時速度的概念:物體在 的速度稱為瞬時速度.2.平均變化率的概念:對于函數(shù),設自變量從變化到,相應地,函數(shù)值就從變化到 . 這時,的變化量為,的變化量為 ,把比值,即 叫做函數(shù)從到的平均變化率.3.瞬時變化率(導數(shù)的物理意義)的概念:如果當時,平均變化率無限趨近于一個 的值,即有極限,則稱在處可導,并把這個確定的值叫做在處的 (也稱為瞬時變化率),記作 或,即.4.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函數(shù)在處的導數(shù) 就是在點的斜率,即.這就是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典例】例1.(課本P59改編)全紅嬋在一次跳水中,身體重心相對于水面的高度(單位:)與起跳后的時間(單位:)存在函數(shù)關系,記為,請回答以下問題:(1)全紅嬋參加的項目是( )A.女子三米跳板 B.女子十米跳臺 C.男子三米跳板 D.男子十米跳臺(2)當 時,全紅嬋達到最高,最高時 ;(3)計算全紅嬋從起跳到達到最高點的這個時段的平均速度為 ;(4)計算當,全紅嬋的平均速度 ;(5)當時,①在之前或之后任意取一個時刻(且)計算與之間的平均速度 ;②當無限趨近與0是,無限趨近于定值 ,即為全紅嬋在時的瞬時速度.例2.已知函數(shù),回答以下問題(1)當時候,函數(shù)的平均變化率為 ;(2)當時候,函數(shù)的平均變化率為 ;(3)當時,函數(shù)的瞬時變化率為 .例3.(割線斜率與切線斜率)已知函數(shù),回答以下問題(1)函數(shù)在與(且)兩點間的割線斜率為 ;(2)當無限趨近與0是,割線斜率無限趨近于定值 ,即為在時的切線斜率;(3)當時,函數(shù)的切線斜率為 .例4.已知函數(shù),求在處的切線方程.【作業(yè)】一、選擇題1. 函數(shù),當自變量由變化到時,函數(shù)的變化率(A) (B)(C) (D)2.若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平均變化率為4,則m的值為( )A.-5 B.-3 C.3 D.53.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方程為( )A. B.C. D.4. 在曲線y=x2+1的圖象上取一點(1,2)及附近一點(1+Δx,2+Δy),則為( )A. Δx++2 B. Δx--2C. Δx+2 D. 2+Δx-5.(多選題)若當時,,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當時,B.當時,C.曲線上點處的切線斜率為-1D.曲線上點處的切線斜率為-2二、填空題6. 汽車行駛的路程s和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在時間段[t0,t1],[t1,t2],[t2,t3]上的平均速度分別為,,,其三者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三、解答題7.若一物體運動方程如下(位移:m,時間:s):求:(1)物體在t∈[3,5]內的平均速度;(2)物體在t=1時的瞬時速度;(3)物體的初速度v0。8.求函數(shù)y=3x2在x=1處的切線方程課堂導學(5.1變化率問題、導數(shù)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知識點】1.瞬時速度的概念:物體在 某一時刻 的速度稱為瞬時速度.2.平均變化率的概念:對于函數(shù),設自變量從變化到,相應地,函數(shù)值就從變化到 . 這時,的變化量為,的變化量為 ,把比值,即 叫做函數(shù)從到的平均變化率.3.瞬時變化率(導數(shù)的物理意義)的概念:如果當時,平均變化率無限趨近于一個 確定 的值,即有極限,則稱在處可導,并把這個確定的值叫做在處的 導數(shù) (也稱為瞬時變化率),記作或,即.4.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函數(shù)在處的導數(shù) 就是在點的斜率,即.這就是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典例】例1.(課本P59改編)全紅嬋在一次跳水中,身體重心相對于水面的高度(單位:)與起跳后的時間(單位:)存在函數(shù)關系,記為,請回答以下問題:(1)全紅嬋參加的項目是( B )A.女子三米跳板 B.女子十米跳臺 C.男子三米跳板 D.男子十米跳臺(2)當 時,全紅嬋達到最高,最高時 ;(3)計算全紅嬋從起跳到達到最高點的這個時段的平均速度為 ;(4)計算當,全紅嬋的平均速度 ;(5)當時,①在之前或之后任意取一個時刻(且)計算與之間的平均速度 ;②當無限趨近于0時,無限趨近于定值 ,即為全紅嬋在時的瞬時速度.解:(1)當時,,所以身體重心離水面11米,是十米跳臺;(2)拋物線的對稱軸公式時,;(3)即當時,(米/秒)(4)當時,;(5)①②當無限趨近于0時,無限趨近于定值,即為全紅嬋在時的瞬時速度.總結: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1.區(qū)別:瞬時速度刻畫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運動狀態(tài),而平均速度則是刻畫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的運動狀態(tài),與該段時間內的某一時刻無關;2.聯(lián)系:瞬時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極限值.例2.已知函數(shù),回答以下問題(1)當時候,函數(shù)的平均變化率為 ;(2)當時候,函數(shù)的平均變化率為 ;(3)當時,函數(shù)的瞬時變化率為 .解:(1);(2);(3)先算再取極限,當時,導數(shù)的定義:對于函數(shù),記,若當無限趨近于0時,無限趨向于一個確定的值,則記這個值為,即.例3.(割線斜率與切線斜率)已知函數(shù),回答以下問題(1)函數(shù)在與(且)兩點間的割線斜率為 ;(2)當無限趨近與0是,割線斜率無限趨近于定值 ,即為在時的切線斜率;(3)當時,函數(shù)的切線斜率為 .例4.已知函數(shù),求在處的切線方程.【作業(yè)】三、練習檢測1. 函數(shù),當自變量由變化到時,函數(shù)的變化率( D)(A) (B)(C) (D)2.若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平均變化率為4,則m的值為( C )A.-5 B.-3 C.3 D.52.答案:C解析:由題意,得,即,解得.3.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方程為( C )A. B.C. D.3.答案:C解析:因為,則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則切線方程為,即為.4. 在曲線y=x2+1的圖象上取一點(1,2)及附近一點(1+Δx,2+Δy),則為( C )A. Δx++2 B. Δx--2C. Δx+2 D. 2+Δx-4.【答案】C【解析】∵Δy=f(1+Δx)-f(1)=(1+Δx)2+1-2=2Δx+(Δx)2,∴=2+Δx。5.(多選)若當時,,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D )A.當時,B.當時,C.曲線上點處的切線斜率為-1D.曲線上點處的切線斜率為-25.答案:AD解析:由題意,得曲線上點處的切線斜率為-2,故C錯誤,D正確;當時,,則當時,,故A正確,B錯誤.故選AD.6. 汽車行駛的路程s和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所示。在時間段[t0,t1],[t1,t2],[t2,t3]上的平均速度分別為,,,其三者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6.【答案】3>2>1【解析】∵,,由圖象可知:kMA2>1。3、解答題7.若一物體運動方程如下(位移:m,時間:s):求:(1)物體在t∈[3,5]內的平均速度;(2)物體在t=1時的瞬時速度;(3)物體的初速度v0。【思路分析】(1)求,注意解析式的選擇。(2)先求,再求瞬時速度s′(1)。(3)初速度v0為t=0時的瞬時速度s′(0)。【解析】(1)∵物體在t∈[3,5]內的時間變化量為Δt=5-3=2,∴物體在t∈[3,5]內的位移變化量為Δs=3×52+2-(3×32+2)=3×(52-32)=48,∴物體在t∈[3,5]上的平均速度為==24(m/s)。(2)物體在t=1時的瞬時速度即為函數(shù)在t=1處的瞬時變化率。∵物體在t=1附近的平均變化率為,∴物體在t=1處的瞬時變化率為s′(1)= = (3Δt-12)=-12(m/s),即物體在t=1時的瞬時速度為-12 m/s。(3)求物體的初速度v0即求物體在t=0時的瞬時速度。∵物體在t=0附近的平均變化率為,∴物體在t=0處的瞬時速度為s′(0)= = (3Δt-18)=-18 (m/s),即物體的初速度為-18 m/s。8.求函數(shù)y=3x2在x=1處的切線方程.【思路分析】求函數(shù)f(x)在任意點處的導數(shù)都應先求平均變化率,再求f′(x0)。【解析】 ∵Δy=f(1+Δx)-f(1)=3(1+Δx)2-3=6Δx+3(Δx)2,∴=6+3Δx,∴f′(1)==(6+3Δx)=6。所以y=3x2在x=1處的切線的斜率,且當x=1時,,即切點為,由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得,切線方程為,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8高中數(shù)學新教材課堂導學案(變化率問題、導數(shù)概念及幾何意義).doc 28高中數(shù)學新教材課堂導學案(變化率問題、導數(shù)概念及幾何意義)及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