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1課時)浙教版 七年級上第二章 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引入新課視頻:生物多樣性引入新課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而且形態各異,但是,它們所表現出來的生命特征都大同小異。為什么千差萬別的生物會表現出相似的特征呢?探究實踐水滴魚生石花機器人思考:你是根據什么來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的呢?生物是活的、有生命的物體。學生:根據是否有生命來區分生物和非生物;觀察下列各圖,其中: 屬于生物有 ,不屬于生物的是 。生石花、水滴魚機器人一、生物是什么視頻生物的特征觀察圖2.1--4,結合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思考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幼苗生長母貓生小貓,連母七個樣蜥蜴捕食人體排汗含羞草被碰觸后,小葉合攏思考討論過程小結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①能呼吸;②有遺傳和變異現象;③能生長發育和繁殖后代;④能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⑤除病毒等少數生物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⑥能進化。新課教學人類很早就開始對生物進行觀察和研究,由于受到觀察工具的限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體的習性、形態結構等方面。顯微鏡的發明為人類研究生物打開了新的大門。借助顯微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還可以看到生物的微小結構。二、細胞的發現新課教學1665年,[英國]羅伯特 胡克最早發現了細胞。事實上,胡克看到的是死亡植物細胞的部分結構(細胞壁)新課教學1、19 世紀 3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通過對部分動、植物組織的觀察,并結合前人的大量研究資料,提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德國科學家魏爾肖進一步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自已經存在的活細胞。在此基礎上,人們進行理論概括,形成了細胞學說。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學說的提出過程:新課教學細胞學說的內容: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細胞學說的建立,從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一了起來。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1665年胡克發現和命名細胞19世紀40年代,施萊登和施旺提出“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構成的”20年后魏爾肖提出“一切細胞來自于細胞”顯微鏡下的重大發現理論思維和科學實驗的結合細胞學說在修正中前進思考討論1.從胡克觀察細胞到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近200年。這樣的科學探索歷程對你有什么啟發?①學習科學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問題;② 要有對待學問一絲不茍的治學態度;③科學的發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大量的動物和植物組織的觀察,結合前人的大量研究資料,提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一結論的。2.施萊登和施旺是如何通過獲得的證據得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一結論的?課堂鞏固1.下列物體屬于生物的是( )A. 枯死的柳樹 B. 新冠病毒C. 生物化石 D. 通過網絡傳播的網絡病毒B2.《秋思》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句中“樹、鴉、馬”三種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A.都能進行生長和繁殖B.都有反射現象C.都需要從外界獲取有機物D.都能遺傳,不會發生變異A課堂鞏固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描述的現象體現的生物特征分別是( )①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②生物都有遺傳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④生物能排出廢物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B4.一群學生在雨后的草葉上發現了一些能運動的綠色的小點,下列說法不能作為判斷小點是生物的依據的是( )A. 能生長和繁殖 B. 能呼吸C. 碰一下會縮成一團 D.體小且綠色D課堂鞏固5.將下列生物特征的序號填入對應現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 ③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⑤生物需要營養物質(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________;(2)朵朵葵花向太陽________;(3)饑不擇食________;(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________。③④⑤①作業布置1、復習本節課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B)第一節(一);3、預習下一課時的相關內容。板書設計細胞的發現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細胞學說的內容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新細胞是由原來的細胞分裂而來第一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物與非生物.mp4 生物多樣性.mp4 第1節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1課時) (共17張PPT).pptx 細胞.mp4 胡克發現細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