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學 教學評課時備課年級: 一年級 主備人: 審核人:課題 快樂課堂成果匯 ——《1-5 的認識和加減法》整理和復習 課型 單元復習課 課時 7學習 目標 加深 5 以內數的認識,能理解序數、基數的生活應用,比較大小。 能熟練計算 5 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方法,并正確口算。 培養數感,經歷系統整理和復習的過程,形成自己的數學認知結 構。 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在排列加減法算式過程中,提高計算水平, 培養學習興趣。 4.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 活的聯系。重點難點 充分理解本單元知識含義,初步感受條理、系統整理知識的過程。 2.主動探索、系統的羅列知識,感受知識間的聯系,整理加減法表, 感受排列規律,增加數學興趣。核心問題 數感: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表示物體個數或事物順序。 符號意識:會運用符號表示數量或數量關系。 模型意識:能用加減法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運算能力:能夠進行 1-5 數的加減法運算。 應用意識:能將數與運算的知識應用于生活。課前 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彩筆、算式卡片學習過程達成目標 評價任務 學生活動 評價標準目標 1、2 評價任 務一:進 行單元 知識梳 理,建構 單元知 識體系。 活動 1:回憶羅列、初步整理。 1.提出問題:同學們,還記得這個單元中我 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嗎 生 1:我會讀、會寫 1-5 各數。 生 2:我會比大小。我知道 5 可以分成 1 和 4、 還可以分成 2 和 3 等等。我會計算 5 以內的 加法和減法。 2.問題引導:怎樣才能把本單元所有的知識 都羅列出來呢 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跟著數學 書整理吧! 活動 2:順序整理、系統思維。 1.回顧 1-5 數的認識。 首先,我們學習了數數。從圖畫中數出了數 量是 1、2、3、4、5 的物體。你還知道了什 么 生 1:四只小雞、四朵向日葵、四根小棒、四 個圓點都能用數字 4 來表示。 生 2:我還知道,1 添上 1 是 2,2 添 1 是 3,3 添上 1 是 4,4 添上 1 是 5。我還學習了 1-5 的書寫。 2.提出問題:我們要怎么把這些知識簡單的 記錄下來呢 師出示整理方法:大家一起來看,我們可以 簡單的畫圖來表示:把這個單元比喻成大樹 的話,剛剛復習的數數、添數、寫數就是它 的一部分枝干。 3.整理其它知識。 (1)比較大小 (2)幾和第幾 (3)數的組成 小結:通過整理和復習,我們把零散的知識 串起來,得到了一棵茂盛的知識樹,相信它 一定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和應用了。我們 還可以繼續將加減法的知識填充到知識樹 上,讓它更加茂盛。 設計意圖:經歷系統整理和復習的過程,形成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在主 動探索、羅列知識的過程中,感受知識間的聯系目標 2、3、 4 評 價 任 務二:整 理 加 減 法 算 式 表,完善 單 元 知 識框架, 并 用 知識 解 決 實 際 問 題。 活動 1:分類整理、尋找規律。 加減法的意義。 教師引導:我們還學了一個重要部分,就是 加法和減法。我們知道把幾個部分合起來的 時候就用加法;當把整體減少,求另一部分 時就要用減法了。 2.師生合作整理加減法表。 我們把 5 以內的加法算式全部剪成卡片,大家按照你的想法分一分、擺一擺吧。 (1)整理 5 以內的加法算式表。 提出問題:(將 5 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貼在 黑板上)你們有辦法把他們重新排列,能快 速記住這些算式嗎? 小組討論,自主排列加法算式。 組織學生反饋、交流。呈現整理后的加法表。 整理 5 以內的減法算式表。 根據學生已有的加法算式表的經驗,讓學生 自主整理減法算式表。 小結:同學們剛剛整理的加法減法表我們放 到知識樹里,就是上面最漂亮的樹葉。我們 還發現加法、減法計算,原來與數數、分與 合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呢! 活動 2:反饋練習、成果展示。 典型例題一: 1.圖片中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分別有幾只? 2.怎樣比較這三種動物數量的多少? 典型例題二: 你能根據圖意列出算式并說一說算式的含義 嗎?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匯 報。 設計意圖:在整理加減法算式表的過程中,探索、發現算式之間的規律和 聯系,提升計算水平;通過典型題的練習,進一步你幫助學生在梳理和練習中 建立知識結構,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