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2節 聲音的特性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一、音調1.概念:聲音的 。 2.決定因素:物體振動的 。頻率越快,音調 。 3.頻率:每秒內振動的 ,頻率的單位為 ,簡稱 ,符號為 。 4.多數人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 ~ Hz,人們把高于 的聲波叫作 ;把低于 的聲波叫作 。 新知梳理高低頻率越高次數赫茲赫Hz2020 00020 000 Hz超聲波20 Hz次聲波二、響度1.概念:聲音的 。 2.決定因素:由 決定,還和距離發聲物體的 有關。振幅越大,響度 。 3.振幅: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 。 三、音色1.概念:聲音特有的 。 2.決定因素:由發聲體的 和 決定。 強弱振幅遠近越大越大品質材料結構四、辨析1.音調:高昂、低沉、南腔北調、辨別壺內的水是否裝滿等。2.響度:響亮、震耳欲聾、鴉雀無聲、不敢高聲語等。3.音色:聽出是誰的聲音、分辨不同的樂器、機器的運轉是否良好等。分層訓練1.為了方便住戶晚上回家,居民樓的樓梯內安裝了聲光控制燈。這種燈只有在晚上沒有光且有聲音時才能發光,并且聲音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則夜晚聲音控制燈泡能否發光依靠的是( )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音調和音色B2.同學們在家收看“空中授課”時,以下有關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無關B.增大音量提高了聲音的音調C.不同老師教學時說話聲音音色不同D.聽到授課老師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C3.在相同條件下,以下操作不能改變音調的是( )B(甲) (乙) (丙) (丁)A.圖(甲)中,改變杯內水量,再次用濕手摩擦杯口B.圖(乙)中,改變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圖(丙)中,改變薄塑料尺滑過梳子的速度D.圖(丁)中,改變管內水量,再次對著試管口吹氣4.(多選)古箏是我國傳統的弦樂器,在學校“燃夢想·迎未來”2024元旦文藝匯演中,七年級小麗同學用古箏彈奏了一曲,關于小麗同學的這次演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古箏發出聲音是由琴弦的振動產生的B.彈奏古箏時,手指越用力,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小C.人們能根據聲音的音調分辨出古箏D.古箏發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同學們耳朵中的AD5.(2023昭通一模)兒童公園中設置了如圖1金屬管做的傳音筒,有圖2甲、乙、丙三個聲音(甲、乙、丙三個聲音在同一設置的示波器中顯示的波形圖如下)分別從同一根金屬管這邊喇叭傳到另一頭的喇叭位置(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路徑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聲音傳播時間最長B.另一頭聽到的甲、丙聲音的響度一樣C.這個裝置只利用了金屬管來傳播聲音D.甲聲音比乙聲音在相同的時間里振動的次數多B6.如圖所示為彝族月琴,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巍山等地。演奏時琴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竹片或牛角片彈弦發音。人們可以在一首合奏樂曲中分辨出月琴的聲音,是由于月琴獨特的 ,左手改變所按琴弦的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 音色音調7.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玻璃瓶內裝有深度不同的水。小周用嘴貼著瓶口吹氣,發出聲音音調最高的是 。小張用木棒敲擊瓶子,發出聲音音調最低的是 。[均選填“(甲)”“(乙)”“(丙)”或“(丁)”](甲)(甲)8.小明在觀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樂器的振動后,猜測:即使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情況下,發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他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表是他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編號 弦的材料 弦的長度/cm 弦的橫截面積/mm2A 鋼 20 0.3B 鋼 20 0.7C 尼龍絲 30 0.5D 銅 40 0.5E 尼龍絲 40 0.5(1)如果小明想探究發聲的音調與弦的粗細的關系,他應該選用表中編號為 、 (填序號)的琴弦。 (2)如果小明想探究發聲的音調與弦的長短的關系,他應該選用表中編號為 、 (填序號)的琴弦。 (3)如果小明想探究發聲的音調與弦的材料的關系,他應該選用表中編號為 、 (填序號)的琴弦。 (4)本實驗小明采取的探究方法是 。 ABCEDE控制變量法9.編鐘是我國瑰寶,如圖所示,敲M處發出的聲音音調比敲N處的高,比敲P處的低,則( )A.編鐘發出的聲音頻率只與其質量有關B.敲P處發出的聲音頻率高于敲N處的C.敲P處時,鐘的振幅一定比敲M處時大D.敲N處時,發出的聲音響度一定比敲M處時大B10.為了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某班同學們用兩把大小完全一樣的鋼尺和塑料尺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如圖所示。(1)將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邊緣,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它,聽聲音看現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 與振動頻率有關。 (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 (選填“不同”或“相同”)的力去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聽聲音,看現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 與振幅有關。 音調不同響度(3)把(2)步驟中的鋼尺換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聽出了兩次聲音的 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 。 音色控制變量法謝謝觀看(共17張PPT)第3節 聲的利用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一、聲與信息1.聲能傳遞 。 2.應用超聲波:(1)回聲定位:蝙蝠利用超聲波,根據回聲確定目標的位置。(2)聲吶探測:根據回聲定位發明聲吶,利用它探知海洋深度、地形、獲得魚群信息等。(3)超聲診斷:如“B超”。新知梳理信息(4)倒車雷達。次聲波:臺風、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預測。二、聲與能量1.聲能傳遞 。 2.應用 清洗精細機械,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結石。 能量超聲波分層訓練1.聲音能夠傳遞“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B.醫生通過聽診器給就診者診斷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D2.一種用超聲波作子彈的槍,當超聲波達到一定強度時就能有較強的攻擊力,下列有關此武器的應用認識錯誤的是( )A.此槍不能在月球上使用B.此槍可以射殺水中的魚C.此槍射擊時超聲波響度太大,會把人耳振聾D.超聲波具有穿透力強等特點C3.如圖所示為音叉共鳴實驗。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擊其中一個音叉,另一個未被敲擊的音叉也會發出聲音。此現象可以說明( )A.聲音能夠傳遞能量B.聲音傳播不需要介質C.聲音傳播不需要時間D.物體不振動也可產生聲音A4.核潛艇在水下航行時是通過聲吶系統發出的超聲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超聲波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B.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D.潛艇上的艦員能夠聽見超聲波C5.如圖所示是一款低音頻發聲滅火裝置,通過發出30~60 Hz的低頻聲波,能夠在短短數秒之內撲滅火焰。關于這臺低音頻發聲滅火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發出的低頻聲波屬于次聲波B.聲波可以滅火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C.聲波可以滅火說明聲波具有能量D.低音頻發聲滅火裝置是高科技產品,聲源不需要振動C6.(2023恩施)兩位同學通過用棉線連接的“土電話”進行對話。此游戲反映聲音可通過 傳播,還說明聲可以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 7.發生6.1級地震時,有些動物比人提前感覺到,是因為地震時伴有 聲波產生;醫生用的“B超”是利用 聲波獲得信息。 固體信息次超8.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超聲波及其應用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 000 Hz,低于20 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 000 Hz的聲音叫超聲波。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生氣泡,氣泡爆破時釋放出高能量,產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使物件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學診斷等。(1)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 (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能夠傳遞 。 (3)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超聲波還應用在哪些領域 。(4)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 500 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到接收回聲所用時間為4 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 m。 高于20 000 Hz能量超聲波加濕器3 0009.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聲音的實驗。把兩個紙杯底部用細棉線連接起來,固定其中一個紙杯,在紙杯口上蒙上膠膜,拉緊棉線,將激光筆發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鏡上(不接觸紙杯),會看到墻上反射的光點在晃動。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兩個紙杯間聲音的傳播主要通過細棉線實現B.該實驗能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C.在月球上做該實驗也能看到光點的晃動D.若說話聲越大,光點晃動幅度越大C10.把一塊石頭扔進水里,可以看到一圈圈的波紋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樹葉也隨之起伏。我們說,扔石頭的能量通過水波傳給了樹葉。聲波也是一種波,那么,聲波能傳遞能量嗎 現提供以下實驗器材:揚聲器、蠟燭、火柴。為了證明聲波能傳遞能量,應進行的操作是 ;如果觀察到 的實驗現象,則能初步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在無風的環境中,將點燃的蠟燭放在揚聲器前面,使揚聲器發聲蠟燭火焰擺動11.為開辟新航道,某科學探測船裝有回聲探測儀器,探測水下有無暗礁,如圖所示為探測船停在某海面向海底發出的超聲波,已知探測船發出的聲音信號經0.4 s被探測器接收到。求:(1)超聲波從發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米 暗礁到船的距離有多少米 (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取1 500 m/s)答案:(1)600 m 300 m(2)若此探測船完成任務后,以10 m/s的速度返航并開始鳴喇叭,4 s后接收到對面山崖傳來的回聲,問此時探測船距山崖多少米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取340 m/s)答案:(2)660 m謝謝觀看(共21張PPT)第二章 聲現象章末知識復習欄目導航題組訓練基礎整合基礎整合題組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題組訓練1.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不能產生聲音的是( )BA.撥動張緊的橡皮筋 B.關閉的立體聲收音機C.敲擊水瓶琴 D.真空罩中響鈴的鬧鐘2.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聲音在導線中的傳播速度為30萬 km/s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 m/sC題組二 聲音的特性3.如圖所示是三種聲音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聲音的音調比乙高B.甲聲音的音調比丙高C.乙聲音的響度比丙大D.乙聲音的響度比甲小D4.(多選)對于如圖所示的聲現象,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甲):逐漸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鬧鐘鈴聲的音量發生變化B.(乙):小華通過“土電話”能聽到小剛的聲音,說明固體可以傳聲C.(丙):我們聽不到蝴蝶飛行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發出的聲音響度太小D.(丁):敲擊不同的瓶子發出聲音的音調相同CD5.2022年10月12日下午,航天員在“新教室”問天實驗艙帶來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云南大理的中小學生代表和航天員實時互動交流,我們根據 的不同來分辨他們的聲音;以地球為參照物,站在問天實驗艙內的航天員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音色運動6.如圖所示,小組同學完成以下三個聲現象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1)如圖(甲)所示,乒乓球被彈開,說明了發聲的音叉在 ;乒乓球將音叉的振動放大,這種實驗方法是 法,該裝置還可以探究聲音響度與 的關系。 (2)如圖(乙)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若罩內的空氣完全被抽出,將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 。這個實驗主要運用了 的研究方法。振動轉換振幅不能介質實驗推理(3)如圖(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可聽到鋼尺振動發聲。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保持不變,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 變大。若撥動鋼尺的力保持不變,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聽到聲音的音調變 ;這主要是探究聲音的音調跟 的關系,主要運用了 的研究方法。當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很大時,盡管用非常大的力撥動鋼尺也聽不到聲音,因為此時發出的聲波是 (選填“超聲”或“次聲”)波。響度低頻率控制變量次聲題組三 聲的利用7.下列實例中,利用了超聲波的反射來獲取信息的是( )A.蝙蝠的回聲定位B.大象的“聲音”交流C.外科醫生對結石病人的“超聲”碎石D.站在天壇中央說話,感到聲音特別洪亮A8.現代社會里,養狗成為一種“時尚”,但遛狗傷人事故也時有發生,超聲驅狗器應運而生。實驗結果顯示:對著狗一按開關,狗好像聽到巨大的噪聲而躲開,而旁邊的人什么也沒聽見。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聲音的響度小B.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聲音的頻率不在人耳能夠感受的頻率范圍內C.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D.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的聲音不能在空氣中傳播B9.超低空飛行的戰斗機有時會把居民家的窗戶玻璃震碎,說明聲可以傳遞 ;利用超聲波探傷的實質是聲可以傳遞 (前兩空均選填“信息”或“能量”);臺風和海嘯會產生 (選填“次聲波”或“超聲波”),建立這種聲波接收站能對臺風和海嘯進行預報。能量信息次聲波10.(2024曲靖期末)閱讀下列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堵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但它像喝醉酒一樣,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出 ① 波,并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 B.在八只相同的玻璃杯中盛不同深度的水后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現聲音的 ② 和盛水量有關。 C.許多年前,“馬可波羅”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頻率低于20 Hz,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致人死亡。(1)請你在上面短文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的文字:① ,② 。(2)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 。 (3)從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低于 。 超聲音調次聲波20 Hz題組四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1.高速公路通過村莊密集區時,在高速公路兩側安裝玻璃隔聲板,能有效降低噪聲。下列減弱噪聲的途徑與之相同的是( )A.禁止鳴喇叭B.機場跑道工作人員戴防噪聲耳罩C.街道上安裝噪聲監測儀D.學校周圍植樹D12.(多選)下列關于樂音和噪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樂音一定是歌唱家發出的聲音,噪聲一定是機械發出的聲音B.樂音悅耳動聽,使人心情舒暢,噪聲使人煩躁不安C.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一切干擾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和睡眠的聲音都叫噪聲D.樂音的振動有規律可循,噪聲的振動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循BCD題組五 綜合13.如圖所示是某班物理興趣小組成員探究聲現象的一些情境,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中某同學耳朵緊貼在課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輕輕地敲擊,該同學能聽到聲音,說明固體能 。(2)(乙)圖中,兩個同學拍手后發現魚兒驚慌地游動,說明液體能 。 (3)(丙)圖中,當不斷地抽氣時,真空罩中鬧鐘聲音在逐漸地減弱,說明 。傳播聲音傳播聲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4)(丁)圖中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 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聲音的 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均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5)聲音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同時聲音也會影響人類的生活,跳廣場舞已經成為人們健身的一項運動。優美的舞曲聲是由揚聲器紙盆的 產生的,是通過 傳入人耳的。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 處減弱噪聲。音色響度振動空氣聲源謝謝觀賞!(共17張PPT)第1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第二章 聲現象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一、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的傳播沒有停止。 二、聲音的傳播1.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著,因此我們把它叫作 。 2.聲音的傳播需要 ;介質可分為 、 、 ; 不能傳聲。 新知梳理振動聲波介質氣體固體液體真空三、聲速1.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 有關,一般情況下,v空氣 v液體 v固體;還跟介質的 有關,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 m/s。 2.回聲:聲音的反射現象。發出的聲音經過 以上回到耳邊,人耳才能分辨出回聲與原聲。 種類<<溫度3400.1 s分層訓練1.“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歌詞中依次描述的發聲體是( )A.固體、液體、氣體B.氣體、固體、液體C.液體、固體、氣體D.固體、氣體、液體B2.關于聲音的產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聲的物體不一定在振動B.我們一定能聽到振動的物體發出的聲音C.一切聲源都在振動D.以上說法都不對C3.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員必須借助無線電通信設備才能進行交談,其原因是( )A.月球上聲音的傳播速度太快B.月球上聲音的傳播速度太慢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傳聲D.月球上航天員聲帶無法振動發聲C4.如圖所示是博物館珍藏的古代青銅“魚洗”,注入半盆水后,用雙手搓把手,會發出嗡嗡聲,盆內水花四濺。傳說,眾多“魚洗”聲能匯集成千軍萬馬之勢,曾嚇退數十里外的敵軍。這反映了我國古代高超的科學制器技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水花四濺”說明發聲的“魚洗”正在振動B.“魚洗”發出嗡嗡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C.“魚洗”發出的聲音只能靠盆中水傳入人耳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傳播速度A5.(多選)清晨,一陣鬧鈴聲將你從睡夢中喚醒,提醒你:該起床了!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B.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聲C.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D.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6.(2023吉林)鋼琴的琴聲是由琴弦 產生的;琴聲能夠通過 傳播,為了不打擾他人,彈琴時應關閉門窗。 AD振動空氣7.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跳起來,這說明了發聲的物體在 。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將音叉的振動 ,實驗方法是 。 (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 。 振動放大轉換法在桌面上放一些紙屑(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 可以傳聲。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 (選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空氣不能8.如圖所示,小紅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 10 m 間的通話,這表明 。(2)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棉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 。(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棉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 固體可以傳聲用手捏住棉線,阻斷了聲音的傳播不能9.小明同學為了探究一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紙板),設計并完成了下列實驗。用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機械鬧鐘放入其中一個盒子當中,然后從聽到最響的聲音位置開始, ,測得聽不到機械鬧鐘指針走動聲音時的距離并記錄下來。在聲音響度相同的情況下, ,說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 慢慢遠離聲源聽不到聲音的距離越小10.我們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閱讀下表,回答問題。已知在長為0.85 km的空金屬管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2.33 s(此時氣溫約為15 ℃)。介質 聲速 (m·s-1) 介質 聲速/(m·s-1)空氣(0 ℃) 331 冰 3 230空氣(15 ℃) 340 銅 3 750煤油(25 ℃) 1 324 鋁 5 000水(常溫) 1 500 鐵 5 200問:(1)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來的 (2)敲擊后聲音通過空氣傳到另一端要多長時間 解析:(1)根據數據可知,固體的傳播速度比液體快,最慢的是氣體,因為是空的金屬管,沒有液體,所以,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來的。答案:(1)空氣 (2)2.5 s(3)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 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答案:(3)5 000 m/s 鋁謝謝觀看(共12張PPT)第5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隔音房間模型活動主題 制作隔音房間模型 活動時間 年 月 日活動地點 參加人員方案簡介 材料準備:一個包裝盒(或鞋盒)、一只鬧鐘、報紙、錫箔紙、塑料袋、泡沫塑料、聚酯棉、軟木、手機(或計算機)。 人員分工: 制作步驟:1.把鬧鐘直接放在包裝盒(或鞋盒)中,通過手機或計算機中的軟件測量未做隔音處理時鬧鐘鈴聲的強弱。 2.分別用報紙、錫箔紙、塑料袋、泡沫塑料、聚酯棉、軟木將鬧鐘包裹起來,然后放在鞋盒內,測量鬧鐘鈴聲的強弱。注意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要相同。圖片展示問題反饋及改進作業評價量表:能夠完成制作。 ★能夠完成制作,并能使制作基本符合應用的要求。 ★★能夠完成制作,并能使制作基本符合應用的要求,制作較為美觀。 ★★★能夠完成制作,并能使制作基本符合應用的要求,制作較為美觀,有一定的創新,或能對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發現的技巧進行總結。 ★★★★能夠完成制作,并能使制作基本符合應用的要求,制作較為美觀,有一定的創新,或能對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發現的技巧進行總結。能夠進行獨立或小組合作的展示,能夠提出并明確下一步的改進方向。 ★★★★★自評等級: 互評等級: 綜合等級:1.實際生產、生活中,隔音材料常被用來制作( )A.飛機場工作人員佩戴的耳罩B.街頭的自動噪聲監測儀C.城市的禁鳴路段標志牌D.體育館的頂端和四周的墻壁A2.噪音常常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某學習小組為此開展了“制作護耳器”的項目化活動。[選材](1)分別準備四種不同材料,進行隔音效果的測試。在遠處固定一聲源,選擇其中一種材料罩住兩只耳朵,慢慢向前移動,當恰好能聽到聲音時停下來,測量距離,重復3次取平均值。再換用其他材料重復實驗,得到下表數據。通過分析,應選擇四種材料中的 作為隔音材料。海綿材料 塑料袋 報紙 棉布 海綿聲源到人的 平均距離/m 5.2 2.8 2.1 1.2[制作](2)學習小組同學選擇合適的材料后,制作了多種樣式的護耳器。[評價](3)設計作品的成功與否,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下表是針對“制作護耳器”活動設計的評價表。請將表中“▲”處補充完整。 。 材料環保成本低制作護耳器評價表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制作過 程和取 材難度 制作過程簡單,取材容易 制作過程簡單,取材難度大。或制作過程復雜,取材容易 制作過程復雜,取材難度大隔音效果 和舒適性 隔音效果好,舒適性高 隔音效果好,舒適性低。或隔音效果差,舒適性高 隔音效果差,舒適性低成本高低 和安全性 ▲ 成本高,安全性好(或成本低,安全性差) 成本高,安全性差[改進](4)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護耳器。根據評價表,該作品“隔音效果與舒適性”被評為合格。評價小組認為該作品雖然隔音效果好,但是佩戴時擠壓耳廓,舒適性較差。為使該作品達到優秀,請你對該作品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 改成入耳式,貼合耳道的耳塞3.(2024云大附中校考期中)小褚家裝修新房時希望臥室有較好的隔音效果,為了比較幾種常見裝修材料(聚酯棉、軟木、泡沫)的隔音效果,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機械鬧鐘、鞋盒、刻度尺。小褚將聲源放入鞋盤內,并用不同的待測材料包裹鞋盒,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方案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方案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 。 聽不見聲音時到聲源的距離為了使實驗結果準確可靠,實驗時包裹聲源的各種待測材料的厚度應該相同。經過評估后,小褚認為A、B方案中B方案較好,他這樣選擇的理由是 .. 。A方案中人耳很難判斷材料不同時發出聲音的大小,而響度較接近的聲音也難以判斷;而B方案中,同樣的一個人聽力在很短的時間間隔中是差不多的,只需判斷聽不見的距離就可以了謝謝觀賞!(共16張PPT)第4節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欄目導航新知梳理分層訓練一、噪聲的來源1.從物理學的角度講,發聲體做 時會發出噪聲。 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把妨礙人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聲音稱為 。二、噪聲的危害人們以 (符號:dB)為單位來表示人耳感知聲音強弱的等級。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 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 dB。 新知梳理無規則振動噪聲分貝907050三、噪聲的控制1.防止噪聲 ,在 處減弱。(如:消聲器、禁止鳴笛) 2.阻斷噪聲 ,在 減弱。(如:隔音墻、道路兩側樹木) 3.防止噪聲進入 ,在 減弱。(如:耳罩) 產生聲源傳播傳播過程中耳朵人耳處分層訓練1.請你細心體會,在下列場景內,屬于噪聲的是( )A.足球場上,球迷們興奮狂熱的吼叫聲B.居民小區內,夜晚震耳欲聾的“壩壩舞”音樂聲C.歌舞廳里,鏗鏘有力的打擊樂聲D.車站里,提醒旅客檢票上車的廣播聲B2.下列場景中,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 )A.居民區街道禁鳴喇叭B.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C.街頭設置的噪聲監測儀D.高架路某些路段兩側設有透明板墻A3.在需要安靜的醫院、學校和科研部門附近,常有禁止鳴喇叭的標志,如圖所示。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屬于( )A.防止噪聲產生B.阻斷噪聲傳播C.防止噪聲進入人耳D.減小噪聲傳播速度A4.如圖所示,根據聲音的波形判斷,屬于噪聲的是( )C5.中國最年輕的兵種——特種兵被稱為“陸地猛虎、海底蛟龍、空中雄鷹”,他們裝備著黑色特種作戰消音靴,防止聲音過大而暴露目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消音靴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B.消音靴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C.消音靴是在傳播途中減弱噪聲D.消音靴能減弱發出聲音的音調A6.(2024昭通期中)(多選)下列措施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A.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B.裝在城市高架橋道路兩側的透明板墻C.在人耳處戴上助聽器D.在高速公路上安裝的車道標識牌7.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B.大雪后噪聲減小,是在聲源處減弱了噪聲C.從氣溫角度來說,冬季聲音的傳播速度比夏季慢一些D.噪聲也具有頻率、響度、音色三特性CDB8.(2024文山統考期末)2023年9月27日,文山市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舉行“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合唱決賽,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女高音伴唱時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高;“創建文明城市,建設優雅文山”,居民小區禁止汽車鳴喇叭是從 減弱噪聲。 9.(原創題)夏天的清晨,西雙版納植物園里到處可聽到鳥歡快的鳴叫聲,周圍茂密的樹木將市區、馬路上的雜聲阻擋在外,這是在 減弱噪聲,我們能夠分辨出其中麻雀的聲音,這是由于不同的鳥發出聲音的 不同。 音調聲源處傳播過程中音色10.在一些鬧市區,常會看到如圖所示的監測設備,顯示屏上的數據表示65.7 ,反映的是聲音的響度。 dB11.小明在家里修理廚房里的桌子時,不停地有敲擊物體的聲音發出,為了使隔壁的小黃學習時免受干擾,小明采取了三種方案:(1)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2)將房間、廚房門窗關閉;(3)囑咐小黃暫時用耳機塞住耳朵。上述三種方案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是第 種方案;屬于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第 種方案;屬于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是第 種方案。 (1)(2)(3)12.在對環境聲音的監測中,監測器測出的甲、乙兩種聲音的特性如下表,由表可知( )A.甲的響度大于乙的響度B.甲、乙兩種聲音一定都屬于噪聲C.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D.甲每秒的振動次數大于乙每秒的振動次數D聲音 聲音強弱的等級/dB 頻率/ Hz甲 50 2 000乙 100 50013.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間,社會各界都努力為考生創設良好的環境,防止噪聲的危害是一項重要工作。下列關于考試期間控制噪聲的說法和做法正確的是( )A.考場周圍可以大聲播放音樂,因為音樂不屬于噪聲B.考場附近禁止車輛行駛和鳴喇叭,是從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C.關閉門窗可以完全消除噪聲,因為固體不能傳聲D.干擾的聲音不可能完全杜絕,若在考場內聽到80 dB的噪聲應屬于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B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2.2 聲音的特性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2.3 聲的利用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2.4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5節 跨學科實踐 制作隔音房間模型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第二章 聲現象 章末知識復習 課件 2024-2025學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