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桌有多長【學習目標】 一、激發學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的意識。 二、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一 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實際意義,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實際意義; 學習難點: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學習準備】 導學案和課件【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故事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2.說說你從中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二 、合作交流,認識厘米 1.說一說 (1)請同桌兩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課桌有多長。 (2)學生匯報。(學生可能會說:6枝鉛筆長、3個文具盒長、4長……) (3)討論: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你們說的數卻不同?要使量得的結果一樣,怎么辦? 2.找一找 (1)認識刻度尺 ①觀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②并試著說一說尺子上的數表示什么意思。 (2)認識1厘米 ①認識1厘米。 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幾厘米?用字母怎樣表示? 請你在尺子上找一找,還有幾刻度到幾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說。) 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圖釘大約有多長?并說說你的方法。(強調: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圖釘的一端,看圖釘的另一端對著的數最接近幾,圖釘的長度大約就是幾厘米。) b.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地抽出圖釘,指肚之間的縫隙大約就是1厘米。) 學習檢測 a.判斷:夠1厘米嗎?(如:鉛筆盒、書、本等的厚度。) b.找一找:什么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厘米? (3)認識幾厘米 ①數一數:從0刻度到2刻度之間有幾個1厘米,是幾厘米?從3刻度到7刻度是幾厘米? ②打手勢: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10厘米大約有多長? (同桌互評。) 四、自我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學會了什么? 自我評價:A B C 小組評價:A B C 教師評價:A B C (一)創設情境 動物學校新買來一些課桌,小白兔回家后告訴了媽媽,兔媽媽問:“你們買的課桌有多長呀?”小白兔搖搖頭說:“我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問他的好朋友小猴子,猴子說:“這還不簡單。”說完,就一一地量了起來…… 同學們,如果小白兔去問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說明課桌有多長呢? 看來,統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呢? 小組合作。 指導學生匯報。四、小結誰能把上完今天這節課的收獲說給大家聽一聽?【作業布置】 課后練習【板書設計】 課桌有多長 測量較短物體:厘米 CM【學習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