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3 課時1 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歷程 原子的構成 課件(共20張PPT) 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3 課時1 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的歷程 原子的構成 課件(共20張PPT) 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請大家結合初中學過的知識及教材P 44-45的介紹,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1、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重要階段?
2、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各階段(道爾頓、湯姆生、盧瑟福、波爾)
對原子結構模型的認識特點?
3、請你談談從原子結構的演變得到什么啟迪?
一、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
公元前5世紀,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等人認為,萬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構成。
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認為物質是由原子組成,原子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原子是一顆不可再分的實心球。
科學家 觀點 原子結構模型
道爾頓
物質由原子組成,且原子不可再分割
同種元素的原子質量和性質是相同的
原子是一個實心球體
科學家 觀點 原子結構模型
湯姆生
電子是一種比原子小的微粒
電子帶負電荷,原子內均勻分布正電荷
電子鑲嵌在原子上
葡萄干面包模型
1904年,湯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他認為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球鐵,其中鑲嵌了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使得整個原子顯中性。
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發現大部分α粒子直線穿過金箔,有少數發生一定的偏移,極少數反彈回來。
金箔
α粒子(帶正電荷)
湯姆生的原子結構模型無法解釋!
原子
原子核
核外電子
盧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結構
科學家 觀點 原子結構模型
盧瑟福
原子中存在一個質量極大帶正電的原子核
電子繞核高速運動(類似行星繞恒星)
帶核的原子
結構模型
原子核體積極小,與電子間間隙很大
科學家 觀點 原子結構模型
玻爾
玻爾發現氫原子光譜不連續的現象,通過實驗并引入量子論觀點,解決了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不穩定的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原子結構模型。
電子在一系列穩定的軌道上運動
玻爾原子模型
每個軌道都有一個確定的能量值
電子在穩定的軌道上,能量不變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
1803年
1897年
道爾頓,實心球模型
湯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
1911年
1913年
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
玻爾,原子軌道模型
實踐
認識
再實踐
再認識
……
認知過程
人類認識原子的歷史是漫長的,也是無止境的……
1、核式結構模型是哪位科學家提出的( )
A、玻爾 B、道爾頓
C、盧瑟福 D、湯姆生
2、湯姆生提出了哪種原子結構理論( )
A、實心球模型 B、葡萄干面包模型
C、核式結構模型 D、電子分層排布
C
B
二、原子核的構成
(電中性)
(帶正電)
(帶正電)
(不帶電)
(帶負電)
核電荷數=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
=原子序數
原子的質量主要是由哪些微觀粒子決定的?
微粒 質量/kg 相對質量 電量/C 電荷
電子 9.109×10-31 0.0005484 -1.602×10-19 -1
質子 1.673×10-27 1.007 1.602×10-19 +1
中子 1.675×10-27 1.008 0 0
原子的質量≈原子核質量=質子質量+中子質量
根據數據分析原子的微觀粒子之間的關系
原子的相對質量在數值上與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有什么關系?
相對原子的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
微粒 質量/kg 相對質量 電量/C 電荷
電子 9.109×10-31 0.0005484 -1.602×10-19 -1
質子 1.673×10-27 1.007 1.602×10-19 +1
中子 1.675×10-27 1.008 0 0
【原子的表示方法】
X
——元素符號
質量數——
A
(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 ——
Z
粒子符號 質子數(Z) 質量數(A) 中子數(N) 核外電子數
2311Na
3717Cl
11
17
23
37
12
20
11
17
質子數(Z)+中子數(N)=質量數(A)
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
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電荷數
【離子的表示方法】
粒子符號 質子數(Z) 質量數(A) 中子數(N) 電荷數 核外電子數
2311Na+
3717Cl-
11
17
23
37
1
1
10
18
12
20
【三種氫原子】
氫元素的原子核 原子符號AZX 稱
質子數(Z) 中子數(N) 1 0 氕
1 1 氘
1 2 氚
11H
21H
31H
這三種氫原子的原子結構有什么異同?
它們是同一種元素嗎?
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核素和同位素】
具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一定數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叫做核素。
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
同一種元素
三種不同核素
互稱為同位素
同一種元素
三種不同核素
互稱為同位素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異形體的比較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異形體
本質 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 質子數、中子數都一定的原子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核素 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
范疇 同類原子 原子 原子 單質
特性 只論種類,不論個數 — 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 組成元素相同、性質不同
決定因素
質子數
質子數、中子數
質子數、中子數
組成元素、結構
14C的考古應用:測定年代
宇宙射線中的中子與大氣中的大量存在的穩定核素氮14發生N(n,p)C反應能夠產生碳14,而碳14又會發生半衰期T=5730年的β衰變變成氮14,由此構建一個核素平衡。
碳14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生物圈接收,活體生物體內的碳14與碳12濃度比例是一定【經測定,碳14的同位素豐度為1.2×10-12】的,只有當生物死亡后,碳循環中斷,碳14逐漸衰變至沒有。在化石標本中采樣測量碳14的豐度,與1.2×10-12比較,即可計算出生物生活的年代。
拓展視野
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只由四個中子構成的粒子,這種粒子稱為“四中子”,也有人稱之為“零號元素”。下列有關“四中子”粒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粒子不顯電性
B.該粒子的質量數為4
C.該粒子是氫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原子
D.該粒子質量比氫原子大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营口市| 宜川县| 于田县| 龙里县| 高密市| 武定县| 昆明市| 纳雍县| 祁阳县| 武平县| 红安县| 漳浦县| 周至县| 绥滨县| 铜梁县| 莱阳市| 治多县| 华容县| 台北县| 普宁市| 高尔夫| 黑河市| 横峰县| 长兴县| 聊城市| 沈阳市| 柞水县| 鄱阳县| 油尖旺区| 漯河市| 扎鲁特旗| 托里县| 翁牛特旗| 凯里市| 桑植县| 黎城县| 中方县| 湾仔区| 富裕县|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