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 課時1 化學反應的計算課件(共23張PPT) 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 課時1 化學反應的計算課件(共23張PPT) 2024-2025學年高一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1.認識物質的量在化學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從定量的角度描述和分析物質及其變化。
2.能運用化學計量關系和物質的量概念研究溶液的組成。
物質的量與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1) 關系圖:
知識回顧
知識回顧
nB =c·V
m
M
①已知物質的質量:nB=
V
22.4 L/mol
②已知標準狀況時的氣體體積: nB=
N
NA
③已知物質的粒子數: nB=
④已知溶液中的物質的量濃度:
(2)計算公式:
知識回顧
知識回顧
一、溶質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計算
1. 根據定義式計算
cB =
關鍵找出溶質的物質的量(n)和溶液的體積(V)
在 200 mL 稀鹽酸里溶有0.73 g HCl ,計算溶液的 c 。
n (HCl) =
0.73 g
36.5 g/mol
= 0.02 mol
V (HCl) =
200 mL
1000 mL/L
= 0.2 L
c (HCl) =
0.02 mol
0.2 L
= 0.1 mol/L
例1
2. 標準狀況下氣體溶于水,其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V(氣體)
n
c
若已知溶液的體積
標準狀況下 448 L NH3 溶于 1 L 水中,得密度0.9 g/cm3 的氨水。求此氨水的c。
例2
n (NH3) =
448 L
22.4 L/mol
= 20 mol
m (NH3) = 20 mol × 17 g/mol = 340 g
V(氨水) =
1340 g
0. 9 g/mL ×1000 mL/L
≈ 1.49 L
m (氨水) = 340 g + 1000 g = 1340 g
c(氨水) =
20 mol
1. 49L
≈13. 4 mol/L
(1)c=n/V中,V是溶液體積,不是溶劑體積,也不是兩者之和;
(2)氣體溶于水,溶質是氣體與水反應的生成物。
NH3溶于水后主要溶質是NH3 H2O,但以NH3計算。
特別提醒
關于 c 計算的注意事項
1.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某溶液,其濃度不因所取體積不同而變化;
2.找準溶質。比如Na2O溶于水,溶質是NaOH而不是Na2O;
3.表達式中的體積(V)是指溶液體積,不是溶劑的,也不是溶質與溶劑體積之和;
4.若將氣體通入溶液中,則不能將氣體體積與溶劑體積進行簡單加和;
5.溶液相混合,除特殊說明體積可相加外,其他情況用公式V溶液= 計算。
二、溶液的稀釋或混合計算
1. 濃溶液稀釋:溶質的 m 、n在稀釋前后保持不變
稀釋前 稀釋后
m(溶質) = m(溶質)
m1w1=m2w2
n(溶質) = n(溶質)
c前V前 = c后V后
配制500 mL 0.6 mol/L 的NaOH溶液,需6 mol/LNaOH溶液多少 mL ?
6 mol/L×V = 0.6 mol/L ×500 mL
V = 50 mL
將5 mol/L的Mg(NO3)2溶液a mL加水稀釋至b mL,問稀釋后的溶液中c()?
10 mol/L×a mL= c() ×b mL
c()= —
10a
b
mol/L
例3
例4
2. 相同溶質的兩溶液混合
(1)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c1V1+c2V2=c(混)·V(混);
(2)溶質的質量不變: m1w1+m2w2=m(混)·w(混)。
將0.10 mol·L-1氫氧化鈉溶液和0.60 mol·L-1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成0.20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求兩種溶液的體積比(忽略混合時溶液體積變化)為_____。
4∶1
設所需0.10 mol·L-1的NaOH溶液體積V1,所需0.60 mol·L-1的NaOH溶液體積V2,0.10 mol·L-1·V1+0.60 mol·L-1·V2=0.20 mol·L-1·(V1+V2)
例5
溶液稀釋或混合計算的注意事項
(1)同一溶質、不同濃度的溶液混合,在混合前后溶質的質量、物質的量保持守恒,溶液的質量保持守恒,但溶液的體積一般不守恒。
(2)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①若指出不考慮溶液體積改變,可認為是原溶液的體積之和;
②若給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應根據V(混)= 來計算。
三、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
c = ──
n
V
ω = ───── ×100%
m(溶質)
m(溶液)
換算公式:
M:溶質B的摩爾質量(單位:g·mol-1);
ρ:溶液密度(單位:g·mL-1 g/cm3);
ω = ─── ×100%
1000ρ
cM
(1)75 mL 2 mol/L NaOH 溶液的質量為 80 g,求該溶液ω
(2)12 mol/L 密度為1.32 g/cm3的硝酸溶液的質量分數
75 mL=0.075 L
n(NaOH)=c(NaOH) ×V[NaOH(aq)]
=2 mol/L×0.075 L
=0.15 mol
m(NaOH)=n(NaOH) ×M (NaOH )
=0.15 mol×40 g/mol
=6 g
ω(NaOH)= —————
m(NaOH)
m[NaOH(aq)]
×100%
=7.5%
ω=
設溶液的體積為 1 L即1000 mL
≈57.3%
12 mol/L×1 L×63 g/mol
1.32 g/cm3×1000 mL
×100%
例6
四、化學反應的計算
250 mL 稀硫酸與 28 g 鐵恰好完全反應,計算該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生成H2的體積(標準狀況)。
Fe + H2SO4 === FeSO4 + H2↑
化學計量數 1 1 1 1
擴大NA倍之后 NA NA NA NA
物質的量之比
1 1 1 1
例7
第一步:將已知物理量轉化為對應物質的物質的量;
第二步:依據化學方程式求出待求物質的物質的量;
第三步:根據題目要求,再將待求物質的物質的量轉化為所求的物理量。
解題方法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解:
n(Fe)=
= 0.5 mol
28 g
56 g·mol-1
化學計量數 1 1 1 1
物質的量
0.5 mol n(H2SO4) n(H2)
Fe + H2SO4 === FeSO4 + H2↑
1
1
—=———
0.5 mol
n(H2SO4)
n(H2SO4) =0.5 mol
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c= 2 mol/L
250 mL = 0.25 L
1
1
—=———
0.5 mol
n(H2)
n(H2) =0.5 mol
生成標準狀況V(H2) = 11.2 L
答: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2 mol/L;生成標準狀況H2的體積 11.2 L。
1. 基本步驟
寫——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標——標出已知物質和所求物質有關物理量的關系,并代入數據
列——列出比例式
解——根據比例式求解
答——簡明地寫出答案
2. 基本方法
把已知量轉化為物質的量;利用計量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求出未知物的物質的量。
方法歸納
已知反應:3Cl2+8NH3===6NH4Cl+N2,在標準狀況下有33.6 L氯氣參加反應,計算:(1)參加反應的氨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2)產生氮氣的分子數是多少
3Cl2 + 8NH3 === 6NH4Cl + N2
3 8 1
1.5 mol n(NH3) n( N2 )
解:參加反應的 Cl2: = 1.5 mol
n(NH3)=4 mol
n( N2 ) =0.5 mol
N( N2 ) =0.5NA
例8
答:參加反應的氨的物質的量為4mol;產生氮氣的分子數為0.5NA。
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計算
1.熟練掌握基本公式:
cB =
m1w1=m2w2
c前V前 = c后V后
2.涉及化學反應的計算:
利用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計量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
A
1.300 mL 某濃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 60 g 溶質。現要配制 1 mol/L NaOH溶液,應取原溶液與蒸餾水的體積比約為( )
A.1∶4 B.1∶5 C.2∶1 D.2∶3
2. 將100 mL 0.1 mol·L-1的氯化鋇溶液與50 mL 0.2 mol·L-1的氯化鈉溶液混合,若不考慮溶液混合時體積的變化,則混合溶液中氯離子濃度是( )
A. 0.2 mol·L-1 B.0.01 mol·L-1
C.0.1 mol·L-1 D.0.02 mol·L-1
A
3. 一定質量的銅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后其固體與原混合物的質量不變,則原混合物中銅粉和碳粉的質量比為( )
A.4:1 B. 2:1
C. 3:2 D. 1:1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呼伦贝尔市| 英德市| 嫩江县| 正定县| 都江堰市| 肇源县| 新宁县| 东兰县| 资源县| 当阳市| 锡林浩特市| 静安区| 维西| 普兰县| 兴文县| 肇源县| 兴海县| 泉州市| 台江县| 青冈县| 资中县| 务川| 灌云县| 泉州市| 武隆县| 孟连| 金秀| 阿拉善右旗| 剑川县| 开阳县| 南部县| 湖南省| 闸北区| 曲阳县| 荔浦县| 屏边| 陈巴尔虎旗| 汉源县| 班玛县|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