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歷史第一單元 默寫單第1課: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2.在金屬工具出現之前,人類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3.北京人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裴文中發現);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20萬年;生產生活情況:①學會使用火,保存火種;②使用打制石器;③群體生活。4.北京人遺址的地位/意義:①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②對研究人類起源和古人類演化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5.山頂洞人模樣和現代人相同,屬于晚期智人。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可能已經知道人工取火;過著集體生活,居住在一起共同勞動,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第2課: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6.原始農業興起的標志:農作物種植、定居生活、磨制石器、飼養家畜、制作陶器。7.河姆渡聚落于半坡聚落的比較: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長江流域) 半坡居民(黃河流域) 因素距今年代 距今7000年 距今6000年 南北 自然 地理 環境 差異生活地區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陜西西安半坡村房屋樣式 干欄式建筑 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種植糧食 水稻 粟生產工具 磨制石器(新石器時代)手工制作 黑陶器、玉器、樂器、雕刻、天然漆 彩陶和樂器;會紡織制衣8.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9.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黃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區,這一時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隨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卻一無所有。這表明當時同一群體內部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第3課:中華文明的起源10.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是: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11.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發現,表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黃河、長江、西遼河流域都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們彼此之間不斷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構成了早期中華文明的主體。12.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內外華人也以“炎黃子孫”自稱。中國歷史第一單元 默寫單第1課: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1. 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2.在金屬工具出現之前,人類主要使用“ ”的時代稱為“ ”,主要使用“ ”的時代稱為“ ”。3.北京人發現地點: 西南 ( 發現);生活年代:距今約 年;生產生活情況:① ;②使用打制石器;③ 。4.北京人遺址的地位/意義:5.山頂洞人模樣和現代人相同,屬于 。山頂洞人掌握了 技術,可能已經知道 ;過著集體生活,居住在一起共同勞動,沒有 的差別。第2課: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6.原始農業興起的標志: 。7.河姆渡聚落于半坡聚落的比較: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流域) 半坡居民( 流域) 因素距今年代 距今7000年 距今6000年 南北 自然 地理 環境 差異生活地區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陜西西安半坡村房屋樣式種植糧食生產工具手工制作 黑陶器、玉器、樂器、雕刻、天然漆 彩陶和樂器;會紡織制衣8.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 。9.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黃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區,這一時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隨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卻一無所有。這表明當時同一群體內部已經出現了 。第3課:中華文明的起源10.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是: 。11.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發現,表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展具有 。黃河、長江、西遼河流域都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們彼此之間不斷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構成了 。12.炎帝、黃帝被尊崇為 ,海內外華人也以“ ”自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