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8.3 空間直線、平面的平行--2025年高考數學一輪講練復習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8.3 空間直線、平面的平行--2025年高考數學一輪講練復習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節 空間直線、平面的平行
課標解讀 考向預測
1.理解空間中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關系,并加以證明. 2.掌握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并會簡單應用. 近幾年空間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有關知識,一直是高考命題的熱點,重點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以及轉化思想.預計2025年高考這一部分知識仍會考查,以解答題第(1)問的形式出現,難度中檔.
【知識梳理】
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a∥α
性質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如果過該直線的平面與此平面相交,那么該直線與交線平行 a∥b
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β∥α  
性質定理 兩個平面平行,如果另一個平面與這兩個平面相交,那么兩條交線平行 a∥b 
【常用結論】
1.(1)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則α∥β.
(2)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則α∥γ.
(3)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即若a⊥α,b⊥α,則a∥b.
(4)若α∥β,a α,則a∥β.
2.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
【診斷自測】
1.概念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若直線a∥平面α,P∈α,則過點P且平行于直線a的直線有無數條.(  )
(2)若直線a 平面α,直線b 平面β,a∥b,則α∥β.(  )
(3)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分別在這兩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平行或異面.(  )
答案 (1)× (2)× (3)√
2.小題熱身
(1)(人教A必修第二冊習題8.5 T1改編)下列說法中,與“直線a∥平面α”等價的是(  )
A.直線a上有無數個點不在平面α內
B.直線a與平面α內的所有直線平行
C.直線a與平面α內無數條直線不相交
D.直線a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不相交
答案 D
解析 因為a∥平面α,所以直線a與平面α無交點,因此直線a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不相交.故選D.
(2)已知不重合的直線a,b和平面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α,b α,則a∥b
B.若a∥α,b∥α,則a∥b
C.若a∥b,b α,則a∥α
D.若a∥b,a α,則b∥α或b α
答案 D
解析 若a∥α,b α,則a,b平行或異面,A錯誤;若a∥α,b∥α,則a,b平行、異面或相交,B錯誤;若a∥b,b α,則a∥α或a α,C錯誤;若a∥b,a α,則b∥α或b α,D正確.故選D.
(3)(2024·福建寧德一中質檢)已知α,β是空間兩個不同的平面,命題p:“α∥β”,命題q:“平面α內有無數條直線與β平行”,則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答案 A
解析 若α∥β,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平行于另一個平面,故平面α內有無數條直線與β平行,所以p可以推出q;根據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若平面α內有無數條直線與β平行,則α與β可能相交,不一定平行,所以q不能推出p.故選A.
(4)如圖是長方體被一平面所截得的幾何體,四邊形EFGH為截面,則四邊形EFGH的形狀為________.
答案 平行四邊形
解析 ∵平面ABFE∥平面DCGH,又平面EFGH∩平面ABFE=EF,平面EFGH∩平面DCGH=HG,∴EF∥HG.同理EH∥FG,∴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
【考點探究】
考點一 空間中平行關系的基本問題
例1 在下列判斷兩個平面α與β平行的四個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
①α,β都垂直于平面γ,那么α∥β;
②α,β都平行于平面γ,那么α∥β;
③α,β都垂直于直線l,那么α∥β;
④如果l,m是兩條異面直線,且l∥α,m∥α,l∥β,m∥β,那么α∥β.
A.0 B.1
C.2 D.3
答案 D
解析 如圖,易知在正方體中相鄰兩個側面都垂直于底面,故①是假命題;由平面平行的傳遞性可知②是真命題;由線面垂直的性質可知③是真命題;過直線l作平面γ與α,β分別交于l1,l2,過直線m作平面χ與α,β分別交于m1,m2,因為l∥α,l∥β,所以l∥l1,l∥l2,所以l1∥l2,因為l1 β,l2 β,所以l1∥β,同理,m1∥β,又l,m是兩條異面直線,所以l1,m1相交,且l1 α,m1 α,所以α∥β,故④是真命題.故選D.
【通性通法】
(1)判斷與平行關系相關命題的真假,必須熟悉線、面平行關系的各個定義、定理,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含有選擇項的填空題,都可以先從中選出最熟悉、最容易判斷的選項確定或排除,再逐步判斷其余選項.
(2)直線、平面間平行的判定方法
①關注是否符合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并注意定理中易忽視的條件;
②結合題意構造或繪制圖形,結合圖形作出判斷;
③利用實物進行空間想象,比較判斷;
④熟記一些常見結論,如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等.
【鞏固遷移】
1.已知a,b,c為三條不重合的直線,α,β為兩個不重合的平面.
①a∥c,b∥c a∥b;②a∥β,b∥β a∥b;
③a∥c,c∥α a∥α;④a∥β,a∥α α∥β;
⑤a α,b α,a∥b a∥α.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  )
A.①⑤ B.①②
C.②④ D.③⑤
答案 A
解析 對于①,由基本事實4,可知①正確;對于②,若a∥β,b∥β,則a,b共面或異面,故②錯誤;對于③,若a∥c,c∥α,則a∥α或a α,故③錯誤;對于④,若a∥β,a∥α,則α,β平行或相交,故④錯誤;對于⑤,由a α,b α,a∥b,根據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α,故⑤正確.故選A.
考點二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多考向探究)
考向1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邊形,E,F分別是BC,PD的中點.求證:
(1)PB∥平面ACF;
(2)EF∥平面PAB.
證明 (1)如圖,連接BD交AC于O,
連接OF,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是BD的中點,
又F是PD的中點,
∴OF∥PB,
又OF 平面ACF,PB 平面ACF,
∴PB∥平面ACF.
(2)證法一:如圖,取PA的中點G,連接GF,BG.
∵F是PD的中點,
∴GF是△PAD的中位線,∴GF綊AD,
∵底面ABCD是平行四邊形,E是BC的中點,
∴BE綊AD,∴GF綊BE,
∴四邊形BEFG是平行四邊形,∴EF∥BG,
又EF 平面PAB,BG 平面PAB,
∴EF∥平面PAB.
證法二:如圖,取AD的中點H,
連接FH,EH.
∵F為PD的中點,
∴FH是△PAD的中位線,
∴FH綊PA,
又PA 平面PAB,FH 平面PAB,
∴FH∥平面PAB.
∵H為AD的中點,E為BC的中點,
∴EH∥AB,又AB 平面PAB,EH 平面PAB,
∴EH∥平面PAB,又FH∩EH=H,
∴平面EFH∥平面PAB,
又EF 平面EFH,∴EF∥平面PAB.
【通性通法】
判斷或證明線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線面平行的定義(無公共點).
(2)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b a∥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α∥β,a α a∥β).
(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α∥β,a β,a∥α a∥β)(客觀題可用).
【鞏固遷移】
2.如圖所示,正方形ABCD與正方形ABEF所在的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點P,Q,且AP=DQ.求證:PQ∥平面BCE.
證明 證法一:如圖所示,作PM∥AB交BE于M,作QN∥AB交BC于N,連接MN.
∵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BEF有公共邊AB,AP=DQ,∴PE=QB,
又PM∥AB∥QN,
∴===,∴=.
又AB=DC,∴PM=QN,
∴四邊形PMNQ為平行四邊形,
∴PQ∥MN.
又MN 平面BCE,PQ 平面BCE,
∴PQ∥平面BCE.
證法二:如圖,在平面ABEF內,過點P作PM∥BE交AB于M,連接QM,
∵BE 平面BCE,PM 平面BCE,
∴PM∥平面BCE,
∵PM∥BE,∴=,
又AE=BD,AP=DQ,∴PE=BQ,
∴=,∴=,
∴MQ∥AD,
又AD∥BC,
∴MQ∥BC,
∵BC 平面BCE,MQ 平面BCE,
∴MQ∥平面BCE,
又PM∩MQ=M,∴平面PMQ∥平面BCE,
又PQ 平面PMQ,∴PQ∥平面BCE.
考向2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
例3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M是PC的中點,在DM上取一點G,過G和PA作平面交BD于點H.
求證:PA∥GH.
證明 如圖所示,連接AC交BD于點O,連接OM,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O是AC的中點,
又M是PC的中點,∴PA∥OM,
又OM 平面BMD,PA 平面BMD,
∴PA∥平面BMD,
又PA 平面PAHG,平面PAHG∩平面BMD=GH,
∴PA∥GH.
【通性通法】
應用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關鍵是確定交線的位置,有時需要經過已知直線作輔助平面確定交線.
【鞏固遷移】
3.如圖,四邊形ABCD是矩形,P 平面ABCD,過BC作平面BCFE交AP于點E,交DP于點F,EF與AD不重合.求證:四邊形BCFE是梯形.
證明 ∵四邊形ABCD為矩形,∴BC∥AD.
∵AD 平面PAD,BC 平面PAD,
∴BC∥平面PAD.
∵平面BCFE∩平面PAD=EF,BC 平面BCFE,
∴BC∥EF.
∵AD=BC,AD≠EF,
∴BC≠EF,
∴四邊形BCFE是梯形.
考點三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
例4 (2024·江西九江一中質檢)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1)若E,F,G,H分別是AB,AC,A1B1,A1C1的中點,求證:平面EFA1∥平面BCHG;
(2)若D,D1分別是AC,A1C1上的點,且平面BC1D∥平面AB1D1,試求的值.
解 (1)證明:∵E,F分別是AB,AC的中點,
∴EF∥BC,
∵EF 平面BCHG,BC 平面BCHG,
∴EF∥平面BCHG,
∵A1G∥EB,A1G=EB,
∴四邊形A1EBG是平行四邊形,
∴A1E∥GB,又A1E 平面BCHG,GB 平面BCHG,∴A1E∥平面BCHG,
又A1E∩EF=E,A1E,EF 平面EFA1,
∴平面EFA1∥平面BCHG.
(2)如圖,連接A1B,AB1,設A1B與AB1相交于點O,連接OD1,
由平面BC1D∥平面AB1D1,
且平面A1BC1∩平面BC1D=BC1,
平面A1BC1∩平面AB1D1=D1O,
∴BC1∥D1O,同理可得AD1∥DC1,
∴==1,即D1為線段A1C1的中點,∴D為線段AC的中點,即=1.
【通性通法】
1.判定面面平行的四種方法
(1)利用定義:即證兩個平面沒有公共點(不常用).
(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主要方法).
(3)利用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平面平行(客觀題可用).
(4)利用平面平行的傳遞性,即兩個平面同時平行于第三個平面,則這兩個平面平行(客觀題可用).
2.面面平行的應用
(1)兩平面平行,構造與之相交的第三個平面,可得交線平行.
(2)兩平面平行,其中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可用于證明線面平行.
【鞏固遷移】
4.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分別為B1C1,A1B1,AB的中點.
(1)求證:平面A1C1G∥平面BEF;
(2)若平面A1C1G∩BC=H,求證:H為BC的中點.
證明 (1)∵E,F分別為B1C1,A1B1的中點,
∴EF∥A1C1,
∵A1C1 平面A1C1G,EF 平面A1C1G,
∴EF∥平面A1C1G,
又F,G分別為A1B1,AB的中點,
∴A1F=BG,又A1F∥BG,
∴四邊形A1GBF為平行四邊形,
則BF∥A1G,
∵A1G 平面A1C1G,BF 平面A1C1G,
∴BF∥平面A1C1G,
又EF∩BF=F,EF,BF 平面BEF,
∴平面A1C1G∥平面BEF.
(2)∵平面ABC∥平面A1B1C1,
平面A1C1G∩平面A1B1C1=A1C1,
平面A1C1G∩平面ABC=GH,
則A1C1∥GH,
又A1C1∥AC,∴GH∥AC,
∵G為AB的中點,∴H為BC的中點.
考點四 平行關系的綜合應用
例5 (2023·廣東佛山高三模擬)在三棱錐S-ABC中,AB⊥平面SAC,AS⊥SC,AB=1,AC=,E為AB的中點,M為CE的中點,在線段SB上是否存在一點N,使MN∥平面SAC?若存在,指出點N的位置并給出證明;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解 存在點N為SB上的靠近S的四等分點,
即SN=SB,使MN∥平面SAC.
證明如下:取AE的中點F,連接FN,FM,則MF∥AC,
因為AC 平面SAC,MF 平面SAC,
所以MF∥平面SAC,
因為AF=AE=AB,SN=SB,
所以FN∥SA,
又SA 平面SAC,FN 平面SAC,
所以FN∥平面SAC,
又MF∩FN=F,MF,FN 平面MNF,
所以平面MNF∥平面SAC,
又MN 平面MNF,所以MN∥平面SAC.
【通性通法】
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
解決存在問題一般先假設求解的結果存在,從這個結果出發,尋找使這個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若找到了使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則存在;若找不到使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出現矛盾),則不存在.
【鞏固遷移】
5.(2024·河北衡水月考)如圖1,菱形ABCD中,∠A=60°,AB=4,DE⊥AB于點E,將△AED沿直線DE翻折到△A′ED,使A′E⊥BE,如圖2.
(1)求三棱錐C-A′BD的體積;
(2)在線段A′D上是否存在一點F,使EF∥平面A′BC?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解 (1)由題意可知,在菱形ABCD中,
∠A=60°,AB=BC=CD=DA=4,DE⊥AB,
故AE=EB=2,ED=2,
所以在四棱錐A′-EBCD中,A′E⊥ED,A′E⊥EB,
又ED∩EB=E,
所以A′E⊥平面EBCD,且A′E=AE=2,
連接BD,因為BC=CD=4,∠BCD=60°,
則S△BCD=×4×2=4,
所以VC-A′BD=VA′-BCD=S△BCD·A′E=×4×2=.
故三棱錐C-A′BD的體積為.
(2)設線段A′D的中點為F,線段A′C的中點為G,連接EF,FG,GB,
因為F為A′D的中點,
G為A′C的中點,
所以FG∥DC,FG=DC=2,
又由(1)得,EB∥DC,EB=2,
所以FG∥EB,FG=EB,
所以四邊形EBGF為平行四邊形,
故EF∥BG,EF=BG,
又EF 平面A′BC,BG 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此時F為A′D的中點,故=1.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節 空間直線、平面的平行
課標解讀 考向預測
1.理解空間中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關系,并加以證明. 2.掌握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并會簡單應用. 近幾年空間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有關知識,一直是高考命題的熱點,重點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以及轉化思想.預計2025年高考這一部分知識仍會考查,以解答題第(1)問的形式出現,難度中檔.
【知識梳理】
1.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a∥α
性質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如果過該直線的平面與此平面相交,那么該直線與交線平行 a∥b
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β∥α  
性質定理 兩個平面平行,如果另一個平面與這兩個平面相交,那么兩條交線平行 a∥b 
【常用結論】
1.(1)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則α∥β.
(2)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則α∥γ.
(3)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即若a⊥α,b⊥α,則a∥b.
(4)若α∥β,a α,則a∥β.
2.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
【診斷自測】
1.概念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若直線a∥平面α,P∈α,則過點P且平行于直線a的直線有無數條.(  )
(2)若直線a 平面α,直線b 平面β,a∥b,則α∥β.(  )
(3)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分別在這兩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平行或異面.(  )
2.小題熱身
(1)(人教A必修第二冊習題8.5 T1改編)下列說法中,與“直線a∥平面α”等價的是(  )
A.直線a上有無數個點不在平面α內
B.直線a與平面α內的所有直線平行
C.直線a與平面α內無數條直線不相交
D.直線a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不相交
(2)已知不重合的直線a,b和平面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α,b α,則a∥b
B.若a∥α,b∥α,則a∥b
C.若a∥b,b α,則a∥α
D.若a∥b,a α,則b∥α或b α
(3)(2024·福建寧德一中質檢)已知α,β是空間兩個不同的平面,命題p:“α∥β”,命題q:“平面α內有無數條直線與β平行”,則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4)如圖是長方體被一平面所截得的幾何體,四邊形EFGH為截面,則四邊形EFGH的形狀為________.
【考點探究】
考點一 空間中平行關系的基本問題
例1 在下列判斷兩個平面α與β平行的四個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
①α,β都垂直于平面γ,那么α∥β;
②α,β都平行于平面γ,那么α∥β;
③α,β都垂直于直線l,那么α∥β;
④如果l,m是兩條異面直線,且l∥α,m∥α,l∥β,m∥β,那么α∥β.
A.0 B.1
C.2 D.3
【通性通法】
(1)判斷與平行關系相關命題的真假,必須熟悉線、面平行關系的各個定義、定理,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含有選擇項的填空題,都可以先從中選出最熟悉、最容易判斷的選項確定或排除,再逐步判斷其余選項.
(2)直線、平面間平行的判定方法
①關注是否符合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并注意定理中易忽視的條件;
②結合題意構造或繪制圖形,結合圖形作出判斷;
③利用實物進行空間想象,比較判斷;
④熟記一些常見結論,如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等.
【鞏固遷移】
1.已知a,b,c為三條不重合的直線,α,β為兩個不重合的平面.
①a∥c,b∥c a∥b;②a∥β,b∥β a∥b;
③a∥c,c∥α a∥α;④a∥β,a∥α α∥β;
⑤a α,b α,a∥b a∥α.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  )
A.①⑤ B.①②
C.②④ D.③⑤
考點二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多考向探究)
考向1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邊形,E,F分別是BC,PD的中點.求證:
(1)PB∥平面ACF;
(2)EF∥平面PAB.
【通性通法】
判斷或證明線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線面平行的定義(無公共點).
(2)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b a∥α).
(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α∥β,a α a∥β).
(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α∥β,a β,a∥α a∥β)(客觀題可用).
【鞏固遷移】
2.如圖所示,正方形ABCD與正方形ABEF所在的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點P,Q,且AP=DQ.求證:PQ∥平面BCE.
考向2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
例3 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M是PC的中點,在DM上取一點G,過G和PA作平面交BD于點H.
求證:PA∥GH.
【鞏固遷移】
3.如圖,四邊形ABCD是矩形,P 平面ABCD,過BC作平面BCFE交AP于點E,交DP于點F,EF與AD不重合.求證:四邊形BCFE是梯形.
考點三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
例4 (2024·江西九江一中質檢)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1)若E,F,G,H分別是AB,AC,A1B1,A1C1的中點,求證:平面EFA1∥平面BCHG;
(2)若D,D1分別是AC,A1C1上的點,且平面BC1D∥平面AB1D1,試求的值.
【通性通法】
1.判定面面平行的四種方法
(1)利用定義:即證兩個平面沒有公共點(不常用).
(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主要方法).
(3)利用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平面平行(客觀題可用).
(4)利用平面平行的傳遞性,即兩個平面同時平行于第三個平面,則這兩個平面平行(客觀題可用).
2.面面平行的應用
(1)兩平面平行,構造與之相交的第三個平面,可得交線平行.
(2)兩平面平行,其中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可用于證明線面平行.
【鞏固遷移】
4.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分別為B1C1,A1B1,AB的中點.
(1)求證:平面A1C1G∥平面BEF;
(2)若平面A1C1G∩BC=H,求證:H為BC的中點.
考點四 平行關系的綜合應用
例5 (2023·廣東佛山高三模擬)在三棱錐S-ABC中,AB⊥平面SAC,AS⊥SC,AB=1,AC=,E為AB的中點,M為CE的中點,在線段SB上是否存在一點N,使MN∥平面SAC?若存在,指出點N的位置并給出證明;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通性通法】
三種平行關系的轉化
解決存在問題一般先假設求解的結果存在,從這個結果出發,尋找使這個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若找到了使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則存在;若找不到使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出現矛盾),則不存在.
【鞏固遷移】
5.(2024·河北衡水月考)如圖1,菱形ABCD中,∠A=60°,AB=4,DE⊥AB于點E,將△AED沿直線DE翻折到△A′ED,使A′E⊥BE,如圖2.
(1)求三棱錐C-A′BD的體積;
(2)在線段A′D上是否存在一點F,使EF∥平面A′BC?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課時作業
【A組 基礎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a,b是兩條直線,且a∥b,那么a平行于經過b的任何平面
B.若直線a和平面α滿足a∥α,那么a與α內的任何直線平行
C.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D.若直線a,b和平面α滿足a∥b,a α,b α,則b∥α
2.(2023·廣東湛江模擬)設α,β是兩個不重合的平面,下列選項中,是“α∥β ”的充要條件的是(  )
A.α內存在無數條直線與β平行
B.存在直線l與α,β所成的角相等
C.存在平面γ,滿足γ∥α且γ∥β
D.α內存在不共線的三個點到β的距離相等
3.(2024·湖南岳陽一中階段考試)如圖所示,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E,F分別為邊AB,AD上的點,且AE∶EB=AF∶FD=1∶4,又H,G分別為BC,CD的中點,則(  )
A.BD∥平面EFGH,且四邊形EFGH是矩形
B.EF∥平面BCD,且四邊形EFGH是梯形
C.HG∥平面ABD,且四邊形EFGH是菱形
D.EH∥平面ADC,且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
4.(2023·杭州模擬)已知P為△ABC所在平面外一點,平面α∥平面ABC,且α與線段PA,PB,PC分別交于點A′,B′,C′,若PA′∶AA′=2∶3,則S△A′B′C′∶S△ABC=(  )
A.2∶3 B.2∶5
C.4∶9 D.4∶25
5.(2023·福州檢測)如圖所示,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E,F,G,P,Q分別為棱AB,C1D1,D1A1,D1D,C1C的中點,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直線BQ∥平面EFG
B.直線A1B∥平面EFG
C.平面APC∥平面EFG
D.平面A1BQ∥平面EFG
6.若平面α截三棱錐所得截面為平行四邊形,則該三棱錐中與平面α平行的棱有(  )
A.0條 B.1條
C.2條 D.1條或2條
7.(2024·河北承德模擬)如圖所示,設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a,點P是棱AD上一點,且AP=,過B1,D1,P的平面交平面ABCD于PQ,點Q在直線CD上,則PQ=(  )
A.a B.a
C.a D.a
8.(2023·重慶聯考)如圖,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E,F分別在線段DB,DD1上,且==,點G在CC1上,且平面AEF∥平面BD1G,則=(  )
A. B.
C. D.
二、多項選擇題
9.(2023·山東濟寧期末)已知m,n為兩條不重合的直線,α,β為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m∥α,n∥β且α∥β,則m∥n
B.若m∥n,m⊥α,n⊥β,則α∥β
C.若m∥n,n α,α∥β,m β,則m∥β
D.若m∥n,n⊥α,α⊥β,則m∥β
10.(2023·江蘇常州模擬)如圖,在下列四個正方體中,A,B為正方體的兩個頂點,D,E,F分別為所在棱的中點,則在這四個正方體中,直線AB與平面DEF平行的是(  )
三、填空題
11.(2023·陜西安康模擬)如圖,四邊形ABCD是梯形,AB∥CD,且AB∥平面α,M是AD的中點,BC與平面α交于點N,AB=4,CD=6,則MN=________.
12.(2024·河南信陽光山中學質檢)正方體ABCD-A1B1C1D1中,與平面ACD1平行的面對角線有________條.
13.如圖所示,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G,H分別是棱CC1,C1D1,D1D,DC的中點,N是BC的中點,點M在四邊形EFGH及其內部運動,則M只需滿足條件________,就有MN∥平面B1BDD1.(注:填上你認為正確的一個條件即可,不必考慮全部可能情況)
14.(2024·江蘇輔仁高級中學階段考試)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D=DD1=1,AB=,E,F,G分別是AB,BC,C1D1的中點,點P在平面ABCD內,若直線D1P∥平面EFG,則線段D1P長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_.
四、解答題
15.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G,H分別是BC,CC1,C1D1,AA1的中點,求證:
(1)BF∥HD1;
(2)EG∥平面BB1D1D;
(3)平面BDF∥平面B1D1H.
16.(2023·廣西柳州模擬)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平行四邊形,側面PAD為正三角形,M為線段PD上一點,N為BC的中點.
(1)當M為PD的中點時,求證:MN∥平面PAB;
(2)當PB∥平面AMN時,求出點M的位置,并說明理由.
【B組 素養提升】
17.(2023·江西贛州統考二模)在棱長為4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P滿足=4,E,F分別為棱BC,CD的中點,點Q在正方體ABCD-A1B1C1D1的表面上運動,滿足A1Q∥平面EFP,則點Q的軌跡所構成圖形的周長為(  )
A. B.2
C. D.
18.(多選)(2024·湖南長郡中學月考)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B=BC=2,∠ABC=,M是AB的中點,N是A1C1的中點,點P在線段B1N上,點Q是線段CM上靠近M的三等分點,R是線段AC1的中點,若PR∥平面B1CM,則(  )
A.PR∥B1Q
B.P為B1N的中點
C.三棱錐P-B1CM的體積為
D.三棱錐P-ABC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19.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P,Q分別為對角線BD,CD1上的點,且==.
(1)求證:PQ∥平面A1D1DA;
(2)若R是AB上的點,的值為多少時,能使平面PQR∥平面A1D1DA?請給出證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河县| 林甸县| 军事| 平邑县| 麻阳| 巴马| 定西市| 抚州市| 乌恰县| 石城县| 沧源| 太谷县| 巴南区| 阳曲县| 伊川县| 黄陵县| 石林| 高清| 赞皇县| 万全县| 招远市| 松江区| 姜堰市| 和林格尔县| 广南县| 甘洛县| 双流县| 辽阳县| 册亨县| 芦溪县| 马边| 舞阳县| 花莲县| 威远县| 中卫市| 锡林郭勒盟| 日土县| 北京市| 玛沁县| 彭州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