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課標解讀 考向預測1.掌握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及其判定方法. 2.會求直線和雙曲線相交的弦長. 3.能夠解決弦中點問題. 從近三年高考來看,直線與雙曲線的綜合問題是高考的熱點,題型以解答題為主,難度偏大.預計2025年高考可能會與漸近線、離心率等綜合考查,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都有可能出現.【知識梳理】1.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將直線的方程y=kx+m與雙曲線的方程-=1(a>0,b>0)聯立組成方程組,消元轉化為關于x的方程(b2-a2k2)x2-2a2mkx-a2m2-a2b2=0.(1)若b2-a2k2=0(m≠0),即k=±時,直線與雙曲線的漸近線平行,直線與雙曲線相交于一點.(2)若b2-a2k2≠0,即k≠±時,Δ=(-2a2mk)2-4(b2-a2k2)(-a2m2-a2b2).①Δ>0 直線和雙曲線相交 直線和雙曲線有兩個交點;②Δ=0 直線和雙曲線相切 直線和雙曲線有一個公共點;③Δ<0 直線和雙曲線相離 直線和雙曲線無公共點.2.直線與雙曲線的相交弦設直線y=kx+m交雙曲線-=1(a>0,b>0)于P1(x1,y1),P2(x2,y2)兩點,則|P1P2|===|x1-x2|,同理,可得|P1P2|=|y1-y2|(k≠0).這里|x1-x2|,|y1-y2|的求法通常使用根與系數的關系,需作以下變形:|x1-x2|= ,|y1-y2|= .【常用結論】1.與雙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的直線有兩種:一種是與漸近線平行且與雙曲線交于一點的直線;另一種是與雙曲線相切的直線.2.同支的焦點弦中最短的為通徑(過焦點且垂直于實軸的弦),其長為;異支的弦中最短的弦為實軸,其長為2a.【診斷自測】1.概念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直線與雙曲線相交一定有兩個公共點.( )(2)直線y=x與雙曲線-y2=1一定不相切.( )(3)過雙曲線上兩點A(x1,y1),B(x2,y2)的直線的斜率k=.( )(4)直線y=x-1被雙曲線-y2=1截得的弦長為.( )2.小題熱身(1)直線y=x+2與雙曲線-=1的位置關系是( )A.相切 B.相交C.相離 D.無法確定(2)(人教A選擇性必修第一冊復習參考題3 T4改編)已知直線y=kx-1與雙曲線x2-y2=1沒有公共點,則k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3)(人教A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習題3.2 T1改編)直線l交雙曲線-=1于A,B兩點,且P(4,1)為AB的中點,則l的斜率為________.【考點探究】考點一 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例1 若過點P(0,1)的直線l與雙曲線E:x2-y2=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兩點,則直線l的斜率的取值范圍為( )A.(1,) B.[-,-1]C.[1, ] D.(-,-1)【通性通法】通常把直線與雙曲線的方程聯立成方程組,通過消元后化為ax2+bx+c=0的形式.(1)在a≠0的情況下考察方程的判別式①Δ>0時,直線與雙曲線有兩個不同的公共點;②Δ=0時,直線與雙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③Δ<0時,直線與雙曲線沒有公共點.(2)當a=0時,此時直線與雙曲線的漸近線平行,直線與雙曲線有一個公共點.【鞏固遷移】1.(2024·重慶第二次聯合診斷)已知點P(1,2)和雙曲線C:x2-=1,過點P且與雙曲線C只有一個公共點的直線l有( )A.2條 B.3條C.4條 D.無數條考點二 弦長問題例2 已知雙曲線的焦距為4,焦點在x軸上,且過點P(2,3).(1)求該雙曲線的標準方程;(2)若直線m經過該雙曲線的右焦點且斜率為1,求直線m被雙曲線截得的弦長.【通性通法】1.距離公式法當弦的兩端點坐標易求時,可直接求出交點坐標,再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求弦長.2.弦長公式法當弦的兩端點坐標不易求時,可利用弦長公式求解,即若直線l:y=kx+m(k≠0)與雙曲線C:-=1(a>0,b>0)交于A(x1,y1),B(x2,y2)兩點,則|AB|=·|x1-x2|=·或|AB|=·|y1-y2|=·.【鞏固遷移】2.已知雙曲線C:-=1過點(,),給出以下兩個條件:①離心率為2;②與雙曲線-x2=1有相同的漸近線.(1)任選一個條件,求出雙曲線C的方程;(2)直線l與直線4x-2y-1=0平行,l被C截得的弦長為4,求直線l的方程.考點三 中點弦問題例3 (2023·全國乙卷)設A,B為雙曲線x2-=1上兩點,下列四個點中,可為線段AB中點的是( )A.(1,1) B.(-1,2)C.(1,3) D.(-1,-4)【通性通法】中點弦問題的解決方法方法一 將直線方程與雙曲線的方程聯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再用判別式和中點坐標公式求解方法二 用點差法和中點坐標公式求解:設A(x1,y1),B(x2,y2)是雙曲線-=1(a>0,b>0)上不同的兩點,且x1≠x2,x1+x2≠0,M(x0,y0)為線段AB的中點,則兩式相減可得·=,即kAB·=,kAB=【鞏固遷移】3.過點P(8,1)的直線與雙曲線x2-4y2=4交于A,B兩點,且P是線段AB的中點,則直線AB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考點四 直線與雙曲線的綜合問題例4 (2024·重慶一中質檢)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C過點T(2,3),且有一條傾斜角為120°的漸近線.(1)求雙曲線C的標準方程;(2)設點F為雙曲線C的右焦點,點P在C的右支上,點Q滿足=,直線QF交雙曲線C于A,B兩點,若|AB|=2|QF|,求點P的坐標.【通性通法】利用雙曲線的定義、幾何性質來研究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時:如果是判斷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可以通過聯立方程,利用方程組的解的個數來判斷;如果涉及弦長問題,可以利用弦長公式解決;如果涉及面積問題,往往需要利用弦長公式、面積公式、構建目標函數來解決問題.【鞏固遷移】4.(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點A(2,1)在雙曲線C:-=1(a>1)上,直線l交C于P,Q兩點,直線AP,AQ的斜率之和為0.(1)求l的斜率;(2)若tan∠PAQ=2,求△PAQ的面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課標解讀 考向預測1.掌握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及其判定方法. 2.會求直線和雙曲線相交的弦長. 3.能夠解決弦中點問題. 從近三年高考來看,直線與雙曲線的綜合問題是高考的熱點,題型以解答題為主,難度偏大.預計2025年高考可能會與漸近線、離心率等綜合考查,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都有可能出現.【知識梳理】1.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將直線的方程y=kx+m與雙曲線的方程-=1(a>0,b>0)聯立組成方程組,消元轉化為關于x的方程(b2-a2k2)x2-2a2mkx-a2m2-a2b2=0.(1)若b2-a2k2=0(m≠0),即k=±時,直線與雙曲線的漸近線平行,直線與雙曲線相交于一點.(2)若b2-a2k2≠0,即k≠±時,Δ=(-2a2mk)2-4(b2-a2k2)(-a2m2-a2b2).①Δ>0 直線和雙曲線相交 直線和雙曲線有兩個交點;②Δ=0 直線和雙曲線相切 直線和雙曲線有一個公共點;③Δ<0 直線和雙曲線相離 直線和雙曲線無公共點.2.直線與雙曲線的相交弦設直線y=kx+m交雙曲線-=1(a>0,b>0)于P1(x1,y1),P2(x2,y2)兩點,則|P1P2|===|x1-x2|,同理,可得|P1P2|=|y1-y2|(k≠0).這里|x1-x2|,|y1-y2|的求法通常使用根與系數的關系,需作以下變形:|x1-x2|= ,|y1-y2|= .【常用結論】1.與雙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的直線有兩種:一種是與漸近線平行且與雙曲線交于一點的直線;另一種是與雙曲線相切的直線.2.同支的焦點弦中最短的為通徑(過焦點且垂直于實軸的弦),其長為;異支的弦中最短的弦為實軸,其長為2a.【診斷自測】1.概念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直線與雙曲線相交一定有兩個公共點.( )(2)直線y=x與雙曲線-y2=1一定不相切.( )(3)過雙曲線上兩點A(x1,y1),B(x2,y2)的直線的斜率k=.( )(4)直線y=x-1被雙曲線-y2=1截得的弦長為.( )答案 (1)× (2)√ (3)× (4)×2.小題熱身(1)直線y=x+2與雙曲線-=1的位置關系是( )A.相切 B.相交C.相離 D.無法確定答案 B解析 由得-=1整理,得6x=-13.所以x=-,故直線和雙曲線只有一個交點,又雙曲線-=1的漸近線方程為y=±x,所以直線y=x+2與雙曲線的一條漸近線平行且與雙曲線只有一個交點.所以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為相交.故選B.(2)(人教A選擇性必修第一冊復習參考題3 T4改編)已知直線y=kx-1與雙曲線x2-y2=1沒有公共點,則k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答案 (-∞,-)∪(,+∞)解析 由得(1-k2)x2+2kx-2=0,當1-k2=0時,方程有解,即直線y=kx-1與雙曲線x2-y2=1有公共點;當1-k2≠0時,由Δ=4k2+8(1-k2)<0,解得k<-或k>.故k的取值范圍是(-∞,-)∪(,+∞).(3)(人教A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習題3.2 T1改編)直線l交雙曲線-=1于A,B兩點,且P(4,1)為AB的中點,則l的斜率為________.答案 2解析 設點A(x1,y1),B(x2,y2),因為P(4,1)為AB的中點,所以有又點A,B在雙曲線上,則即(x1+x2)(x1-x2)=2(y1+y2)(y1-y2),則l的斜率k====2,此時直線l的方程為y-1=2(x-4),由消去y并整理,得7x2-56x+102=0,Δ=562-4×7×102=280>0,即直線l與雙曲線交于兩點,所以l的斜率為2.【考點探究】考點一 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例1 若過點P(0,1)的直線l與雙曲線E:x2-y2=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兩點,則直線l的斜率的取值范圍為( )A.(1,) B.[-,-1]C.[1, ] D.(-,-1)答案 D解析 由題意可得直線l的斜率存在,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1,設交點A(x1,y1),B(x2,y2),聯立得(1-k2)x2-2kx-2=0,由題意,得解得-【通性通法】通常把直線與雙曲線的方程聯立成方程組,通過消元后化為ax2+bx+c=0的形式.(1)在a≠0的情況下考察方程的判別式①Δ>0時,直線與雙曲線有兩個不同的公共點;②Δ=0時,直線與雙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③Δ<0時,直線與雙曲線沒有公共點.(2)當a=0時,此時直線與雙曲線的漸近線平行,直線與雙曲線有一個公共點.【鞏固遷移】1.(2024·重慶第二次聯合診斷)已知點P(1,2)和雙曲線C:x2-=1,過點P且與雙曲線C只有一個公共點的直線l有( )A.2條 B.3條C.4條 D.無數條答案 A解析 由題意可得,雙曲線C:x2-=1的漸近線方程為y=±2x,點(1,0)是雙曲線的頂點.若直線l的斜率不存在,則直線l的方程為x=1,此時直線l與雙曲線C只有一個公共點,符合題意;若直線l的斜率存在,則當直線l平行于漸近線y=-2x時,直線l與雙曲線C只有一個公共點,符合題意;若直線l的斜率為2,則直線l的方程為y=2x,此時直線l為雙曲線C的一條漸近線,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過點P且與雙曲線C只有一個公共點的直線l共有2條.故選A.考點二 弦長問題例2 已知雙曲線的焦距為4,焦點在x軸上,且過點P(2,3).(1)求該雙曲線的標準方程;(2)若直線m經過該雙曲線的右焦點且斜率為1,求直線m被雙曲線截得的弦長.解 (1)設雙曲線的方程為-=1(a>0,b>0),由已知可得左、右焦點F1,F2的坐標分別為(-2,0),(2,0),則|PF1|-|PF2|=2=2a,所以a=1,又c=2,所以b=,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2)由題意知直線m的方程為y=x-2,聯立雙曲線方程與直線方程并消去y,得2x2+4x-7=0,設兩交點為A(x1,y1),B(x2,y2),所以x1+x2=-2,x1x2=-,由弦長公式,得|AB|=·|x1-x2|= ·=6.【通性通法】1.距離公式法當弦的兩端點坐標易求時,可直接求出交點坐標,再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求弦長.2.弦長公式法當弦的兩端點坐標不易求時,可利用弦長公式求解,即若直線l:y=kx+m(k≠0)與雙曲線C:-=1(a>0,b>0)交于A(x1,y1),B(x2,y2)兩點,則|AB|=·|x1-x2|=·或|AB|=·|y1-y2|=·.【鞏固遷移】2.已知雙曲線C:-=1過點(,),給出以下兩個條件:①離心率為2;②與雙曲線-x2=1有相同的漸近線.(1)任選一個條件,求出雙曲線C的方程;(2)直線l與直線4x-2y-1=0平行,l被C截得的弦長為4,求直線l的方程.解 (1)若選擇①:由解得所以雙曲線C的方程為x2-=1.若選擇②:設雙曲線的方程為-x2=n(n≠0),依題意,得-2=n,解得n=-1,所以雙曲線C的方程為x2-=1.(2)由題意,設直線l的方程為4x-2y+m=0,聯立得4x2+8mx+m2+12=0,由Δ=64m2-16(m2+12)=48m2-192>0,解得m<-2或m>2.設l交C于點A(x1,y1),B(x2,y2),則x1+x2=-2m,x1x2=,所以|AB|=|x1-x2|=·=·=4,解得m=±.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6x-3y+=0或6x-3y-=0.考點三 中點弦問題例3 (2023·全國乙卷)設A,B為雙曲線x2-=1上兩點,下列四個點中,可為線段AB中點的是( )A.(1,1) B.(-1,2)C.(1,3) D.(-1,-4)答案 D解析 解法一:設A(x1,y1),B(x2,y2),則AB的中點M,可得kAB=,直線OM(O為坐標原點)的斜率k==,因為A,B在雙曲線上,則兩式相減得(x-x)-=0,所以kAB·k==9.對于A,k=1,kAB=9,則直線AB:y=9x-8,聯立方程消去y得72x2-2×72x+73=0,此時Δ=(-2×72)2-4×72×73=-288<0,所以直線AB與雙曲線沒有交點,故A不符合題意;對于B,k=-2,kAB=-,則直線AB:y=-x-,聯立方程消去y得45x2+2×45x+61=0,此時Δ=(2×45)2-4×45×61=-4×45×16<0,所以直線AB與雙曲線沒有交點,故B不符合題意;對于C,k=3,kAB=3,則直線AB:y=3x,由雙曲線方程可得a=1,b=3,則直線AB:y=3x為雙曲線的漸近線,所以直線AB與雙曲線沒有交點,故C不符合題意;對于D,k=4,kAB=,則直線AB:y=x-,聯立方程消去y得63x2+126x-193=0,此時Δ=1262+4×63×193>0,故直線AB與雙曲線有兩個交點,故D符合題意.故選D.解法二:設A(x1,y1),B(x2,y2),AB的中點為(x0,y0),①-②得kAB==9×=9×,即-3<9×<3 -<<,即>3或<-3.故選D.【通性通法】中點弦問題的解決方法方法一 將直線方程與雙曲線的方程聯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再用判別式和中點坐標公式求解方法二 用點差法和中點坐標公式求解:設A(x1,y1),B(x2,y2)是雙曲線-=1(a>0,b>0)上不同的兩點,且x1≠x2,x1+x2≠0,M(x0,y0)為線段AB的中點,則兩式相減可得·=,即kAB·=,kAB=【鞏固遷移】3.過點P(8,1)的直線與雙曲線x2-4y2=4交于A,B兩點,且P是線段AB的中點,則直線AB的方程為________________.答案 2x-y-15=0解析 設A,B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則x-4y=4 ①,x-4y=4?、?由①-②,得(x1+x2)(x1-x2)-4(y1+y2)·(y1-y2)=0,∵P是線段AB的中點,∴x1+x2=16,y1+y2=2,∴==2.∴直線AB的斜率為2,∴直線AB的方程為2x-y-15=0.考點四 直線與雙曲線的綜合問題例4 (2024·重慶一中質檢)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C過點T(2,3),且有一條傾斜角為120°的漸近線.(1)求雙曲線C的標準方程;(2)設點F為雙曲線C的右焦點,點P在C的右支上,點Q滿足=,直線QF交雙曲線C于A,B兩點,若|AB|=2|QF|,求點P的坐標.解 (1)設雙曲線C的標準方程為-=1(a>0,b>0),漸近線方程為y=±x,則由題意可得,-=1,且-=tan120°=-,解得a=1,b=,則雙曲線C的標準方程為x2-=1.(2)雙曲線C的方程為x2-=1,所以C的右焦點F(2,0),點Q滿足=,則P為OQ的中點,設P(m,n),m>0,則Q(2m,2n),若直線AB的斜率不存在,則其方程為x=2,此時P(1,0),m=1,Q與F重合,不符合題意;若直線AB的斜率存在,設直線AB的方程為y=k(x-2),m≠1,因為kQF=k,所以=k,所以n=(m-1)k,因為點P在雙曲線C上,所以3m2-n2=3,所以3m2-[(m-1)k]2=3,即k2=,聯立消去y,得(k2-3)x2-4k2x+4k2+3=0,所以k2-3≠0,Δ=16k4-4(k2-3)(4k2+3)=36(k2+1)>0.設A(x1,y1),B(x2,y2),則x1+x2=,x1x2=.因為|AB|=2|QF|,所以|x2-x1|=2|2m-2|,所以(x1+x2)2-4x1x2=16(m-1)2,所以-4×=16(m-1)2,即9(k2+1)=4(m-1)2(k2-3)2,所以9=4(m-1)2,解得m=,n=±,符合題意,所以點P的坐標為.【通性通法】利用雙曲線的定義、幾何性質來研究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時:如果是判斷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可以通過聯立方程,利用方程組的解的個數來判斷;如果涉及弦長問題,可以利用弦長公式解決;如果涉及面積問題,往往需要利用弦長公式、面積公式、構建目標函數來解決問題.【鞏固遷移】4.(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點A(2,1)在雙曲線C:-=1(a>1)上,直線l交C于P,Q兩點,直線AP,AQ的斜率之和為0.(1)求l的斜率;(2)若tan∠PAQ=2,求△PAQ的面積.解 (1)將點A的坐標代入雙曲線方程得-=1,化簡得a4-4a2+4=0,得a2=2,故雙曲線C的方程為-y2=1.由題易知,直線l的斜率存在,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m,P(x1,y1),Q(x2,y2),聯立直線l與雙曲線C的方程并整理得(2k2-1)x2+4kmx+2m2+2=0,故x1+x2=-,x1x2=.kAP+kAQ=+=+=0,化簡得2kx1x2+(m-1-2k)(x1+x2)-4(m-1)=0,故+(m-1-2k)-4(m-1)=0,整理得(k+1)(m+2k-1)=0,又直線l不過點A,即m+2k-1≠0,故k=-1.(2)不妨設直線PA的傾斜角為θ,由題意知∠PAQ=π-2θ,所以tan∠PAQ=-tan2θ==2,解得tanθ=或tanθ=-(舍去),由得x1=,所以|AP|=|x1-2|=,同理得x2=,所以|AQ|=|x2-2|=.因為tan∠PAQ=2,所以sin∠PAQ=,故S△PAQ=|AP||AQ|sin∠PAQ=×××=.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6節 第2課時 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doc 第6節 第2課時 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原卷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