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 2 碳的氧化物(第 2 課時) 猜一猜新課導入CO2 的小兄弟,倆人性格有差異;它可燃燒放藍焰,也可還原把金屬煉。但它也會鬧情緒,使人中毒傷性命;不易覺察到壞心情,大家千萬要警惕!CO新知探究碳原子氧原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宏觀同: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異:碳、氧元素質量比不同 環節一:比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的異同新知探究由 CO 分子構成由 CO2 分子構成碳原子氧原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新知探究CO 分子CO2 分子微觀同:均由碳、氧原子構成異:碳、氧原子個數比不同碳原子氧原子新知探究微觀同:均由碳、氧原子構成異:碳、氧原子個數比不同宏觀同: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異:碳、氧元素質量比不同不同種物質不同種分子CO 分子CO2 分子碳原子氧原子課堂小結組成與結構決定體現性質物質不同分子不同導致物質的化學性質不同新知探究 環節二:從組成和結構預測 CO 的性質CO 分子CO2 分子碳原子氧原子知識回顧CCO2C + O2 CO2點燃C + 2CuO 2Cu + CO2↑高溫可燃性與某些氧化物反應碳原子氧原子新知探究 猜想 1:CO 在一定條件下能和氧氣反應。 猜想 2:CO 在一定條件下能和氧化銅反應。CO 分子CO2 分子碳原子氧原子新知探究 探究:一氧化碳能否和氧氣反應新知探究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導管口出現藍色火焰,放熱,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2CO + O2 2CO2點燃CO2 + Ca(OH)2 CaCO3↓+ H2O 結論 1:CO 在點燃條件下,能和 O2 反應,具有可燃性。新知探究 探究:一氧化碳能否和氧化銅反應新知探究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黑色固體變成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 + CuO Cu + CO2△CO2 + Ca(OH)2 CaCO3↓+ H2O 結論 2:CO 在加熱條件下,能和 CuO 反應, 奪取CuO中的氧。課堂小結 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分析組成與結構預測性質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學以致用新知探究 環節三:認識一氧化碳的用途 1.用作燃料 一氧化碳是水煤氣等氣體燃料的主要成分。新知探究 2.冶煉金屬赤鐵礦(主要成分: Fe2O3)課堂小結組成與結構決定體現性質決定體現用途 環節四:從生活事實中認識一氧化碳的性質 問題 1:煤爐中產生了什么物質讓人中毒暈倒?新知探究 新聞報道:某媒體以《冬季取暖安全》為題報道了某地一名 22 歲女子晚上在臥室看電視的時候用煤爐取暖,導致昏迷,經過一夜搶救才逐漸恢復了意識。每年冬天,北方地區都會發生多起煤氣中毒事件。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思考:煤爐中有哪些物質及化學變化?新知探究煤藍色火焰C + O2 CO2點燃高溫C + CO2 2CO點燃2C + O2 2CO(O2 不足時) CO 有毒? 實驗驗證新知探究新知探究實驗現象 CO 的性質血液:小鼠:實驗分析變色暈倒毒性新知探究 知識拓展: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機理 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很難再與氧氣結合。新知探究實驗現象 CO 的性質血液:小鼠:金魚:實驗分析變色暈倒無恙毒性難溶于水新知探究 煤爐中產生了 CO 使人中毒暈倒。 新聞報道:某媒體以《冬季取暖安全》為題報道了某地一名 22 歲女子晚上在臥室看電視的時候用煤爐取暖,導致昏迷,經過一夜搶救才逐漸恢復了意識。每年冬天,北方地區都會發生多起煤氣中毒事件。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新知探究學以致用:冬天在房間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時,怎樣做能防止煤氣中毒? 保證空氣(氧氣)充足,使煤或木炭充分燃燒。 安裝煙囪,一氧化碳報警器(傳感器)。 開窗通風……反應裝置操作課堂小結 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冬季取暖安全預測性質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學以致用已有事實課堂小結組成結構CO性質產生用途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氧氣不足時,碳不充分燃燒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冶煉金屬、作燃料等無色、無臭的氣體,難溶于水可燃性、與某些氧化物反應、毒性課堂小結 了解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組成與結構決定體現性質決定體現用途課堂練習 從該實驗中你發現了 CO 的哪些性質?3CO + Fe2O3 2Fe + 3CO2高溫課后任務 請完成同步練習中的鞏固練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