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七單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課題1 燃料的燃燒(第3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對生活中常見滅火實例的分析,認識滅火原理,并能用其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相 關問題。 2.通過討論日常生活的防火及逃生方法,了解調控燃料燃燒的方法和價值,初步體 會調控化學反應的意義。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運用燃燒反應模型認識滅火原理并解釋生活中的滅火原理和防火措施。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調控化學反應的意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新課引入 【圖片展示】 火之“福”、火之“禍”。 【問題】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燃燒好比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人類,有時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如何有效地控制燃燒反應? 傾聽、思考。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回顧燃燒反應模型,為利用燃燒反應模型歸納滅火原理做鋪墊。環節二:應用燃燒模型,分析生活中的滅火實例,歸納滅火原理 【思考與討論】 情況一:炒菜時油鍋不慎著火應該怎么處理? 情況二:做實驗時不慎打翻酒精燈,酒精在桌面燃燒起來,應該怎么處理? 情況三:紙張、紙箱著火怎么處理? 情況四:森林著火怎么滅火? 思考、回答: 通過控制反應物、反應條件,可得出滅火的三個原理分別是: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應用燃燒模型分析實際問題。 初步形成合理利用、調控化學變化的意識,認識調控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性。環節三:認識常見的滅火器,針對不同火情采取不同的滅火方式 【演示實驗1】 蠟燭在不同條件下的燃燒。 【結論】 可通過二氧化碳隔絕氧氣來滅火。 【演示實驗2】 泡沫滅火器。 認識生活中常見滅火器及使用注意事項。 【資料】輪胎起火,滅火器滅不了火? 【小結】根據火災種類,選擇合適的滅火方式。 介紹先進滅火器,如聲波滅火器、智能滅火機器人。 觀察現象,思考回答。 觀看。 思考。 借助實驗分析,結合燃燒模型認識滅火器的滅火原理;針對不同火情選擇適當的滅火方法。環節四:學以致用,火災自救 【資料】回憶電影院消防宣傳片。 【歸納】火災自救措施。 【問題】為什么要捂住口鼻、彎腰逃生? 【演示實驗3】高低蠟燭燃燒。 思考。 形成正確防火、滅火、用火的安全觀及珍視生命的意識,體會可以利用燃燒反應規律避開災害,造福人類,從而弘揚正確的學科價值,培養社會責任感。環節五:總結提升 【總結】利用燃燒模型分析了滅火的原理,通過控制可燃物接觸面積大小、氧氣是否充足、溫度高低來調控燃燒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并且學習了針對不同的火災類型選用不同的滅火方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火勝于救災,增強消防安全意識,預防火災發生,不攜帶易燃物和火種,從源頭上杜絕火災,共同為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傾聽。 認識到學習滅火的重要性,在防火、救火中滲透生命教育。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