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七單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課題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第1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了解化石能源的形成、組成、綜合利用等內容。 2.結合實例認識合理利用、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性,初步樹立資源循環使用、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 3.通過蠟燭、甲烷的燃燒實驗了解探究物質元素組成的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結合實例認識合理利用、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性;了解探究物質元素組成的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探究物質元素組成的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新課引入 【展示】能源的重要作用。 【展示】能源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聆聽。 了解能源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環節二:認識化石能源及其利用 【講解】化石能源的形成。 【講解】煤及其綜合利用。 【講解】石油及其綜合利用。 【提問】液化石油氣易燃易爆,使用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介紹】我國石油化工專家閔恩澤院士及其貢獻。 【介紹】西氣東輸工程。 【講解】天然氣及其利用。 【提問】已知石蠟是石油煉制的產品之一,如何驗證石蠟中含有碳、氫元素? 【歸納交流】探究物質組成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演示實驗】石蠟燃燒及產物檢驗。 【提問】如何設計實驗探究天然氣的元素組成? 【演示實驗】甲烷燃燒及產物檢驗。 聆聽,記錄。 聆聽,記錄。 思考:易燃易爆物安全常識。 聆聽。 聆聽。 復習回顧:驗證石蠟的組成元素。 歸納總結:依據元素守恒和物質性質,以燃燒反應為例,探究物質元素組成的思路。 設計實驗:探究天然氣的組成元素。 認識化石能源及其不可再生性。 了解化石能源的組成、綜合利用等。結合實例,從物質及其變化的視角,認識資源的綜合利用。 通過蠟燭、甲烷的燃燒實驗了解探究物質元素組成的方法。環節三:合理使用與開發化石能源 【提問】根據數據計算幾種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談談你對化石能源使用與開發的看法。 【介紹】我國能源現狀。 【介紹】可燃冰及我國可燃冰開采。 【計算并討論交流】緩解能源緊張的辦法。 【歸納總結】調控反應使燃料充分燃燒;推進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開采可燃冰等清潔能源。 結合實例認識合理利用、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性,初步樹立資源循環使用、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 認識化學在解決資源、能源、環境、等問題中的作用,體會化學是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知道資源開發、能源利用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樹立環保意識。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本節課知識結構圖。 記錄。 梳理本節課需要落實的知識和方法。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