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 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交流分享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里。你能說出哪些物質變化?這些變化有什么本質區別呢?新課導入常見的物質變化①水變成水蒸氣②水結冰③鐵制品生銹④木材燃燒 觀察思考實驗探究實驗編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顏色、狀態)(1) 把盛有少量水的試管斜夾在鐵架臺上。在試管底部小心加熱,直到水沸騰。把一塊潔凈的玻璃片移近試管口(2) 將盛有一小塊石蠟的試管置于盛有沸水的燒杯中(3)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 1~2 mL 氫氧化鈉溶液,向其中滴加硫酸銅溶液(4)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試管中產生無色氣泡,玻璃片上出現白霧實驗探究白色固體石蠟變成無色液體產生藍色絮狀沉淀試管中產生無色氣泡,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編號 變化前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1) 液態的水 試管中產生無色氣泡,玻璃片上出現白霧(2) 固態的石蠟 白色固體石蠟變成無色液體(3) 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 產生藍色絮狀沉淀(4) 顆粒狀大理石、無色的稀鹽酸液體 試管中產生無色氣泡, 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無無有氣態的水(水蒸氣)液態的石蠟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等二氧化碳氣體等有 觀察思考實驗探究重點觀察實驗前后物質顏色、狀態、氣味的變化,為進一步研究物質及其變化提供證據。 物理變化 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作物理變化。 常見物理變化:三態變化(汽油揮發、冰熔化、鐵水凝固等)。 化學變化 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 常見化學變化:燃燒、生銹、釀酒等。 特征: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常伴隨放熱、吸熱、發光等現象。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伴隨著物理變化。新知探究 下列幾組變化中,主要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1)蠟燭熔化 將蠟燭點燃 (2)葡萄釀酒 葡萄榨成汁 (3)鐵水鑄成鍋 鐵鍋生銹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學以致用抓關鍵詞,分析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作化學性質。 常見化學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易分解等。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鐵生銹木炭燃燒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鐵能在潮濕空氣中生銹木炭具有可燃性大理石可與稀鹽酸反應新知探究 物理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作物理性質。 常見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等。 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臭的氣體。物質 顏色(通常狀況) 熔點/℃ 沸點/℃水 無色(液體) 0 100鐵 銀白色(固體) 1 538 2 861鋁 銀白色(固體) 660 2 519氧氣 無色(氣體) -218.8 -183.0新知探究了解物理性質,對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也非常重要。 變化與性質的關系 聯系:在變化中可體現出性質,性質決定物質能發生的變化。 區別:變化已經發生,性質描述發生的可能性。新知探究鐵能在潮濕空氣中生銹描述可能性:能、易、可以……酒精具有可燃性性質鐵生銹已經發生酒精燃燒變化體現決定物質的性質(酒精有可燃性)決定其變化(燃燒)和用途(燃料)。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1 分別取一瓶氧氣和一瓶二氧化碳,觀察顏色和狀態,聞氣味2 將燃著的小木條分別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氧氣和二氧化碳均為無色、無臭的氣體燃著的小木條伸入氧氣后燃燒更旺,燃著的小木條伸入二氧化碳后熄滅實驗探究 觀察思考氧氣 二氧化碳物理性質 無色、無臭 無色、無臭化學性質 助燃性 不可燃、不助燃供給呼吸熔點-218.8℃、沸點-183℃干冰升華吸熱參與光合作用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觀察思考學以致用可利用性質的差異區分物質。課堂小結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變化是否產生新物質體現決定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性質是否借助化學變化物質的性質決定其變化和用途化學性質需借助化學變化體現,物理性質則不需要判斷新物質:物質顏色、狀態、氣味的變化化學視角看待變化:是否有新物質生成物質是不斷變化的拓展提升 化學思維 1.下列主要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紙張燃燒 C.食物腐爛 D.鋼鐵生銹 2.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氮氣沸點低 B.銅呈紫紅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氧氣支持燃燒DA課堂練習 觀察你身邊的幾組物質: ①食鹽、蔗糖; ②水、酒精; ③銅導線、鐵絲。 想一想,如何利用物質的性質鑒別它們?課后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