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課件(共37張PPT內嵌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課件(共37張PPT內嵌視頻)

資源簡介

(共37張PPT)
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課題 1 質量守恒定律(第 1 課時)
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
新知探究
化學變化
現象
微觀
反應類型
質量
能量
……
  多角度認識化學變化
新知探究
  蛋糕上的蠟燭越燒越短。
  化學反應后物質的質量是不是減少了?
  通過準確測量,發現金屬生銹后質量變大。
  化學反應后物質的質量是不是增加了?
新知探究
  17 世紀,英國化學家波
義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熱金屬,結果發現反應后容器中物質的質量增加。他認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相等。
  18 世紀,法國化學家
拉瓦錫在密閉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時,發現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
  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探究
  我是氣球,
想想我的作用
注意觀察:1.錐形瓶內銅粉顏色的變化
2.氣球的變化
3.天平示數的變化
實驗探究
  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文字表達式
實驗現象
反應前的總質量
反應后的總質量
紅色粉末逐漸變黑
銅粉+氧氣 氧化銅
加熱
144.9 g
144.9 g
實驗探究
  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1.形成密閉體系
2.調節裝置內壓強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為什么用銅與氧氣的反應研究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
鐵絲在純氧氣中才容易燃燒,操作難度大
原料不易得,產生的白煙不夠環保
生成氣體,不容易稱量
選擇用下面的反應研究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的理由是什么?
……
實驗探究
銅粉+氧氣 氧化銅
加熱
鐵+硫酸銅 銅+硫酸亞鐵
  方案二: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探究
文字表達式
實驗現象
反應前的總質量
反應后的總質量
鐵+硫酸銅 銅+硫酸亞鐵
銀白色鐵絲表面出現紅色物質,一段時間后,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
178.9 g
178.9 g
實驗探究
  方案二: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鐵絲
實驗探究
  方案二: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以鐵過量為例)
錐形瓶、橡膠塞
參加反應的鐵
沒參加反應的鐵
硫酸銅

反應前總質量
錐形瓶、橡膠塞
生成的銅
沒參加反應的鐵
生成的硫酸亞鐵

反應后總質量

實驗探究
  方案二: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鐵+硫酸銅 銅+硫酸亞鐵
參加反應
的硫酸銅
參加反應的鐵
生成的
硫酸亞鐵
生成的銅
  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探究
銅+氧氣 氧化銅
加熱
參加反應
的銅
參加反應的氧氣
生成
的氧化銅
歸納總結
  大量實驗證明: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作質量守恒定律。
  必須是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
  想一想:
  做這個實驗之前,你預測反應前后的稱量結果是否會有變化?
實驗探究
  【實驗5-1】 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5-1】 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探究
文字表達式
實驗現象
燒杯內產生大量氣泡,白色粉末逐漸消失,反應后質量減小
碳酸鈉+鹽酸 氯化鈉+水+二氧化碳
  【實驗5-1】 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碳酸鈉
鹽酸
實驗探究
  在開放體系中:
碳酸鈉+鹽酸 氯化鈉+水+二氧化碳
  【實驗5-1】 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二氧化碳的質
量也要算進來
逸散到空氣中
m1
m2

實驗探究
碳酸鈉
鹽酸
  想一想:
  做實驗 5-2 之前,你預測反應前后的稱量結果是否會有變化?
  【實驗5-2】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探究
文字表達式
實驗現象
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大量白煙,放熱
點燃
鎂+氧氣 氧化鎂
  【實驗5-2】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探究
  【實驗5-2】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鎂條燃燒產生的大量白煙逸散到空氣中,稱量的并不是生成物的總質量
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沒有被稱量到
實驗探究
歸納總結
  大量實驗證明: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叫作質量守恒定律。
  必須是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
  不能遺漏任何一種物質,包括氣體。
重新組合
分成
  微觀解釋
  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為什么相等?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微觀本質: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沒有改變。
新知探究
  17 世紀,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熱金屬,結果發現反應后容器中物質的質量增加。他認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相等。
學以致用
  如何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波義耳的實驗現象?
波義耳
  增加的質量是參與反應的氧氣的質量
  未考慮反應物氧氣的質量
科學史話
  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
  17 世紀,化學家在探索燃燒現象和空氣成分的過程中,研究了化學變化中的質量關系。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和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進行加熱金屬的實驗,并給出不同的解釋。18 世紀 70 年代,拉瓦錫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關于燃燒的正確化學理論。他在定量實驗的基礎上,證明化學反應中參與反應的物質與反應產物間質量保持恒定,為人們從定量角度研究化學變化提供了基本依據,對化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隨著測量儀器精度的提高,質量守恒定律的正確性不斷被科學家所驗證。20 世紀初,化學家進行了精確度很高的實驗,使質量守恒定律確立在嚴謹的科學實驗的基礎上。
科學史話
  天平的不斷改進推動了科學家的研究進程
質量守恒
物質轉
化關系
課堂小結
化學
反應
定性
定量
含義: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適用:一切化學反應
實質: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
數目和質量不變
課后任務
  1.下列關于質量守恒定律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改變,原子數目沒有增減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但原子數目有增減
  C.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數目不變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原子數目沒有增減
  2.下列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濕衣服晾干后質量減小
  B.蠟燭受熱熔化,冷卻后質量不變
  C.紙在空氣中燃燒后化為灰燼,灰燼的質量比紙的質量小
  D.在密閉容器中,固體碘升華為碘蒸氣,質量不變
課后任務
課后任務
  3.在實驗室中,把 10 g 高錳酸鉀放在試管中加熱,冷卻后,稱得試管中殘留物的質量是 9.2 g。反應中放出的氧氣的質量是( )。
  A.0.8 g B.0.6 g
  C.0.4 g D.無法確定
課后任務
  4.右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該圖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丙物質屬于單質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一個乙分子中含 4 個 A 原子
  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了
  5.某同學按右下圖裝置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實驗探究。
  (1)實驗中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該反應 _______(填“符合”
或“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
  (2)由質量守恒定律推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________
(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 ②原子數目 ③分子種類
  ④分子數目 ⑤元素種類 ⑥物質種類
課后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高阳县| 筠连县| 富平县| 安岳县| 托克托县| 姜堰市| 古浪县| 苍南县| 松潘县| 正宁县| 都兰县| 什邡市| 崇仁县| 南通市| 金塔县| 嘉祥县| 柏乡县| 筠连县| 嘉兴市| 武宣县| 巨鹿县| 霍山县| 黑水县| 崇信县| 太谷县| 万宁市| 壤塘县| 陕西省| 龙陵县| 永善县| 修文县| 綦江县| 贵溪市| 建宁县| 冀州市| 武冈市| 湘西| 南雄市| 静乐县|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