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 【課程標準】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綜合國力及國際影 響力的不斷提高,認識“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意義。【教材分析】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十單元《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 期》,承接上一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與發展》,敘述了改革開放與社 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來中國在各個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課設置了三個子目: 綜合國力的提升、“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教學內容 大多為中國在1978-2012年取得的成就的史實羅列,與學生的生活較為貼近,學 習難度較低。課程結構清晰,教師不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過多的重構。教材中也 插入了大量的圖片與文字材料,教師可以使用的材料豐富。本課涉及到大量的史 實,教師按時完成授課存在較大壓力,必須對本課內容進行一定的取舍。本節課所在單元正式進入了新中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期,中 國在正確的道路指引下持續飛速發展。本課對于培養學生的四個自信尤其是“道 路自信”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對第十一單元新時代的發展新變化與新 成就打下鋪墊,幫助學生理解新時期與新時代之間的差異。【學情分析】經過前面九個單元的學習,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獲取材料信息能力與分析并 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發展,知識儲備也更加豐富。學生對于綜合國力的提 升、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都有初步了解,初中階段 對于這些基本內容已經進行了學習。且這些成就的史實與學生的生活較為貼近, 比較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學生對于這些成就出現背后的原因的理解不夠深 刻,沒有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與新成就緊密聯系起來。且在一 節課內學習38年間的大量成就對于學生來說存在較大壓力,難以在腦海中留下 印象,大量的時間與事件容易讓學生感覺到混亂。基于學情,教師需要對于本課 內容進行提煉和取舍,設計更多的學生任務與探究,在尋找材料進行設計時要注 意材料與學生生活貼近,對于新時期成就的出現進行探究。【核心素養目標】1、能夠正確回答出新時期指的具體時間,區別新時代所處的時間階段。(時 空定位)2、通過分析教師提供的表格、圖片與文字材料,能夠從政治、經濟、科技、 基礎設施建設與抗風險能力等五個方面表述出新時期中國在綜合國力方面取得 的成就。(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3、通過學習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各個時期所采取的外交政策與取得的外交 成就,理解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關系格局的含義,能夠總結并表述出新時期中國 在國際影響力上所取得的成就。(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定位)4、通過學習“一國兩制”的內涵與實踐成果,對港澳成功回歸的以及回歸 后的繁榮穩定現象進行分析,體悟“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以及其對于解決 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意義。了解我國在新時期對于解決臺灣問題 所做出的努力,認識到中國對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定決心。 (時空定位,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5、通過總結梳理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所取得的 一些成就,能夠探究出中國取得一系列偉大成就的原因,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對于推動中國實現現代化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 要意義。(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重點】1.新時期中國在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上取得的成就。 2.“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果與意義。【難點】1.“一國兩制”對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意義。2、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來中國能夠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導入】師: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序幕, 中國正式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在這一時期也就是(1978-2012年),中國在方方 面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請大家觀察這四幅圖片,從衣、食、住、行方面直觀感 受這一時期的發展變化,并談一下自己的感受。生:觀看圖片,談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師:我們再把目光聚集在我們的家鄉——漢中,看一看圖片上是漢中哪里, 再對比一下今昔變化,從經濟、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方面談一談,改 革開放后家鄉的變化。生:觀看圖片,談家鄉漢中的變化。教師總結:通過觀察和對比圖片,我們切實感受到了從我們自己到我們居住 的城市在這四十多年產生了的變化,接下來我們再一起從國家層面看一看改革開 放后的巨變。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師: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情況的綜合指標,其包含的內容很多,經 濟、政治、科技、基礎設施等等方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經濟層面,因為經濟是 綜合國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師展示1978-2012年中國、美國、日本和德國國內生產總值折線圖,引導 學生分析中國經濟的變化情況。【教師提問】:通過這張折線圖,能夠提取到哪些有用信息呢 【教師總結】:(對學生未提到的內容進行適當補充)1992年南方談話,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有明顯提升)改革開放之后, 在短短三十幾年的時間里,我國的經濟就實現質的飛躍,創造出經濟發展上的“中 國奇跡”。【教師過渡并設問】:經濟是綜合國力中最為重要的構成要素,那綜合國力 中的決定性因素又是什么呢 【教師總結和過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國家在這一時期取得了 輝煌的成就。我國在各大科研重點重要領域項目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師播放視頻展示改革開放后我國在航天領域、信息技術領域和生物技術領 域方面的成就。教師繼續播放視頻展示中國的國防實力。【教師過渡】在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系列政策措施下,我國的 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都得到了極大提升,有序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促進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面臨著一個必須 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祖國統一的問題。展示“馬島戰爭”的相關史料,材料一:關于馬島的主權歸屬問題由來已久,在地緣政治上,阿根廷更占優 勢,但實際掌握權卻一直在英國手中。1982年阿根廷軍政府決定突襲馬島,撒 切爾政府做出強勢回應。經過40多天激烈戰爭,最終以阿根廷投降而告終。可 以說,正是這場失敗的戰爭導致了阿根廷民主時代的提前來臨。自從1976年通 過政變上臺后,阿根廷軍政府就面臨嚴峻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國內通貨膨脹率居 高不,民眾的反對運動亦是風起云涌。——任柳佳.從阿根廷的角度看馬島戰爭的原因[J]提出問題“英國對馬島和香港曾經都實行殖民統治,為何解決二者問題確截 然不同 ”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但是,我們和英國的談判也并不 順利,在這一過程中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理論。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一國兩制”。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生:一國兩制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 澳門和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再給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那么香港、澳門回歸后情況 怎樣呢 同學們能不能總結一下 生:港澳回歸后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經濟持續繁榮,社會保持穩定。【教師過渡】港澳的繁榮發展證明“一國兩制”在理論和實踐上是可行的, 我們也將繼續以此來解決臺灣問題。教師展示史料材料二:臺灣是中國的臺灣。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 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 “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國家統一、民族復興 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上講話 學生思考:請你談談臺灣問題面臨的現狀與應對策略。阻礙因素:外國勢力的干涉和臺獨勢力應對策略:①堅持“一國兩制”和平統一;②促進兩岸經濟往來是基礎;③ 堅決反對臺獨和反華勢力;④以和平為主,但不放棄武力。【教師總結】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臺灣問題也 會越來越朝著有利于我們的方向發展,祖國統一大業必將完成。【教師過渡】港澳問題的解決其背后的保障是強大的綜合國力,那么在外交 中出了綜合國力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出發點是國家利益,接下 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外交。我們將分三個階段來分析。師:第一階段:20世紀80年代,國際形勢:冷戰仍然持續;國內形勢:改 革開放拉開序幕。所以我們依據國內外形勢和鄧小平提出的“當今世界的兩大主 題是和平和發展”作為依據,確定我們的國家利益是:經濟建設需要穩定的國際 環境。在此基礎上外交方針制定為(1)堅持獨立自主道路,和各個國家發展友 好關系,不站隊。(2)中國決不稱霸,也堅決反對任何霸權主義。在次方針下, 我們取得了那些外交成就呢 生:(1)1978年8月,中國同日本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2)1979 年1月,中美兩國正式建交;(3)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關系正常化;(4)到 1992年,同中國建交的國家達154個。師:到90年代,我們的外交又有哪些變化 請大家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生:國際形勢是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國內形勢是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 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師: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制定了怎樣的外交方針呢 生:1.我國積極發展新型大國關系;2.中國積極發展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睦 鄰友好關系;3.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師:我們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生:(1)分別同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及歐盟等建立了發展面 向21世紀雙邊關系的基本框架。(2)倡導并推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3)成立上海合作組織;(4)2001年,中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九 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師:21世紀以來我們又制定了什么樣的外交方針呢 生: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 師:有哪些外交成就呢 生:(1)中美關系總體穩定,中俄關系高水平發展,周邊關系取得突破。(2) 2002年11月,中國同東盟國家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3)2003年,中國與 歐盟確定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經貿合作迅速發展。(4)2008年國際金 融危機爆發后,中國致力于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5)從2009年開始,中 國和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建立定期會晤機制(6)中國還積極參與安全與反恐等 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教師總結】改革開放后我們在外交方面做了調整,取得了巨大成就,總體 上我們的外交展現了新的特色,歸納為:①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②助 力經濟發展。③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參與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課堂總結】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 通,而且一定能走得穩,走得好。堅定的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我們未 來我們會取得更大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借著本節課,為即將到來的祖 國75周年華誕,我們一起為祖國高歌一曲,祝愿祖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師生同唱。【課堂練習】1979年,中國科學院將辦院方針概括為“側重基礎、側重提 高,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1984年,提出的新辦院方針是“大力加強應 用研究,積極而有選擇地參加發展工作,繼續重視基礎研究”。辦院方針的調整 旨在( )A. 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大局 B.提升自主創新能力C. 促進科學技術人才流動 D. 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板書設計】第28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一、綜合國力(經濟、科技、軍事)二、“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大業 三、外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