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成長的時空第六課 友誼之樹常青6.1 友誼的真諦大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規劃(一)主題名稱:成長的時空(二)主題概述:1.本單元以“成長的時空”為主題,體現了在學生成長歷程中,父母、老師和朋友的重要陪伴和見證。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在集體生活中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圍繞“成長的時空”這一主題,引領學生踏上成長的節拍,體會人際關系變化的意味,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為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自我管理,學會理解寬容,增強合作精神,不斷成長進步。引導學生關注與家人的關系,學會建設美好家庭;正確處理與老師的關系,建立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的師生關系;能夠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智慧,結交益友;感受集體的作用和力量,為建設美好集體做貢獻。2.通過分析課標及教材內容,梳理本單元知識結構,體現結構化(如下圖)3.從單元整體視角出發,在重點研讀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參照課程標準,并結合生活價值提取出“建設美好家庭、珍惜師生情誼、學會結交益友、共建美好集體”的單元大概念。在大概念的引領下,立足“成長的時空”主題,采用現實情境轉化為問題或任務的方式呈現教材內容,以“和諧家庭—師生情誼—結交益友—美好集體”為主線,構建家庭篇、師生篇、交友篇、集體篇的完整成長鏈條,構成了以生活邏輯為線索的單元教學設計,體現了立足單元主題,統籌單元活動,實現了單元內容的整體性。每課時都以議題的形式呈現和解決問題,通過情境創設、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發現陳述等方式,力求實現學科內容的學習,體現情境化、建構性、活動型的議題式教學特征。(三)主題學情分析:1.初中學生是一個處在由兒童向青少年時期過渡的特殊群體,自我意識增強、思維能力發展快,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思想活躍,但認知能力、思維方式、人格特點及社會經驗等都有待進一步發展。幫助學生深入認識和理解他們與父母親人的關系,是初中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發揮道德浸潤作用。2. 本單元第五課基于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和當代教師職業的新特點,引導學生從多層面、多角度認識教師這一職業群體,從而更好地理解身邊的教師,學會接納、尊重不同風格的教師,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與教師積極溝通的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學會恰當處理師生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與沖突,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同時,本課需要幫助學生從雙向互動的角度認識師生關系: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應該彼此尊重,攜手共進;在接受老師的關心和幫助的同時,學會主動關心、幫助老師,與老師建立一種合作的關系,共度教育好時光。3.中學階段,學生對于友誼有著超乎常人的重視。本單元第六課聚焦學生交往話題,引導學生了解建立友誼的重要意義,樹立主動交往的意識,培養辨別良好關系的能力,積極樹立以同情、關愛、道義為基礎的友誼。引導學生在交往中積極踐行“友善”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提高交往能力,營造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4.本單元第七課聚焦“集體”,將學生成長從自我認識、與他人交往方面擴展到集體生活。使學生明確,在集體中生活,不僅要了解個人如何依靠和運用集體的力量獲得成長,也要認識到良好的集體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從而使學生樂于共建、共享美好集體,承擔責任,與集體共同成長。同時,通過在集體生活的學習中逐漸滲透公共生活的要素,進一步拓展青春生命成長的學習資源,為八年級展開社會公共生活的學習奠定基礎。(四)開放性學習環境:學生實地走訪、圖書館、互聯網、多媒體設備、圖片和視頻等數字資源。(五)單元學習目標:通過即興采訪、角色扮演、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動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家庭、師生、友誼對成長的獨特意義,培養學生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引導關注與家人的關系,學會建設美好家庭;正確處理與老師的關系,建立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的師生關系;能夠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智慧,結交益友;感受集體的作用和力量,為建設美好集體做貢獻。通過情境材料分析、親身經歷分享等形式認識家庭、師生、友誼的影響意義,引導學生積極融入美好關系中,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同時,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學會自我管理,學會理解寬容,增強合作精神,不斷成長進步。(六)單元評價建議:學習態度 1.能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或創意,引發同學積極思考或行動。2.能代表小組在課堂上發言,分享小組合作成果。3.在小組合作中善于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4.自己在小組合作中完成了具體的思考與分享任務,效果良好。學習程度 知識獲取 1.了解家庭的含義,知道家庭的重要性,能夠為建設美好家庭出謀劃策。2.了解教師的含義及重要性,知道珍惜師生情誼的要求,做到珍惜師生情誼。3.理解友誼的特點,掌握交友的智慧。4.了解集體的含義及作用,掌握建設美好集體的方法。學習能力 1.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學會把握機遇,促進自我發展能力。2.能夠正確理解的家庭、師生、友誼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學會理解寬容。3.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會自我管理,不斷成長進步。價值觀念 1.對家庭有深厚的情感,孝敬父母尊敬老師。2.學會理性面對成長中的友誼,正確面對交友中的問題,善于結交益友。3. 培養集體榮譽感,學會以集體利益為重,增強建設美好集體的意識和能力。素養達成 政治認同 對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熱愛家鄉,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使命感。道德修養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誠實守信、團結友愛、熱愛勞動等個人美德和優良品行。踐行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勤勞節儉、鄰里互助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要求,做家庭的好成員。健全人格 開放包容,理性表達意見,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能夠換位思考,學會處理與家庭、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責任意識 對自己負責,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具有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活動。二、具體課時設計:6.1 友誼的真諦1.課程標準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目標”中的“第四學段”的“道德修養”及“健全人格”。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 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理性維護社會公德;團結同學,寬容友愛;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課程內容”中的“第四學段”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與同學、朋友的關系,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在團隊活動中增強合作精神。2.課時教材分析本課為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第一框,這一框題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建立友誼;第二部分主要引導學生掌握友誼的真諦。初中學生逐步離開父母的懷抱,與同齡人發生深刻的聯結,迫切需要建立真摯的友情。建立友誼需要方法,理解友誼的真諦,才能讓友誼更加長久。本框教學對學生如何建立友誼和呵護友誼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提升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對友誼充滿渴望,同伴交往和友誼對學生成長的意義重大,青少年時期的同伴關系,對學生的社會行為和情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對于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學生只有一些模糊的體驗,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上升到理性認識,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友誼的力量,從而珍惜友情、善待朋友,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4.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友誼的真諦(2)教學難點:理解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5.核心素養目標:(1)道德修養∶通過分享活動,樹立積極的交友態度,主動融入集體、與同學交往,建立真摯的同學友誼,在交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2)健全人格∶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尊重他人珍惜友誼的情感,樹立的正確的友誼觀。(3)責任意識:通過探究活動,能夠理解友誼的真諦,能恰當地解決自己的交友困感及沖突,做出負責任的選擇。6.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詩詞飛花令:你知道哪些與友誼相關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友情寄托在綿綿詩意中,歷經歷史長河、跨越千年的歲月,流傳千古、延續至今。今天,我們通過詩人之間的友情故事一起探究友誼的真諦。設計意圖:通過詩詞導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后面的知識講授做了鋪墊。(二)新課講授環節一: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議學情境:日與月的相會杜甫很早就聽聞了李白這個人,對他的詩詞更是愛不釋手。一直盼望有一天能和偶像見面。唐天寶三年,即公元744年的一天,杜甫在洛陽結識了李白,兩人一見如故。后來兩人又同游了山東,探尋古跡、拜訪隱士。兩位詩人把酒唱和,懷古論今,度過了一段詩酒逍遙的快樂時光,結下了親如兄弟的深厚情誼。對于這場相遇,聞一多先生曾說“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念的。他們的相遇就像青天里太陽和月亮碰了頭,世人只能設案焚香,望天遙拜這皇天的祥瑞。”議一議:提到朋友,你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誰的身影?你們是如何認識的?學生:教師: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有歡笑也有淚水。請選擇其中一個關鍵詞來描述你們之間的故事。教師總結:1.如何建立友誼?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從陌生到越來越熟悉和了解,逐漸建立了友誼。友誼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甜蜜也有苦澀。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情境和課堂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朋友間交往的理想而美好的狀態。過渡語:在友誼的長河里,我們經歷著不同的體驗,積累著各自的感受,體悟著友誼的真諦。環節二: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議學情境:唐朝最甜雙子星李白與杜甫同游洛陽美景時,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中寫道:醉眠秋共波,攜手日同行。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晚上大醉后同蓋被子睡覺,白天則結伴攜手一起游玩。男人之間友情最好的樣子大概就是像李白和杜甫這般。 不久之后,李白邀請杜甫一起北渡黃河,朝謁圣地王屋山。李白和杜甫就此踏上了找仙人、尋仙草、煉仙丹的旅程。議一議:根據李白與杜甫的相處,說出你與朋友一起經歷過的類似事情。當你們一起做這些事時,你有何感受?為什么你不與其他人一起做這些事?這說明友誼有何特質?學生:教師總結:3.友誼的特質?(1)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是一種心靈的相遇,是平等的、雙向的。議學情境:李白因參與永王李璘的軍事行動,兵敗之后被關進了監獄,后被流放夜郎。此時的杜甫被困長安,為李白擔驚受怕,夜不能寐。那時,李白很多原來的朋友都袖手旁觀,生怕連累到自己;而杜甫,一直堅定地相信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這首詩是杜甫為專為李白所做,為其晚年不幸的遭遇辯護申冤,并為他不平凡的一生寫照。這首詩對仗工穩,辭藻富麗,用典精當,在杜甫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排律中也算得上是經典之作了。議一議:朋友落魄后,你還會和他交往嗎?為什么?教師總結:(2)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 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人生的美好。議學活動:杜甫把李白當作兄長一樣,對他念念不忘,思念之情與日俱增,怎奈路途遙遠,音訊不通,只得用詩歌表達這段忘年之情。這一寫就剎不住車了,《夢李白二首》、《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等等前前后后加起來一共15首。從這些詩中,可看出杜甫對李白是非常崇拜的,也是常常掛念懷才不遇、放蕩不羈的好朋友,可謂是情真意切。議一議:如果你是李白,你會有什么感受?你會如何回應杜甫的情誼?(3)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生活中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情境和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友誼的真諦。過渡語:杜甫和李白之間的友誼如此真摯,那么他們后來環節三:議學延伸: 北京時間8月3日,陳清晨/賈一凡奪得巴黎奧運會女雙冠軍。攜手十年,“凡塵”組合經歷風風雨雨,卻在沖向巴黎的最后時刻,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兩人還是憑借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站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奪冠那一刻,兩人的眼淚是十年同甘共苦的釋放,是幫助彼此圓夢的美好時刻。你有這樣的朋友嗎?請和朋友做一個規劃,未來你們將怎樣度過初中三年?設計意圖:議學延伸環節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突破教學難點,培育核心素養。8.板書設計9.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分析陳清晨和賈一凡的經歷,學會建立友誼,理解友誼的真諦,對我們而言,朋友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所以我們要用心呵護友誼,讓友誼之樹常青。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們同行,友誼照亮我們的生活之路。10.教學反思與改進本節課講述友誼的真諦。七年級的學生對友誼充滿渴望,同伴交往和友誼對學生成長的意義重大,青少年時期的同伴關系,對學生的社會行為和情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這是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用奧運冠軍的經歷來導入,開始對友誼的探討。學生大多能夠建立友誼,結交到朋友。但是對于友誼的真諦理解不太到位,尤其是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中學生的友誼可能更多的停留在表面,即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雙向的關系,不能深刻理解友誼能夠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本課在設計時,也存在對教材理解不夠的地方,友誼是親密的,這種親密關系到底是什么情況,學生大多理解為在一起時間長,一起做事情才是親密的,而那種由于不在一個學校就覺得不在是親密關系,在設計時沒有體現出來這方面的解釋。友誼,對于平等、相互,在上課時沒有能把握這個深淺的度是一個遺憾,以后還要加強學習和思考,讓課更加科學,符合課標要求。(共30張PPT)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你知道哪些表達友誼的詩詞?友誼寄托在綿綿詩意中,歷經歷史的長河、跨越千年的歲月,流傳千古、綿延至今…李白的成長深受哪些人的影響?第六課第一框目 錄友誼是如何建立的?壹友誼帶給了我們怎樣的體驗?貳友誼的特質?叁友誼的影響?肆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遣懷》唐·杜甫日與月的相會杜甫很早就聽聞了李白這個人,對他的詩詞更是愛不釋手。一直盼望有一天能和偶像見面。唐天寶三年,即公元744年的一天,杜甫在洛陽結識了李白,兩人一見如故。后來兩人又同游了山東,探尋古跡、拜訪隱士。兩位詩人把酒唱和,懷古論今,度過了一段詩酒逍遙的快樂時光,結下了親如兄弟的深厚情誼。“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念的。他們的相遇就像青天里太陽和月亮碰了頭,世人只能設案焚香,望天遙拜這皇天的祥瑞。”相遇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在我們一生當中大概要遇到3000萬陌生人人和人在這片土地上相識的概率是千萬分之五成為朋友的概率大概只有十億分之三提到朋友你的頭腦中首先浮現的是誰?你們是如何認識的?是聚會中,聊不完的話題?是開學時,校門口的相遇?是游戲時,你們一起開黑?....請選擇一個關鍵詞講述你們的故事。歡笑淚水甜蜜苦澀知識總結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甜蜜也有苦澀。1.友誼是如何建立的?P43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從陌生到越來越了解和熟悉,逐漸建立了友誼。2.友誼帶給了我們怎樣的體驗?P43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贈友人三首》唐·李白李白與杜甫同游洛陽美景時,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中寫道:醉眠秋共波,攜手日同行。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晚上大醉后同蓋被子睡覺,白天則結伴攜手一起游玩。男人之間友情最好的樣子大概就是像李白和杜甫這般。 不久之后,李白邀請杜甫一起北渡黃河,朝謁圣地王屋山。李白和杜甫就此踏上了找仙人、尋仙草、煉仙丹的旅程。唐朝最甜“雙子星”一起喝酒、一起同睡找仙人、尋仙草、煉仙丹……根據李白與杜甫的相處,說出你與朋友一起經歷過的類似事情。當你們一起做這些事時,你有何感受?為什么你不與其他人一起做這些事?這說明友誼有何特質?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幫助、信任和忠誠、肯定和關心,享受更多的快樂和溫暖,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3.友誼的特質P44李白因參與永王李璘的軍事行動,兵敗之后被關進了監獄,后被流放夜郎。此時的杜甫被困長安,為李白擔驚受怕,夜不能寐。那時,李白很多原來的朋友都袖手旁觀,生怕連累到自己;而杜甫,一直堅定地相信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這首詩是杜甫為專為李白所做,為其晚年不幸的遭遇辯護申冤,并為他不平凡的一生寫照。這首詩對仗工穩,辭藻富麗,用典精當,在杜甫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排律中也算得上是經典之作了。朋友落魄后,你還會和他交往嗎?為什么?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唐代·杜甫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②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人生的美好。杜甫把李白當作兄長一樣,對他念念不忘,思念之情與日俱增,怎奈路途遙遠,音訊不通,只得用詩歌表達這段忘年之情。這一寫就剎不住車了,《夢李白二首》、《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等等前前后后加起來一共15首。從這些詩中,可看出杜甫對李白是非常崇拜的,也是常常掛念懷才不遇、放蕩不羈的好朋友,可謂是情真意切。如果你是李白,你會有什么感受?你會如何回應杜甫的情誼?③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3.友誼的特質?P44-45(重點)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②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唐·李白天高海闊 友誼長存在你的人生路上,有哪些朋友陪伴你最久,有哪些朋友已經走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④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們一程,有些朋友伴我們一生。我們應當不辜負每一段情誼,讓友誼伴隨我們成長。3.友誼的特質?P44-45(重點)友誼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心靈相契;是“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的親切自然;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患難與共;是“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的瀟灑意氣!一份好的友情,可以陪伴你、滋養你、成就你。一份好的友情,更能點亮你內心的豐盈,拓寬你生命的修行。愿你我都能在茫茫人海中,尋到屬于自己的珍貴情誼!友誼的真諦建立體驗特質影響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從陌生到越來越了解和熟悉,逐漸建立了友誼。有歡笑也有淚水,有甜蜜也有苦澀。①親密的關系②心靈的相遇③平等雙向的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歷程。1.(跨學科·歷史)(2024福建福州十八中期中)宋太宗的宰相寇準,同張詠是至交。當寇準要做宰相時,張詠并沒有壓人抬己、嫉才妒賢之意,而是真誠地說:“寇準奇才,可惜學術不足。”張詠直言勸說寇準:“《霍光傳》不可不讀,不要做霍光那樣不學無術的人。”寇準恍然大悟,勤奮學習,成為一代名相。這告訴我們,友誼( )A.是一種物質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誼更讓人向往 B.就是要朋友對自己挑剔、指責C.是一種親密的關系,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得到幫助和督促D.是平等的、雙向的、互惠的,既是接受,也是付出解析:本題考查友誼的真諦。題文中張詠對寇準直言勸說,這是諍友的表現,說明了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真正的友誼能幫助和督促我們成長,C符合題意;A錯誤,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讓人向往;B錯誤,直言不諱并不意味著挑剔與指責,而是坦誠相待;D在題文中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C2.(新中考·教材素材應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后,馬克思在寫給恩格斯的信中說:“沒有你,我永遠不能完成這部著作。”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全力以赴地整理《資本論》后兩卷,直至出版。兩位偉人之間的革命友誼啟示我們( )A.只有與功成名就的人交朋友,我們才能受益B.友誼是不平等的、單向的,只要一方付出即可C.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D.只有傾盡所有資助朋友才能獲得真正的友誼解析:兩位偉人之間的革命友誼啟示我們,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C項符合題意;A、D兩項排除,“只有……才能……”說法絕對;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需要雙方付出,B項錯誤。C3.(2024廣東陽江期末改編)魯迅先生說過,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交友要以自己為中心 B.友誼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C.友誼的美好在于可以超越一切條件 D.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解析:本題考查友誼的真諦。題文中魯迅先生說的話體現了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D符合題意;A錯誤,以自己為中心不利于交友;B不符合題意;C“一切條件”說法絕對,排除。D4.(2024河南偃師區期中)圖中的場景啟示我們( )CA.友誼很難經得住風雨的洗禮 B.朋友要毫無保留地支持對方 C.朋友應互相關懷,風雨同舟 D.朋友應互相勸誡,堅持原則解析:本題考查友誼的真諦。圖中的場景啟示我們朋友應互相關懷,風雨同舟,C正確且符合題意;A錯誤,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B排除,“毫無保留”說法太絕對;D排除,圖中沒有體現。5.(新獨家原創)江西贛州南康區的鐘華強和朱金祥是一對互相陪伴了十年的“兄弟”: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朱金祥背著因病無法站立行走的鐘華強走遍校園,充當他的“腿腳”,而成績優異的鐘華強在學習上也常常幫助朱金祥。十年友誼,互幫互助共成長。(1)鐘華強和朱金祥身上體現了友誼怎樣的真諦 (2)通過鐘華強和朱金祥的事跡,談談你對友誼的作用有哪些感悟。解析:(1)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 (2)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朋友帶給我們溫暖和力量;友誼伴隨我們成長;友誼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友誼的真諦.pptx 6.1友誼的真諦(大單元教學設計).docx 視頻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