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3.4水去哪兒了 單元整體設計+課件+教案+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3.4水去哪兒了 單元整體設計+課件+教案+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4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4 水去哪兒了
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
1.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第一部分給出了生活中兩個常見的蒸發事例,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第二部分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假設,強調驗證猜想假設需要尋求證據,實驗是獲取證據的常用方式之一。第三部分提供了兩種設計方案,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個實驗分別模擬的是什么情況下水的消失,重在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搜集證據。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問題是:“消失的水去哪了 ”學生的猜想可能會落腳在“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等,而該部分的實驗主要探究的是引入活動中水消失的兩種情形——水在常溫下可以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模擬常溫下水跡的消失);水受熱可以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模擬太陽照射下水的蒸發),以驗證學生潛在的假設,即水在常溫下或者加熱時能夠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教師應注意把握教學思路,必要時加以引導。第四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組織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表格、畫圖等進行歸納、概括。教材第五部分是遷移應用,將液體轉化為氣體的物理現象拓展至固體轉化為液體的物理現象。
2.學習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他們對科學課有一定的熱情,能夠進行小組合作。經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在觀察、實驗、記錄等探究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積累,這為學習“水去哪兒了”這一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學習目標確定 科學觀念:知道水蒸氣的微粒太小,肉眼無法看到;知道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 科學思維:能夠用表格、畫圖等方式記錄、描述實驗現象。 探究實踐:在教師引導下,能夠設計模擬實驗,探究水消失的原因,并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結論。 態度責任:有合作分享的意識,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并能夠傾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
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并且水蒸氣的微粒太小,肉眼無法看到。 難點:在教師引導下,能夠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結論。
5.學習評價設計 1.能對水蒸發的原因作出猜想假設,并設計模擬實驗方案。 2.能用表格、畫圖等方式記錄、描述實驗現象并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結論。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引入新課(出示圖片) 濕衣服能夠慢慢晾干,用水在黑板上寫的字也會慢慢消失……,水去哪兒了?同學們想知道嗎?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水去哪兒了》,板書課題。學生活動1 根據生活經歷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活動意圖說明:從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引出探究的問題:消失的水去哪兒了?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水的蒸發現象,并激發學生圍繞該問題大膽進行猜想假設的欲望。環節二:猜想假設教師活動1 一、消失的水去哪兒了?說說自己的假設。 師:我們可以設計模擬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活動2 根據實驗說出自己的猜想 生:我們做個實驗試一試吧。 生:應該是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去了。 生:水會沸騰,水受熱后會變成水蒸氣。生:……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研究、統計大膽提出自己的假設,作出自己的假設。激發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及后續探究活動的開展。環節三:實驗探究教師活動3 一、設計模擬實驗,探究水消失的原因 實驗名稱: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1)材料超市:滴管 (2)實驗方案: 用棉簽在手背上涂抹清水,觀察并體驗手背的感覺。 (3)實驗分析 結論:水在常溫下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做蒸發。水蒸氣的微粒太小,我們肉眼無法看到。 二、設計模擬實驗,探究蒸發的秘密 實驗名稱: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1)材料超市:溫度計、濕紙巾 (2)實驗步驟: ①利用溫度計測量室溫,等待示數穩定后記錄數據; ②將溫度計插入濕紙巾,等待示數穩定后記錄數據; ③等待一會后,取出溫度計,計時員開始計時,每過一分鐘記錄溫度計的示數。 小貼士:注意記錄燒杯中水的初始溫度。 將濕紙巾放置在空氣中,確保溫度降至室溫。 (3)實驗記錄表: 師:為了更好地觀察溫度的變化,我們可以將實驗記錄制作成折線圖。 出示折線圖: (4)實驗分析: 師: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師:溫度計的示數先下降后上升,最終恢復至室溫,溫度計的示數為什么會下降呢? 小結:蒸發要帶走一些熱量,蒸發是一個吸收熱量的過程。 播放拓展視頻《蒸發吸熱》 師:既然蒸發是一個吸收熱量的過程,那溫度對于蒸發有沒有影響呢? 我們來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一下吧。 實驗名稱:水受熱變化情況的模擬實驗 (1)實驗材料:滴管、玻璃片、帶有白熾燈泡的臺燈 實驗步驟: ①在兩片玻璃上各滴同樣大小的一滴水; ②其中一片玻璃在燈泡下加熱,另一片不加熱; ③計時員開始計時,觀察、記錄兩片玻璃上水消失的過程以及時間。 (2)安全提示 使用燈泡進行實驗時要注意安全。 (3)實驗分析 在燈泡下加熱的水消失得比較快。 實驗結論:水在不同的溫度下都可以蒸發。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溫度越高,蒸發的速度越快。學生活動3 生根據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操作。 生:手背上的水變少了 生:手背感覺到涼 生:…… 生按照操作步驟開始實驗 生:溫度計的溫度先下降,過一陣又上升到室溫。 生:溫度計的剛開始上面有水,一會就沒有水了。 生:…… 活動意圖說明:引導學生提升動手實驗的能力,并注意在實驗中安全實驗。落實各項操作,為后續的現象觀察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奠定堅實的基礎。,便于后續得出結論環節進行交流和總結。環節四:得出結論教師活動4 一、比較、分析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關于“蒸發”,你都知道了哪些? 小貼士:地球上的水在不斷蒸發,因此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水蒸氣。學生活動4 根據實驗結果完成實驗記錄,并分析實驗結果。 生: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蒸發。 生:溫度計的溫度先下降后上升,這說明蒸發要帶走一些熱量。 生:小水珠變成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了。 生: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回顧知識,學生對蒸發有了系統的認知,進而意識到水蒸氣就是氣態的水。環節五:遷移應用教師活動5: 一、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物質,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一)加熱蠟燭 1、播放視頻《蠟燭熔化》 2、結論 蠟燭受熱會熔化 (二)加熱冰塊 1、播放視頻《冰融化》 2、結論 冰塊受熱會融化 二、小貼士 蠟燭和冰塊受熱會熔化。 固態→液態。學生活動5: 完成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物質的實驗。活動意圖說明:引導學生將液體轉化為氣體的物理現象拓展至固體轉化為液體的物理現象。
7.板書設計 水到哪里去了 水(吸熱)蒸發→水蒸氣 微粒太小了,肉眼無法看見空氣流動快慢
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堂練習: 一、填空題 1.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 ) 2.水變成水蒸氣是物體由液態變成( )的過程,水蒸氣我們用肉眼( )看到。 3.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它們受熱會( ) 二、判斷題 1.水在常溫下并不會發生蒸發,只有被加熱后才會。( ) 2.用肉眼可以看到水蒸氣。( ) 3.水能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也能變成水。( ) 4.若想判斷水能不能變成水蒸氣蒸發掉,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 ) 5.溫度計的溫度先下降后上升,這說明蒸發要帶走些熱量。( ) 三、選擇 1.杯子里的水時間久了會慢慢地變少,這些變少的水( ) A.滲透在杯子外面了 B.被太陽光吸收了 C.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了 2.太陽出來后,泥土路面上的積水慢慢變干,是因為( )。 A.地面上的水部分慢慢地滲入地下,一部分變成了水蒸氣,所以地面變干了 B.地面上的水被風吹走了,所以地面慢慢變干 C.地面上的水全部變成了水蒸氣,所以地面慢慢變干了 答案解析 一、填空題 1、蒸發 2、氣態 不能 3、熔化 二、判斷題 1. X 2.X 3. 4. 5. 三、選擇題 1. C 2.A 作業布置:觀察家里晾衣服時,衣服是怎么干的。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單元基本信息
單元主題 冷與熱
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能的轉化與能量守恒 二、學習內容 1.2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 ④說明空氣有質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間,空氣會充滿各處。 ⑤觀察并描述空氣受熱上升的現象。 ⑦說出冰、水、水蒸氣在狀態和體積等方面的區別,知道三者雖然狀態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物質。 ⑧觀察并描述水沸騰或結冰的現象;了解一般狀況下水沸騰和結冰時的溫度,知道溫度是影響水沸騰和結冰的重要因素。 2.1物質的三態變化 ②描述加熱或冷卻時常見物質發生的狀態變化,如水結冰、冰融化、水蒸發和水蒸氣凝結。 4.1能的形式、轉移與轉化 ③知道物體一般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知道水結冰時體積 會膨脹。 三、學業要求 能說出水有三種狀態;能說出空氣受熱會膨脹, 能比較水的三種狀態的不同點,能利用證據說明空氣占據空間、充滿各處的性質等。 知道熱脹冷縮的性質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能用實例歸納概括物體的熱脹冷縮性質, 能設計實驗,探究常見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能利用科學詞匯、圖示符號等方式記錄現象, 能正確敘述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論,能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合作交流;愿意用熱脹冷縮等相關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單元課時設計 5課時
一、單元學習主題分析(體現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
主題名稱 冷與熱
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是該年級段對學生“得出結論”能力培養的首個綜合探究活動單元?!墩n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是科學學科的重要目標之一,以證據為基礎,運用各種信息分析和邏輯推理得出結論的過程正是一次完整的理性思維過程。得出結論是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邏輯推理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完善的過程。 本單元將引領學生親歷多種探究活動,培養他們依據證據運用分析、比較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2.本單元對《課程標準》的落實。本單元通過描述、制定計劃、處理信息、表達交流、遷移應用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高年段的課程目標。 3.熟悉整套教材內容,明確該單元在整套教材中與其他單元的關系和作用。 4.本單元基于認知進階理論,從探究物質遇冷或受熱后的變化到探究物質在不同狀態之間的轉化,由易到難,共編排了《乒乓球復原了》《凹陷的保鮮膜》《給水加熱》《水去哪兒了》《小水珠從哪兒來》五課。本單元教學內容的設計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科學大概念,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
主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小學生有較好科學習慣和科學思維,對科學課有一定的熱情程度,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并且能很好地進行小組合作。對于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的四年級學生而言,面對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通常會有自己的假設和解釋,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設計實驗進行驗證,但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并通過歸納、概括等邏輯推理方法得出合理結論的能力卻是他們所欠缺的。本單元將引領學生親歷多種探究活動,培養他們依據證據運用分析、比較等方法分析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開放性學習環境 指導性預習:閱讀+問題+檢測; 大單元大概念大任務課堂學習:問題+探究+講述+整合+實戰; 現代教育新技術:PPTX+微視頻+網絡+師生互助
二、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基于標準、分析教材、結合學情,體現素養導向)
單元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理解熱脹冷縮的原理,認識到溫度對物質狀態的影響,從而形成關于物質狀態變化的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形成對物質性質變化的正確認識,理解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了解科學探究是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多種方法尋找證據、運用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解決問題并通過評價與交流等方式達成共識的過程。 探究實踐:通過設計并完成一系列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態度責任:通過實驗和探究活動,教育學生認識到科學探究的嚴肅性和責任感,鼓勵他們在實驗中保持嚴謹的態度,尊重事實,勇于探索未知,同時也要關注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和環境保護。
三、學習活動/任務設計(指向學習目標,強調學生的活動與體驗)
第1課時 任務1 名稱:猜想假設 完成實驗,看到癟的乒乓球在倒入開水后復原,提出猜想。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引出探究的問題:為什么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能夠復原,激發學生圍繞該問題大膽進行猜想假設的欲望。
任務2 名稱:事實證據——加熱空氣實驗 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空氣受熱后體積是否會膨脹加熱空氣。在針筒里吸入一些空氣,將針筒排氣孔堵住并放入熱水中,觀察活塞的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用針筒這一材料來完成實驗,利用針筒上面有刻度線,能夠將實驗數據量化,便于后續得出結論環節進行交流和總結。
任務3 名稱:得出結論 觀察實驗現象,比較、分析實驗前后的現象有哪些不同,總結實驗結論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得出結論的過程,能夠在對一定的事實和證據進行比較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邏輯思維方法進行推理,最終對所研究的問題作出總結的過程。強化學生的證據意識,讓學生知道得出結論要以事實為基礎。
任務4 名稱:遷移應用 提問:加熱液體或固體是否也會出現體積膨脹現象?設計并完成加熱玻璃管中液體和銅球的實驗。 設計意圖:在學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后再向加熱燒瓶中的水和銅球兩個活動遷移,從而完成對氣體、液體和固體三種物質受熱后體積變化情況的觀察,幫助學生建構“物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的科學概念
第2課時 任務5 名稱:猜想假設: 對冰箱里取出的容器上的保鮮膜出現凹陷的現象,提出是什么原因導致容器上的保鮮膜凹陷問題,提出假設。 設計意圖:本課從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引出探究的問題:為什么碗從冰箱剛拿出來,上面的保鮮膜怎么凹陷下去了,激發學生圍繞該問題大膽進行猜想假設的欲望。
任務6 名稱:事實證據 (1)空氣遇冷實驗 設計實驗,驗證空氣遇冷后體積是否收縮,觀察實驗現象并總結結論。 水遇冷實驗 設計實驗,驗證液體遇冷后體積是否收縮,觀察實驗現象并總結結論。 金屬遇冷實驗 設計實驗,驗證金屬遇冷后體積是否收縮,觀察實驗現象并總結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得出“空氣遇冷后體積 會收縮”。再通過延伸實驗——水和銅球的遇冷實驗,得出結論“液體 和固體遇冷后體積會收縮”。
任務7 名稱:遷移應用 提問:生活中“熱脹冷縮”的現象隨處可見,你們知道哪些是熱脹冷縮現象嗎? 出示相關情境圖片,引導學生分析。 設計意圖:通過原理解釋生活中其它相關現象,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
第3課時 任務8 名稱:猜想假設 提問:持續加熱常溫水,水會發生什么現象。 學生記錄自己的猜想。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研究、統計大膽提出自己的假設,作出自己的假設。激發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及后續探究活動的開展。
任務9 名稱:閱讀——測量水溫的方法 閱讀測量水溫的方法,掌握測量水溫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學習測量水溫的方法。
任務10 名稱:事實證據——給水加熱實驗 完成實驗,用酒精燈加熱30毫升的水,每分鐘觀察、記錄一次水的溫度和發生的現象 設計意圖:通過做給水加熱實驗,觀察、記錄水的溫度和發生的現象,完成給水加熱實驗記錄表,為后續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奠定堅實的基礎。
任務11 名稱:得出結論 學生分享實驗數據及實驗現象,將記錄的數據畫成折線圖,并概括出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處理數據得出結論。學習如何繪制折線圖,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折線圖得出結論。
第4課時 任務12 名稱:猜想假設 生活中,濕衣服能夠慢慢晾干,用水在,黑板上寫的字也會慢慢消失,從這些現象中猜想假設消失的水去哪兒了 說說自己的假設。 設計意圖:通過對生活中的現象,對消失的水作出猜想假設,引起學生用實驗進行驗證的興趣。
任務13 名稱:事實證據 設計模擬實驗,探究水消失的原因,常溫下。體驗清水涂在手背上的感覺;觀察插入濕紙巾中的溫度計的數值變化。燈泡下。觀察燈泡下水滴的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模擬實驗,探究水消失的原因,驗證猜想假設。
任務14 名稱:得出結論 比較、分析各種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完成實驗記錄表,得出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蒸發,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水蒸氣的微粒太小,我們的肉眼無法看到的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完成水受熱變化情況的模擬實驗記錄表,比較、分析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
任務15 名稱:遷移應用 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物質,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并記錄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物質的現象驗證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蒸發,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水蒸氣的微粒太小的結論。
第5課時 任務16 名稱:猜想假設 從冬天窗玻璃上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小水珠的現象引入新課,引導學生做出猜測。 設計意圖:直接用生活常見的現象,展開教學,讓學生從原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出發,展開充分的思考,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和分析假設。
任務17 名稱:計劃組織——探究小水珠的形成過程 設計一個模擬實驗,探究水珠的形成過程,并進行實驗。 拓展《水蒸氣凝結實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從而讓學生對小水珠的來源有初步的了解,再通過老師的講解及視頻,意識到原來水蒸氣也能變成水。
任務18 名稱:遷移應用 (1)結冰實驗 觀察將裝有13毫升水的針筒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凍一段時間,觀察針筒的變化,并得出結論。 (2)水的三態變化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水在不同條件下狀態會發生改變,但都是同一種物質。
四、單元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要素 針對單元整體描述
評價內容 第1課《乒乓球復原了》 1.知道一般情況下,物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 2.能在教師引導下,描述氣體、固體、液體受熱后的變化情況,并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 3.知道所學的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第2課《凹陷的保鮮膜》 1.知道一般情況下,物體遇冷后體積會收縮。 2.能在教師引導下,描述氣體、固體、液體遇冷后的變化情況,并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 第3課《給水加熱》 1.知道水在加熱時的特征。 2.能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并能利用數據和圖表等方式記錄現象。 3.能組裝實驗器材進行探究水加熱的實驗。。 第4課《水去哪兒了》 1.知道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并且水蒸氣的微粒太小,肉眼無法看到。 2.在教師引導下,能夠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結論。 3.能夠描述加熱或冷卻時常見物質發生的狀態變化,如冰熔化、水蒸發等。 第5課《小水珠從哪兒來》 1.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珠,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2.能夠在教師引導下,分析、比較實驗現象,并用歸納、概括的方法得出實驗結論。 3.知道冰、水、水蒸氣在形狀和體積等方面的區別,它們雖然狀態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物質。
評價指標 第1課時:乒乓球復原了 1、知道一般情況下,物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知道所學的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科學觀念) 2、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科學思維) 3、能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加熱空氣、水和金屬實驗并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探究實踐) 4、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生活中的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態度責任) 第2課時:《凹陷的保鮮膜》 1、知道熱脹冷縮的概念和現象,并了解所學的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科學觀念) 2、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科學思維) 3、能在教師引導下,完成空氣、水和金屬遇冷實驗并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探究實踐) 4、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生活中的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并在教師引導下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態度責任) 第3課時《給水加熱》 1、知道水在加熱時的特征。(科學觀念) 2、能夠觀察并描述在標準大氣壓下,當溫度升高到100℃時,水會沸騰。(科學思維) 3、能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能組裝實驗器材進行探究水加熱的實驗;能利用數據和圖表等方式記錄現象。(探究實踐) 4、在科學探究中能表現出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能調整自己的觀點。(態度責任) 第4課時《水去哪兒了》 1、知道水蒸氣的微粒太小,肉眼無法看到;知道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科學觀念) 2、能夠描述加熱或冷卻時常見物質發生的狀態變化,如冰熔化、水蒸發等。(科學思維) 3、能在教師引導下,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并得出結論。(探究實踐) 4、有合作分享的意識,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并能夠傾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態度責任) 第5課時《小水珠從哪兒來》 1、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珠,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知道冰、水、水蒸氣在形狀和體積等方面的區別,它們雖然狀態不同,但都是同一種物質。(科學觀念) 2、能夠在教師引導下,分析、比較實驗現象,并用歸納、概括的方法得出實驗結論,體會得出結論的過程是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完善的過程。(科學思維) 3、能夠設計一個模擬實驗,探究水珠的形成過程;能完成結冰實驗。(探究實踐) 4、在探究中,能樂于為完成探究活動分享彼此的想法,貢獻自己的力量。(態度責任)
評價方法 課上評價 1.教師激勵評價 2.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3.成果展示,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和質疑性評價 5.使用評價量化表,延時評價 課后評價 1.課時作業 2.單元測試
五、單元作業設計
第1課時 乒乓球復原了 一、填空 1. 假設是對是錯,需要用( )來驗證。 2. 癟了的乒乓球放到熱水里,乒乓球復原是因為乒乓球里的空氣( )了。 3. 一般來說,物體受熱后體積會( )。 二、判斷對錯。 1.液體和固體也有受熱出現體積膨脹的現象。( ) 2.加熱后的銅球不能通過鋼環是因為銅球體積增大了。( ) 3.空氣受熱膨脹后,質量變大。( ) 4.加入熱水后,玻璃管中液體液面下降了。( ) 三、選擇題 1.在針筒中吸入一些空氣,用軟塞將針筒排氣孔堵住后放入熱水中,觀察活塞的位置,可以看到( )現象。 A.活塞的位置沒有變化 B.活塞向內移動一段距離后停止 C.活塞向外運動后一段距離停止 2.我們在吃橘子罐頭時,把瓶子朝下放入熱水中,能擰開瓶蓋。這樣操作的原因是( ) A. 玻璃瓶受熱收縮 B.金屬瓶蓋受熱膨脹 C.罐頭里的橘子水受熱膨脹 答案解析: 一、填空 1、事實 2、受熱膨脹 3、膨脹 二、判斷對錯 1、√ 2、√ 3、╳ 4、╳ 三、選擇題 1、C 2、B 第2課時 凹陷的保鮮膜 一、填空題。 1.碗從冰箱剛拿出來,上面的保鮮膜凹陷下去的秘密是因為空氣( )了 2. 一般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遇冷時體積會收縮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 )。 3. 寒暑表在早晨和中午的實數,寒暑表在早晨氣溫較低時液柱比較( )(選填“長”或“短”),是因為液體遇冷( ),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液柱比較( )(選填“長”或“短”)是因為液體遇熱( )。 二、選擇題。 1.覆蓋有保鮮膜的碗從冰箱里拿出來,發現保鮮膜凹陷了,主要原因是( ) A.碗里的空氣受冷體積收縮 B.保鮮膜被凍變形了 C.碗受冷收縮 2.做空氣遇冷實驗時,裝空氣的針筒( ) A.敞開 B.密閉 C.都可以 3. 燒水時,水不能灌太滿,是因為水還沒開,水會從壺里往外溢,是因為( )A.壺里的水變多了 B.壺熱脹冷縮了 C.水受熱體積膨脹 三、判斷對錯。 1.兩根電線桿間的電線不能拉得太緊,是因為電線比較多。( ) 2.燒開水時,水壺里的水不能太滿,是為了防止水加熱體積膨脹而溢出。( ) 3.人們在修建水泥路時要留縫隙是為了水泥熱脹冷縮使路損壞。( ) 4.鐵橋橋面與橋頭之間的地面有縫隙,這是橋沒建好。( ) 答案解析: 一、填空題。 1. 遇冷收縮 2. “熱脹冷縮” 3. 短 收縮 長 膨脹 二、選擇題。 1. A 2. B 3. C 三、判斷對錯。 1. × 2. 3. 4. × 第3課時 給水加熱 一、填空題。 1.燒開水時要注意安全,小心別被開水燙傷燒好開水后及時( )。 2.測量水溫的時候,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水被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標準大氣壓下通常是100℃℃)時,一部分水會迅速變成水蒸氣,內部產生大量氣泡并沖出水面,這種現象稱為( )。 二、選擇題。 1.下列現象是由于液體的冷脹原理產生的是( )。 A.水管凍裂 B.沸水溢出 C.河水淹沒土地 2. 4.水沸騰后,如果熄滅酒精燈,那么會出現的現象是( ) A.水會繼續沸騰很長一段時間 B.水中的氣泡變少了 C.白煙不見了 3.在標準氣壓下,水的溫度達到 100℃℃,繼續加熱,水溫會一直( )。 A.升高 B.降低 C.不升高 三、判斷題 1.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可以先將溫度計從水中取出再讀數。( ) 2.水沸騰后,如果不持續加熱,就不會持續沸騰。( ) 3.沸騰是在一定的溫度下才發生的。( ) 4.水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沸騰。( ) 5.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安全,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 ) 答案解析 一、填空題 1、關閉燃氣灶開關 2、不能 3、沸騰 二、選擇題。 1. A 2. B 3.C 三、判斷題 1.x 2. 3. 4.x 5. 第4課時 水去哪兒了 一、填空題 1.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 ) 2.水變成水蒸氣是物體由液態變成( )的過程,水蒸氣我們用肉眼( )看到。 3.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它們受熱會( ) 二、判斷題 1.水在常溫下并不會發生蒸發,只有被加熱后才會。( ) 2.用肉眼可以看到水蒸氣。( ) 3.水能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也能變成水。( ) 4.若想判斷水能不能變成水蒸氣蒸發掉,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 ) 5. 溫度計的溫度先下降后上升,這說明蒸發要帶走些熱量。( ) 三、選擇題 1.杯子里的水時間久了會慢慢地變少,這些變少的水( ) A.滲透在杯子外面了 B.被太陽光吸收了 C.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了 2.太陽出來后,泥土路面上的積水慢慢變干,是因為( )。 A.地面上的水部分慢慢地滲入地下,一部分變成了水蒸氣,所以地面變干了 B.地面上的水被風吹走了,所以地面慢慢變干 C.地面上的水全部變成了水蒸氣,所以地面慢慢變干了 答案解析 一、填空題 1、蒸發 2、氣態 不能 3、熔化 二、判斷題 1. X 2.X 3. 4. 5. 三、選擇題 1. C 2.A 第5課時 小水珠從哪兒來 一、填空題 1. 要及時把自己的假設,以及作出這些假設的( )記錄下來。 2.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了( )的玻璃杯內壁,水蒸氣迅速( ),凝結為( )。 3.在冰箱里剛拿出來的飲料,瓶子外面會出現小水珠,這是因為外面的溫度比冰箱里的溫度( )。 二、判斷題 1.冬天,鏡片上有時候會出現水霧,這是空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 ) 2.水蒸氣和水是同一種物質。( ) 3.水結冰之后體積會變小。( ) 4.把瓶礦泉水放進冰箱的冷凍室后,過一段時間我們會看到冷凍后的礦泉水體積變大了。( ) 5.玻璃瓶外面的小水珠不是由瓶內的冰融化成的水滲透出來的,所以與里面的冰沒有關系( ) 三、選擇題 1.把冷、熱兩塊玻璃片,同時分別蓋在盛有溫水的燒杯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 ) A.熱玻璃片 B.冷玻璃片 C.都有 2.有時候在早晨我們能看到很多霧,這些霧是( ) A. 水蒸氣 B.小水珠 C.固態顆粒 3.夏天吃冰棍,冰棍周圍會出現“白氣”,這些“白氣”是( ) A.冰棍發出的水蒸氣 B.冰棍的寒氣 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 答案解析 一、填空題 1、依據 2、冷 冷卻 小水珠 3、高 二、判斷題 1. √ 2. √ 3. X 4.√ 5.X 三、選擇題 1.B 2.B 3.C
六、單元教學結構圖
七、反思性教學改進(實施后填寫)
實施后填寫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0張PPT)
第4課時
水去哪兒了
(大象版)四年級

01
學習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作業布置
教學目標
知道水蒸氣的微粒太小,肉眼無法看到;知道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
01
02
能夠用表格、畫圖等方式記錄、描述實驗現象。
03
在教師引導下,能夠設計模擬實驗,探究水消失的原因,并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結論。
科學觀念
04
有合作分享的意識,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并能夠傾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態度責任
新知導入
討論
濕衣服能夠慢慢晾干,用水在黑板上寫的字也會慢慢消失……
探究新知
猜想假設
消失的水去哪兒了?說說自己的假設。
我們做個實驗來仔細觀察一下。
應該是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去了。
水會沸騰,水受熱后會變成水蒸氣。
探究新知
材料超市
滴管
事實證據
實驗1: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實驗探究
實驗方案
用棉簽在手背上涂抹清水,觀察并體驗手背的感覺。
實驗分析
手背上的水變少了
手背感覺到涼。
探究新知
水在常溫下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蒸發。水蒸氣的微粒太小,我們肉眼無法看到。
探究新知
材料超市
溫度計 濕紙巾
事實證據
實驗2: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實驗探究
實驗方案
①利用溫度計測量室溫,等待示數穩定后記錄數據;
②將溫度計插入濕紙巾,等待示數穩定后記錄數據;
③等待一會后,取出溫度計,計時員開始計時,每過一分鐘記錄溫度計的示數。
探究新知
注意記錄燒杯中水的初始溫度。
將濕紙巾放置在空氣中,確保溫度降至室溫。
小貼士
探究新知
“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實驗記錄表
室溫 15℃ 溫度計插入濕紙巾時的溫度 14℃ 取出溫度計后的溫度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2.5℃ 13℃ 13.5℃ 14℃ 14℃ 14℃ 14.5℃ 14.8℃ 15℃ 15℃
實驗2: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實驗探究
實驗記錄
探究新知
溫度(℃)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先下降,然后緩慢上升,水漸漸消失。
時間(分)
“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實驗記錄折線圖
實驗2: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實驗探究
探究新知
事實證據
溫度計的溫度先下降,過一陣又上升到室溫。
溫度計的剛開始上面有水一會就沒有水了。
實驗2: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實驗探究
實驗分析
探究新知
蒸發要帶走一些熱量,蒸發是一個吸收熱量的過程。
取出
水逐漸變干
水變干一段時間后
實驗分析
事實證據
實驗2:水在常溫下消失的秘密
實驗探究
拓展延伸
蒸發吸熱
事實證據
探究新知
材料超市
滴管 玻璃片 帶有白熾燈泡的臺燈
事實證據
實驗3:水受熱變化情況
實驗探究
探究新知
事實證據
使用燈泡進行實驗時要注意安全。
實驗3:水受熱變化情況
實驗探究
①在兩片玻璃上各滴同樣大小的一滴水;
②其中一片玻璃在燈泡下加熱,另一片不加熱;
③計時員開始計時,觀察、記錄兩片玻璃上水消失的過程以及時間。
實驗方案
探究新知
水受熱變化情況的模擬實驗記錄單
水在不同的溫度下都可以蒸發。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溫度越高,蒸發的速度越快。
實驗3:水受熱變化情況
實驗探究
實驗分析
事實證據
探究新知
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蒸發。加熱可以使蒸發變快。水蒸氣的微粒太小,我們肉眼無法看到。
探究新知
地球上的水在不斷蒸發,因此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水蒸氣。
小貼士
探究新知
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物質,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遷移應用
探究新知
加熱蠟燭
蠟燭受熱會熔化。
遷移應用
探究新知
加熱冰塊
冰塊受熱會融化。
遷移應用
探究新知
蠟燭和冰塊受熱會熔化。
固態→液態。
小貼士
遷移應用
課堂練習
一、填空題。
1.水在常溫下也能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叫作( )。
2.水變成水蒸氣是物體由液態變成( )的過程,水蒸氣我們用肉眼( )看到。
3.加熱蠟燭、冰塊等固體,它們受熱會( )。
蒸發
氣態
不能
熔化
課堂練習
二、判斷題
1.水在常溫下并不會發生蒸發,只有被加熱后才會。 ( )
2.用肉眼可以看到水蒸氣。 ( )
3.水能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也能變成水。 ( )
4.若想判斷水能不能變成水蒸氣蒸發掉,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 )
5. 溫度計的溫度先下降后上升,這說明蒸發要帶走些熱量。 ( )

X

X

課堂練習
二、選擇題
1.杯子里的水時間久了會慢慢地變少,這些變少的水( )
A.滲透在杯子外面了
B.被太陽光吸收了
C.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了
C
2.太陽出來后,泥土路面上的積水慢慢變干,是因為( )。
A.地面上的水部分慢慢地滲入地下,一部分變成了水蒸氣,所以地面變干了
B.地面上的水被風吹走了,所以地面慢慢變干
C.地面上的水全部變成了水蒸氣,所以地面慢慢變干了
A
課堂總結
水在常溫下會蒸發變成了看不見的水蒸氣,水蒸氣就是氣體狀態的水,由于其微粒太小了,所以我們肉眼無法看見。而我們平時看得見的水,是液態的水。
板書設計
我們的猜想和假設可以用實驗來驗證,猜想和假設不一定正確,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要勇于調整自己的觀點。
水到哪里去了
水(吸熱) 蒸發 → 水蒸氣
微粒太小了,肉眼無法看見。
作業布置
觀察家里晾衣服時,衣服是怎么干的。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白沙| 磴口县| 奈曼旗| 石河子市| 钟山县| 赫章县| 东乡族自治县| 陆丰市| 安福县| 玛多县| 即墨市| 大化| 衢州市| 江口县| 密山市| 聂拉木县| 江山市| 徐州市| 长丰县| 南昌市| 洪江市| 宣汉县| 封开县| 唐河县| 启东市| 临海市| 财经| 陵川县| 清水县| 桂东县| 集安市| 镇原县| 濉溪县| 离岛区| 全南县| 临武县| 蓬安县| 盈江县| 陆良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