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4.1 機械運動 第3課時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新知導入速度:物體的運動路程與所用的時間的比。v=stt=svs=vt例題:為了交通安全,城市中許多道路都畫有斑馬線,在斑馬線的兩側裝有紅綠燈。某人過斑馬線前看到綠燈亮的時間還剩6s,斑馬線區域的道路寬度為15m,如果他步行的速度為2m/s,那么在綠燈熄滅前他能否穿過斑馬線區域?聲能、電能、光能、電磁能等思考與討論:夏天經常出現雷電交加的天氣現象。那么,雷電具有哪些形式的能?新知講解速度的應用15mv步行=2m/st燈熄=6s解:根據題意得:v=st由速度公式可得s=vt=2m/s×6s=12m因為s小于15m,所以在綠燈熄滅前他不能穿過斑馬線區域。思考:你能用其他方法判斷嗎?v=st=15m6s= 2.5m/s> 2m/st=sv=15m2m/s= 7.5s> 6s例1:一輛客車在京滬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如圖是旅客兩次看到的路牌和當時看到車內懸掛的時鐘。根據路牌和時鐘提供的信息。(1)客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2)客車行駛的時間是多長?(3)客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3)這輛客車行駛的速度:解:(1)客車行駛的路程:s=180km 40km=140km;(2)客車在這段路程內行駛的時間:t=3:15 1:55=1h20min=4/3 h;v=st=140km4/3h= 105 km/h例2:一列長360m的火車以108km/h的速度勻速駛過隧道,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72s,求:(1)火車的速度108km/h合多少m/s;(2)隧道的長度;(3)火車全部在隧道內運動的時間。運動與能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現象。萬物都在運動,形式多種多樣。生機勃勃的生命運動劃破長空的電閃雷鳴肉眼看不見的電磁運動微觀世界的粒子運動物體的運動有多種多樣的形式,能也有多種形式。機械運動的物體都具有機械能。食物中儲存著能,儲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屬于化學能。汽油、木材、天然氣、沼氣、煤炭等燃料都儲存著能,這種能也屬于化學能。電力機車雷達天線能接收、發射電磁能電具有電能。各種發電站能夠提供大量的電能,各種電池也能提供方便使用的電能。電能是我們常用的一種能。用遙控器遙控機器時,遙控器將發出電磁輻射,它具有的能屬于電磁能。我們每天看到的光也是一種電磁能。除了可見光外,紅外線、紫外線、微波和X射線等都是電磁波的表現形式。課堂總結機械運動(三)一、速度計算解題步驟:① 公式② 代入數據(必須帶單位)③寫出答案(勿忘單位!)另外:勿忘“已知”、“解”與“答”單位要統一過渡量不能整除時,最好用分數表示。如:電能、化學能、光能(太陽能)、風能、熱能、核能、機械能(動能、勢能)、聲能、電磁能等還有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等二、自然界存在各種形式的能:課堂練習1、下列現象中,利用了自然界的機械能資源的是( )A.村莊里的沼氣池 B.齊躍山風力發電C.新疆地熱發電 D.硅光電池板供電B2、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南中國海海底發現了一種俗稱“可燃冰”的冰塊天然氣水合物,能源總量可達到全國石油總量的一半,燃燒1m3“可燃冰”釋放的能量與164m3天然氣相當,據此可判斷“可燃冰”( )A.具有較高的內能 B.具有較高的化學能C.只有燃燒時才有內能 D.沒有點燃時沒有化學能B3、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下列實例屬于機械能的是_________,屬于內能的是________,屬于化學能的是________,屬于核能的是_________。(填序號即可)①流動的水和高處的水具有的能量;②熱水具有的能量;③高溫水蒸氣具有的能量;④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量;⑤空氣在流動過程中具有的能量;⑥煤炭具有的能量。①⑤②③⑥④4、滬寧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輛汽車的電腦收費卡上顯示,該車9.00從蘇州進入高速公路,9:40到達上海,駛出高速公路,蘇州到上海的路程為84km。(1)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對該車司機作出超速處罰?你的依據是什么?(2)汽車從蘇州到上海用多長時間就不會超速?t = 9:40-9:00 = 40min = h23解:(1)該汽車從蘇州到達上海的時間: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v= = =126km/h,st84km23h已知滬寧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因126km/h>120km/h,所以,值勤交警要對該司機作出超速處罰。(2)滬寧高速公路限速v最大=120km/h,要不超速,由v=s/t得汽車從蘇州到上海所用的時間至少為:t′=s/v最大=84km/120km/h=0.7h=42min。5、小明一家開車由家到某地旅游。他們先以60km/h的速度行駛1h后,中間在某處停留休息了0.1h,然后又用時0.2h行駛了18km到達目的地。求:(1)他們從家到達目的地的路程?(2)他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1)由v=s/t得前1h行駛的路程:s1=v1/t1=60km/h×1h=60km;全程的路程:s=s1+s3=60km+18km=78km;(2)全程用的時間:t=t1+t2+t3=1h+0.1h+0.2h=1.3h,全程的平均速度:v=s/t=78km/1.3h=60km/h。答:(1)他們從家到達目的地的路程為78km;(2)他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6、小剛從家中出發到市中心廣場,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求:(1)步行的是圖中哪一段?騎車的是圖中哪一段?(2)小剛步行的速度是多少?小剛騎車的速度是多少?(3)小剛從家到廣場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1)(2)由圖知,AB段的時間t1=25min=1500s,這段時間通過的距離為1800m,AB段的速度:v1=s1/t1=1800m/1500s=1.2m/s;BC段的時間t2=30min 25min=5min=300s,BC段的路程為s2=3600m 1800m=1800m,BC段的速度:v2=s2/t2=1800m/300s=6m/s,因為1.2m/s<6m/s,所以AB段是步行,步行速度為1.2m/s;騎車為圖中BC段,騎車速度為6m/s;(3)全程的時間t=30min=1800s,總路程s=3600m全程的平均速度:v=s/t=3600m / 1800s=2m/s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機械運動(第3課時).pptx 電動機車.mp4 電閃雷鳴.mp4 雷達.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