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五單元 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跨學科實踐活動4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水裝置課前準備教學分析學習目標1.通過調查研究、交流討論、分組實驗的方式確定簡易供氧器最佳的反應原理,發展學生信息收集能力、分析和選擇化學原理的能力。2.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了解簡易供氧器的結構原理,提出供氧器結構優化思路,發展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3.通過調查研究、交流討論、實驗探究、遷移運用等學習方式,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運用學科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前準備學習重點 掌握化學供氧器的原理,了解供氧器的構造,選出合適的實驗裝置。學習難點 掌握供氧器制取氧氣的原理,能制作出供氧器的簡易裝置。學習方法 交流討論、動手操作。教具準備 氧立得制氧機、A 劑、B劑、試管、酒精燈、澄清石灰水。教學內容01情境引入02互動新授03拓展提高04課堂小結點我喔情境引入三萬英尺的高空,空氣稀薄,飛機如何供氧,飛機失壓時會如何緊急供氧 生活中還有哪些人群在哪些場景或地域會用到供氧器 任務一:探究化學供氧器的反應原理1.認識不同類型供氧器氧燭氫氧一體機分子篩制氧機互動新授互動新授2.回憶實驗室制氧原理實驗室制氧原理2KMnO4 ==== K2MnO4+MnO2+O2↑△2KClO3 ==== 2KCl+3O2↑MnO2△2H2O2 ====2H2O+O2↑MnO2互動新授供氧器的反應原理是根據實驗室制氧氣的知識遷移過來的,如果要制作一臺家庭簡易供氧器,無論在什么地點都可使用(如旅游),要考慮哪些因素?根據這些因素你會選擇哪些制氧原理 要根據場景或地域的不同選擇反應原理。【討論】互動新授3.設計實驗驗證化學供氧器的成分氧立得簡易制氧機制氧機中 A劑和B劑與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原理相似。同學們猜猜A劑和B劑分別是什么?B劑是二氧化錳互動新授過碳酸鈉遇水分解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不穩定,產生氧氣和水。那同學們想想A劑是什么物質呢?2(2Na2CO3·3H2O2) 4Na2CO3+6H2O+3O2MnO2互動新授氧立得制氧機中為什么不直接用過氧化氫制氧氣 在實際生產中還要考慮成本,藥品是否易保存,是否便捷等因素。互動新授任務二:認識化學供氧器結構1.了解氧立得制氧機結構(對比)簡易供氧器的結構:反應裝置——加濕過濾裝置——氧氣通道——儲氣袋互動新授2.優化簡易供氧器的結構最簡單的固液不加熱型制氧氣裝置圖【思考】將供氧器與所學知識聯系,你覺得供氧器還能否繼續優化 從哪些角度優化 互動新授任務三:設計及制作簡易供氧器1.設計簡易供氧器的簡圖利用身邊的生活物品,設計簡易供氧器的簡圖,小組討論,并設計出結構簡圖。2.制作簡易供氧器根據所提供的物品,小組合作,制作簡易供氧器展示拓展提高【練習】1.學習小組利用身邊物品自制了如圖的簡易供氧器。與真實產品對比中形成的觀點不正確的是( )。A.產氧和洗氣裝置組合不用一體化B內部氣體流向采用高進低出方式C.特定需求是選擇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據D 供氧器要符合美學、工程、安全等標準2.綜合分析,氧立得制氧機選用過碳酸鈉作制氧劑的理由是什么?A便于攜帶,能持續平穩地提供氧氣課堂小結目前人們對簡易供氧器的需求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簡易供氧器的內部結構制氧效率和純度,制效率受反應原理、反應條件等因素影響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