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第03講講師:xxx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目錄CONTENTS01考情透視02知識導圖03考點突破04真題練習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考情分析無機計算 2022 浙江6月30題,4分;2022 浙江1月30題,4分;2021 浙江1月30題,4分;2020 浙江7月,4分;2022 浙江1月30題,4分; 近年來高考中考查化學計算的試題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的小計算題,一類是以填空題出現的小綜合計算題,一般意在考查元素化合物與化學實驗、有機化合物基礎知識相聯系的綜合問題。高考試題將以化工生產、科學實驗為背景,強調計算與化學基本理論、化學變化過程、工業流程、化學實驗等結合,突出思維能力的考查和數學工具的應用,體現計算為化學應用服務,強化對化學方程式的量化理解。有機計算 2021 浙江6月30題,4分;2019 浙江4月30題,4分;復習目標: 1.通過對化學方程式化學計量數意義的重新認識,完成對化學反應從微觀到宏觀認知的轉變,明確化學計量數在不同層次的運算中的使用。 2.通過對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應用,理解物質的量在高中化學計算的應用,建立高中使用物質的量及相關概念在方程式計算中的基本運用模型。 3.通過運用物質的量及相關物理量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感受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的重要作用。考情透視·目標導航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差量法知識導圖·思維引航根據中間物質的傳遞關系,找出原料和最終產物的相應關系式,可以將多步計算轉化為一步計算守恒法比例法關系式法質量、物質的量、氣態物質的體積和壓強、反應過程中的熱量等(理論差量)跟實際差量成比例如質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能量守恒等。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相同狀況下氣體體積變化之比12考點一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應用考點二 化學計算的常用方法考點突破·考法探究考點一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應用知識點1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轉化知識固本知識點2 用物質的量進行方程式的計算模板知識固本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參加反應的各粒子之間是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的。而這些數目的粒子又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來表示。例如:2H2 + O2 2H2O化學計量數之比 2 1 2分子數目之比 2 1 2擴大倍物質的量之比質量之比標準狀況下體積之比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相同狀況下氣體體積變化之比各物質的質量變化之比。根據化學方程式列比例式時應遵循上述比例關系。知識固本【方法技巧】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計算類的解題步驟(1)“審”:審清題目條件和題目要求。(2)“設”:設出的未知數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并且不帶單位。(3)“寫”:依據題意寫出并配平化學方程式。(4)“標”:在化學方程式中有關物質的化學式下面標出已知物質和所求物質有關物理量的關系,并代入已知量和未知量。比較復雜的數量關系可先化簡。(5)“列”:將有關的幾個量列出比例式。(6)“解”:根據上述比例式求解未知數。(7)“答”:根據題目要求簡明地寫出答案。考向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考向洞察【例1】(2024 浙江省強基聯盟聯考)向含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僅考慮沉淀為 。求:(1)P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的化學式為 。(2)圖像中,m1= 。(3)計算M點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結果保留到0.1%)。NaCl、CuCl2【解析】 (1)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P點溶液是HCl恰好完全反應時圖像考向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考向洞察【例1】(2024 浙江省強基聯盟聯考)向含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僅考慮沉淀為 。求:(1)P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的化學式為 。(2)圖像中,m1= 。(3)計算M點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結果保留到0.1%)。NaCl、CuCl2120【解析】 (2)設與溶液反應的NaOH的質量為xg,生成NaCl的質量為yg80 98 117xg 9.8g yg解得:考向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考向洞察【例1】(2024 浙江省強基聯盟聯考)向含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的NaOH溶液,參加反應的NaOH溶液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關系如圖[僅考慮沉淀為 。求:(1)P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的化學式為 。(2)圖像中,m1= 。(3)計算M點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結果保留到0.1%)。NaCl、CuCl2120【解析】 (3)40 58.840 × 40% zg解得:設NaOH溶液與HCl反應生成NaCl的質量為zgM點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考向洞察【名師點睛】1.書寫格式規范化: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過程中,各物理量、物質名稱、公式等盡量用符號表示,且數據的運算要公式化并帶單位。如“M”表示摩爾質量,而“m”表示質量,“N”表示微粒數,而“n”表示物質的量。2.單位運用對應化: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如果題目所給的兩個量單位不一致,要注意兩個量的單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當”。3.如果兩種反應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種產物的量時,必須先判斷哪種過量。考向洞察【變式訓練】一塊表面已被氧化為氧化鈉的鈉塊,投入水中,最多能產生氣體,則:(1)涉及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鈉塊中鈉的質量是 g。(3)鈉塊中氧化鈉的質量是 g。(4)原來鈉塊中被氧化的鈉的質量是 g。(5)設所得溶液的體積為50 mL,求所得溶液溶質物質的量濃度是 。2Na+2H2O=2NaOH+H2↑ Na2O+H2O=2NaOH2Na+2H2O=2NaOH+H2↑【解析】(2)46 2m(Na) 0.2 g解得m(Na)=4.6 gm(Na2O)=17.0 g-4.6 g=12.4 g4.612.4考向洞察【變式訓練】一塊表面已被氧化為氧化鈉的鈉塊,投入水中,最多能產生氣體,則:(1)涉及的化學方程式為 , 。(2)鈉塊中鈉的質量是 g。(3)鈉塊中氧化鈉的質量是 g。(4)原來鈉塊中被氧化的鈉的質量是 g。(5)設所得溶液的體積為50 mL,求所得溶液溶質物質的量濃度是 。2Na+2H2O=2NaOH+H2↑ Na2O+H2O=2NaOH【解析】(4)4.612.4,則被氧化成氧化鈉的金屬鈉的質量;9.2【解析】(5)原樣品中鈉元素的質量合根據鈉守恒得,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c(NaOH)=考點二 化學計算的常用方法知識固本知識點1 守恒法1.含義:所謂“守恒”就是物質在發生“變化”或兩物質在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某些物理量的總量保持“不變”。在化學變化中的各種各樣的守恒,如質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能量守恒等。知識固本知識點1 守恒法2.守恒類型解題時可利用 ①整體守恒:即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守恒;②局部守恒:即反應中反應物與產物中某元素的原子或離子守恒或元素守恒。→ 依據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或離子方程式前后離子所帶電荷總數不變。(1)質量守恒(原子守恒)→ 依據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因而反應前后原子的總數和質量保持不變。(2)電荷守恒利用電荷守恒法可以①配平離子方程式;②巧解某些化學計算題。知識固本知識點1 守恒法2.守恒類型(3)得失電子守恒關系式→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數目相等,即氧化劑得到的電子總數目等于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總數目。利用得失電子守恒法可以①計算元素的化合價;②計算氧化(或還原)產物的量;③計算氧化劑、還原劑的消耗量;④計算混合物的組成。【思維建模】第一步:明確題目要求解的量;第二步:根據題目要求解的量,分析反應過程中物質的變化,找出守恒類型及相關的量;第三步:根據守恒原理,梳理出反應前后守恒的量,列式求解。知識固本知識點2 差量法1.含義:差量法是指根據化學反應前后有關物理量發生的變化,找出“理論差量”。這種物理量可以是質量、物質的量、氣態物質的體積和壓強、反應過程中的熱量等。用差量法解題時先把化學方程式中的對應差量(理論差量)跟實際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2.差量類型(1)氣體體積差量(2)氣體質量差量(3)液-液質量差量(4)固-液質量差量(5)氣-液質量差量(6)氣-固質量差量(7)溶解度差量知識固本知識點2 差量法【注意事項】①可表示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氣體體積等,因而差量可指質量之差、物質的量之差或氣體體積之差等。②分清“差量”是增還是減。在較復雜的情況,存在多個反應,可能差量的增減方向并不一致,這就要取其代數和。若方向相同,則總差量等于各個分差量之和。③正確分析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對應的根據方程式得出的“理論差量”是差量法解題的關鍵。知識固本知識點2 差量法【思維建模】第一步:準確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第三步:根據反應方程式,從“實際差量”尋找比例關系,列比例式求解。第二步:深入細致地分析題意,關鍵在于有針對性地找出產生差量的“對象”及“理論差量”。該“理論差量”可以是質量、物質的量、氣體體積、壓強等,且該差量的大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有關量成正比;知識固本知識點3 關系式法1.含義:關系式法是一種巧妙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關系進行解題的一種方法。→ 利用關系式法免去逐步計算中的麻煩,簡化解題步驟,減少運算量,且計算結果不易出錯,準確率高。→ 一般適用于多步進行的連續反應,因前一個反應的產物是后一個反應的反應物,可以根據中間物質的傳遞關系,找出原料和最終產物的相應關系式。知識固本知識點3 關系式法2.關系式建立的類型(1)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關系式:(2)原子守恒關系式:(3)得失電子守恒關系式:根據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守恒建立關系式,再進行一步計算。在化學反應中,任何一種元素的總質量是守恒的,即最初反應物中該元素的質量等于最終產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找出最初反應物與最終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式,再進行一步計算。知識固本知識點3 關系式法3.一般解題步驟如下:【思維建模】方法1:第一步:準確寫出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第二步:找出“中介”的物質,并確定最初反應物、中介物質、最終生成物之間量的關系;第三步:確定最初反應物和最終生成物之間量的關系;方法2:利用電子守恒或原子守恒直接確定關系式,然后列比例進行求算。第四步:根據已知條件及關系式列出比例式計算求解。考向洞察考向1 守恒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例1】大氣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發生如下反應: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請計算:(1)若33.6 mL(折算為標準狀況下)氮氧化物(只含NO和NO2)與V mL 0.500 mol·L-1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V=______mL。 (2)若V(NO)∶V(NO2)=5∶1,與x mol O2混合,能與6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全部轉變成NaNO3,則x=______。 1.5×10-3 mol產物中N和Na原子的個數比1:1→則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1.5×10-3 mol3.00n(NaOH)=0.06 mol①元素質量守恒有n(NO)+n(NO2)=n(NaNO3)=0.06 mol,→n(NO)∶n(NO2)=V(NO)∶V(NO2)=5∶1故n(NO)=0.05 mol,n(NO2)=0.01 mol②得失電子守恒0.05 mol×3+0.01 mol×1=x mol×4則x mol=0.04 mol0.04失電子:NO N、 N;得電子: 2考向洞察【思維建模】原理 所謂“守恒”就是物質在發生“變化”或兩物質在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某些物理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在化學變化中有各種各樣的守恒,如質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等步驟 第一步 明確題目要求解的量第二步 根據題目中要求解的量,分析反應過程中物質的變化,找出守恒類型及相關的量第三步 根據守恒原理,梳理出反應前后守恒的量,列式計算求解考向洞察【變式訓練】將13.6gFe、Fe2O3和CuO的混合粉末加入到100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中,充分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氫氣為896ml,過濾、濾渣經洗滌、干燥后得到1.28g固體純凈物,經檢驗濾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請回答:(1)固體中混合物中CuO的質量為______。(2)鹽酸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1.60g因反應后濾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應為FeCl2【解析】(1)得到的1.28g固體純凈物為Cun(Cu)=0.02mol由CuO~Cu,得CuO的質量為1.60g應為FeCl20.04molH2考向洞察【變式訓練】將13.6gFe、Fe2O3和CuO的混合粉末加入到100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中,充分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氫氣為896ml,過濾、濾渣經洗滌、干燥后得到1.28g固體純凈物,經檢驗濾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請回答:(1)固體中混合物中CuO的質量為______。(2)鹽酸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3.60mol·L-11.60g【解析】(2)0.04molH2設Fe、Fe2O3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①質量關系:56x+160y+1.60=13.6②電子得失守恒:2x=2y+2×0.02+0.04×2解得 x=0.10mol、y=0.04mol應為FeCl2反應后濾液中n(FeCl2)= x+2y =0.18mol根據FeCl2~2HCl得,n(HCl)=0.36mol,→c(HCl)=0.36mol/0.10L=3.60mol·L-1。考向洞察考向2 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例2】取7.90 g KMnO4,加熱分解后剩余固體7.42 g。該剩余固體與足量的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單質氣體A,產物中錳元素以Mn2+形式存在。請計算:(1)的分解率為_______。2KMnO4 K2MnO4+MnO2+O2↑ Δm(固)(2×158) g 32 gm 7.90 g-7.42 g【解析】解得m=4.74 g即KMnO4的分解率為60.0%Cl2KMnO4、K2MnO4、MnO2考向洞察考向2 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例2】取7.90 g KMnO4,加熱分解后剩余固體7.42 g。該剩余固體與足量的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單質氣體A,產物中錳元素以Mn2+形式存在。請計算:(2)氣體A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解析】根據上述反應可知剩余固體中含 KMnO4 為生成K2MnO4、MnO2均為0.015 mol關系式 2KMnO4~5Cl2、K2MnO4~2Cl2、MnO2~Cl2Cl2KMnO4、K2MnO4、MnO20.05 mol、0.03 mol和0.015 mol0.0150.015與濃鹽酸反應生成的Cl2分別為合0.095 mol0.095 mol考向洞察【思維建模】差量法是指根據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相關量發生的變化,找出“理論差量”。這種差量可以是質量、物質的量、氣態物質的體積和壓強、反應過程中的熱量等。用差量法解題時先把化學方程式中對應的理論差量跟實際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2C(s)+ O2(g) 2CO(g) Δm(固) Δn(氣) ΔV(氣)2 mol 1 mol 2 mol 24 g 1 mol 22.4 L(標準狀況)【變式訓練】200℃時將 16.0g NaOH 和 NaHCO3 的混合物放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 14.8g,試回答:(1)剩余固體的化學式是 。(2)原混合物中 NaOH 的質量分數 。NaOH 、Na2CO3可能的反應有:NaOH+NaHCO3 Na2CO3+H2O、2NaHCO3 Na2CO3+CO2↑+H2O假設NaOH與NaHCO3恰好完全反應,則:NaOH+NaHCO3 Na2CO3+H2O40 84 18△mx y 16g-14.8g=1.2gx=2.67gy=5.6g因x+y<16g,故16gNaOH和NaHCO3固體混合物不能恰好反應由于NaHCO3受熱能分解,NaOH不能,因而過量物質為NaOH由上述分析可知剩余固體物質是NaOH 、Na2CO3考向洞察,存在過量問題【變式訓練】200℃時將 16.0g NaOH 和 NaHCO3 的混合物放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 14.8g,試回答:(1)剩余固體的化學式是 。(2)原混合物中 NaOH 的質量分數 。65%NaOH 、Na2CO3考向洞察→原混合物中,因此原混合物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10.4g/16g×100%=65%【解析】(2)由上述分析可知只發生反應:NaOH+NaHCO3 Na2CO3+H2O且NaHCO3質量為5.6g考向洞察考向3 關系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例3】稱取CuO和Fe2O3固體混合物,加入的硫酸充分溶解,往所得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得固體的質量為。請計算:(1)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__________。(2)固體混合物中CuO的質量______。0.100 mol 0.100 mol 0.100 mol Fe2O3、CuO混合物加入硫酸充分反應后,再加入鐵粉,剩余固體有兩種可能【解析】第1種為單質,第2種為 Fe、Cu 混合物根據溶液中SO42-守恒,所得溶質的物質的量為0.100 mol而加入溶液體系中的鐵元素(氧化鐵、鐵粉)總物質的量大于0.100 mol,故可以判斷加入鐵粉有剩余,剩余固體為 Fe、Cu 混合物溶質為單一的FeSO4溶液且n(FeSO4)=n(H2SO4)=0.100 mol考向洞察考向3 關系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例3】稱取CuO和Fe2O3固體混合物,加入的硫酸充分溶解,往所得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得固體的質量為。請計算:(1)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__________。(2)固體混合物中CuO的質量______。2.40 g0.100 mol 0.100 mol 0.100 mol 【解析】(2)設Fe2O3為x mol,CuO為y mol①質量守恒:160x+80y=4.00②整個體系中金屬元素守恒:56×2x+64y+5.60=0.100×56+3.04解方程得x=0.01,y=0.03故CuO質量為2.40 g考向洞察【思維建模】考向洞察【變式訓練】銅是人類發現最早并廣泛使用的一種金屬。溶液中Cu2+的濃度可采用碘量法測得:①2Cu2++5I-=2CuI↓+I3-,②I3-+2S2O32-=S4O62-+3I-現取20.00 mL某含 Cu2+ 的溶液。加入足量的 KI 充分反應后,用0.100 0 mo1·L-1的 Na2S2O3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 Na2S2O3 溶液的體積如表所示。序號 滴定前讀數/mL 滴定終點讀數/mL1 0.00 25.102 1.26 26.163 1.54 27.74(1)溶液中Cu2+的濃度為_________mol·L-1。 實驗誤差大,舍去平均值是25.00 mL消耗Na2S2O3溶液體積關系式: 2C~~2S20.002 5 mol0.002 5 mol0.125 0(2)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 Cu2+的溶液時俯視刻度線,最終測得的Cu2+的濃度將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導致消耗Na2S2O3溶液的體積偏小偏低合0.002 5 mol真題練習·命題洞見1.(2022·浙江省6月選考, 聯合生產是化學綜合利用資源的有效方法。煅燒石灰石反應:CaCO3 (s) =CaO (s)+CO2(g) ΔH=+1.8×102kJ·mol 1,石灰石分解需要的能量由焦炭燃燒提供。將石灰石與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于石灰窯中,連續鼓入空氣,使焦炭完全燃燒生成CO2,其熱量有效利用率為。石灰窯中產生的富含CO2的窯氣通入氨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40%的CO2最終轉化為純堿。已知:焦炭的熱值為30 kJ·g-l (假設焦炭不含雜質)。請回答:(1)每完全分解100kg石灰石(含CaCO3 90%,雜質不參與反應),需要投料______kg焦炭。【解析】完全分解上述石灰石需要吸收的熱量是=162000kJ所以需要投料焦炭的質量是=10800g=10.8kg10.8真題練習·命題洞見1.(2022·浙江省6月選考, 聯合生產是化學綜合利用資源的有效方法。煅燒石灰石反應:CaCO3 (s) =CaO (s)+CO2(g) ΔH=+1.8×102kJ·mol 1,石灰石分解需要的能量由焦炭燃燒提供。將石灰石與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于石灰窯中,連續鼓入空氣,使焦炭完全燃燒生成CO2,其熱量有效利用率為。石灰窯中產生的富含CO2的窯氣通入氨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40%的CO2最終轉化為純堿。已知:焦炭的熱值為30 kJ·g-l (假設焦炭不含雜質)。請回答:【解析】(2)每生產106kg純堿,同時可獲得____kgCaO(列式計算)。根據(1)中計算可知消耗焦炭的物質的量是=900mol參加反應的 CaCO3物質的量是 900mol即,參加反應的 CaCO3 和焦炭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根據原子守恒可知生成CaO的質量是=70kg702.(2021·浙江1月選考, 玻璃儀器內壁殘留的硫單質可用熱KOH溶液洗滌除去,發生如下反應真題練習·命題洞見3S+6KOH 2K2S+K2SO3+3H2O(x-1)S+K2S K2Sx(x=2~6)S+ K2SO3 K2S2O3(1)0.480 g硫單質與V mL 1.00 mol·L-1熱K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只生成K2S和K2SO3,則V=______。請計算:3S+6KOH 2K2S+K2SO3+3H2O【解析】0.015mol則需要消耗KOH的物質的量n=2n(S)=0.03mol30.0故需要KOH溶液的體積(2)2.560 g硫單質與60.0 mL 1.00 mol·L-1熱K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只生成K2Sx和K2S2O3,則x=____。(寫出計算過程)2.(2021·浙江1月選考, 玻璃儀器內壁殘留的硫單質可用熱KOH溶液洗滌除去,發生如下反應真題練習·命題洞見3S+6KOH 2K2S+K2SO3+3H2O(x-1)S+K2S K2Sx(x=2~6)S+ K2SO3 K2S2O3請計算:【解析】(2x+2)S+6KOH 2K2Sx+K2S2O3+3H2O2x+26解得x=33真題練習·命題洞見3.(2020·浙江1月選考,為測定樣品的純度,用硫酸溶解樣品,定容至。取溶液,用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重復實驗,數據如下:序號 滴定前讀數 滴定終點讀數1 0.00 19.982 1.26 22.403 1.54 21.56已知:3MnO4-+5FeC2O4·2H2O+24H+=3Mn2++5Fe3++10CO2↑+22H2O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該樣品中的質量分數是______保留小數點后一位);寫出簡要計算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5.219.98mL所用標準液20.14mL20.02mL實驗誤差大,舍去平均20.00mL解析:根據關系式 3MnO4-~5FeC2O4·2H2O。真題練習·命題洞見4.(2023 湖北省選擇性考試, 學習小組探究了銅的氧化過程及銅的氧化物的組成。回答下列問題:(1)銅與濃硝酸反應的裝置如下圖,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裝置B的作用為_______。①具支試管②防倒吸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和NO2,其中NO2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則裝置B的作用為防倒吸;【解析】真題練習·命題洞見4.(2023 湖北省選擇性考試, 學習小組探究了銅的氧化過程及銅的氧化物的組成。回答下列問題:(2)銅與過量反應的探究如下:實驗②中 Cu 溶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的氣體為_____。比較實驗①和②,從氧化還原角度說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H2O2+2H+= Cu2++2H2O硫酸銅可以催化分解生成O2,則產生的氣體為O2【解析】O2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真題練習·命題洞見4.(2023 湖北省選擇性考試, 學習小組探究了銅的氧化過程及銅的氧化物的組成。回答下列問題:(2)銅與過量反應的探究如下:(3)用足量NaOH處理實驗②新制的溶液得到沉淀X,元素分析表明X為銅的氧化物,提純干燥后的X在惰性氛圍下加熱,完全分解為ng黑色氧化物Y,。X的化學式為______。【解析】在該反應中銅的質量m(Cu)=n×Y:CuO因為則則X的化學式中:則X為CuO2真題練習·命題洞見4.(2023 湖北省選擇性考試, 學習小組探究了銅的氧化過程及銅的氧化物的組成。回答下列問題:(4)取含X粗品雜質不參加反應)與過量的酸性KI完全反應后,調節溶液至弱酸性。以淀粉為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滴定終點時消耗標準溶液。(已知:標志滴定終點的現象是 ,粗品中X的相對含量為 。X:CuO2(1)滴定結束的時候,單質碘消耗完【解析】當滴加最后半滴標準溶液,溶液藍色消失,且半分鐘不恢復原來的顏色關系式:CuO2~2I2~4S2O32-(2)n(CuO2)=0.000375mol粗品中X的相對含量為。7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