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01講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件(共102張PPT))-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01講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課件(共102張PPT))-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練測(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簡介

(共102張PPT)
第01講
講師:xxx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目錄
CONTENTS
01
考情透視
02
知識導圖
03
考點突破
04
真題練習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考情分析
物質的組成、性質、分類 2024浙江卷1月卷1題,2分 2023山東卷1題,2分 2023年天津卷1題,3分; 2022全國乙卷7題,6分 2022福建卷1題,3分 2021江蘇卷1題,3分 1.從命題題型和內容上看,高考命題不多,試題以選擇題為主,題目容易,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查:化學與STSE、物質的組成和分類的應用、物質的性質和變化 、化學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應用等。
2.從命題思路上看,
(1)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多結合化學與STSE進行考查,側重體現化學的實用性;
(2)以前沿科技為載體進行命題,側重體現化學的創新性;
(3)以古代科技文明、古詩詞等為載體進行命題,推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預計今后繼續以化學與STSE、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作為命題熱點,考查考生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
復習過程中熟記常見物質的性質及用途,多關注化學與環境、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生命、化學與材料知識。
傳統文化中的性質與變化 2023全國新課標7題,6分 2023湖南卷1題,3分 2022湖北卷1題,3分 2022湖南卷1題,3分 2021海南卷2題,2分 2021廣東2題,2分
物質的轉化 2022遼寧卷11題,3分 2021江蘇卷7題,3分 2021廣東卷10題,2分 2021福建卷4題,3分
復習目標:
1.了解分子、原子、離子和原子團等概念的含義。
2.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系。
3.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
4.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系。
5.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膠體的區別。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物質分類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分散系
分類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膠體
性質
1
2
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
考點二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3
考點三 分散系與膠體
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考點一 物質的組成與分類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1.元素、物質及微粒間的關系
(1)宏觀上物質是由元素______的,
微觀上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______的。
組成
構成
①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離子: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④原子團:在許多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如同一個原子一樣的原子集團。
①基是指帶有單電子的原子團。
知識固本
【特別提醒】“基”與“官能團”、“原子團”的區別
如-CH3、-CH2-(亞甲基)、-CH2CH3、-OH。
②官能團是指決定有機物化學性質的原子或原子團。
如-OH、-CHO、-COOH、-X(鹵素原子)等。
③“基”和“官能團”呈電中性。
而 CO32-、NO3-、SO42-、NH4+ 等原子團可帶負電荷或正電荷。
(2)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①游離態:元素以______形式存在的狀態。
單質
②化合態: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狀態。
化合物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離態和化合態。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4)原子與物質的關系
元素
(3)元素與物質的關系
單質
化合物
:只由 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由 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一種
多種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2.同素異形體
(1)概念: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______叫同素異形體。
單質
(2)形成方式
①原子______不同,如和;
個數
②原子__________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
排列方式
(3)性質差異
物理性質__________,化學性質______,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屬于______變化。
差別較大
相似
化學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3.混合物和純凈物
(1)純凈物:由______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物質。
同種
(2)混合物:由__________的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物質。
幾種不同
(3)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純凈物 混合物
____固定的組成和結構 ____固定的組成和結構
____一定的熔、沸點 ____一定的熔、沸點
保持__________的性質 保持______________的性質




一種物質
原有物質各自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4)常見的混合物
(1) 分散系 ______、______、______
(2) 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大化石燃料 ____、______、________
(4) 石油及其加工產品 石油分餾產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裂化產品 裂化汽油:含烷烴和烯烴
石油裂解產品 石油裂解氣(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
濁液
膠體
淀粉
纖維素
天然橡膠
蛋白質
塑料
合成纖維
合成橡膠

石油
天然氣
石油氣
汽油
煤油
柴油
石蠟油
潤滑油、瀝青
乙烯
丙烯
丁二烯
(5) 煤及其加工產品 水煤氣 和 。
焦爐氣
煤焦油 粗苯、粗氨水、酚類、萘和瀝青
(6) 油 脂 和 。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4)常見的混合物
續表
CO H2
動物油
植物油
(7) 常見的無機混合物 堿石灰
鋁熱劑
合金 金屬和金屬或非金屬組成的 .
漂白粉
NaOH和CaO
Al和Fe2O3
混合物
CaCl2和Ca(ClO)2
H2、CH4、C2H4、CO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4)常見的混合物
續表
(8) 幾種“水” 氨水 的水溶液
氯水 的水溶液
水玻璃 溶液
水銀
重水
超重水
王水 濃硝酸和濃鹽酸按照體積比 組成的混合物
鐵水 液態鐵
氨氣
氯氣
硅酸鈉
1:3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5)常見的純凈物
①氯仿: 的俗名
②酒精: 的俗名
③冰醋酸: 的俗名
④甘油:結構簡式為 ,屬于 物質
⑤結晶水合物:如
CHCl3
CH3CH2OH
固體CH3COOH
- -
2
2
醇類
知識點1 物質的組成
知識固本
4.元素、微粒及物質間的關系圖
【特別提醒】
①物質的組成可概括為“宏觀一素(元素)、微觀六子(原子、分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
②由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單質和化合物均用化學式表示。
③幾乎所有的酸都是共價化合物,都有確定的分子式。
④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如如O2和O3組成的混合物,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才是單質。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根據物質的組成,可以從不同______和不同______對物質進行分類。
層次
角度
1.簡單分類法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1)交叉分類法從不同______對物質進行分類。
角度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2)明確 是對物質正確樹狀分類的關鍵
分類標準
按不同______對物質進行逐級分類,
各層之間屬于______關系。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3)樹狀分類法在無機化合物分類中的應用
層次
包含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1)氣體混合物:
【特別提醒1】
(3)固體混合物:
(2)液體混合物:
1)熟悉常見的混合物
空氣、水煤氣(CO和H2)、爆鳴氣(H2和O2)、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焦爐氣(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爐煤氣、石油氣、裂解氣。
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軟水、水玻璃、福爾馬林、濃硫酸、鹽酸、汽油、植物油、膠體。
大理石、堿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鋁熱劑。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特別提醒2】
e.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溶于水生成堿的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Na2O2。
2)正確理解幾個“一定”“不一定”
(1)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
a.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為酸性氧化物、Al2O3為兩性氧化物、Na2O2為過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c.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堿(如SiO2、Fe2O3)。
d.酸性氧化物都是對應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d.分子式為C5H10的物質存在多種同分異構體,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特別提醒3】
(2)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化合物
a.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銨鹽。
b.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如AlCl3。
(3)純凈物和混合物
a.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結晶水合物屬于純凈物,如CuSO4·5H2O、KAl(SO4)2·12H2O等物質。
c.同位素形成的單質或化合物是純凈物,如H2與D2、H2O與D2O。
如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單斜硫。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3)確定某酸是幾元酸,不能依據分子中氫原子的個數
【特別提醒4】
(4)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不一定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或堿
如SiO2、Fe2O3都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
(2)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是不成鹽氧化物。
(1)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兩性氧化物。
4)對氧化物的深刻認識
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考向洞察
考向1 考查物質的組成的判斷
例1 重慶榮昌·模擬預測)齊魯文化底蘊深厚,下列物質的主要化學成分不能
與其他三種歸為一類的是( )
A.嶗山綠茶 B.魯錦 C.曲阜楷木雕 D.萊蕪錫雕
萊蕪錫雕,屬于金屬材料,D符合題意;故選D。
D
A. 綠茶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茶多酚、植物堿等,屬于有機物
【解析】
魯錦主要化學成分為蛋白質,屬于有機物
曲阜楷木雕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屬于有機物
考向洞察
(1)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如由組成的氣體就是混合物。
(2)一種分子式不只表示一種物質。如的結構有正丁烷和異丁烷。
(3)不屬于酸性氧化物。
(4)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就是堿性氧化物,如不屬于堿性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屬于酸性氧化物。
考向1 考查物質的組成的判斷
【反思歸納】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河南·模擬預測)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
下列古代“絲綢之路”有關商品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的是( )
A
A.玉器 B.絲綢 C.香料 D.皮草
【解析】
絲綢、香料、皮草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物
玉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等無機物;答案選A
【變式訓練2】湖南·二模)下列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B.CuO C. D.NaOH
A
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3】貴州·模擬預測)“挖掘文物價值,講好中國故事”。
下列有關文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良渚陶器制作原料是石灰石、純堿和二氧化硅
B.“賈湖骨笛”制作材料是鶴類尺骨,它的成分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C.臺北故宮的“東坡肉形石”是一塊天然瑪瑙石,其礦物主要化學成分為
D.“馬家窯”出土的銅刀表面的綠色物質,其主要成分是
銅刀表面的綠色物質是銅銹,主要成分是
C
黏土
羥基磷酸鈣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機物
瑪瑙是一種寶石,其主要成分是
考向洞察
考向2 根據標準對物質進行分類
例2 安徽滁州·一模)分類法是認識物質世界、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類中正確的是( )
A.金屬材料:生鐵、不銹鋼、玻璃鋼 B.可加熱的容器:試管、燒杯、集氣瓶
C.混合物:空氣、石油、冰水共存物 D.可回收物:舊報紙、舊紙箱、易拉罐
D

×
×
×
復合材料
集氣瓶不能被加熱
屬于純凈物
從組成、熔沸點、性質角度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
①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和結構;有固定的熔沸點;保持一種物質的性質
②混合物:無固定的組成和結構;無固定的熔沸點;保持原有物質各自的性質。
【思維建模】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貴州·三模)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云、霧、紫水晶都屬于膠體
B.硫酸鋇、乙酸都屬于強電解質
C.、、均為酸性氧化物
D.液氨、液氯、干冰均為化合物
液氯是單質
A
云、霧為氣溶膠,紫水晶為固溶膠
乙酸屬于弱電解質
不存在相應的酸,屬于不成鹽氧化物
【變式訓練2】浙江臺州·二模)一定條件下和發生反應,生成的化合物屬于( )
A.非電解質 B.氧化物 C.有機物 D.鹽
A
NH3
考點二 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知識點1 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知識固本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概念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______變化中表現出來的
性質
實質 物質的分子組成和結構沒有發生改變時呈現的性質 物質的分子組成和結構發生改變
時呈現的性質
性質表現 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熔點、沸點、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光澤、延展性、揮發性等 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
性、可燃性等
化學
知識點2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知識固本
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比較
比較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特征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實質 構成物質的粒子間隔發生變化 物質的組成、結構發生變化,
分子中原子重新組合
關系 化學變化中______伴隨著物理變化發生, 但物理變化過程中________有化學變化
沒有新物質生成
有新物質生成
一定
不一定
知識固本
【特別提醒】
①化學變化中常伴有發光、放熱現象
但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不一定屬于化學變化,如金屬受熱發光。
②化學變化中一定存在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但存在化學鍵斷裂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HCl溶于水、熔融NaCl電離等。
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判斷方法
③原子的裂變、聚變雖有新物質生成,但它不屬于中學化學意義上的化學變化。
宏觀 有________生成的是化學變化,反之應是物理變化
微觀 有舊化學鍵______,同時有新化學鍵______的是化學變化
二者關系 化學變化中一般伴隨著______變化,但物理變化過程中一定______化學變化
新物質
斷裂
生成
物理
沒有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2.常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1)化學變化:
(2)物理變化:金屬導電、鹽析、活性炭吸附、滲析。
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相互轉化、CuSO4·5H2O的脫水、蛋白質變性、
電解質溶液導電、濃硫酸脫水、煤的氣化和液化。
(3)爆炸有的是化學變化引起的,有的是物理變化引起的。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3.化學反應的分類
化學反應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4.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的轉化關系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5.從電離角度認識酸、堿、鹽
酸 電離出的陽離子______是的化合物是酸,
分為強酸與____酸、含氧酸與____氧酸等;
但能電離出的物質________是酸,如________是一種鹽
堿 電離出的陰離子______是的化合物是堿,
分為強堿與____堿、可溶性堿與________堿等
鹽 由金屬陽離子(或______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是鹽,
分為可溶性鹽與________鹽,____式鹽、堿式鹽與____鹽等
全部


不一定
全部

難溶性
銨根
難溶性


知識固本
1)從物質的分類上,縱向、橫向構建知識分類意識。橫向以化合價為基礎,結合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學會分析物質的化學轉化關系;縱向則對比同類物質的性質差異,把握物質性質差異性。
【特別提醒】
2)物質之間是否反應,不僅與物質結構、性質有關,而且與物質所在環境有關,
在研究物質性質時,要注意通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在每條通性之外都存在個性。
備考時,注意掌握化學中Na、、Mg、Al、Fe、Cu、C、Si、N、S、Cl等常見元素的單質、氧化物、酸或堿、鹽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每一步關系中各種可能的變化方式和方法,歸納總結物質之間不能轉化的情形。
3)常見物質間轉化的幾個誤區
①S燃燒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②Al2O3、SiO2、Fe2O3與H2O不反應,不能直接轉化為Al(OH)3、H2SiO3、Fe(OH)3。
③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④Fe與Cl2反應不能生成FeCl2。
⑤Fe與H+、Cu2+、S、I2反應不能生成Fe3+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6.不同類別的無機物之間轉化的一般規律
1)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金屬單質堿性氧化物堿鹽
如:
符合上述轉化關系的常見金屬有、K、等,但等不符合上述轉化關系。
2)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非金屬單質酸性氧化物酸鹽
如:S
符合上述轉化關系的常見非金屬有C、S、P等,但N、等不符合上述轉化關系。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6.不同類別的無機物之間轉化的一般規律
3)物質轉化中的特殊性
(1)金屬一般不和堿反應,鋁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和酸反應,硅能和氫氟酸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4HF=SiF4↑+2H2↑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不能和酸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堿性氧化物和酸不一定發生復分解反應
SiO2+4HF=SiF4↑+2H2O
①3FeO+10HNO3(稀)= .
②Fe2O3+6HI= .
(5)堿和酸不一定發生中和反應
①3Fe(OH)2+10HNO3(稀)= .
②Fe2O3+6HI= .
3Fe(NO3)3+NO↑+5H2O
2FeI2+I2↓+3H2O
3Fe(NO3)3+NO↑+8H2O
2FeI2+I2↓+3H2O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4)不能一步實現的反應
6.不同類別的無機物之間轉化的一般規律
(1)不能一步生成的氧化物
①H2S(或S)不能一步轉化為 .
②N2(或NH3)不能一步轉化為 .
③Fe(OH)2不能一步生成 .
④Fe不能一步生成 .
SO3
NO2
Fe2O3
Fe2O3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4)不能一步實現的反應
6.不同類別的無機物之間轉化的一般規律
(2)不能一步生成的酸或堿:難溶性酸或堿
①Fe2O3、Al2O3、CuO與水不能反應生成相應的 .
②SiO2不能與水一步反應生成 .
(3)不能一步生成的硫化物或氯化物
①Cu和S反應不能生成 .
②Fe和Cl2反應不能生成 .
③Fe和I2反應不能生成 .

CuS
FeCl2
FeI3
H2SiO3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6.不同類別的無機物之間轉化的一般規律
4)不能一步實現的反應
(4)電解法制備物質
①不能用電解熔融的______制備金屬鋁
②不能用電解熔融的_______或_______溶液制備金屬鎂
③不能用電解______溶液制備金屬鈉
AlCl3
MgO MgCl2
NaCl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7.物質變化中的“三餾”、“四色”、“五解”和“十八化”歸類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三餾 蒸餾、分餾 干餾
四色 焰色反應 顯色反應、顏色反應、指示劑變色反應
五解 潮解 分解、電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液化、 酸化 氫化、氧化、水化、
風化、炭化、鈍化、
催化、皂化、歧化、
鹵化、硝化、酯化、
裂化、油脂的硬化
知識固本
【易錯提醒】常見的易混淆物質變化
(1)化學變化:結晶水合物的脫水、同素異形體間的轉化、蛋白質的變性、電解、水解、煤的干餾、氣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與裂解等。
(3)核反應:即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2)物理變化:焰色試驗、活性炭的吸附、鹽析、蒸餾、升華、潮解等。
核變化 定義 ________發生變化,即________或________發生變化
________ 概念 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幾個原子核的變化。
核反應方程式:
________ 概念 由較輕的原子核變化為較重的原子核的變化
核反應方程式
判斷下列變 化是否是核 變化 同位素之間的轉化 如C 是
不同元素之間的轉化 是
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之間的轉化 否
原子核
質子數
中子數
核裂變
核聚變
知識固本
【易錯提醒】常見的易混淆物質變化
(4)同一名稱兩種變化
(1) 導電 自由電子導電 發生______變化
自由離子導電 發生______變化
(2) 爆炸 ______爆炸 如輪胎爆炸
______爆炸 如炸藥爆炸
(3) 升華 物理升華 如____、______升華
化學升華(假升華) ________升華
(4) 氣化 ______氣化 如液氨氣化
______氣化 如煤的氣化
(5) 液化 ______液化 如氯氣液化
______液化 如煤的液化
物理
化學
物理
化學

干冰
氯化銨
物理
化學
物理
化學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8.物質性質與變化的關系
物質具有某種性質,才會發生對應的變化;
物質發生了某種變化,
說明了該物質具備某種性質。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①“強制____”規律

9.常見物質的轉化規律
分類 實例 離子方程式
酸 CH3COONa+HCl CH3COO-+H+=== CH3COOH
堿 FeCl3+NaOH Fe3++3OH-=== Fe(OH)3↓
氧化劑 Cl2+KI Cl2+2I-===I2+2Cl-
還原劑 Fe+CuSO4 Cu2++Fe===Cu+Fe2+
H2SO4+2NaCl Na2SO4+2HCl↑,
H3PO4+NaBr NaH2PO4+HBr↑
③“難揮發制____揮發”規律
如:
知識點2 物質的分類
知識固本
②“易溶制____溶”規律
如溶液與溶液反應,其離子方程式為Ba2++SO42-=BaSO4↓

9.常見物質的轉化規律

考向洞察
考向1 傳統文化中物質的性質和變化
例1 銀雀山漢墓是全國規模較大的古代墓群之一,出土了大量文物,出土的下列文
物中與其他成分分類不同的是( )
C
A.帛畫
【解析】硅酸鹽是無機鹽,與有機物纖維素和蛋白質不同;故選C。
帛是絲織品,成分是蛋白質
D.漆器
C.陶器
B.竹簡
成分是纖維素
硅酸鹽
漆器是一種木制裝飾品,涂以油漆類,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考向洞察
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是根據所給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確解讀,轉化為化學學
科中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分離與提純方法、反應類型及反應原理等熟悉的
教材知識。解題的基本思路如下:
【思維建模】
解題傳統文化試題的關鍵和基本思路
材料信息
信息提取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化學反應類型
分離與提純方法
化學反應原理
對照
檢驗
選項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安徽安慶·三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蔡倫造紙采用堿液制漿,該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B.羥基磷灰石是龜甲的成分之一,屬于無機物
C.制作徽墨的松煙顆粒直徑約,溶于水可產生丁達爾現象
D.安徽繁昌窯所產青白瓷是以黏土為原料高溫燒結而成
原料在堿性環境下發生反應使原有的粗漿纖維變成細漿,該過程涉及化學變化
羥基磷灰石是鹽類化合物,屬于無機物
松煙顆粒直徑約,溶于水形成膠體

×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2】安徽合肥·一模)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出多件重要文物,如青銅
神樹、黃金手杖、絲綢黑炭、象牙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青銅的硬度比純銅低
B.自然界中的金元素主要以游離態存在
C.絲綢到黑炭的轉化涉及到氧化還原反應
D.象牙中含有的膠原蛋白屬于有機高分子
A
青銅為銅的合金,硬度比純銅高

碳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


蛋白質相對分子量大于一萬,故為有機高分子
×
考向洞察
考向2 物質變化的性質及其應用
例1江西·模擬預測)下列陳述Ⅰ和陳述Ⅱ均正確,且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某杯酚可用于分離和 分子直徑小于分子直徑
B 鎂粉加入小蘇打溶液中快速產生氣體 小蘇打溶于水吸熱
C 溶液顯酸性 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
D 能用NaOH溶液吸收 屬于酸性氧化物
A
C. 溶液顯酸性是因為硫酸氫鈉能電離出
,所以 不屬于酸性氧化物
【解析】
考向洞察
【思維建?!颗袛辔镔|變化的基本思路為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上海徐匯·統考二模)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氯氣液化 B.石油裂化 C.金屬鈍化 D.蔗糖炭化
A
【變式訓練2】陜西西安·二模)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環境等關系密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尾氣催化轉化器可有效減少的排放,實現“碳中和”
B.維生素C用于抗衰老保健品的輔料,因其有較強的氧化性能清除體內自由基
C.蔡倫采用堿液蒸煮制漿法造紙,該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D.甲殼質又稱幾丁質,是蝦、蟹、昆蟲等外殼的重要成分,它屬于有機物
D
汽車尾氣催化轉化器可將CO和氮氧化物經催化反應生和,并未有效減少的排放

×
維生素C有較強的還原性,能抵抗人體內自由基
×
×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3】安徽滁州·一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則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B.化學變化常伴隨著發光,則有發光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D.催化劑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則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
如電燈通電時發光放熱, 屬于物理變化
如碳酸鈣中鈣元素顯價,碳元素顯價

×
×
也可能是不參與反應的雜質
×
考向洞察
考向3 化學反應類型的判斷
例1(23-24高三上·山西大同·期末)鍶與鈣位于同一主族,其化合物應用廣泛,常用于
陶瓷工業。以青石精礦(主要含 為原料制備高純硫酸鍶的部分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氣體X可以循環利用
B.“轉化”的總離子方程式為
C.“轉化”中反應溫度不宜過高且控制氨水過量
D.流程中涉及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
考向洞察
考向3 化學反應類型的判斷
例1(23-24高三上·山西大同·期末)鍶與鈣位于同一主族,其化合物應用廣泛,常用于
陶瓷工業。以青石精礦(主要含 為原料制備高純硫酸鍶的部分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氣體X可以循環利用
B.“轉化”的總離子方程式為
B
【解析】A.
由分析可知,“沉淀”反應是:
氣體X是,可以循環利用

“轉化”過程的總離子方程式為:
×
C.“轉化”中反應溫度不宜過高且控制氨水過量
D.流程中涉及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
考向洞察
考向3 化學反應類型的判斷
例1(23-24高三上·山西大同·期末)鍶與鈣位于同一主族,其化合物應用廣泛,常用于
陶瓷工業。以青石精礦(主要含 為原料制備高純硫酸鍶的部分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B
【解析】C.

“轉化”中反應溫度不宜過高,防止一水合氨分解使逸出,且控制氨水過量可促進產生更大濃度的,促進沉淀轉化,
流程中涉及、的分解反應以及的化合反應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山西晉中·三模)還原是實現“雙碳”經濟的有效途徑
之一。在密閉容器中(和按物質的量之比1:3投料,反應經如圖所示的流程
(主要產物已標出)可實現的高效轉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催化劑為和
B.過程iii在恒壓條件下通入,有利于增加CO的產量
C.過程均涉及置換反應
D.每生成的CO,轉移的電子數約為
是催化劑,是中間產物
×
恒壓條件下通入,
【解析】B.
分解平衡正向移動
→促進還原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增加CO的產量
,導致增大

過程中沒有發生置換反應
×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山西晉中·三模)還原是實現“雙碳”經濟的有效途徑
之一。在密閉容器中(和按物質的量之比1:3投料,反應經如圖所示的流程
(主要產物已標出)可實現的高效轉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催化劑為和
B.過程iii在恒壓條件下通入,有利于增加CO的產量
C.過程均涉及置換反應
D.每生成的CO,轉移的電子數約為
B
是催化劑,是中間產物
×
【解析】D.

過程中沒有發生置換反應
×
反應為
每生成的CO,轉移的電子數約為
×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2】遼寧沈陽·模擬預測)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化合反應直接得到的是( )
A.
D
D.
C.
B.
實驗二銅與硝酸銀能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
故現象是銅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無色溶液變為藍色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3】安徽滁州·一模)課外實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
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探究過程如下,其中不正確的是(已知:白醋的水溶液顯酸性,
與稀鹽酸的化學性質相似)( )
B.實驗二的現象是銅絲不斷減少,
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無色溶液變為黃色
A.實驗一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D.實驗過程中存在不規范操作
C.實驗一燒杯②中發生的是置換反應
B
實驗一 膠頭滴管應正立于燒杯口的正上方
考點三 分散系與膠體
知識點1 分散系
知識固本
1.概念: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被分散的物
質稱為______質,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為______劑,分散系都是______物。
分散
分散
混合
2.分類:
①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分為三種分散系
②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
分為9種分散系
如__屬于氣固分散系;__屬于氣液分散系;_____屬于液固分散系;____屬于固固分散系。


懸濁液
合金
知識點1 分散系
知識固本
③三種分散系比較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分散質微粒成分 離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離子集合體 巨大分子或離子集合體
外觀特征 均勻、透明 均勻、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勻、不透明
穩定性 穩定,靜置無沉淀 較穩定 不穩定,靜置有沉淀或分層
分散質能否透過濾紙 ____ ____ ______
分類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固溶膠、液溶膠、氣溶膠 懸濁液、乳濁液
實例 食鹽水、蔗糖溶液 膠體 泥水


不能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1.常見的膠體
(1) 氣溶膠 云、煙、霧
(2) 液溶膠 ______、氫氧化鋁膠體、膠體、硅酸膠體
(3) 固溶膠 果凍、寶石、煙水晶、有色玻璃
(4) 三種有機膠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豆漿
淀粉溶液
肥皂水
蛋白質溶液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2.膠體的性質
①丁達爾效應: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是膠
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質來______溶液和膠體。
②布朗運動:膠粒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是膠體穩定的
次要原因。
鑒別
無規則
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是膠
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質來______溶液和膠體。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①丁達爾效應:
鑒別
無規則
2.膠體的性質
膠粒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是膠體穩定的
次要原因。
②布朗運動: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2.膠體的性質
③電泳:
由于膠體粒子帶有____,在電場作用下,膠體粒子在分散劑中作______移
動的現象。此性質可用于工業上的靜電______。
電荷
定向
除塵
概念:在外電場的作用下膠體微粒發生______移動。
原因:膠體微粒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強,吸附了帶電離子而帶電荷。帶正
電荷的膠粒:氫氧化物膠粒、金屬氧化物膠粒;帶負電荷的膠粒:硅酸膠粒、非金
屬氧化物膠粒、非金屬硫化物膠粒、金屬硫化物膠粒。
規律:帶正電荷的膠粒向____極移動,帶負電荷的膠粒向____極移動。
變化:發生______變化(電解反應)
定向
比表面積大
吸附


化學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2.膠體的性質
④聚沉
概念:使膠體凝聚形成沉淀析出的現象。
方法:加熱或______、加入________溶液、加入____________的膠體粒子的膠體。
應用,如制作______、明礬______等
攪拌
電解質
帶相反電荷
豆腐
凈水
⑤介穩性:膠體的穩定性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屬于介穩體系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2.膠體的性質
⑥滲析:利用________(如羊皮紙、膀胱膜等)使膠體和其中所含的可溶性雜質分離的
過程稱為______,又稱透析。半透膜的細孔能讓可溶性雜質的分子或離子通過,但
不能讓較大的______通過,因而可以達到分離的目的。滲析是一種物理分離方法。
半透膜
滲析
膠粒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易錯提醒】
(1)膠體不帶電,膠體中的微粒能吸附體系中的帶電粒子而使膠粒帶電荷,但整個體系仍呈電中性。
(2)并不是所有的膠體都有電泳現象,如淀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而無電泳現象。
(3)膠體聚沉屬于物理變化。
(4)明礬等凈化水的原因是水解生成
膠體,膠體粒子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在水中吸附懸浮固體形成
沉淀,從而達到凈化水的目的。
(5)同種膠體粒子的電性相同,互相排斥,是膠體較穩定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布朗運動。
膠體的穩定性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
屬于__________。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3.膠體的形成
(1)形成過程:將納米顆粒分散到適當的________中形成的一種分散系
分散劑
(2)結構特點:膠粒是________________聚合體
高分子或多分子
①膠體中所含膠粒的個數________
不確定
②膠粒所帶的電荷數________
不確定
(3)膠體的介穩性:
介穩體系
原因二 膠體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運動,與重力作用相同時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狀態。
原因一 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而帶有電荷,同種膠粒帶同種電荷,而同種電荷會相互排斥
(要使膠體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膠粒所帶電荷 )。
膠體具有介穩性的兩個原因: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4)淀粉膠體的特殊性
①結構特征:淀粉膠體為______膠體,膠粒__________
分子
不帶電荷
②性質特性:加入電解質溶液______發生聚沉,通電后______發生電泳
不能
不能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①制備原理: 膠體
②具體操作:用燒杯取少量蒸餾水,加熱至______;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適量的_____
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______色,______加熱,即得膠體。
沸騰
飽和
紅褐
停止
4.膠體的制備
③除去膠體中所含雜質
膠體中的懸濁液:______
膠體中的分子或離子:______
④實驗方法證明膠體和兩者已經分離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
滲析
取最后一次滲析液與潔凈的試管中,加入硝酸銀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兩者已經完全分離
知識點2 膠體
知識固本
5.膠體的應用
(1)膠體的______
聚沉
①鹵水點豆腐 ②河海交界處容易形成三角洲 ③溶液常用作凝血劑
(2)膠體的________
吸附性
①明礬、溶液凈水 ②膠體作漂白劑
(3)膠體的____________
丁達爾現象
①清晨陽光穿過茂密樹木枝葉產生的美麗光線 ②電影院光柱 ③海市蜃樓
(4)膠體的______:工業上的靜電______。
電泳
除塵
考向洞察
考向1 分散系及其分類
例1 海南省·模擬預測)“納米材料”是粒子直徑為幾納米至幾十納米的材料,
納米碳就是其中一種。若將納米碳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物質
①是溶液 ②是膠體 ③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④能透過濾紙 ⑤不能透過濾紙 ⑥靜置后會析出黑色沉淀( )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解析】則將納米碳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物質是膠體,
膠體可以產生丁達爾現象,能夠透過濾紙,靜置后不會析出黑色沉淀
【易錯提醒】①納米材料本身不是膠體,只有分散到水中才能形成膠體。
B
②不同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的大小,而不是丁達爾效應。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湖南·二模)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是( )
A.蔗糖溶液 B.硫酸銅溶液 C.氧化鐵固體 D.氫氧化鐵膠體
D
【變式訓練2】(23-24高三上·寧夏銀川·階段考試)下列關于溶液和膠體的敘述,
正確的是( )
A.溶液是電中性的,膠體是帶電的
B.通電時,溶液中的溶質粒子分別向兩極移動,膠體中的分散質粒子向某一極移動
C.溶液中溶質粒子的運動有規律,膠體中分散質粒子的運動無規律,即布朗運動
D.一束光線分別通過溶液和膠體時,后者會出現明顯的光帶,前者則沒有
D
膠粒帶電,膠體本身不帶電
若溶質是非電解質不移向電極
溶液中溶質粒子和膠體中分散質粒子均作無規則運動
考向洞察
考向2 膠體的組成、性質、制備
例1 湖南常德·模擬預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Cl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是一種膠體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飽和溶液可制取膠體
C.直徑在左右的新冠病毒顆粒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在空氣中不能形成氣溶膠
D.用一束強光可區別溶液和膠體
D
溶液
會生成沉淀,得不到膠體
新冠病毒蛋白質分子直徑為左右,在空氣中能形成氣溶膠
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而溶液不能,故D正確
考向洞察
【易錯警示】
1.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快速鑒別溶液與膠體,但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
是膠體粒子的直徑介于之間,而不是丁達爾效應。
2.膠體不帶電荷,膠體粒子(分散質)帶電荷,但淀粉膠體的膠體粒子也不帶電荷,
但整個分散系仍呈電中性。
3.膠體中,膠粒數目遠小于鐵原子的數目。
4.膠粒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吸附能力很強。
5.膠體中的分散質微粒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
因此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膠體和濁液,用滲析的方法分離膠體和溶液。
考向洞察
【易錯警示】
6.書寫膠體制備化學方程式的四個易錯點。
①用“ ”而不用“ ”;
②分子式后注明膠體而不使用“”符號;
③反應條件是“”;
④HCl后不能標“”符號。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陜西西安·一模)新型冠狀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單鏈核酸組成,
如圖所示,直徑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到空氣中可能形成膠體
B.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質外殼中存在氫鍵
C.止咳祛痰藥鹽酸氨溴索的化學式為 屬于混合物
D.泡騰片和酒精均可殺滅新冠病毒,二者消毒原理不同
C
新型冠狀病毒直徑為 ,可能形成膠體
蛋白質分子中有氫鍵,如兩條氨基酸之間的氫鍵、二級結構后的盤旋、折疊
純凈物
利用強氧化性消毒殺菌,
酒精的殺菌原理主要是吸收細菌蛋白質的水分,使蛋白質脫水凝固,
二者消毒原理不同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2】貴州·一模)納米級具有優良的催化性能。一種制備原理如
下: 。
A.過濾操作能提純形成的膠體
B.形成的膠體中分散劑直徑在之間
C.持續加熱上述混合物仍能觀察到磚紅色液體
D.液體能觀察到一條光亮的“通路”的原因是分散質顆粒對可見光散射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D
膠體能夠透過濾紙
×

×
×
持續加熱上述混合物會使膠體聚沉
考向洞察
考向3 膠體性質的應用
例1福建寧德·三模)松花蛋(皮蛋)是一種用禽蛋加工制成的食品。制作松花蛋
的原料泥需要NaOH、食品級金屬鹽(較常用的是)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蛋黃成分中的油脂是天然高分子
B.蛋清遇會聚沉,這個過程發生了蛋白質的變性
C.蛋殼膜可用于提純、精制膠體
D.制作過程中生成的CuS可以堵住蛋殼的氣孔來調節NaOH滲透量
A
油脂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



蛋殼膜相當于半透膜
制作過程中與蛋體釋放的硫化氫反應生成難溶的CuS固體,可以堵住氣孔,從而起到調節NaOH滲透量的作用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1】(23-24高三上·廣西·期中)量子點是一類非常小的納米尺度顆粒,也被
稱為半導體納米晶,量子點技術獲得2023年化學諾貝爾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碳量子點是一種新型具有熒光性質的納米碳材,屬于膠體
B.有些膠體具有電泳現象,是因為膠體帶電
C.膠體的丁達爾效應是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散射而形成的
D.膠體能吸附水中的色素,懸浮固體、重金屬等達到凈水的目的
C
納米碳材料需要分散在分散劑中才能形成膠體
膠粒

×
考向洞察
【變式訓練2】福建廈門·三模)我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制作
過程:“凡黑豆皆可為之。水浸,硙碎。濾去渣,煎成。以鹵汁或山鞋葉或酸漿
醋淀,就釜收之”。制作過程不涉及的操作及現象是( )
A.溶解 B.過濾 C.聚沉 D.蒸餾
D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1.天津卷)利用示蹤技術研究與的反應歷程,結果如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 ②
A.反應①是置換反應
B.的核電荷數是18
C.與互為同素異性體
D.反應歷程中中的O-O鍵未發生斷裂
8
同位素
①生成兩種化合物,不是置換反應
D
A.蒸 B.搗 C.焙 D.封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D
2.福建卷)唐代陸羽《茶經·三之造》中記載茶葉制作過程:“晴采之,蒸之,
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
的是( )
含義是晴好的天氣時采摘茶葉,經過蒸青、搗泥、拍壓、烘焙、穿孔、裝袋等工序后,才能制造出優質的茶葉。
蒸青,這樣做出的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加熱引起顏色的變化,有新物質產生
搗泥壓榨,去汁壓餅,讓茶葉的苦澀味大大降低,可能引起物質的變化
烘焙加熱可能引起物質分解、氧化等
封裝,保持干燥、防止氧化,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3.湖南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化學與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青銅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質為合金
B.長沙走馬樓出土的竹木簡牘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C.蔡倫采用堿液蒸煮制漿法造紙,該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D.銅官窯彩瓷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燒結而成
C

×

蔡倫用堿液制漿法造紙,將原料放在堿液中蒸煮,原料在堿性環境下發生反應使原有的粗漿纖維變成細漿,該過程涉及化學變化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4.遼寧卷)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科學家在諸多領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
A.利用合成了脂肪酸:實現了無機小分子向有機高分子的轉變
B.發現了月壤中的“嫦娥石”:其成分屬于無機鹽
C.研制了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化形式:太陽能電能
D.革新了海水原位電解制氫工藝:其關鍵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蝕
A
常見的脂肪酸有:硬脂酸、油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無機鹽成分,可以將大多數物質腐蝕,
而聚四氟乙烯塑料被稱為塑料王,耐酸、耐堿,不會被含水腐蝕

×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5.浙江卷)下列物質中屬于耐高溫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B. C.MgO D.
B
6.福建卷)福建多個科研機構經過長期聯合研究發現,使用和改性的Cu基
催化劑,可打通從合成氣經草酸二甲酯常壓催化加氫制備乙二醇的技術難關。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
A.草酸屬于無機物 B.與石墨互為同分異構體
C.Cu屬于過渡元素 D.催化劑通過降低焓變加快反應速率
C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7.廣東卷)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神舟十三號順利往返、“天宮課堂”如期開
講及“華龍一號”核電海外投產等,均展示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關
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奧會“飛揚”火炬所用的燃料為氧化性氣體
B.飛船返回艙表層材料中的玻璃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
C.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并放熱的過程僅涉及化學變化
D.核電站反應堆所用鈾棒中含有的與互為同位素
D
還原性
無機非金屬材料
物理變化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8.江蘇卷)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鐵粉能與反應,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劑
B.納米能與酸反應,可用作鐵磁性材料
C.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
D.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可用于凈水
B

×
納米具有磁性,可用作鐵磁性材料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9.江蘇卷)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其爆炸反應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黑火藥中含有兩種單質 B.爆炸時吸收熱量
C.反應中S作還原劑 D.反應為置換反應
A
放熱
氧化劑
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10.福建卷)明代《徐光啟手跡》記
載了制備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
(部分產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的分解產物X為FeO
B.本流程涉及復分解反應
C.的沸點比的低
D.制備使用的鐵鍋易損壞
A
與在蒸餾條件下生成和,為復分解反應
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鐵反應

×


部分S元素被還原,則元素應被氧化,X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市| 定襄县| 洱源县| 泉州市| 双城市| 晋城| 新邵县| 大名县| 奉化市| 蕲春县| 通城县| 禄劝| 军事| 镇巴县| 鹤峰县| 漯河市| 兖州市| 海城市| 哈巴河县| 平利县| 兖州市| 扎鲁特旗| 当雄县| 阳高县| 朔州市| 德清县| 洮南市| 饶平县| 金寨县| 龙口市| 兰西县| 溧水县| 新昌县| 庐江县| 涿州市| 申扎县| 武强县| 莲花县| 灵台县| 宁国市|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