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5張PPT)第2章 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第2節 化學反應的限度課時1 化學平衡常數 平衡轉化率題型覺醒題型一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1.(2023山東棗莊三中高二檢測)在恒溫、體積為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和,發生反應: 。下列可認定該可逆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BA.B.容器內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C.容器中、、、的物質的量之比為D.反應中每形成鍵,同時斷裂 鍵【解析】 A(×)速率角度,反應任意時刻均存在 ,反應達到平衡時, ,題給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B(√)分析反應 條件 分析反應特點 假設反應正 向進行 對應公式 及分析 作出判斷“變 量” 角度 恒溫恒容 (、 不變) 沒有固體或純液體參 加反應,反應前后氣 體分子數減小,正反 應為放熱反應 氣體分子數 減小 ( ), 不變 _______________, 不變、 ,則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變量”角度,容器中、、、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無法判斷各組分的濃度是否還發生變化,則無法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D(×)速率角度,形成鍵、斷裂 鍵均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2.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 。下列各項不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DA.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 B.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C.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 D.與 保持相等【解析】分析反 應條件 分析反 應特點 假設反應正 向進行 對應公式及分析 作出判斷A (×) “變 量” 角度 絕熱恒 容( 不變) 沒有固 體或純 液體參 加反應, 逐漸減 小,混合氣 體的顏色逐 漸變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變,則 改變 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符合題意分析反 應條件 分析反 應特點 假設反應正 向進行 對應公式及分析 作出判斷B (×) “變 量” 角度 絕熱恒 容( 不變) 反應前 后氣體 分子數 相等 氣體分子數 不變( 不變); 反應伴隨熱 效應,則溫 度發生變化 — 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符合題意C (×) — 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不符合題意D(√)“變量”角度,與 保持相等,只是某時刻的濃度,由此不能推出某一“變量”不變,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符合題意。續表題型二 化學平衡常數3.(2024河南商丘檢測)下列關于化學平衡常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CA.在任何條件下,化學平衡常數都不變B.當改變反應物的濃度時,化學平衡常數會發生改變C.由化學平衡常數可以推斷一個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D.化學平衡常數與溫度、反應物濃度以及體系的壓強有關【解析】 A(×)化學平衡常數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B(×)對于確定的化學反應,在一定溫度下,化學平衡常數是定值,濃度的改變不影響化學平衡常數。C(√)化學平衡常數越大,說明該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故由化學平衡常數可以推斷一個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D(×)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與反應物濃度以及體系的壓強無關。4.(2024福建福州第七中學期中)可逆反應 達到平衡狀態時,保持溫度、容器體積不變,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減小,不變,的轉化率減小 B.不變,變大, 的轉化率增大C.不變,變大,的轉化率減小 D.增大,不變, 的轉化率增大【解析】 恒容條件下加入,增大,(【點撥】與 的表達式相同,的表達式中代入的是任意時刻物質的濃度, 的表達式中代入的必須是平衡時物質的濃度)減小,溫度不變不變,平衡正向移動,的轉化率增大、 的轉化率減小。5.(2024福建福州第八中學期末)某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 和進行反應:( )( ), 達到平衡后,測得生成,且反應的前后壓強之比為 ,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A.從開始至平衡時,B的平均速率為B.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是C.平衡時,容器中B的體積分數為D.增大壓強,該反應的平衡常數減小【解析】恒溫恒容條件下,根據 可知,反應前后的壓強之比等于氣體物質的量之比,則,則 ,故C為非氣態,D為氣態,該反應為或 。A(√)從開始至平衡, 。B(√) (【提醒】純固體或純液體不列入平衡常數的表達式中)。C(√)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 。(【易錯】切勿忽視C為非氣態)D(×)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題型三 化學平衡常數及平衡轉化率的計算題組1 單反應體系6.(2024四川雙流中學月考)密閉容器中,將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混合物加熱,在催化劑存在下發生反應:。在時,平衡常數 。若反應開始時,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濃度都是,則在此條件下 的轉化率為( )DA. B. C. D.【解析】 “三段式”法,設的轉化量為 ,則平衡常數,則,轉化率為 。7.(2024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期中)在體積不變的容器中充入和發生反應: ,其他條件不變時,分別探究溫度和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對上述反應的影響。實驗測得 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ⅰ.起始投料比均為 ;ⅱ.比表面積:單位質量的物質具有的總面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Ⅰ、Ⅱ反應溫度相同,催化劑的比表面積不同B.Ⅱ中的平衡轉化率為C.在Ⅲ的條件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D.,Ⅲ中的平均反應速率【解析】 A(√)Ⅰ、Ⅱ兩個過程的平衡狀態相同,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不同,說明反應溫度相同,催化劑的比表面積不同。B(×)由圖可知,起始時,起始投料比,則起始時。Ⅱ中達平衡時,,則 的平衡轉化率為。C(√) “三段式”法,在Ⅲ的條件下,起始時, ,達平衡時, ,則:。,Ⅲ中 的平均反應速率。8.(2023湖南常德一中模擬)將一定量的 固體置于恒容密閉真空容器中(固體試樣的體積忽略不計),使其在 的恒溫條件下分解:。實驗測得該體系的壓強如表所示:時間/ 0 10 20 30 40 50 60 70壓強/ 0 0.66 1.28 1.78 2.20 2.50 2.50 2.50已知:為用各氣體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分壓 總壓×物質的量分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當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隨時間變化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用的壓強變化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C.時,的分解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D.時,若在時將容器的體積壓縮至原來的 ,再次達到平衡時,體系的壓強大于√【解析】 A(×)分析反 應條件 分析反 應特點 假設反應 正向進行 對應公式 及分析 作出判斷“變 量” 角度 恒溫恒 容(、 不變) 反應物為 固體,生 成物均為 氣體 反應任意時刻均存在 設某時刻 ,則, 為 常量 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內壓強變化了,又和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則用的壓強變化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時體系壓強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平衡,體系壓強為,則 和的分壓均為,則 。D(×)體系溫度不變,不變,設再次達到平衡時,體系的壓強為 ,則,解得 。9.(2024河南焦作一中月考)已知,用分壓 (某組分的分壓等于總壓與其物質的量分數的積)表示的平衡常數。 時,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平衡時的分壓為。已知 ,則 的平衡轉化率為( )DA. B. C. D.【解析】 設起始時投入的物質的量為,轉化量為 ,則:由可知,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則 ,則,,解得 ,所以的平衡轉化率為 。題組2 多反應體系10.(2023遼寧錦州期末)將充入 恒容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生下列反應:①;②(、 為反應平衡常數)。末,該反應達到平衡,此時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反應達平衡時,的物質的量分數為B.若反應的平衡常數為,則C.,D.【解析】 反應達到平衡時,即對反應①來說, 的轉化濃度為,則:達到平衡時, ,。A(×)平衡時, 的物質的量分數為。B(×)利用蓋斯定律,反應可得反應(鏈接大招5),故 。(×) , 。D(√)。能力覺醒11.(大招18)(2023河南洛陽部分學校聯考)一定溫度下,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對于可逆反應,若、、的起始濃度分別為 、、(均不為零),達到平衡狀態時,、、 的濃度分別為、、 ,則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CA.B.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和的生成速率之比為C.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容器內的壓強不再變化D.的取值范圍為【解析】 A(×)設轉化的的濃度為 ,則:則(【提醒】反應正向進行時 ,反應逆向進行時 )。B(×)速率角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和 的生成速率之比為 。C(√)分析反應條件 分析反應特 點 假設反應正 向進行 對應公式及 分析 作出判斷“變量” 角度 恒溫恒容 (不變, 不 變) 反應前后氣 體分子數減 小 氣體分子數 減小( ) __________________, ,則 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該反應為可逆反應,物質不可能完全轉化,可根據“極值法”求起始濃度。若反應逆向進行完全,為,說明,故 。12.(2024浙江名校聯考)在一定溫度下,下列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如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①②③A.該溫度下,反應①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B.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C.該溫度下,、、產生的傾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D.該溫度下,、、產生由快到慢的順序為【解析】 A(×)反應①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B(×) 為反應②的逆反應,則其平衡常數。(√)D(×)平衡常數:,則、、產生 的傾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點撥】化學平衡常數只反映化學反應可能進行的程度,不反映化學反應速率的大小,即 值大,化學反應速率不一定大)。13.(大招19)(2024廣東深圳大學附屬中學聯考)某溫度下,在①、②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 。物質的起始濃度如表所示:容器編號 起始濃度/① 0.1 0.1 0 0② 0.2 0.1 0.2 0.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反應開始,②中反應逆向進行 B.平衡時,①中C.①、②均達平衡時,各組分濃度相同 D.①中的平衡轉化率為【解析】 A (×)②中反應開始時 ,反應正向進行。B(√)D(×)“三段式”法,設①中達到平衡時的轉化濃度為 ,則,解得,則平衡時、 的濃度均為,的平衡轉化率為 。C(×)反應①平衡時,水蒸氣和一氧化碳的濃度相等,反應②中水蒸氣和一氧化碳的初始濃度不相等,由方程式可知,反應達到平衡時,水蒸氣和一氧化碳的濃度依然不相等,則①、②均達平衡時,各組分濃度不相同。14.(2024上海吳淞中學階段考試)某溫度下,在 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 和一定量C三種氣體, 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已知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起始時C的物質的量是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達到化學平衡時,混合氣體中B的體積分數為D.若,則內,【解析】 初始時,A的濃度為 ,B的濃度為, 內A的濃度減少,A為反應物,B的濃度增加,B為生成物,則A、B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在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沒有變化,說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則C為生成物,且化學計量數為1,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由B、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可知, 內C的濃度增加, 時C的濃度為 ,則起始時C的濃度為,(【易錯】易忽視容器體積而錯選) 。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 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則混合氣體中物質B的體積分數為。D(√)內, 。15.(大招19)(2024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月考)溫度為 ,向體積不等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活性炭和 ,發生反應:。反應相同時間,測得各容器中 的轉化率與容器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B.圖中點所示條件下,C.容器內的壓強:D.、 兩點時氣體的顏色相同【解析】A(×) 點時的轉化率為 ,反應開始時,則 的轉化量為 ,有點時容器的體積為 ,故平衡時,,,故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B(√) 點反應未達到平衡,故 。C(×) 點時的轉化率為 ,反應開始時,則的轉化量為 ,有平衡時,, ,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該點時容器的容積為 。由A項計算可知, 點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的量,該點時容器的容積為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知,由于,所以 。D(×)、兩點時 的轉化率相同,但容器的體積不同,故氣體的顏色不相同。16.(大招18、19)(1) (2023福建龍巖期末)研究和深度開發、 的應用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請回答下列問題:在密閉容器中,充入 和,在催化劑、 的條件下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和產物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① ,以 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以 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② 該溫度下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易錯】不可直接代入物質的量數據計算,需換算成濃度)。③ 下列情況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填字母)。BDA.單位時間內消耗 ,同時生成B.密閉容器中 不發生變化C.、、濃度之比為D.密閉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發生變化【解析】 A速率角度,單位時間內消耗,同時生成 ,均指正反應,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B“變量”角度,充入和反應正向進行,逐漸減小,逐漸增大,當 不發生變化,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C“變量”角度,根據②中分析知,平衡時 ,故時該反應沒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D“變量”角度,沒有固體或純液體參加反應,反應前后 相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減小,即減小, 為變量,故密閉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發生變化,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2) (2023湖南長沙長郡中學期末)氮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合成氨工業中,時, 。① 反應 的化學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___。【解析】 反應為反應 的逆反應,故的平衡常數為 。② 當測得、和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和 時,則反應的___(填“ ”“”或“ ”) 。【解析】 當測得、、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 、時, ,反應正向進行, 。素養覺醒17.(大招19)(2024浙江臺州八校聯考)某溫度下,向 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 ,發生反應:①,②。反應體系中、、的物質的量隨時間 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時,氣體 反應完全B.內,氣體的平均反應速率為C.時,向該體系中僅通入后,反應②中 的轉化率不變D.該溫度下,反應②的平衡常數【解析】 A(√)時,生成了 ,根據反應①的方程式可知,消耗,即氣體 反應完全。B(√)由題干圖像可知, 內生成了,則消耗 ,故D(×) 時,, ,該溫度下,反應②的平衡常數 。。C(√)反應①為不可逆反應, 時反應①進行完全,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向該體系中僅通入 后,反應②中氣體的濃度沒有發生變化,平衡不移動(相當于恒溫恒容下充入“無關氣體”), 的轉化率不變。18.(大招20)(2024河北省級聯測) 下,向 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和 ,發生反應,反應速率可表示為,,其中 、為速率常數。反應過程中和 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的初始投料量為B.反應開始至平衡時,生成的平均速率為C.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時,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點時,【解析】 A(√)初始時 ,容器體積為 ,故初始時,初始時加入的和的物質的量相等,則的初始投料量為 。B(√)平衡時, ,根據物質反應轉化關系可知平衡時反應產生 的濃度為,反應時間為 ,則。C(√)分析反應條 件 分析反應特點 假設反應 正向進行 對應公式 及分析 作出判斷“變 量”角 度 恒溫恒容 (不變、 不變) 反應前后氣體分 子數減小 (), 不變 氣體分子 數減小 ( ) _______________, ,則 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時,說明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三段式”法,反應達到平衡時 ,則平衡時, ,,,解得 。在點時,即此時的轉化濃度為 ,則:點時, 。第2章 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第2節 化學反應的限度課時2 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題型覺醒題型一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2024黑龍江牡丹江期末)已知反應。如圖所示,把和 的混合氣體裝在兩個連通的燒瓶里,然后用彈簧夾夾住橡皮管,把燒瓶A放入熱水里,把燒瓶B放入冰水里。與常溫時氣體顏色進行對比,燒瓶A內氣體顏色變深,燒瓶B內氣體顏色變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反應 的逆反應為放熱反應B.上述過程中,兩個燒瓶中壓強不相等C.上述過程中,燒瓶B內減小, 增大D.上述過程中,燒瓶A、B內氣體密度均保持不變【解析】 A(×)受熱氣體顏色變深,說明反應向生成的方向移動,故 的逆反應為吸熱反應(【點撥】升高溫度,反應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反應向放熱方向移動)。B(√)受熱氣體顏色變深,燒瓶A中反應向生成 的方向移動,壓強增大;降溫顏色變淺,燒瓶B中反應向生成 的方向移動,壓強減小。C(√)降溫氣體顏色變淺,說明反應向生成的方向移動,故燒瓶B內 減小, 增大。D(√)燒瓶容積不變,氣體的質量不變,則溫度變化過程中的氣體密度不變。2.(2023天津耀華中學檢測)在一定溫度下, 和C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的平衡濃度的對數 與溫度的倒數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 的消耗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B.該反應的C.時,反應的平衡常數為D.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將 點狀態的容器體積擴大,重新達到平衡時,氣體的壓強減小【解析】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 ;分析圖像可知,隨著增大, 逐漸減小,說明升高溫度, 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A(√)分析題圖可知,點時反應未達到平衡,此時 ,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的消耗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B(×)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反應的 。C(×)時,即 ,由圖像可知,此時 ,,則 。D(×)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將 點狀態的容器體積擴大,重新達平衡時, 不變(【提醒】該反應的平衡常數,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則平衡時不變),結合 知, 不變,則氣體的壓強不變。有“化”好說勒·夏特列原理是經驗規律,存在特例,因此在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外界條件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時,注意利用與 的大小關系進行佐證,若兩種方法出現矛盾,以后者為準。如本題D項,如果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斷,將 點狀態的容器體積擴大,氣體的壓強減小,平衡正向移動,但不能抵消這種減小的趨勢,則重新達到平衡時,氣體的壓強減小,這顯然是不正確的。題型二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3.(2024廣東江門蓬江區期末)某溫度下,等物質的量的碘和環戊烯( )在剛性容器內發生反應生成環戊二烯( ):。達到平衡后,采取以下措施能使平衡正向移動且能增加環戊烯的平衡轉化率的是( )BA.增加環戊烯的濃度 B.增加碘的濃度C.增加環戊二烯的濃度 D.通入氬氣【解析】 A(×)增加環戊烯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能提高碘的平衡轉化率,但環戊烯的平衡轉化率降低(【提醒】舍己為人,充減旁增)。B(√)增加碘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能提高環戊烯的平衡轉化率。C(×)增加環戊二烯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環戊烯的平衡轉化率降低。D(×)在恒容容器中通入氬氣,各物質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環戊烯的平衡轉化率不變。4.(生活情境)(2024山東青島第十七中學月考)已知人體血液中存在“緩沖”體系:,維持血液 相對穩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A.靜脈滴注生理鹽水,血液的 增大B.若人體中的不能順利排出體外,會使血液的 減小C.人體酸中毒時,注射 溶液可以緩解癥狀D.人體代謝的堿性物質進入血液后,上述平衡向左移動【解析】 A(√)靜脈滴注生理鹽水,血液被稀釋, 減小,平衡向右移動,使增大,但最終 減小(【提醒】平衡的移動是有限的,不能抵消條件的改變),血液的 增大。B(√)若人體中的不能順利排出體外,血液中 濃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動,增大,血液的 減小。C(√)人體酸中毒時,血液中增大,注射溶液,與結合,減小,減緩癥狀。D(×)人體代謝的堿性物質進入血液后,結合 ,生成物濃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動。題型三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5.(2024重慶黔江中學月考)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 增大的倍數相同,平衡不移動B.其他條件不變,充入,增大, 不變,平衡向右移動C.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稀有氣體,、 不變,平衡不移動D.恒溫恒容條件下,加入碳粉,、 均不變,平衡不移動【解析】 A(×)該反應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增大,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點撥】“大壓小移”,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小的方向移動),故增大的倍數更大。B(√)其他條件不變,充入氣態反應物,平衡正向移動,增大, 不變,平衡向右移動。C(√)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稀有氣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變(【警示】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關鍵是看壓強的改變是否引起濃度的改變,從而引起 的改變),、 不變,平衡不移動。D(√)碳粉為固體,恒溫恒容條件下加入碳粉,碳粉的濃度不變(【點撥】對于平衡體系中的純固體或純液體,其濃度可視為常數,增大或減小純固體或純液體的物質的量,不變,所以化學平衡不移動),、 不變,平衡不移動。6.(2023湖北部分地區期末)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后,只改變壓強,再次達到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與壓強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A.平衡常數:B.化學計量數:C.點反應速率:D.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質量:【解析】 A(×)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 不變,故。B(√)分析題圖可知,增大壓強,B的體積分數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動,只能說明 (【易錯】忽視A為固體而錯判)。C(√)在相同壓強下, 點B的體積分數大于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所以此時反應正向進行,則 。D(√)從點到 點,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反應物A為固體,則混合氣體的總質量減小,即 。題型四 勒·夏特列原理及等效平衡題組1 勒·夏特列原理7.(2024四川南充月考)下列操作或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A.盛有 溶液與稀硫酸混合液的試管浸入熱水時迅速變渾濁B.工業制取金屬鉀選取適宜的溫度,使 變成蒸氣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C.向含有 的紅色溶液中加入鐵粉,振蕩,溶液顏色變淺D.用飽和食鹽水除去中的,可減少 的損失【解析】 A(×)將盛有 溶液與稀硫酸混合液的試管浸入熱水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單質硫(反應不可逆),升高溫度可加快反應速率,但不發生平衡移動,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B(×)由于 為氣態,將鉀分離出來,降低了產物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C(×)鐵粉與反應,的濃度減小,使反應 的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D(√)飽和食鹽水中的可促使反應 的平衡逆向移動,從而減少氯氣的損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題組2 等效平衡8.(2023江西宜春部分學校考試)一定條件下存在反應:。現有三個相同的 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密閉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和,在Ⅱ中充入和,在Ⅲ中充入和, 條件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容器Ⅰ、Ⅱ中正反應速率相同B.容器Ⅰ、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相同C.容器Ⅰ中 的物質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D.容器Ⅰ中的轉化率與容器Ⅱ中 的轉化率之和大于1【解析】 選取容器Ⅰ為參照組。容器Ⅱ 容器Ⅲ第一步:“同 一”,判斷投 料、條件是 否相同 投料量與容器Ⅰ相同,條件 相同,均為恒容絕熱 投料量為容器Ⅰ的2倍,條件相同,均為恒容絕熱第二步:“假 設” 假設恒溫恒容達到同一平 衡 假設恒溫恒容條件下,所有物質濃度增大為容器Ⅰ的2倍第三步:“驗 證” 容器Ⅱ中反應進行時為 的反應,自身吸 熱,溫度降低,平衡向正 反應方向移動 由Ⅲ Ⅰ可知,恒溫恒容條件下,平衡不移動,但絕熱條件下,反應物的量增多,放出的熱量增多,使平衡逆向移動A(×)對于容器Ⅰ,其反應放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對于容器Ⅱ,其反應吸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降低,反應速率下降。B(×)容器Ⅲ中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大于容器Ⅰ,放出的熱量較多,溫度變化較快,平衡常數與溫度相關,所以兩容器中平衡常數不同。C(√)對于容器Ⅰ,發生 ,反應放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升高,促使反應逆向進行;對于容器Ⅱ,發生 ,反應吸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降低,促使反應逆向進行,達到平衡時容器Ⅰ中 的量比容器Ⅱ中多。D(×)恒溫恒容下,容器Ⅰ與容器Ⅱ互為等效平衡,的轉化率與 的轉化率之和等于1,但由于為絕熱條件,容器Ⅰ中隨著反應 的進行,溫度升高,平衡逆向進行, 的轉化率減小;容器Ⅱ中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降低,平衡逆向進行, 的轉化率降低,所以其轉化率之和小于1。題型五 多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9.(2024遼寧大連四十八中檢測)為探究外界條件對反應 的影響,按A和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投料開始反應,通過實驗得到不同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 的物質的量分數與壓強及溫度的關系,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C.升高溫度,、 都增大,平衡常數減小D.恒溫恒壓時,向已達到平衡的體系中加入少量,再次達到平衡后 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解析】 A(×)降低溫度, 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點撥】控制變量法:討論某個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時,確定只有這一種因素變化,其他因素不變),說明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又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故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即 。B(×)減小壓強, 的物質的量分數減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又由于壓強減小時,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大的方向移動,所以 。C(√)升高溫度,放熱反應的平衡常數減小,且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故、 都增大,平衡常數減小。D(×)將加入少量的轉化為 和,相當于按和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增加投料,由 ,恒溫恒壓時,和 的濃度不變,與按A和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投料為等效平衡,故再次平衡后 的物質的量分數不變。10.(2024天津南開中學期中)已知合成氨反應。某科研小組研究: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起始時氫氣的物質的量對合成 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由圖可知,B.、、三點中,點時 的轉化率最大C.、、三點的平衡常數 相等D.達到平衡時,的物質的量:【解析】 當投入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時,各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相同。其他條件相同,當起始投料時,平衡時 的體積分數最大,達到最大點之前,起始投料 ,達到最大點之后,起始投料 。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起始時 相同時,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平衡時的體積分數增大,故 。B(×)D(√)、、三點相當于其他條件不變,逐漸增加起始時 ,則平衡正向移動,的轉化率逐漸增大,的轉化率逐漸減小,的物質的量逐漸增大,故 點時的轉化率最高,的物質的量: 。C(×)溫度不變化學平衡常數不變,故、、 三點對應的平衡常數相等。能力覺醒11.(生活情境)(2024河北唐山期末)關節炎首次發作一般在寒冷季節,原因是關節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鈉晶體 ,易誘發關節疼痛,其化學機理如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①②A.降低溫度,反應②平衡正向移動B.反應②是吸熱反應C.降低關節滑液中及 的含量是治療方法之一D.關節保暖可以緩解疼痛,原理是反應②的平衡逆向移動【解析】 A(√)寒冷季節易誘發關節疼痛,說明溫度降低,尿酸鈉晶體 含量增大,反應②平衡正向移動。B(×)溫度降低有利于生成尿酸鈉,即降溫反應②正向進行,則反應②是放熱反應。C(√)降低關節滑液中及 的含量,反應物濃度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尿酸鈉晶體的含量減少,可以減輕疼痛。D(√)保暖可促使反應②的平衡逆向移動,減少尿酸鈉晶體的形成,緩解疼痛。12.(2023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期末)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BA.反應 ,升高溫度可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對 ,增大平衡體系的壓強(壓縮體積)可使體系顏色變深C.溴水中存在平衡:,當加入 溶液后,溶液顏色變淺D.合成的反應為,為提高 的產率,理論上應采取相對較低的溫度【解析】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即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但各物質濃度增大,則體系顏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符合題意。C(×)當加入溶液后,會生成沉淀,消耗 ,使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不符合題意。D(×)合成氨反應為放熱反應,降溫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提高 的產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不符合題意。13.(2024河南中原名校聯考)某溫度下,在一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兩個反應并達到平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① ②A.加入少量,①和②平衡均不移動 B.通入稀有氣體 ,①平衡正向移動C.降溫時無法判斷濃度的增減 D.通入,則 的濃度增大【解析】 (√)為固體,加入少量 對平衡沒有影響。B(×)恒容條件下充入稀有氣體,各物質的濃度不發生改變,平衡不移動。C(√)反應①為放熱反應,反應②為吸熱反應,降溫時反應①平衡正向移動,會使 的濃度增大,但反應②平衡逆向移動,會使的濃度減小,所以無法判斷 濃度的增減。D(√)通入反應①平衡正向移動,的濃度增大,使反應②平衡逆向移動, 的濃度增大。14.(生活情境)(2023湖南長沙長郡中學期末)變色硅膠干燥劑含有 ,根據顏色可判斷干燥劑是否已經失效。已知呈粉紅色,呈藍色,為無色。現將 溶于水,加入濃鹽酸后,溶液由粉紅色變為藍色,存在以下平衡:,將該溶液分為三份做實驗,溶液的顏色變化如下:裝置 序號 操作 現象______________ ① 將試管置于冰水浴中 溶液均呈粉紅色② 加水稀釋 ③ 加少量 固體 以下結論或解釋正確的是( )A.由實驗①可知:B.由實驗②可推知加水稀釋,濃度商 ,平衡逆向移動C.由實驗③可知配離子的穩定性:D.變色硅膠干燥劑含有的 主要起干燥作用【解析】 A(√)溶液呈粉紅色,說明實驗①冰水浴(降溫) 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即 。B(×)溶液呈粉紅色,說明實驗②加水稀釋,平衡逆向移動,故濃度商 。C(×)實驗③加入少量固體,溶液變為粉紅色,說明與 結合生成更穩定的,導致溶液中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故穩定性: 。D(×)變色硅膠干燥劑含有的 主要起顯色作用。√15.(2024重慶巴蜀中學期中)以 為原料煉鐵,生產過程中主要發生如下反應:反應Ⅰ:反應Ⅱ:為研究溫度對還原產物的影響,將一定體積 氣體通入裝有 粉末的反應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達平衡時,測得 的體積分數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反應溫度越高, 的主要還原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越低C.在恒溫、恒容的反應爐中,當壓強保持不變時,反應Ⅰ、Ⅱ均達到平衡狀態D.溫度高于時,反應Ⅰ的化學平衡常數√【解析】 A(×)反應Ⅰ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一氧化碳的體積分數減小,但分析題圖可知, 前,隨著溫度的升高,一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增大,說明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②的平衡逆向移動,則反應②是放熱反應, 。B(×)溫度高于 時,隨著溫度升高,一氧化碳的體積分數減小,則反應以反應Ⅰ為主,說明反應溫度越高,四氧化三鐵的主要還原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越高。C(×)“變量”角度,反應Ⅰ、Ⅱ均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因此在恒溫、恒容的反應爐中,無論反應是否達到平衡,體系的壓強始終不變,則壓強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Ⅰ、Ⅱ達到平衡狀態。D(√)由B項分析可知, 時,發生的主要反應為反應Ⅰ,分析題圖可知該溫度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 ,反應Ⅰ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常數增大,則溫度高于時,反應Ⅰ的平衡常數 。16.(大招21)(2024河北正定中學檢測)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 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 。容器編號 溫度/ 起始物質的量/ 平衡物質的量/Ⅰ 387 0.20 0.080 0.080Ⅱ 387 0.40Ⅲ 207 0.20 0.090 0.09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B.達到平衡時,容器Ⅰ中的 體積分數比容器Ⅱ中的小C.容器Ⅰ中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比容器Ⅲ中的長D.若起始時向容器Ⅰ中充入、和 ,則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解析】 A(×)容器Ⅲ與Ⅰ相比,溫度降低、起始物質的量相同,而平衡后生成物的量增加,說明平衡正向移動,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 選取容器Ⅰ為參照組。容器Ⅱ第一步:“同一”, 判斷投料、條件是 否相同 條件相同,投料量擴大1倍第二步:“假設” 假設所有物質濃度擴大1倍第三步:“驗證” ,平衡不移動,容器Ⅰ和容器Ⅱ中 的體積分數相等C(×)容器Ⅰ中的溫度比容器Ⅲ的溫度高,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越短。D(√)濃度商角度,容器Ⅰ中平衡時,,化學平衡常數 ;若起始時向容器Ⅰ中充入、和 ,容器體積為,、 、,則濃度商 ,反應將向正反應方向進行。17.(2023浙江杭州期末)利用反應,可實現汽車尾氣無害化處理。一定條件下進行該反應,測得 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起始投料比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該反應的B.投料比:C.汽車排氣管中的催化劑可提高 的平衡轉化率D.若,反應達平衡時,的轉化率為,則的體積分數約為【解析】 A(×)由題圖知,起始投料比不變時,隨溫度升高, 的平衡轉化率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故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即 。B(×)溫度不變時,隨起始投料比的增大, 的平衡轉化率逐漸增大,故 。C(×)加入催化劑,化學平衡不移動(【點撥】對于任何可逆反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催化劑,由于不變,也不變, ,所以化學平衡不移動), 的平衡轉化率不變。D(√)“三段式法”,若,假設起始時、的物質的量分別為 、,反應達平衡時生成 ,列出三段式:反應達平衡時的轉化率為 ,解得,則的體積分數為 。18.(2024江西豐城中學檢測)綠色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積極發展氫能,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回答下列問題:(1) 工業上常用甲烷水蒸氣重整制備氫氣,體系中發生如下反應:Ⅰ.Ⅱ.下列操作中能提高 平衡轉化率的是____(填序號)。BCA.增加 用量 B.恒溫恒壓下通入稀有氣體C.移除 D.加入催化劑【解析】 A(×)增加 的用量,反應Ⅰ平衡正向移動,但甲烷的轉化率降低。B(√)恒溫恒壓下,通入稀有氣體,容器體積增大,各物質濃度減小,反應Ⅰ平衡正向移動,甲烷轉化率增大。C(√)移除, 濃度降低,反應Ⅰ平衡正向移動,甲烷轉化率增大。D(×)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加入催化劑,甲烷轉化率不變。(2) 在一定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 和,發生反應。測得相同時間內,的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虛線表示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① 由圖判斷,該反應為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放熱【解析】 由題圖可知,隨溫度升高, 的平衡轉化率降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②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____[對于反應 ,, 為物質的量分數]。12【解析】 時,的平衡轉化率為 ,列三段式如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③ 點達到平衡后,保持恒溫、恒壓,再向該容器中充入和 ,,平衡將逆向移動。③ 點達到平衡后,保持恒溫、恒壓,再向該容器中充入和 ,平衡將__________(填“逆向移動”“正向移動”或“不移動”)。逆向移動素養覺醒19.(新概念)(2024山東日照實驗中學檢測,雙選)(紅棕色,)(無色,) 。將一定量的 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變活塞位置的過程中,氣體透光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氣體顏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DA. 點達到了平衡狀態B.點:C.若在 點將溫度降低,其透光率將增大D. 點對應的時刻改變的條件是將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解析】 A(√)各物質濃度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點及之前透光率不變,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處于平衡狀態。B(×) 點后透光率減小,二氧化氮濃度增大,說明反應逆向進行,則 。D(×) 若 點對應的時刻改變的條件是將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則二氧化氮濃度瞬間減小,透光率增大,與題圖不符。根據題圖知, 點后氣體透光率瞬間降低,說明二氧化氮濃度瞬間增大,且之后透光率增大,說明改變條件后平衡正向移動,故 點對應的時刻改變的條件是將注射器活塞向里推。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二氧化氮濃度減小,透光率增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