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第1節 水與水溶液課時1 水的電離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態題型覺醒題型一 水的電離與離子積1.(科技情境)(2024遼寧鐵嶺高中階段練習)最近《科學》雜志評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DA.水的電離過程需要通電 B.加入電解質一定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C.的水一定呈中性 D.升高溫度,純水的 變小【解析】 A(×)電離不是電解,不需要通電。B(×)加入電解質若不提供也不消耗或,對水的電離就不會產生影響,如 。C(×)常溫時,的水一定呈中性,非常溫時, 的水不呈中性(【點撥】判斷溶液呈中性的根本依據 )。D(√)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水的離子積增大,增大, 變小。2.(2024北京師范大學附中期中)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離子積 增大的是( )AA.加熱 B.通入少量氯化氫氣體C.通入少量氨氣 D.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解析】 A(√) 是水的離子積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水的電離為吸熱反應,升溫則 增大。題型二 影響水電離平衡的因素3.(2024廣東珠海聯考)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CA.將水加熱,增大, 減小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鹽酸, 增大C.在蒸餾水中滴加濃,不變, 增大D.向水中滴入少量溶液,平衡逆向移動, 降低【解析】 A(√)“熱促”,將水加熱,平衡正向移動,、增大, 增大,減小。B(√)“加酸抑制”,向水中加入少量稀鹽酸,抑制水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使、降低,但加入的稀鹽酸能提供而使 增大,平衡移動的結果不能抵消外界條件改變引起的變化,只能減弱這種變化,故整體分析的結果是增大、降低,故 增大。C(×)“熱促”,濃溶于蒸餾水放熱,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增大, 增大。D(√)“加堿抑制”,向水中滴入少量 溶液,抑制水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使降低,又不能提供 ,故整體分析的結果是降低。記憶鬼才·高題型三 水的電離平衡曲線4.(2024山東濟南歷城二中月考)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和 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B.圖中五點對應的間的關系:C.從A點到點,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 的方法D.A、C兩點可能表示為純水【解析】 A(×)水的電離過程吸熱,溫度越高, 越大,時 ,則, 時, 則,則 。B(√)溫度不變,不變,溫度越高,越大,故五點對應的 間的關系:。C(√)A點溶液,點溶液,從A點到 點,可以加入堿,故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 的方法。D(√)A、B兩點溶液 ,則A、B、C三點所在直線上任意點滿足,所以A、C兩點可能表示純水。不同溫度下水溶液中與 的關系如圖所示:(1)同一曲線曲線或 曲線)上任意點的都相同,即 相同,對應的溫度相同(“三同”,同一曲線、溫度相同、 相同)。曲線外任意點與曲線上任意點的 不同,溫度不同(“三不同”,不同曲線、溫度不同、 不同)。(2)水的電離過程吸熱,溫度越高,越大,則。 只與溫度有關,與溶液的酸堿性無關,水電離出的與 始終相等。(3)A、D兩點所在直線為中性線,中性線上任意點滿足 。(4)中性線左上方為酸區,該區域的點滿足:(一定要注意橫縱軸分別代表的含義,若橫軸代表、縱橫代表 ,則酸區、堿區位置互換)。(5)中性線右下方為堿區,該區域的點滿足:。(6)實現曲線上點之間的轉化需保持溫度不變,改變溶液的酸堿性,如需要加堿, 需要加酸;實現曲線上的點與曲線外的點的轉化需改變溫度,如 需要升溫。題型四 或 的計算5.(2024寧夏銀川育才中學期中)常溫下,下列四種溶液:① 的醋酸、②的鹽酸、③的溶液、④ 的氨水溶液。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之比為( )AA. B.C. D.【解析】 常溫下,溶液中 ,有① ② ③ ④“有則小,無則大”原則 (溶質能夠提 供 ,取?。? (溶質能夠提 供 ,取小) (溶質能夠提 供 ,取 ?。? (溶質能夠提供 ,取?。?br/>A(√)由水電離出的之比為 。題型五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6.(2023遼寧遼陽期末)下列關于物質的分類組合正確的是( )選項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非電解質A 蔗糖B 酒精CDB【解析】 A(×)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C(×) 屬于弱電解質。D(×)屬于非電解質,其溶于水生成的屬于弱電解質; 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有“化”好說強、弱電解質判斷的誤區1.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度無關。某些難溶(或微溶)于水的鹽(如、 ),雖然其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卻能完全電離,它們仍屬于強電解質;有少數鹽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電離,故屬于弱電解質,如 等。2.電解質的強弱與溶液的導電能力沒有必然聯系,即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不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溶液的導電能力是由單位體積內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的多少(即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濃度的大?。┖碗x子所帶電荷數的多少決定的。3.電解質的強弱與化學鍵的種類沒有必然聯系。一般強電解質含有離子鍵或強極性共價鍵,但含有強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強電解質,如 是弱電解質。7.(2024河北承德實驗中學月考)下列各項中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 )DA.氨水:B.的水溶液:C.的水溶液:D.的水溶液:【解析】 A(×)氨水中溶質為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為弱堿,發生部分電離,其電離方程式為 。B(×) 為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發生分步電離,其電離方程式為,(【易錯】多元弱酸 分步電離,第一步電離方程式為 )。C(×)為強酸的酸式鹽(【提醒】熔融狀態下, 。的電離方程式為),在水溶液中可完全電離生成、和 ,其電離方程式為 。D(√)為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可完全電離生成和 ,其電離方程式為。能力覺醒8.(2024廣東化州一中檢測)水的電離過程為,在 時水的離子積,在時水的離子積 ,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 B.時C.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D.時水的電離程度比 時小【解析】 A(√),,增大,說明升溫 、均增大,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故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B(×)時, ,則。C(×)對比和的可知, 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升溫水的電離平衡右移,水的電離程度增大。9.(2023廣東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期末)下列事實中,不能說明甲酸 是弱電解質的是( )BA.用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甲酸溶液做導電性實驗,甲酸溶液的燈光較暗B.甲酸是共價化合物C.常溫下,甲酸溶液中的比鹽酸中的 小D.甲酸溶液中存在甲酸分子【解析】 A(√)是否完全電離角度——溶液的導電能力,用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甲酸溶液做導電性實驗,甲酸溶液的燈光較暗,說明甲酸溶液中離子濃度較小、鹽酸中離子濃度較大,又 為一元強酸,則甲酸為一元弱酸,是弱電解質。B(×)甲酸是共價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可能是強電解質也可能是弱電解質,如 是共價化合物,是強電解質; 是共價化合物,是弱電解質。C(√)是否完全電離角度——大小,常溫下,甲酸溶液中的 比鹽酸中的小,說明甲酸溶液中 ,甲酸沒有完全電離,是弱電解質。D(√)是否存在電離平衡角度——是否存在分子,甲酸溶液中存在甲酸分子,說明甲酸沒有完全電離,是弱電解質。10.(2023江西贛州田家炳中學期末)室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和 的物質的量濃度的乘積為 ,該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BA.、、、 B.、、、C.、、、 D.、、、【解析】 室溫時, ,則,該溶液為酸性或堿性溶液。A(×)若為酸性溶液, 不能大量存在;若為堿性溶液,該項中所有離子能共存。B(√)若為酸性溶液,則能氧化而不能共存;若為堿性溶液,則 不能大量存在。C(×)若為酸性溶液,該項離子能大量共存;若為堿性溶液,則 不能大量存在。D(×)若為酸性溶液, 不能大量存在;若為堿性溶液,該項離子能大量共存。11.(2024江蘇南京六校聯考)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DA. 的水一定呈酸性B.溫度升高,純水中的增大, 減小C.的氨水與的溶液中,水電離出的之比為D.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 ,該溶液可能顯酸性【解析】 A(×)“熱促”,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純水的減小,如 時純水的 ,呈中性。B(×)“熱促”,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 同等程度增大,純水中始終存在 。C(×)不確定兩種溶液的溫度,則無法確定其中水電離出的 。D(√)水電離產生的 ,水的電離受到抑制,“酸堿抑制”,采取的方法可以為加酸或加堿,故溶液可能顯酸性或堿性。12.(大招32)(2024吉林普通高中聯考)時,在等體積的Y① 的溶液、②的溶液、③的 溶液、④純水中,發生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A. B. C. D.【解析】 時,溶液中 ,有① ② ③ ④“有則小,無則大”原則 (溶質能夠提供 ,取小) (溶質能夠提供 ,取?。?br/>A(√)等體積的①②③④中發生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已知,在不同溫度下,水溶液中 和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圖中對應點的溫度關系為B.線 上方的區域為酸區C.降低溫度,可實現由B點到A點的變化D.降溫并通入適量 ,可實現由B點到D點的變化【解析】 A(×)“三同”,同一曲線、溫度相同、 相同,即B、C點對應溫度相同,由題圖知B點時, ,即, ,同理可得A點時 ,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增大,故圖中對應點的溫度關系為 。B(×)由題圖知線上方的區域,即 ,,故線 上方的區域為堿區。C(√)實現曲線上的點與曲線外的點的轉化需改變溫度,A、B點 ,溶液均呈中性,且圖中對應點的溫度關系為 ,故降低溫度,可實現由B點到A點的變化。D(×)由B項分析知,D點溶液顯堿性,故降溫并通入適量 ,不能實現由B點到D點的變化。素養覺醒14.(新考法)(2023湖北黃石二中月考)在 時,液氨的電離與水的電離相似,存在平衡:,的平衡濃度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在液氨中加入 ,可使液氨的離子積變大B.此溫度下液氨的離子積為C.在液氨中加入 ,液氨的離子積不變D.改變溫度,液氨中【解析】 水的電離本質為 ,液氨的電離類似于水的電離,其中和分別相當于純水中水電離出的和 。由此類比推出,液氨的性質應類似于水,影響液氨電離平衡的因素也類似于水,液氨的離子積(也應該只是溫度的函數)為常數。A(×)C(√)液氨的離子積為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離子積不變。B(√)此溫度下液氨的離子積。D(√)改變溫度,液氨的電離平衡移動,液氨中、 同時改變,但。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第1節 水與水溶液課時2 水溶液的酸堿性與題型覺醒題型一 溶液酸堿性的判斷1.(2023四川雅安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A.的溶液 B. 的溶液C.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 D.鹽的溶液【解析】 A(√)溶液為中性的本質是 。B(×)非常溫時, 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或堿性溶液。C(×)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在 之間,可能為酸性、中性或堿性溶液。D(×)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 溶液顯堿性。有“化”好說溶液酸堿性的判斷依據1.溶液酸堿性的絕對判據 不用管溫度,直接比較根據溶液中和 的相對大小判斷。酸性溶液:堿性溶液:中性溶液:2.溶液酸堿性的相對判據 需要考慮溫度根據溶液中或或 大小判斷。時: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 ;堿性溶液:,, 。時: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 ;堿性溶液:,, 。2.(新考法·酸度AG)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科學家提出了酸度的定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A.酸性溶液的B.中性溶液的C.時溶液的D.時溶液的【解析】 A(×)酸性溶液,,故 。B(×)中性溶液,,故 。C(×)時溶液, ,, ,。D(√)時溶液, ,, ,。3.(2024陜西西安電子科技中學期中)常溫下,① 的硫酸溶液、②的醋酸的溶液、③ 的溶液、④的溶液,則此四種溶液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B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解析】 計算 比較大小 越大,酸性越強。常溫下,①的硫酸溶液中 ;②醋酸為弱酸,不完全電離,的醋酸溶液中 ;③溶液中的;④溶液中 ,則;故酸性由強到弱為④①③②。題型二 溶液 的測定4.(2024重慶第七中學月考)關于 測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A.用廣泛試紙測得某濃度的溶液的 為10B.常溫下用廣泛試紙測得溶液的 約為4.1C.計是精確測定溶液 的儀器D.在試管內放入少量溶液并煮沸,把 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其顏色并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解析】 A(×)溶液具有漂白性,會將試紙漂白,故不能用 試紙測定其。B(×)廣泛試紙測定的溶液的 為整數。C(√)計可以精確測定溶液的 ,一般可以精確到0.01。D(×)測定溶液時不能煮沸,也不能將 試紙放在試管口5.(2023山東東營一中月考)用 試紙測定溶液酸堿性的正確操作是( )AA.將一小塊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在 試紙的中部,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B.將一小塊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在 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C.將一小條 試紙在待測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D.將一小條 試紙先用蒸餾水潤濕后,在待測液中蘸一下,取出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解析】 試紙使用方法:把一小塊 試紙放在潔凈干燥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在 試紙的中部,與標準比色卡對照,確定溶液的,A正確。有“化”好說使用 試紙的注意事項1.試紙在使用之前不能用蒸餾水潤濕。如果用蒸餾水將 試紙潤濕,則相當于將待測液稀釋,導致測定的酸性溶液的變大,堿性溶液的變小,但測中性溶液時, 不變。2. 試紙不能伸入待測液中,否則會污染待測液。3.若某溶液具有漂白性或強氧化性,則不能用試紙測定其 。題型三 溶液 的計算6.已知,將和的稀鹽酸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約為( )AA.2.3 B.3.5 C.4.7 D.3【解析】 兩溶液之差大于2,則混合后 。的稀鹽酸的, 的稀鹽酸的,設稀鹽酸的體積為 ,則混合后,。記憶鬼才·高若之差的兩種強酸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 。若之差的兩種強堿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 。7.(2023四川雅安期中),將 溶液與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 為( )DA.14 B.12.3 C.13 D.12【解析】 ,,堿過量,先算,再算 。,,則 。有“化”好說酸堿混合計算,按“誰過量先求誰”的原則,即酸過量先求,堿過量先求 。8.(2023四川綿陽考試)時,水的離子積常數 ,該溫度下,的稀溶液與 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混合后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恢復到,測得混合溶液的,則 的值為( )AA. B. C. D.【解析】 “誰過量就先求誰”,混合溶液的,說明酸過量,先算 。該溫度下,的稀鹽酸的,的 稀溶液的,混合溶液的 ,即,則有,解得 。題型四 酸、堿混合后溶液的 的判斷9.(2023廣東四校聯考)時,等體積的酸和堿溶液混合后 一定大于7的是( )CA.的溶液與的 溶液B.的溶液與的 溶液C.的溶液與 的氨水D.的溶液與的 溶液【解析】 A(×)的(強酸)溶液與的 (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恰好完全反應, 。B(×)的(弱酸)溶液與的 (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反應后醋酸有大量剩余, 一定小于7。C(√)的(強酸)溶液與的氨水( 是弱堿)等體積混合,反應后氨水有大量剩余,溶液呈堿性, 。D(×)的(強酸)與的 (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恰好完全反應, 。有“化”好說時, 之和為14的酸和堿等體積混合規律:誰弱誰過量,誰弱顯誰性。 以弱勝強原因:酸堿已電離出的和恰好中和,誰弱誰的或 有“儲備”(有未電離的酸或堿),中和后還能繼續電離。能力覺醒10.(2023山東濟寧泗水期中,雙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A.在時, 為6的溶液呈酸性B.常溫下,將鹽酸稀釋至,所得溶液的 為9C.常溫下,水電離出的為時,此溶液的 可能為1或13D.將的鹽酸與醋酸各分別稀釋至,所得醋酸的 略小【解析】 A(×)時,純水的 為6,純水呈中性。B(×)將鹽酸稀釋至, 電離產生的,此時水電離產生的不能忽略,所得溶液的 接近于7,但不大于7。C(√)常溫時,,的溶液中, ,則水電離出的; 的溶液中, ,則水電離出的。D(√)將的鹽酸稀釋至后,溶液的; 為弱電解質,在水中部分電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分子,稀釋過程中會進一步電離出,所得稀釋后的醋酸溶液 。11.(2024湖南長沙明德中學月考)已知在時水的離子積 。下列溶液的溫度均為 ,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A.的溶液,B.的溶液,C.的溶液與的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溶液的為6,溶液顯酸性D.完全中和的溶液,需要的溶液【解析】 A(√)的 溶液中,, 。B(×)的溶液中, ,, 。C(×)的溶液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與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為6。D(×)的溶液中,,由B項分析知, 的溶液中, ,故二者完全中和,需要溶液的體積相等。12.(2023四川大英中學月考)常溫下,將的強酸溶液和 的強堿溶液混合,當混合液的 等于11時,強酸與強堿溶液的體積比是( )AA. B. C. D.【解析】 “誰過量就先求誰”,混合溶液的,說明堿過量,先算 。常溫下,的強酸溶液中, 的強堿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即,則有 ,化簡得,故 。13.(大招32)(2023山西長治二中月考)現有常溫下的四種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的氨水、④的 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水電離出的:①④② ③B.將④分別加入等體積的①、②中,使酸恰好完全反應,消耗④的體積不相等C.將等體積的①③混合后,溶液顯酸性D.若①④兩溶液混合時,體積比,則所得溶液【解析】 A(×)常溫下,溶液中 ,有① ② ③ ④“有則小,無則大”原則 (溶質能夠提 供 ,取小) (溶質能夠提供 ,取?。? (溶質能夠提 供 ,取 ?。? (溶質能夠提供 ,取?。?br/>,則水電離出的:②①④ ③。B(×)和 溶液的濃度相等,故將④分別加入等體積的①、②中,使酸恰好完全反應,消耗④的體積相等。C(×)的(強酸)溶液與的氨水( 是弱堿)等體積混合,完全反應后氨水有大量剩余,溶液呈堿性, 。D(√)①④兩溶液按體積比混合,說明堿過量,先算 ,,則, 。14.(2023重慶渝東六校共同體聯合診斷)溫度為時,某 稀溶液中,;已知: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該溫度下,溶液的B.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該溫度下,的鹽酸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中性D.該溫度下,若的與的 溶液混合后呈中性,則【解析】 A(×)溫度為 時,, (強酸強堿鹽)對水的電離無影響,溶液呈中性,其 。B(×)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C(×)該溫度下,的鹽酸中,的 溶液中,兩者等體積混合堿過量,溶液呈堿性。D(√)的與 (【易錯】急視時,,誤認為的 溶液的濃度為 )的溶液混合后呈中性,酸堿恰好完全反應,則 (【警示】切勿忽視硫酸為二元酸),故 。15.(2024天津第三中學期中)如圖表示水中和的關系,已知: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CA.圖中B. 區域內(不包括邊界)任意點均有C.線上任意點均有D.溫度為時,的 溶液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該混合液的 為11.7【解析】 A(√)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右移,增大,由題圖可知 點的小于點的,故 。B(√)由題圖可知, 區域內(不包括邊界)任意點均有 ,溶液呈堿性。C(×)由題圖可知, 線上任意點均有,溶液呈中性,點 ,其余點 。D(√) 兩溶液之差大于2,則混合后 。溫度為時, ,的 溶液中,的 溶液中,設溶液體積均為 ,則混合后,,。16.(2024廣東廣州第二中學期中)常溫下,分別取未知濃度的和 溶液,加水稀釋至原體積的倍。稀釋過程中,兩溶液 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A.為弱堿, 為強酸B.水的電離程度:C.若升高溫度,、點對應溶液的 均不變D.將點溶液與 點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解析】 縱軸為,當 時,表示溶液稀釋至原來體積的10倍。A(×)點溶液稀釋10倍,即 由3變為4,對應變化小于1,則是弱酸;點 溶液稀釋10倍,即由3變為4,對應 減小1,則是強堿。B(√)酸、堿均抑制水的電離, 點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點溶液中分別為、,則由水電離出的 分別為、,故水的電離程度: 。C(×)是強堿,升高溫度,溶液中幾乎不變,但增大,變大,溶液的 減小。D(×)將點溶液與 點溶液等體積混合,即將的溶液與的 溶液等體積混合(【技巧】“以弱勝強”,常溫下 之和為14的酸和堿等體積混合,若為弱酸與強堿,則混合后),發生中和反應后, 有剩余,所得混合溶液呈酸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