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1張PPT)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第2節 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類的水解課時1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題型覺醒題型一 電離平衡常數及電離度1.(2023湖南長沙一中期中)已知下, 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存在以下關系: 。下列有關結論可能成立的是( )DA.下,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時,B.下,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時,C.標準狀況下,醋酸中D.升高到一定溫度,【解析】 A、B(×) 為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電離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 不變。C(×)醋酸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標準狀況下 即降低溫度,醋酸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減小。D(√)醋酸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醋酸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增大,可能為 。2.(教材改編題)已知室溫時,某一元酸在水中有 發生電離(電離吸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A.該溶液中B.升高溫度,溶液的 增大C.的電離平衡常數約為D.電離出的約為水電離出的的 倍【解析】 A(√)依據電離平衡 可知,溶液中。B(×)該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吸熱的,升高溫度, 的電離程度增大,溶液中增大,則溶液的 減小。C(√)公式法,。D(√)溶液(溶質能夠提供,取小)故電離出的約為水電離出的的 倍。題型二 電離平衡常數的應用3.(2024北京第八中學期中)電離平衡常數有重要的功能,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化學式電離平衡常數/DA.電離出的能力:B.中和等體積、等的溶液和溶液,前者消耗的 多C.和均能與 溶液發生反應D.通入溶液中:【解析】 A(√)由表格中數據可知,,越大,表示弱酸的電離能力越大,故電離出的能力 。B(√)電離出的能力 ,等體積、等的溶液和溶液, ,提供的總量,故消耗的 多。4.(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中)要使的醋酸溶液中 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①加少量燒堿固體 ②升高溫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解析】 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分別來自電離方程式的兩側(異側)。方法一,湊法 上下同乘, 溫度不變不變,分析 的變化。方法二,湊法 上下同乘溶液體積, 分析 、的變化。①(×)加入少量燒堿固體,電離出的與電離出的反應,減小,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增大、 減小,則的值減小,即 的值減小。②(√)醋酸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醋酸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增大、減小,則 的值增大。③(×)加少量冰醋酸,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均增大,則的值減小,即 的值減小。④(√)加水,醋酸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增大, 減小,則的值增大,即 的值增大。題型三 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5.(2023河南洛陽階段練習)在 溶液中存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A.加水稀釋, 的電離程度減小B.加入少量 固體,溶液導電性增強C.加入少量溶液,溶液中 減小D.加入少量固體, 減小【解析】 A(×)為弱電解質,加水稀釋促進 的電離(【點撥】越稀越電離), 的電離程度增大。B(√)加入少量固體,電離出的與電離出的反應,減小,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增大,且加入的可電離出,溶液中的電荷濃度增大,導電性增強。C(×)加入少量溶液,電離出的與醋酸電離出的 疊加,則增大。D(×)加入少量固體,增大, 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增大,減小。湊法,上下同乘 ,,溫度不變不變, 減小,則增大。6.(新情境·羥胺的電離)(2023陜西西安遠東一中期末)羥胺 稀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設 的電離平衡常數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常溫下,加入少量固體,平衡向左移動, 減小B.常溫下,加入少量,平衡向右移動, 的電離程度增大C.常溫下,加少量水稀釋,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都減小D.常溫下,通入少量氣體,平衡向右移動, 增大【解析】 A(×)常溫下,加入少量固體,電離出, 增大,平衡向左移動,只受溫度影響,溫度不變, 不變。(√)B(×)常溫下,加入少量,平衡向右移動,但 的電離程度減小(【點撥】對于同一弱電解質,溶液越稀,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就越大)。C(×)常溫下,加水稀釋,平衡向右移動,、 增大,但溶液體積增大,則、減小,溫度不變,不變,故溶液中 增大。D(√)常溫下,通入少量氣體,電離出的與羥胺電離出的反應,減小,平衡向右移動,增大、減小,故 增大。7.(2023江西南昌八一中學期中)在一定溫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CA.在 點時,液態醋酸不導電說明醋酸是共價化合物B.、、三點中,點時醋酸溶液中 最小C. 點時,醋酸的電離程度最大,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最大D.點之后,加水稀釋, 增大【解析】 A(√) 點時不導電,說明液態醋酸中無自由移動的離子,液態醋酸不能電離,醋酸是共價化合物。B(√)溶液中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存在電荷守恒,、、 三點對應溶液的導電能力為,則 由小到大的順序為。C(×)由B項分析知, 點時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最大,但弱電解質“越稀越電離”,加水稀釋,弱電解質電離程度增大,故 點時醋酸的電離程度最大。D(√) 加老多老多水 純水,常溫下,, ,則,故 增大。題型四 一元強酸(堿)與一元弱酸(堿)的比較8.(2023福建南安僑光中學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用相同的氫氟酸和鹽酸中和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消耗鹽酸的體積多B.相同溫度下,相等的氨水和溶液, 相等C.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與鎂反應,開始瞬間醋酸產生 快D. 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解析】 A(√) 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提醒】氫氟酸中存在分子),是強酸,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相同的氫氟酸和鹽酸 ,故中和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消耗鹽酸的體積多。B(×)相同溫度下,相等的氨水和溶液, 相等,溶液體積未知,不能確定 是否相等。C(×)“初始看電離”,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 是強酸,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溶液中醋酸溶液 鹽酸,故開始瞬間鹽酸產生快。(×) 的溶液一定呈中性。9.(2024江蘇四校聯考)室溫下,相同體積、相同 的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加水稀釋時的 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BA.點所在曲線對應的是 溶液B.點的大于 點的C.與同一濃度的鹽酸完全反應時,消耗鹽酸體積:D.、兩點溶液中的 相等【解析】 A(√)相同起點,看幅度,幅度越大,酸越強。是弱堿,在溶液中部分電離, 是強堿,在溶液中完全電離, 相同的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加水稀釋, 繼續電離出,故氨水中減小( 減小)得較慢,氫氧化鈉溶液中減?。p?。┑幂^快,即稀釋相同倍數氨水的 大于氫氧化鈉溶液的,點所在曲線對應的是 溶液。(×)只與溫度有關,溶液的溫度都是相同的,、 兩點 相等。C(√)“最終看總量”,根據A項分析知,、 兩點所在曲線分別對應溶液、氨水,起始時 且兩溶液的體積相同,溶液提供的總量:溶液 氨水,稀釋不影響提供的總量,即溶液提供的總量: ,故與同一濃度的鹽酸完全反應時,消耗鹽酸體積: 。D(√)、兩點溶液相等,則 相等。10.室溫下,相同體積、濃度均為的、 溶液分別加水稀釋,隨加水體積 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為強酸, 為弱酸B.的電離常數為C.過程中 的值增大D.、兩點對應溶液與相同濃度的溶液反應, 點溶液消耗 溶液的體積較多【解析】 A(×)不同起點,看起點,起點越低,酸越強,則酸性:;根據題圖知 、溶液的均大于1,即、溶液中 均小于,、 均沒有完全電離,溶液中存在、分子,、均為弱電解質,故、 均為弱酸。B(×)方法一 根據題圖知溶液的 ,,,故。方法二“公式法” 根據題圖知溶液的 ,,,則。(√)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加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 均增大,但溶液體積增大,則、均減小; 減小,溶液體積增大,則 減小。方法一,湊法 上下同乘, ,溫度不變不變, 減小,則 的值增大。方法二,湊法 上下同乘溶液體積,,增大, 減小,則 的值增大。D(×)“最終看總量”,、 溶液的初始濃度、體積相同,提供的總量相等,稀釋不影響提供的總量,故消耗溶液的體積: 。題型五 一元弱酸的多角度判斷11.(2024吉林八校期末)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 是弱酸的是( )B①體積相同、濃度相同的溶液與 溶液恰好完全反應②向溶液中通入, 減小③在相同條件下,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 溶液的導電能力比鹽酸弱④常溫下,溶液中溶液中、、 同時存在相同、體積相同的溶液和溶液與反應時,開始放出 的速率一樣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③⑤⑥【解析】 ①(×)是否存在電離平衡角度——中和堿的量,體積相同、濃度相同的溶液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只能說明 是一元酸(【點撥】“最終看總量”,體積相同、濃度相同的一元強酸和一元弱酸,提供 的總量相同,均能與體積相同、濃度相同的 溶液恰好完全反應)。②(√)是否存在電離平衡角度,向溶液中通入, 減小,說明存在電離平衡,是弱酸。③(√)是否完全電離角度——溶液的導電能力,在相同條件下,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溶液的導電能力比鹽酸弱,說明 部分電離,是弱酸。④(√)是否完全電離角度,常溫下,溶液中 ,說明 沒有完全電離,屬于弱酸。⑤(√)是否存在電離平衡角度——是否存在分子,溶液中、、 同時存在,說明沒有完全電離,可以證明 是弱酸。⑥(×)是否存在電離平衡角度,相同、體積相同的溶液和 溶液,初始時氫離子濃度相等,與反應時,開始放出的速率一樣,不能說明 是弱酸。有“化”好說多角度判斷弱電解質以兩種一元酸、 (且一強酸一弱酸)為例:分析角度 依據 事實 結論是否完全 電離 大小 的溶液和的 溶液, 為一元弱酸,為一元強酸溶液的 溶液的 (室溫下), 溶液的 (室溫下) 溶液的導電 能力 的溶液和的 溶液,前者的導電能力明顯強于后者 分析 角度 依據 事實 結論是否 存在 電離 平衡 與活潑金屬 反應的速率 等濃度的溶液和 溶液分別與相同(質量、形狀、顆粒大?。┑幕顫娊饘俜磻?,前者的反應速率較大 為一元弱酸,為一元強酸是否存在分 子 溶液中存在分子,溶液中不存在 分子 溶液稀釋后 的 等的溶液、溶液稀釋相同倍數后 的變化: 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 的量 等體積、等的溶液和 溶液分別與足量金屬反應 生成的量: 中和堿的量 等體積、等的溶液和 溶液中和堿的量: 續表能力覺醒12.(大招33)在時,的 、,的 、,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亞硫酸的酸性弱于氫硫酸B.氫硫酸的酸性弱于亞硫酸C.多元弱酸的第一步電離對第二步電離有抑制作用D.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電離決定【解析】 相同溫度下, 越大,表示弱酸的電離能力越大,酸性越強,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電離決定,第一步產生的 對其第二步電離有抑制作用,A項錯誤。13.(大招33)(2024山東青島二中期中)在相同溫度下三種酸的一些數據如表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酸濃度/ 0.12 0.2 0.9 0.9 0.9電離度/% 0.25 0.2 0.1 0.3 0.5電離常數AA.在相同溫度下,電離常數:B.在相同溫度下,從 的數據可以說明:弱電解質溶液濃度越小,電離度越大,且C.若在溶液中加少量鹽酸,則 的值不變D.表格中三種濃度的溶液中,從左至右 逐漸減小【解析】 A(√)根據題表數據可知,相同溫度、相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電離度 ,電離度越大,對應弱酸的電離程度越大,對應弱酸的電離常越大,故電離常數 。B(×)根據題表數據可知,相同溫度時,隨溶液濃度的減小, 的電離度增大,但電離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故 。C(×)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加入少量鹽酸, 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減小,故 的值增大。D(×)“公式法”, ,則表格中三種濃度的 溶液中,從左至右電離出的分別為 、、 ,即從左至右 逐漸增大。14.(2023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月考)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和,一定溫度下,下列關于 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A.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動,溶液 減小B.加水,平衡向右移動,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C.通入少量 氣體,平衡向左移動,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都減小D.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忽略體積變化),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都減小【解析】 A(√)滴加新制氯水,發生反應,減小,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但反應生成了強電解質,整體分析的結果是 增大,溶液 減小。B(×)加水稀釋,促進電離,增大,但因溶液體積也增大,所以 減小。C(×)通入少量二氧化硫發生反應,減小, 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均減小,但溫度不變不變,故 增大。D(×)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發生反應 ,反應生成了強電解質,溶液中 增大。15.(大招33)(2024河北唐山第一中學期中)已知 、、 是下列有關的三種酸的電離常數,反應①、② 、③可以發生,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A.B.C.根據兩個反應即可得出一元弱酸的強弱順序為D.【解析】 反應物左上右下,生成物直接交叉,反應可以發生。根據反應①③可得,失能力: ,即一元弱酸的強弱順序為, ,, ,。16.(大招34)(2024河南鄭州實驗中學期中)常溫下,均為2、體積均為的、、 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為,溶液隨 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A.水的電離程度:點 點B.為強酸,且C.當時,升高溶液的溫度, 增大D.取、兩點溶液,中和體積、濃度均相同的 溶液,消耗 點溶液的體積較小【解析】 A(×) 溶液中水的電離被抑制,加水稀釋,溶液中 減小,對水電離的抑制效果減弱,則水的電離程度:點 點。B(×)相同起點,看幅度,幅度越大,酸越強,則酸性;稀釋100倍時,由2變為4的酸為強酸, 由2變為小于4的酸為弱酸,根據題圖知,為強酸,、為弱酸,則 。(√)為強酸,為弱酸,當 時,升高溶液的溫度,促進的電離,增大,不變,故 增大。D(×)酸性,相同的、溶液 ,稀釋相同的倍數后,故中和體積、濃度均相同的溶液,消耗 點溶液的體積較多。素養覺醒17.(新概念·廣義酸堿)(2024湖南益陽檢測)根據酸堿質子理論,給出質子 的物質是酸,結合質子的物質是堿,給出質子的能力越強,酸性越強。已知:, ,下列酸性強弱順序正確的是( )DA. B.C. D.【解析】 根據可知,給出質子能力: ;根據可知,給出質子能力: 。(【關鍵】觀察離子方程式中“誰”失去,“誰”得到)則給出質子能力的強弱順序為 ,又“給出質子的能力越強,酸性越強”,故酸性強弱順序為 。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第2節 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類的水解課時2 鹽類的水解題型覺醒題型一 鹽溶液的酸堿性1.(2023甘肅蘭州一中期末)常溫下,下列能用試紙測定溶液的且 的是( )DA.、、 B.、、C.、、 D.、、【解析】 A(×)、(【提醒】除了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電離出的也使溶液呈酸性)、均是強酸弱堿鹽,水溶液均呈酸性,常溫下 ,不符合題意。(×)、、均是強堿弱酸鹽,水溶液均呈堿性,常溫下,但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試紙測定其 ,不符合題意。C(×)、、均是強酸弱堿鹽,水溶液均呈酸性,常溫下 ,不符合題意。(×)、、 均是強堿弱酸鹽,水溶液均呈堿性,常溫下,符合題意。題型二 鹽類水解的實質及規律2.(2024上海華中師大三附中期中)下列有關鹽類水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A.鹽類的水解過程破壞了純水的電離平衡B.鹽類的水解可看作酸堿中和反應的逆過程C.鹽類水解的結果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D.水解的實質是與電離出的結合生成了【解析】 A(√)鹽類的水解是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結合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生成弱電解質的過程,破壞了純水的電離平衡,促進水的電離。B(√)中和反應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鹽類水解是鹽和水反應生成酸和堿,故鹽類的水解可看作酸堿中和反應的逆過程。C(√)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如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堿性,溶液呈中性。(醋酸根離子和銨根離子水解程度相同)D(×)水解的實質是與電離出的結合生成和 。有“化”好說(1)鹽類水解的實質(2)鹽類水解的規律3.(2024湖南長沙雅禮中學月考)相同溫度下,濃度均為的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 溶液、⑥溶液,它們的 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AA.③①④②⑥⑤ B.①③⑥④②⑤ C.③②①⑥④⑤ D.⑤⑥②④①③【解析】故 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③①④②⑥⑤。有“化”好說等濃度溶液排序:強酸酸性 水解呈酸性 中性 水解呈堿性 強堿堿性。弱酸酸性排序: 。(口訣:劉林服醋貪吃鬼)題型三 鹽類水解方程式4.(2024寧夏銀川二中期中)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CA. B.C. D.【解析】 A(×)遇先刪化為,為 的電離方程式。B(×)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生成亞硫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有關方程式為 。C(√)多元弱酸的酸根離子的水解分步進行,以第一步水解為主,、 。D(×)遇先刪化為,為 的電離方程式。記憶鬼才·高5.(2023天津南開中學調研)下列水解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BA.B.C.碳酸氫鈉溶液:D.溶于中:【解析】 A(×)遇先刪化為,為 的電離方程式。B(√)水解過程是微弱的,應用“ ”表示,水解方程式為。(【提醒】多元弱堿陽離子水解一步寫)C(×)遇先刪化為,屬于 的電離方程式,不是水解方程式,正確的水解方程式為 。溶于中,水解生成和 ,正確的水解方程式為。題型四 水解平衡的移動6.(2023四川內江第六中學期中)要使溶液中的 更接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A.通入 B.加入C.加熱 D.加入適量 固體【解析】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以第一步水解為主)。(×)B(×)、能與水解產生的反應,水解平衡右移, 減小。C(×)加熱促進水解,水解平衡右移, 減小。D(√)加入適量固體,增大,水解平衡左移, 增大,更接近。7.(2023山東濰坊安丘期中)常溫下, 溶液中存在平衡,滴加酚酞溶液呈紅色。已知:與 會發生反應生成 沉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加入固體,溶液減小 B.加入固體, 濃度變大C.升高溫度,溶液紅色變淺 D.稀釋溶液, 減小【解析】 A(×)加入固體,的水解平衡左移,使 減小,但加入的能電離出進而使 增大,平衡移動的結果不能抵消外界條件改變引起的變化,只能減弱這種變化,故整體分析的結果是增大, 增大。B(×)加入固體,與發生反應生成沉淀, 減小,的水解平衡左移,使 增大,但平衡移動的結果不能抵消外界條件改變引起的變化,只能減弱這種變化,故整體分析的結果是 減小。C(×)升高溫度,的水解平衡右移, 增大,溶液紅色變深。D(√)稀釋溶液,的水解平衡右移,、 均增大,但溶液體積增大,則、減小(【提醒】平衡正向移動使、 增大的幅度遠小于溶液體積增大使、減小的幅度,故最終結果是 、減?。?。方法一 ,溫度不變不變, 減小,故減小。方法二 ,溫度不變,、 不變,減小,故 減小。有“化”好說(1) 越大表示鹽的水解程度越大。(2)只受溫度影響,與鹽溶液的濃度無關,水解是吸熱過程,升溫 增大。(3)與、(或 )的關系①如強堿弱酸鹽溶液:②如強酸弱堿鹽溶液:題型五 鹽類水解的應用8.(2024黑龍江哈爾濱九中期中)加熱蒸干并灼燒(低于 )下列物質的溶液,可以得到該物質固體的是( )CA.氯化鐵 B.碳酸氫銨 C.硫酸鎂 D.亞硫酸鈉【解析】 (×) 屬于“金屬陽離子易水解的易揮發性強酸鹽”,蒸干時得到氫氧化物,灼燒時得到氧化物,即 。B(×)屬于“不穩定的化合物”,加熱時在溶液中就能分解為、和 ,蒸干并灼燒得不到原物質。C(√) 屬于“金屬陽離子能水解的難揮發性強酸鹽”,且不易分解,蒸干并灼燒時得到原物質,即 。D(×)屬于“易被氧化的鹽”,在加熱過程中易被氧化為, 為強酸強堿鹽,不水解,也不易分解,灼燒后得到的固體是 。判斷鹽溶液蒸干、灼燒后所得產物的規律常見類型 溶液蒸干所得物質金屬陽離子易水解的 易揮發性強酸鹽 蒸干后一般得到對應的弱堿,灼燒后一般得到對應的金屬氧化物,如(或溶液蒸干時得到[或 ,灼燒時得到(或金屬陽離子易水解的 難揮發性強酸鹽 蒸干后得到原溶質,如溶液蒸干后得到 固體酸根離子易水解的強 堿鹽 蒸干后一般得到原溶質,如溶液蒸干后得到 固體常見類型 溶液蒸干所得物質陰、陽離子均易水解,且水 解產物均易揮發的鹽 蒸干后得不到任何固體,如、 溶液等不穩定化合物的水溶液 加熱時在溶液中就能分解,得不到原物質,如 溶液蒸干后得到 固體常見類型 溶液蒸干所得物質易被氧化的鹽 蒸干時會被氧化,蒸干后得不到原物質,如 溶液蒸干后得到 固體續表9.(2023廣東佛山十五校聯考)化學與生產生活有著緊密聯系,下列事實與鹽類水解無關的是( )AA.配制溶液時,加入一定量的 粉B.用飽和氯化銨溶液可以清洗鋼鐵表面的銹跡C.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D.草木灰與銨態氮肥不能混合施用【解析】 (√)極易被氧化為,故加入一定量還原劑粉,可防止 被氧化,與鹽類水解無關。B(×)誰強顯誰性, 為強酸弱堿鹽,其水解溶液顯酸性,能溶解鋼鐵表面的銹跡,不符合題意。C(×)純堿溶液中存在平衡: ,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更徹底,加熱促進水解,溶解堿性增強,去污效果更好,不符合題意。D(×)草木灰與銨態氮肥混合在水中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 易分解,導致氮元素損失,降低肥效,故草木灰與銨態氮肥不能混合施用,不符合題意。能力覺醒10.(真實情境)(2024湖南長沙明德中學月考)2022年3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天宮課堂”授課活動。其中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的結晶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醋酸鈉溶液中B.醋酸鈉是強電解質C.常溫下,醋酸鈉溶液的D.該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可以促進醋酸鈉晶體析出【解析】 (×)C(√)有弱才水解,誰強顯誰性,醋酸鈉是強堿弱酸鹽,溶液中存在平衡,故 ,常溫下,其溶液顯堿性, 。B(√)醋酸鈉屬于鹽,在水中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D(√)過飽和醋酸鈉溶液處于亞穩態,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可以促進醋酸鈉晶體析出,形成飽和溶液。11.(2023廣東深圳外國語階段練習)下列四組物質的溶液加熱蒸干、灼燒,所得固體的成分不相同的是( )C①、 ②、③、 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①(×)、 均屬于“金屬陽離子易水解的易揮發性強酸鹽”,蒸干時得到氫氧化物,灼燒時得到氧化物,但容易被氧化成 ,所以最后的產物都是 。②(×)屬于“不穩定的化合物”,加熱時在溶液中就能分解為,屬于“酸根離子易水解的強堿鹽”,蒸干、灼燒得到原物質,所以最后得到的固體都是。③(√)屬于“酸根離子易水解的強堿鹽”,蒸干、灼燒得到原物質;屬于“金屬陽離子易水解的易揮發性強酸鹽”,蒸干時得到氫氧化物,灼燒時得到氧化物,即 ,所以最后得到的固體不同。④(×) 屬于“金屬陽離子能水解的易揮發性強酸鹽”,蒸干時得到氫氧化物,灼燒時得到氧化物,即; 屬于“金屬陽離子能水解的難揮發性強酸鹽”,蒸干、灼燒得到原物質,即 ,所以最后得到的固體不同。12.(2023吉林長春第二實驗中學月考)室溫下,將 固體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加入的物質 結論A 鹽酸 反應結束后,B 溶液中與 的比值增大C 水 溶液中 增大D 氣體 溶液與 的比值一定是2C【解析】 A(×),則和 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和,其中既能電離又能水解, 減小,故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入 ,增大,水解平衡右移,、增大, 減小,又平衡移動的結果不能抵消外界條件改變引起的變化,只能減弱這種變化,故整體分析的結果是增大。湊法,上下同乘, ,溫度不變不變,增大,故 的值減小。C(√)加水促進水解,水解平衡右移, 增大,但溶液體積增大,整體分析的結果是減小,而溫度不變不變,故溶液中 增大。D(×)向含的溶液中通入,與 反應轉化為,溶液中剩余,因 的水解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即,則溶液中與 的比值大于2。13.(生產情境)(2024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附中月考)苯甲酸鈉( ,縮寫為 )可用作飲料的防腐劑。研究表明苯甲酸的抑菌能力顯著高于。已知時,苯甲酸和碳酸的電離常數分別為 、、 。在生產碳酸飲料的過程中,除了添加外,還需加壓充入氣體(溫度為 ,不考慮飲料中其他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相比于未充 的飲料,碳酸飲料的抑菌能力較低B.提高充氣壓力,飲料中 不變C.當為6.0時,飲料中D.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和溶液中,【解析】 A(×)(×)碳酸飲料中存在水解平衡:,充入 ,與水解產生的反應,水解平衡右移,增大、 減小,碳酸飲料的抑菌能力增大。C(×)湊法,上下同乘, 。D(√)越弱越水解,,則酸性: ,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和溶液中,的水解程度更大,故 。14.(2023湖南岳陽期末)已知,。常溫下,用氨水滴定濃度均為的 和混合溶液,相對導電能力隨加入氨水體積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A.點的混合溶液中約為B. 點時的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C.當混合溶液時,加入氨水體積一定D.點的混合溶液中:【解析】 A(×)點為濃度均為 的鹽酸和混合溶液,其中全部電離, 部分電離, ,,則。B(×)點時加入氨水的體積為,與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水解使溶液顯酸性,且溶液中醋酸未反應,故 點溶液為酸性。C(×)點時加入氨水的體積為,與 、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等物質的量的 、,,則溶液中和 的水解程度相近,溶液呈中性,而屬于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故點時混合溶液 ,則當混合溶液時,加入氨水的體積有可能稍微大于 。D(√)點的混合溶液的溶質為等物質的量的 、,根據元素質量守恒 可得, 。15.(2023福建福州期末)實驗測得溶液的 隨溫度升高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由點可知B., 的水解程度減小C. ,可能發生反應:D.點溶液和點溶液的 相同【解析】 A(×)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電離平衡:,由題圖知點時溶液的 ,即 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則,故。B(×)的水解過程吸熱,升高溫度,的水解程度增大;、 的電離過程吸熱,升高溫度,、 的電離程度增大,增大,故溶液減小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溫度,、 的電離程度增大。C(√)過程中溶液 迅速增大,可能的原因是部分受熱分解產生 ,離子方程式為 ,的水解程度遠大于 ,溶液堿性增強, 迅速增大。D(×)點溶液和點溶液的 相同,即相同,但點溶液和 點溶液的溫度不同,不同,則 不同。16.(2024重慶第八中學月考) 是食品加工中最為快捷的食品添加劑,用于焙烤食品; 在分析試劑、醫藥、電子工業中用途廣泛。請回答下列問題:(1) 可作凈水劑,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化學用語和相關文字說明)。水解生成的膠體具有吸附性,即(膠體),膠體吸附懸浮顆粒使其沉降從而凈化水(2) 相同條件下,中 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中 。小于【解析】 與中的均發生水解,中 水解呈酸性抑制水解,電離出的抑制水解,又電離生成的 濃度遠比水解生成的濃度大,故中水解程度比 中的小,中 濃度大。圖1(3) 如圖1所示是電解質溶液的 隨溫度變化的圖像。① 其中符合的 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是__(填字母),導致 隨溫度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溫度使其水解程度增大,減小【解析】 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溫度其水解程度增大, 減小,符合的曲線為Ⅰ。圖1② 時, 中約為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據電荷守恒可知,則太小,可忽略]。圖2(4) 室溫時,向 溶液中滴加溶液,所得溶液與 溶液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試分析圖中、、、 四個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__點;在 點,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解析】 根據反應物量的關系,點恰好消耗完 ,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的與;、、 三點溶液中均含有, 水解可促進水的電離,而抑制水的電離,故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 點溶液呈中性,即溶液中溶質有、、,點時根據元素質量守恒有, 點時又加入了一部分溶液,則 ,根據電荷守恒和可知 ,可以得出,故 。素養覺醒17.(新情境·血漿緩沖體系)(2024四川成都成華區期中)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人體各種體液的都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圍。血液的正常范圍是 ,當血漿低于7.2會引起酸中毒,高于7.5會引起堿中毒。血漿“ ”緩沖體系對穩定體系酸堿度有重要作用。該緩沖體系存在如下平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A.緩沖體系加入少量強堿時,上述平衡逆向移動B.當大量酸進入緩沖體系時,體系中 將變小C.該體系中一定存在D.某溫度下的,當血液中時,人體可能已經發生酸中毒【解析】 A(√)當緩沖體系加入少量強堿時,發生反應,減小、 增大,題述平衡逆向移動。B(×)當大量酸進入緩沖體系時,增大,題述平衡正向移動, 減小、增大,湊法,上下同乘, ,溫度不變不變,減小,則 增大。C(√)碳酸氫根離子會電離出少量碳酸根離子。D(√)當血液中 時,,則,此時,不在血液正常 范圍內,人體可能已經發生酸中毒。18.(2024陜西咸陽實驗中學檢測)實驗測得溶液、溶液以及的 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隨溫度升高,純水中B.隨溫度升高,溶液的 減小C.隨溫度升高,溶液的變化是 改變與水解平衡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D.隨溫度升高,溶液和溶液的均降低,是因為、 水解平衡移動方向不同【解析】 A(×)任何溫度時,純水中。B(×)水的電離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水電離出的增大; 的水解 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動,增大,故隨溫度升高, 溶液的增大(【提醒】切勿忽視 在不同溫度時的變化,不能直接根據圖像變化得出增大, 減?。?。C(√)水的電離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水電離出的增大; 的水解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動,增大,故溶液的變化是 改變與水解平衡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D(×)溫度升高,使水的電離平衡和鹽的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動,而 溶液隨溫度升高降低的原因是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得多,而溶液隨溫度升高 降低是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和 的水解程度增大共同作用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