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高考真題解析1.(2023山東)鑒別濃度均為的、、 三種溶液,僅用下列一種方法不可行的是( )CA.測定溶液 B.滴加酚酞試劑C.滴加溶液 D.滴加飽和 溶液【解析】 A(√)(水解)溶液顯弱堿性(【警示】該項并未指明用 試紙測溶液的,切勿因溶液有強氧化性,不能用試紙測定其 而錯選該項),(強堿)溶液顯強堿性, (水解)溶液顯酸性,則通過測定溶液的可以鑒別。B(√)溶液顯弱堿性且有強氧化性, 溶液顯強堿性,滴入酚酞溶液后,兩種溶液的顏色變化不一樣, 溶液顯酸性,滴入酚酞溶液不變色,則通過滴加酚酞試劑可以鑒別。C(×)向溶液中滴入溶液,能將氧化成 ,溶液會由無色變成棕黃色,而、與溶液不反應,滴入 溶液后沒有明顯現象,則僅用滴加溶液的方法無法鑒別。D(√)飽和溶液和溶液不反應,和 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和溶液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和氣體,則通過滴加飽和 溶液可以鑒別。2.(2022浙江6月選考)時,苯酚的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相同溫度下,等的和溶液中,B.將濃度均為的和溶液加熱,兩種溶液的 均變大C.時,溶液與溶液混合,測得 ,則此時溶液中D.時,的溶液中加少量 固體,水的電離程度變小【解析】 A(×)越弱越水解,酸性 ,則水解程度,二者濃度相同時,要使二者相同,需要增加溶液的濃度,則 。B(×) 溶液加熱時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濃度增大, 減小。C(√)時, ,,故 。D(×)有弱才水解,為強堿弱酸鹽, 可發生水解,會促進水的電離。(2023山東)閱讀下列材料,完成3~5題:一定條件下,乙酸酐 醇解反應可進行完全,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中的羥基含量,實驗過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實驗步驟如下:①配制一定濃度的乙酸酐-苯溶液。②量取一定體積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 樣品,充分反應后,加適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 。③加指示劑并用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 。④在相同條件下,量取相同體積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適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劑并用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 。有“化”好說滴定終點的規范描述:當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溶液由××色變為××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來顏色。3.對于上述實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CA.進行容量瓶檢漏時,倒置一次即可B.滴入半滴標準溶液,錐形瓶中溶液變色,即可判定達滴定終點C.滴定讀數時,應單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D.滴定讀數時,應雙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解析】 A(×)進行容量瓶檢漏時,需先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將容量瓶正放,旋轉玻璃塞180度,再倒置一次看是否漏水。B(×)滴入半滴標準溶液,錐形瓶中溶液變色,且半分鐘內不變回原色,才能判定達到滴定終點。C(√) (×)滴定讀數時,應單手持滴定管上端無刻度處,并保持其自然垂直。4. 樣品中羥基含量(質量分數)計算正確的是( )AA. B.C. D.【解析】 ,結合步驟④可知 (乙酸酐),結合步驟②,設樣品中為 ,則,解得,故 樣品中羥基的質量分數為 。5.根據上述實驗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可以用乙酸代替乙酸酐進行上述實驗B.若因甲醇揮發造成標準溶液濃度發生變化,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C.步驟③滴定時,不慎將錐形瓶內溶液濺出,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D.步驟④中,若加水量不足,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大【解析】 A(×)乙酸與醇的酯化反應是可逆的,不能用乙酸代替乙酸酐進行上述實驗。B(√)若甲醇(溶劑)揮發,則標準溶液的實際濃度偏大,滴定時消耗 甲醇溶液的體積偏小,即 減小,測定結果偏小。C(×)步驟③滴定時,不慎將錐形瓶內溶液濺出,則偏小, 增大,測定結果偏大。D(×)步驟④中,若加水量不足,乙酸酐不能完全水解,生成乙酸的物質的量偏小,則偏小, 減小,測定結果偏小。6.(2023浙江6月選考)草酸 是二元弱酸。某小組做如下兩組實驗:實驗Ⅰ:往溶液中滴加 溶液。實驗Ⅱ:往溶液中滴加 溶液。[已知:的電離常數、 ,,溶液混合后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實驗Ⅰ可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指示反應終點B.實驗Ⅰ中時,存在C.實驗Ⅱ中發生反應D.實驗Ⅱ中時,溶液中【解析】 A(×)用溶液滴定溶液,滴定終點時生成, 水解使溶液顯堿性(【點撥】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要選用變色范圍在堿性范圍的指示劑),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 ,實驗Ⅰ不能用甲基橙作指示劑。B(×) 實驗Ⅰ中 時,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的、 。“ 層次”、、,且“ 層 次” 、 ,, 以電離為主;,, 的電離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即電離產生的數目大于 水解消耗 的數目離子濃度關系: 續表C(×)“少定多”,實驗Ⅱ中剛開始時的量較少,電離出的 的計量數定為“1”,過量,要多少有多少,取與反應,生成的再和 反應生成,最后得離子方程式: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說明反應能完全進行,后面隨著溶液的加入,和 也會發生反應。D(√)實驗Ⅱ中 時,溶液中的,溶液中。7.(2023湖南)處理某銅冶金污水(含、、、 )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①溶液中金屬離子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如表所示:物質開始沉淀 1.9 4.2 6.2 3.5完全沉淀 3.2 6.7 8.2 4.6,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沉渣Ⅰ”中含有和B.溶液呈堿性,其主要原因是C.“沉淀池Ⅱ”中,當和完全沉淀時,溶液中D.“出水”經陰離子交換樹脂軟化處理后,可用作工業冷卻循環用水【解析】 .A(√)“沉渣Ⅰ”中含有和 。B(√)水解使 溶液顯堿性,以第一步水解為主,其離子方程式為。C(√)當和完全沉淀時,和 均達到溶解平衡,則。D(×)污水經過處理后其中含有較多的及沒有除凈的 ,故“出水”應該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軟化處理,達到工業冷卻循環用水的標準后,才能使用。8.(2023湖南)常溫下,用濃度為的 標準溶液滴定濃度均為的和 的混合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隨 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約為B.點:C.點:D.水的電離程度:【解析】A(√)抓“起始點”,點時溶質成分為和,點為滴定 的起始點,, ,。B(√)等式中一邊全含一種元素,另一邊全含另一種元素,找元素守恒。點 溶液為等濃度的和 混合溶液。第一步:列出關鍵元素 (非、非 元素)的比例 關系 、,即第二步:找出關鍵元素在 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在溶液中以和 的形式存在第三步:列等式C(√)抓“恰好中和一半點”,點溶液中含有及等濃度的和 ,,溶液顯酸性,說明的電離程度大于 的水解程度,則。D(×)對水的電離起抑制作用,在滴加 溶液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減弱,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當與 恰好完全反應時,水的電離程度達到最大,之后繼續滴入溶液,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故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有“化”好說酸堿中和滴定過程中,隨著酸(堿)的加入,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恰好完全反應時,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繼續加入酸(堿),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9.(2022湖北)如圖是亞砷酸和酒石酸(,, )混合體系中部分物種的圖(濃度:總為,總 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A.的為B.的酸性比 的強C.時,的濃度比 的高D. 時,溶液中濃度最高的物種為【解析】A(√) 時,, ,則,故的為 。B(√) 時,,,則,故的酸性比 的強。C(√)濃度的數量級為 ,的數量級為 (【警示】切勿忽視縱坐標的數量級),故 時,比 大。D(×) ,由圖中時各物種的濃度可知,可能有含 微粒的濃度大于 。10.(2022全國乙)常溫下,一元酸的 。在某體系中,與離子不能穿過隔膜,未電離的 可自由穿過該膜(如圖所示)。設溶液中,當達到平衡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A.溶液Ⅰ中 B.溶液Ⅱ中的電離度為C.溶液Ⅰ和Ⅱ中的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之比為【解析】 A(×) ,溶液Ⅰ呈中性, ,若,則 ,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B(√)溶液Ⅱ中,。C(×)可以自由通過隔膜,溶液Ⅰ、Ⅱ中 應相等。D(×)溶液Ⅰ、Ⅱ中 相等,由,可得 ,則,溶液Ⅰ中, ,,同理溶液Ⅱ中,,故。11.(2022湖南)室溫時,用 的標準溶液滴定濃度相等的、和 混合溶液,通過電位滴定法獲得與 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沉淀對離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離子濃度小于 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 ,CA. 點:有白色沉淀生成B.原溶液中的濃度為C.當沉淀完全時,已經有部分 沉淀D.點:,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解析】 A(×)、、屬于同種類型的難溶電解質, 越大,其對應的溶解度越大,開始時較小,首先生成黃色沉淀,故 點無白色沉淀生成。B(×)當加入溶液時,發生突變,說明此時、、 沉淀完全,且原溶液中、、 濃度相等,則, 。C(√)當 沉淀完全時,,此時,則表明已經有部分 沉淀。D(×)點表示在、、沉淀完全后又加入了一部分溶液, 最大。12.(2023遼寧)某廢水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 飽和,即,通過調節使和 形成硫化物而分離,體系中與關系如圖所示,為 、、和的濃度,單位為 。已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B.③為與 的關系曲線C.D.【解析】識圖過程 第一步,理清圖像中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含義。飽和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主)、,隨著 增大,溶液堿性增強,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逐漸增大,即 、隨著的增大而減小,且 較小時, ,故③、④分別為與、的關系曲線;隨著 增大,逐漸增大,則、 逐漸減小,又,即當 相同時,, ,故①、②分別為與、 的關系曲線。第二步:利用點可計算 ,點對應溶液中,;利用④上的點可計算。點 (【點撥】也可利用點計算)對應溶液中 ,,則。識圖結果A(×) 。B(×)③為與 的關系曲線。C(×) 。D(√)(【提醒】曲線③、④不相交,不能根據 利用公式直接求),點 (【點撥】也可利用點計算)對應溶液中,,則,而, 。13.(2023山東,雙選)在含的溶液中,一定 范圍內,存在平衡關系:; ;; ;,平衡常數依次為、、、、 。BDA.線表示 的變化情況B.隨增大, 先增大后減小C.D.溶液中元素與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始終為已知、、、隨 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解析】識圖過程 理清圖像中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含義。增大 ,平衡、 逆向移動,、減小,且減小得更快;增大 ,平衡、 正向移動,、增大,且 增大得更快。識圖結果A(√)線表示 的變化情況。B(×)的平衡常數 ,溫度不變時平衡常數不變,故隨增大, 始終保持不變。C(√),, 點時,且 始終保持不變,則,即, 。D(×)逐漸增大,影響平衡移動,則一定加入了含的物質,故溶液中 元素與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不始終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