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真題真題復習--2025年高考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共42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真題真題復習--2025年高考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共42張PPT)

資源簡介

(共42張PPT)
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
2025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
高考真題解析
1.(2023山東)鑒別濃度均為的、、 三種溶液,僅
用下列一種方法不可行的是( )
C
A.測定溶液 B.滴加酚酞試劑
C.滴加溶液 D.滴加飽和 溶液
【解析】 A(√)(水解)溶液顯弱堿性(【警示】該項并未指明用 試紙測溶
液的,切勿因溶液有強氧化性,不能用試紙測定其 而錯選該項),
(強堿)溶液顯強堿性, (水解)溶液顯酸性,則通過測定溶液的
可以鑒別。
B(√)溶液顯弱堿性且有強氧化性, 溶液顯強堿性,滴入酚酞溶液后,
兩種溶液的顏色變化不一樣, 溶液顯酸性,滴入酚酞溶液不變色,則通過滴
加酚酞試劑可以鑒別。
C(×)向溶液中滴入溶液,能將氧化成 ,溶液會由無色變成棕黃色,
而、與溶液不反應,滴入 溶液后沒有明顯現象,則僅用滴加
溶液的方法無法鑒別。
D(√)飽和溶液和溶液不反應,和 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和溶液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和氣體
,則通過滴加飽和 溶液可以鑒別。
2.(2022浙江6月選考)時,苯酚的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C
A.相同溫度下,等的和溶液中,
B.將濃度均為的和溶液加熱,兩種溶液的 均變大
C.時,溶液與溶液混合,測得 ,則此時溶液中
D.時,的溶液中加少量 固體,水的電離程度變小
【解析】 A(×)越弱越水解,酸性 ,則水解程度
,二者濃度相同時,要使二者
相同,需要增加溶液的濃度,則 。
B(×) 溶液加熱時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濃度增大, 減小。
C(√)時, ,
,故 。
D(×)有弱才水解,為強堿弱酸鹽, 可發生水解,會促進水的電離。
(2023山東)閱讀下列材料,完成3~5題:一定條件下,乙酸酐 醇解反應
可進行完全,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
中的羥基含量,實驗過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實驗步驟如下:
①配制一定濃度的乙酸酐-苯溶液。
②量取一定體積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 樣品,充分反應后,加適
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 。
③加指示劑并用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 。
④在相同條件下,量取相同體積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適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
指示劑并用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 。
有“化”好說
滴定終點的規范描述:當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溶液由××色變為××色,且半分鐘內
不恢復原來顏色。
3.對于上述實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C
A.進行容量瓶檢漏時,倒置一次即可
B.滴入半滴標準溶液,錐形瓶中溶液變色,即可判定達滴定終點
C.滴定讀數時,應單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D.滴定讀數時,應雙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
【解析】 A(×)進行容量瓶檢漏時,需先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將容量瓶正放,
旋轉玻璃塞180度,再倒置一次看是否漏水。
B(×)滴入半滴標準溶液,錐形瓶中溶液變色,且半分鐘內不變回原色,才能判定達
到滴定終點。
C(√) (×)滴定讀數時,應單手持滴定管上端無刻度處,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4. 樣品中羥基含量(質量分數)計算正確的是( )
A
A. B.
C. D.
【解析】 ,結合步驟④可知 (乙酸酐)
,結合步驟②,設樣品中為 ,則
,解得,故 樣品中
羥基的質量分數為 。
5.根據上述實驗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可以用乙酸代替乙酸酐進行上述實驗
B.若因甲醇揮發造成標準溶液濃度發生變化,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
C.步驟③滴定時,不慎將錐形瓶內溶液濺出,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
D.步驟④中,若加水量不足,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大
【解析】 A(×)乙酸與醇的酯化反應是可逆的,不能用乙酸代替乙酸酐進行上述實驗。
B(√)若甲醇(溶劑)揮發,則標準溶液的實際濃度偏大,滴定時消耗 甲醇溶
液的體積偏小,即 減小,測定結果偏小。
C(×)步驟③滴定時,不慎將錐形瓶內溶液濺出,則偏小, 增大,測定結
果偏大。
D(×)步驟④中,若加水量不足,乙酸酐不能完全水解,生成乙酸的物質的量偏小,
則偏小, 減小,測定結果偏小。
6.(2023浙江6月選考)草酸 是二元弱酸。某小組做如下兩組實驗:
實驗Ⅰ:往溶液中滴加 溶液。
實驗Ⅱ:往溶液中滴加 溶液。
[已知:的電離常數、 ,
,溶液混合后體積變化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實驗Ⅰ可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指示反應終點
B.實驗Ⅰ中時,存在
C.實驗Ⅱ中發生反應
D.實驗Ⅱ中時,溶液中
【解析】 A(×)用溶液滴定溶液,滴定終點時生成, 水
解使溶液顯堿性(【點撥】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要選用變色范圍在堿性范圍的指示劑),
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 ,實驗Ⅰ不能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B(×) 實驗Ⅰ中 時,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的
、 。
“ 層次”
、、,且
“ 層 次” 、 ,
, 以電離為主;
,, 的電
離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即電離產生的數目大于 水解消
耗 的數目
離子濃度關系: 續表
C(×)“少定多”,實驗Ⅱ中剛開始時的量較少,電離出的 的計量數定為“1”,
過量,要多少有多少,取與反應,生成的再和 反應生
成,最后得離子方程式: ,該反應的平
衡常數 ,
說明反應能完全進行,后面隨著溶液的加入,和 也會發生反應。
D(√)實驗Ⅱ中 時,溶液中的
,溶液中

7.(2023湖南)處理某銅冶金污水(含、、、 )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中金屬離子開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如表所示:
物質
開始沉淀 1.9 4.2 6.2 3.5
完全沉淀 3.2 6.7 8.2 4.6
, 。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沉渣Ⅰ”中含有和
B.溶液呈堿性,其主要原因是
C.“沉淀池Ⅱ”中,當和完全沉淀時,溶液中
D.“出水”經陰離子交換樹脂軟化處理后,可用作工業冷卻循環用水
【解析】 .
A(√)“沉渣Ⅰ”中含有和 。
B(√)水解使 溶液顯堿性,以第一步水解為主,其離子方程式為

C(√)當和完全沉淀時,和 均達到溶解平衡,則

D(×)污水經過處理后其中含有較多的及沒有除凈的 ,故“出水”應該經過陽
離子交換樹脂軟化處理,達到工業冷卻循環用水的標準后,才能使用。
8.(2023湖南)常溫下,用濃度為
的 標準溶液滴定濃度均為
的和 的混合溶液,
滴定過程中溶液的隨 的變
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約為
B.點:
C.點:
D.水的電離程度:
【解析】
A(√)抓“起始點”,點時溶質成分為和,點為滴定 的
起始點,, ,

B(√)等式中一邊全含一種元素,另一邊全含另一種元素,找元素守恒。點 溶液為等濃
度的和 混合溶液。
第一步:列出關鍵元素 (非、非 元素)的比例 關系 、,即
第二步:找出關鍵元素在 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在溶液中以和 的形式存在
第三步:列等式
C(√)抓“恰好中和一半點”,點溶液中含有及等濃度的和 ,
,溶液顯酸性,說明的電離程度大于 的水解程度,則

D(×)對水的電離起抑制作用,在滴加 溶液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
減弱,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當與 恰好完全反應時,水的電離程度達
到最大,之后繼續滴入溶液,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故
點水的電離程度最大。
有“化”好說
酸堿中和滴定過程中,隨著酸(堿)的加入,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恰好完全反應時,
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繼續加入酸(堿),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
9.(2022湖北)如圖是亞砷酸和酒石酸(,, )
混合體系中部分物種的圖(濃度:總為,總 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的為
B.的酸性比 的強
C.時,的濃度比 的高
D. 時,溶液中濃度最高的物種為
【解析】
A(√) 時,
, ,則
,故
的為 。
B(√) 時,
,,則
,故的酸性比 的強。
C(√)濃度的數量級為 ,
的數量級為 (【警示】
切勿忽視縱坐標的數量級),故 時,
比 大。
D(×) ,由圖中
時各物種的濃度可知,可能有含 微粒的濃
度大于 。
10.(2022全國乙)常溫下,一元酸的 。在某體系中,
與離子不能穿過隔膜,未電離的 可自由穿過該膜(如圖所示)。設溶液中
,當達到平衡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B
A.溶液Ⅰ中 B.溶液Ⅱ中的電離度為
C.溶液Ⅰ和Ⅱ中的不相等 D.溶液Ⅰ和Ⅱ中的之比為
【解析】 A(×) ,溶
液Ⅰ呈中性, ,若
,則 ,明顯
不符合實際情況。
B(√)溶液Ⅱ中,

C(×)可以自由通過隔膜,溶液Ⅰ、Ⅱ中 應相等。
D(×)溶液Ⅰ、Ⅱ中 相等,由
,可得 ,則
,溶液Ⅰ
中, ,
,同理溶液Ⅱ中,
,故

11.(2022湖南)室溫時,用 的標準
溶液滴定濃度相等的、和 混合
溶液,通過電位滴定法獲得與 的關
系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沉淀對離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
中離子濃度小于 時,認為該離子沉
淀完全。 ,
C
A. 點:有白色沉淀生成
B.原溶液中的濃度為
C.當沉淀完全時,已經有部分 沉淀
D.點: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解析】 A(×)、、屬于同種類型的難溶電解質, 越大,其對應的溶
解度越大,開始時較小,首先生成黃色沉淀,故 點無白色沉淀生成。
B(×)
當加入溶液時,發生突變,說明此時、、 沉淀完全,
且原溶液中、、 濃度相等,則
, 。
C(√)當 沉淀完全時,
,此時
,則表明已經有
部分 沉淀。
D(×)點表示在、、沉淀完全后又加入了一部分溶液, 最大。
12.(2023遼寧)某廢水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 飽和,即
,通過調節使和 形成硫
化物而分離,體系中與關系如圖所示,為 、
、和的濃度,單位為 。已知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
B.③為與 的關系曲線
C.
D.
【解析】
識圖過程 第一步,理清圖像中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含義。
飽和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 (主)、
,隨著 增大,溶液堿性增強,電離平
衡正向移動,、逐漸增大,即 、
隨著的增大而減小,且 較小時
, ,故③、④分
別為與、的關系曲線;隨著 增
大,逐漸增大,則、 逐漸減小,又
,即當 相同時,
, ,故①、②
分別為與、 的關系曲線。
第二步:利用點可計算 ,點
對應溶液中

;利用④上的點可
計算。點 (【點撥】也可利用點
計算)對應溶液中 ,
,則

識圖結果
A(×) 。
B(×)③為與 的關系曲線。
C(×) 。
D(√)(【提醒】曲線③、④不相交,不能根據 利用公式直接
求),點 (【點撥】也可利
用點計算)對應溶液中,,
則,而, 。
13.(2023山東,雙選)在含的溶液中,一定 范圍內,
存在平衡關系:; ;
; ;
,平衡常數依次為、、、、 。
BD
A.線表示 的變化情況
B.隨增大, 先增大后減小
C.
D.溶液中元素與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始終為
已知、、、隨 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解析】
識圖過程 理清圖像中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含義。增大 ,平衡
、 逆向移動,
、減小,且減小得更快;增大 ,平衡
、 正向移動,
、增大,且 增大得更快。
識圖結果
A(√)線表示 的變化情況。
B(×)的平衡常數 ,溫度不
變時平衡常數不變,故隨增大, 始終保持不變。
C(√),, 點時
,且 始終保持不變,則
,即, 。
D(×)逐漸增大,影響平衡移動,則一定加入了含的物質,故溶液中 元素與
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不始終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龙江县| 漾濞| 沾益县| 靖西县| 嘉鱼县| 拜城县| 郑州市| 衡阳市| 元谋县| 阿瓦提县| 桃园县| 柳林县| 巍山| 治多县| 万山特区| 芦山县| 嵊州市| 波密县| 邵阳县| 五台县| 五华县| 甘孜| 永安市| 上思县| 云林县| 和龙市| 婺源县| 中江县| 龙州县| 永寿县| 贵州省| 昆山市| 长海县| 德化县| 寻乌县| 岗巴县| 靖江市| 平武县| 大港区|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