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 學教學工作計劃 二年級(第二學期)任課教師: 學 生 成 績 記 載 表座號姓 名平 時 成 績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平均成績1234567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平均成績及格率優秀率一、班 級 情 況 分 析1、班級基本情況:班級總人數男女少先隊員2、上學期原有成績:到考人數平均成績最高最低100/9089/8079/7069/6059/5049/4039/3030分以下及格率3、優差生名單:優等生學困生4、班級學情分析(包含“三維目標”達成情況及學習習慣等):本班共人44人,男生25,女生19。從上學期的期末學習檢測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較差,綜合能力有待提高。經過前三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課堂學習方式,有小部分學生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后認真練習鞏固的良好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養成了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傾聽他人發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時向老師和其他同學請教,會通過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小組交流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大多數學生學習習慣較好,能獨立思考問題,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讀書、寫字姿勢正確。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5、學困生情況: 班級中有四位學困生,其中小云同學如果加強輔導的話是可以脫困的,因為她主要體現在學習過程中反應緩慢。啟銘同學上課精力不集中,這個可能是個性的原因,有等矯正。淋峰、燈蘭同學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有待更花更多的時間去努力。 二、教 材 分 析 本冊教材一共安排了8個單元,其中“數與代數”領域有3個單元,主要內容包括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結合實例和調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圖形與幾何”領域有3個單元,分別安排的是方向和位置、測量、認識圖形”。。除此之外,還有“時、分、秒” “數學好玩” “調查與記錄” “整理與復習”和“總復習”。 1、第一單元“除法”。、 第三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第五單元“加和減”、 第七單元“時、分、秒”。在這些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并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了加減、除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二單元“方向和位置”。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3.第四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以及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4.第六單元“認識圖形”。通過生活實景,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第八單元“調查與記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三、教 學 重 點、 難 點 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有余數的除法、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 (二)、教學難點: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時分秒 四、學 期 教 學 總 要 求(一) 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通過平均分后有時會有余數的情況,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結合實例和調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并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其數位順序,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3.第五單元“加和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4.第七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二) 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方向和位置”。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第四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以及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3.第六單元“認識圖形”。通過生活實景,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三)統計與概率第八單元“調查與記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五、改 進 教 學 具 體 措 施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數學,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游戲、講故事、直觀表演、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各種網上教學資源,用好各種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首先從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上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提問、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內在品質。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和優生的提拔工作。 六、教 學 進 度 表周次時 間起 訖教 學 內 容備注周次時 間起 訖教 學 內 容備注12、10/2、15除法135、4/5、10 認識圖形22、16/2、22除法145、11/5、17 認識圖形32、23/3、1除法155、18/5、24時、分、秒43、2/3、8方向和路線165、25/5、31 時、分、秒53、9/3、15生活中的大數176、1/6、7數學好玩端午節放假一天63、16/3、22生活中的大數186、8/6、14 調查與記錄73、23/3、29生活中的大數196、15/6、21總復習83、30/4、5測量清明節放假一天206、22/6、28期末測試94、6/4、12測量整理與復習… 104、13/4、19加和減114、20/4、26加和減124、27/5、3加和減五一”節放假一天七、學 期 質 量 分 析期末考試情況原班人數到考人數總分平均90-10080-8970-7960-6940-5930分以下及格率優等生學困生學習主要成效存在主要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