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高考總復習 化學 化學 第七章 第三節 化學平衡常數及計算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配套課件](共67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高考總復習 化學 化學 第七章 第三節 化學平衡常數及計算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配套課件](共67張PPT)

資源簡介

(共67張PPT)
第三節
化學平衡常數及計算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第七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
1.能用ΔH-TΔS 說明
化學反應的方向。
2.了解化學平衡常數
(K)的含義,能利用化
學平衡常數進行相關
計算。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了解平衡圖像及應用。了解
反應的自發性和熵的定義及應用。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初步了解焓變和熵變對化學
反應方向的影響,能用焓變和熵變說明化學反應進行
的方向。
3.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準確把握平衡的基本特征,
根據平衡常數的定義準確書寫平衡常數表達式。
[目標導航]
[自主測評]
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同種物質氣態時熵值最大。(
)
(2)-10 ℃的水結成冰,可用熵變的判據來解釋反應的自發
性。(
)
(3)對于某一可逆反應,升高溫度則化學平衡常數一定變大。
(
)
(4)平衡常數發生變化,化學平衡必定發生移動。(
)
(5)反應 A(g)+3B(g)
2C(g)達到平衡后,溫度不變,增大
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
答案:(1)√
(2)×
(3)×
錯因:應該用焓變來解釋。
錯因:升高溫度,吸熱方向的化學平衡常數增大,放
熱方向的化學平衡常數減小。
(4)√
(5)×
錯因:化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
2.將 1 mol N2O5 置于 2 L 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生下列
反應:①2N2O5(g)
2N2O4(g)+O2(g);②N2O4(g)
2NO2(g)。
達到平衡時,c(O2)=0.2 mol·L-1,c(NO2)=0.6 mol·L-1,則此溫度
下反應①的平衡常數為(
)
A.3.2
B.0.2
C.
1
180
D.
4
45
答案:B
3.25 ℃和1.01×105 Pa時,反應: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 能自發進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熵判據,該反應是熵增反應,能自發進行;根據
焓判據,該反應是吸熱反應,不能自發進行。事實上該反應能自
發進行,說明熵增效應大于能量效應。
答案:熵增效應大于能量效應
t/min 21 50 80 100 120 160 220 ∞
c/(mol·L-1) 0.024 0.050 0.071 0.081 0.090 0.104 0.116 0.132
4.由γ-羥基丁酸(HOCH2CH2CH2COOH)生成γ-丁內酯(
)
的反應如下:
在 25 ℃時,溶液中γ-羥基丁酸的初始濃度為 0.180 mol·L-1,
隨著反應的進行,測得γ-丁內酯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請填寫下列空白。
(1)在 50~80 min 內,以γ-丁內酯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
為______mol·L-1·min-1。
(2)在 120 min 時,γ-羥基丁酸的轉化率為________。
(3)在 25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K=________。
(4)為提高平衡時γ-羥基丁酸的轉化率,除適當控制反應溫度
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10-4 (2)50% (3)2.75 (4)將γ-丁內酯移走
考點一 化學平衡常數
1.濃度商和化學平衡常數(固體或液體純物質一般不列入濃度
商和平衡常數)
(1)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mA(g)+nB(g)
pC(g)+qD(g),
濃度商
(2)當該反應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化學平衡時,c(A)、c(B)、c(C)
數,簡稱____________。
平衡常數
2.化學平衡常數的影響因素
(1)化學平衡常數是表明化學反應限度的一個特征值,通常情
況下只受溫度影響。
(2)當反應中有關物質的濃度商等于平衡常數時,表明反應達
到限度,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②Fe3+(aq)+3H2O(l)
Fe(OH)3(s)+3H+(aq)的平衡常數表
3.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
(1)表達式:對于反應 mA(g)+nB(g)
pC(g)+qD(g),K=
______________。
(2)應用示例:①C(s)+H2O(g)
表達式 K=____________。
CO(g)+H2(g)的平衡常數
達式 K=__________。
4.化學平衡常數的意義
越大
越大
越大
通常,K 越大,說明平衡體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______,
正反應進行的程度______,即該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平衡時反應
物的轉化率______。
考點二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1.自發反應
在一定條件下無需外界幫助就能自發進行的反應稱為自發反
應。
注意:自發反應是化學反應,水蒸氣冷凝得到液態水屬于自
發過程,但不是自發反應。
2.熵和熵變
(1)熵是衡量一個體系混亂程度的物理量。用符號 S 表示。
(2)熵變是反應前后體系熵的變化,用ΔS 表示,化學反應的
ΔS越大,越有利于反應自發進行。
3.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
>
>

<
對于一個特定的氣相反應,熵變的大小取決于反應前后的氣
體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大??;若反應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變大,則
ΔS>0,反之,則ΔS<0。
考點三 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三段式法”
“三段式法”是有效解答化學平衡計算題的“萬能鑰匙”。
解題時,要注意準確地列出起始量、轉化量、平衡量,按題目要
求進行計算,同時還要注意單位的統一。
(1)分析三個量:起始量、轉化量、平衡量。
(2)明確三個關系
①對于同一反應物,起始量-轉化量=平衡量。
②對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轉化量=平衡量。
③各物質的轉化量之比等于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3)計算模式
對以下反應:mA(g)+nB(g)
pC(g)+qD(g),令 A、B 起始
物質的量(mol)分別為 a、b,達到平衡后,A 的消耗量為 mx mol,
容器容積為 V L。
mA(g) + nB(g)
pC(g)+qD(g)
起始/mol
變化/mol
平衡/mol
a
mx
a-mx
b
nx
b-nx
0
px
px
0
qx
qx
則有①平衡常數:
⑦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⑧生成物的產率:實際產量(指生成物)占理論產量的百分數。
一般來講,轉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產率越大。
考向 1 化學平衡常數及應用
1.(2023 年天津模擬)某溫度下,發生反應 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N2的平衡轉化率(α)與體系總壓強
(p)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1 L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2.4 kJ
B.平衡狀態由A到B時,平衡常數K(A)C.上述反應在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NH3的產率減小
D.反應建立平衡后分離出部分NH3時,濃度商Q大于平衡常數K
解析: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加入的 1 mol N2 和 3 mol H2 不可
能完全反應生成 2 mol NH3,所以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2.4 kJ,A
正確;從狀態 A 到狀態 B,改變的是壓強,溫度未發生變化,所
以平衡常數不變,K(A)=K(B),B 錯誤;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分
子數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H3 的產率
增大,C 錯誤;反應建立平衡后分離出部分 NH3 時,生成物的濃
度減小所以濃度商 Q 小于平衡常數 K,D 錯誤。
答案:A
2.(2023 年北京四中模擬)向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等
物質的量的 A、B,發生反應:2A(g)+2B(g)
3C(s)+4D(g)。
在不同壓強下,該反應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斷
正確的是(
)
平衡常數 壓強/Mpa
1.0 1.5 2.0
溫度/℃ 300 a b 16
516 c 64 d
800 160 f g
A.c>a,g>f
B.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C.2.0 MPa、800 ℃時,A 的轉化率最小
D.1.5 MPa、300 ℃時,B 的轉化率為 50%
解析:平衡常數只與溫度相關,溫度不變,K 不變,所以
g=f,A 錯誤;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平衡常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升溫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是吸熱反應,B 錯誤;因為正反應為
吸熱反應,所以 800 ℃、相同壓強時,A 的轉化率最大,而反應
前后氣體的分子數相等,所以 800 ℃時,三種壓強下的 A 的轉化
率都相同,C 錯誤;1.5 MPa、300 ℃時,平衡常數 b=16,設平衡
時體積為 V,B 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量為 x,則達平衡時,A、B、D
答案:D
K <10-5 10-5~105 >105
反應程度 很難進行 反應可逆 反應接近完全
[方法技巧]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
(1)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
K 值大,說明反應進行的程度大,反應物的轉化率高;K值
小,說明反應進行的程度小,反應物的轉化率低。
(2)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或平衡移動的方向。
根據濃度商(Q)與平衡常數(K)的大小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
(3)判斷可逆反應的熱效應。
考向 2 化學平衡常數和平衡轉化率的計算
3.(2023 年廣東卷節選)配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產
和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1)R 的衍生物 L 可用于分離稀土。溶液中某稀土離子(用 M
表示)與 L 存在平衡:
M+L
ML+L
ML K1
ML2 K2
c0(M)/c0(L) S(L) S(ML) S(ML2)
0 1.00 0 0
a x <0.01 0.64
b <0.01 0.40 0.60
研究組配制了L起始濃度c0(L)=0.02 mol·L-1、M與L起始濃
度比 c0(M)/c0(L)不同的系列溶液,反應平衡后測定其核磁共振氫
譜。配體 L 上的某個特征 H 在三個物種 L、ML、ML2 中的化學位
移不同,該特征 H 對應吸收峰的相對峰面積 S(體系中所有特征 H
的總峰面積計為 1)如下表。
【注】核磁共振氫譜中相對峰面積 S 之比等于吸收峰對應 H
的原子數目之比;“<0.01”表示未檢測到。
①c0(M)/c0(L)=a 時,x=__________。
②c0(M)/c0(L)=b 時,平衡濃度比 c平(ML2)∶c平(ML)=
__________。
(2)研究組用吸收光譜法研究了(1)中M與L反應體系。當c0(L)=1.0×10-5 mol·L-1時,測得平衡時各物種c平/c0(L)隨c0(M)/c0(L)的變化曲線如圖。c0(M)/c0(L)=0.51時,計算M的平衡轉化率(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解析:(1)①c0(M)/c0(L)=a時,S(ML2)+S(ML)+S(L)=1,且
S(ML2)=0.64,S(ML)<0.01,得 x=0.36。②S(ML2)相比于 S(ML)
含有兩個配體,則 S(ML2)與 S(ML)的濃度比應為 S(ML2)相對峰面
積 S 的一半與 S(ML)的相對峰面積 S 之比,即
答案:(1)①0.36 ②3∶4 或 0.75 (2)98%(計算過程見解析)
4.(2021年廣東卷節選)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做到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CH4 與 CO2 重整是 CO2 利用的研究熱點之一。
該重整反應體系主要涉及以下反應:
a)CH4(g)+CO2(g)
b)CO2(g)+H2(g)
2CO(g)+2H2(g) ΔH1
CO(g)+H2O(g) ΔH2
c)CH4(g)
d)2CO(g)
C(s)+2H2(g) ΔH3
CO2(g)+C(s) ΔH4
e)CO(g)+H2(g)
H2O(g)+C(s) ΔH5
(1)反應 a、c、e 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有______(填字母)。
(2)反應 c 的相對壓力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K =____________。
(3) 在圖中 A 點對應溫度下、原料組成為 n(CO2)∶n(CH4) =
1∶1、初始總壓為100 kPa 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體系達到
平衡時 H2 的分壓為 40 kPa。計算 CH4 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__。
答案:(1)ac
(3)68%
[方法技巧]“四步法”突破壓強平衡常數(Kp)的計算
考向 3 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斷
5.(2023年海口統考)CH4消除NO2的反應為:CH4(g)+2NO2(g)
N2(g)+2H2O(g)+CO2(g) Δ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B.平衡時升高溫度,v正增大,v逆減小
C.平衡常數 K=
D.該反應在任何溫度下都可自發進行
解析: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
化能,A 錯誤;平衡時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B 錯誤;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平衡常數K=
,C 錯誤;反
應正向氣體分子數增加,ΔS>0,且ΔH<0,故ΔH-TΔS<0,與
溫度無關,故反應在任何溫度下都可自發進行,D 正確。
答案:D
6.(2023 年??诙?一種制取晶體硅的反應為:SiHCl3(g)+
Si(s)+3HCl(g)
ΔH=236.1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
H2(g)
是(
)
A.該反應在任何條件下均能自發進行
B.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常數 K 減小
C.恒壓下,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氣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總體積一定,當反應體系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
時反應到達平衡
衡減壓,平衡正向移動,C錯誤;由公式ρ= 可知,總體積一定,
解析:反應吸熱,ΔH>0,反應正向氣體分子數增大,ΔS>0,
故高溫時ΔH-TΔS<0,反應自發,A 錯誤;其他條件不變,增
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但溫度不變,平衡常數 K 不變,B 錯誤;
恒壓下,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氣體,容器體積增大,相當于對原平
當反應體系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時,混合氣體的總質
量不變,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D 正確。
答案:D
[歸納提升]
1.反應能否自發進行需綜合考慮焓變和熵變對反應的影響,復
合判據ΔH-TΔS<0 的反應不一定能夠實際發生,只是指出了在該
條件下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趨勢,還要考慮化學反應的快慢問題。
ΔH ΔS ΔH-TΔS 反應情況
- + 永遠是負值 在任何溫度下均自發進行
+ - 永遠是正值 在任何溫度下均非自發進行
+ + 低溫為正高溫為負 低溫時非自發,高溫時自發
- - 低溫為負高溫為正 低溫時自發,高溫時非自發
2.焓變、熵變和溫度對化學反應方向的影響。
1.(2022 年江蘇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 NH3 催化還原 NO,
是柴油機車輛尾氣凈化的主要方法。反應為4NH3(g)+O2(g)+
4NO(g)
4N2(g)+6H2O(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反應ΔS<0
C.上述反應中消耗 1 mol NH3,轉移電子的數目為 2×6.02×
1023
D.實際應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機車輛排放的尾氣
對空氣的污染程度越小
反應的平衡常數K=
解析: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是一個氣體分子數增大的
反應,即熵增的反應,反應ΔS>0,A 錯誤;由化學方程式可知,
,B正確;由化學方程式
可知,反應每消耗 4 mol 氨氣,轉移 12 mol 電子,則反應中消耗
1 mol氨氣,轉移電子的數目為3 mol×6.02×1023 mol-1=3×
6.02×1023,C 錯誤;實際應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尿素水
解生成的氨氣的量也越多,柴油機車輛排放的氨氣對空氣污染程
度增大,D 錯誤。
答案:B
2.(2021 年河北卷)室溫下,某溶液初始時僅溶有 M 和 N 且濃
度相等,同時發生以下兩個反應:①M+N=X+Y;②M+N=X
+Z,反應①的速率可表示為v1=k1c2(M),反應②的速率可表示為
v2=k2c2(M)(k1、k2為速率常數)。反應體系中組分M、Z的濃度隨
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0~30 min 時間段內,Y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6.67×
10-8 mol·L-1·min-1
B.反應開始后,體系中 Y 和 Z 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
C.如果反應能進行到底,反應結束時 62.5%的 M 轉化為 Z
D.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能大
的 M 轉化為 Z,C 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生成 Z 較
多、生成 Y 較少,因此,反應①的化學反應速率較小,在同一體系中,
活化能較小的化學反應速率較快,故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
能大,D 正確。
答案:A
該溫度下,剛性密閉容器中放入 NH4HCO3 和 Na2CO3 固體,
)
平衡后以上 3 種固體均大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 2 的平衡常數為 4×106 Pa2
B.通入 NH3,再次平衡后,總壓強增大
C.平衡后總壓強為 4.36×105 Pa
D.縮小體積,再次平衡后總壓強不變
答案:B
4.(2022年江蘇卷)乙醇 水催化重整可獲得H2。其主要反應為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73.3 kJ·mol-1,
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在1.0×105 Pa、n始(C2H5OH)∶n始(H2O)=1∶3時,若僅考慮上述反應,平衡時CO2和CO的選擇性及H2的產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已知條件可知反應①的熱效應更大,溫度升高的
時候對反應①影響更大一些,即 CO2 的選擇性增大,同時 CO 的
選擇性減小,根據 CO 的選擇性的定義可知,曲線③代表 CO2 的
選擇性,曲線①代表 CO 的選擇性,曲線②代表 H2 的產率,A 錯
誤;升高溫度,平衡時CO的選擇性減小,B錯誤;兩種物質參加
反應,增大一種物質的濃度,會降低該物質的平衡轉化率,C 錯
誤;加入 CaO(s)與水反應放熱,對反應①影響較大,可以增大 H2
的產率,或者選用對反應①影響較大的高效催化劑,也可以增大
H2 的產率,D 正確。
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江永县| 廉江市| 九台市| 长丰县| 平山县| 呼玛县| 沙洋县| 托克逊县| 翁源县| 洛南县| 玉龙| 新平| 资中县| 张家界市| 沙坪坝区| 札达县| 威海市| 泰顺县| 德令哈市| 那曲县| 洛宁县| 通州区| 大田县| 普定县| 巴楚县| 翼城县| 太和县| 大悟县| 景德镇市| 遂溪县| 监利县| 涡阳县| 额济纳旗| 吉林省| 黄龙县| 庆云县| 渭南市| 扎赉特旗| 会同县| 宁强县|